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精练
展开1.关于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 )
A.正立的实像B.正立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2.如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
A.B.C.D.
3.如图所示,是小丽在镜子中看到钟表的示数,则此时钟表指示的真实时间是( )
A.2︰00B.4︰00C.8︰00D.10︰00
4.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
C.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平面镜
D.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凹面镜
5.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6.如图是张瑞同学(AB表示)站在平面镜前,CD是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的像会变小
B.平面镜虽然没到地面,但是她也能看到自己的脚
C.如果在平面镜和像之间放一不透明的木板,她就看不到自己的像
D.如果是晚上照镜子,要想看清自己的像,一定要用手电筒对准镜子照
7.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潜望镜。观察到的像是( )
A.B.C.D.
8.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实像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
C.若被测者远离平面镜0.1m,他在镜中的像会变小
D.被测者看到平面镜中“E”的像开口向南,则视力表上“E”的开口向北
9.如图,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C.实验时桌面上铺方格纸比白纸好
D.实验环境越暗越好,玻璃板越薄越好
10.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11.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改用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12.如图所示,两平面镜OA和OB夹角为α,入射光线平行于OB镜且在两镜面间经12次反射后不再与镜面相遇。则两镜面之间的夹角α可能为( )
A.13°B.14°C.15°D.16°
二、填空题
13.某湖泊深度为20m,一架无人机悬停在距湖面200m的高空中,它在湖中的像到湖面的距离为______m;若无人机竖直下降,它在水中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成的像是虚像。
14.小芳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m处,镜中的像到穿衣镜相距______m,小芳通过穿衣镜能看到旁边的朋友,朋友也能通过穿衣镜看到小芳,说明光路具有______性。
15.如图,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________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用来会聚太阳光烧水,镜子的内表面应当尽量的________(粗糙/光滑);而牙医利用口腔内窥镜,可以看到牙齿在镜中所成的________像(实/虚)。
16.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检测视力,视力表镜中的像是一个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是根据光的______原理形成的,图中人的眼睛与镜中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
17.因为疫情,进入校园的人员要测体温,身高1.6m的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走廊,发现正对自己放置的平面镜中还有另一个“自己”,镜中的“自己”身高______cm,如果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的像将以______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与A的像重合,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其像会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9.如图所示,平面镜以45°角倾斜放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长12cm铅笔AB,以5cm/s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则此铅笔的像相对平面镜的速度为______cm/s,方向______,铅笔像的大小为 ___cm。
20.如图,为某水文站设计的检测沱江河水位的示意图。光源S与光屏MN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方向不变、与水平面成45°角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P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虚像”、“实像”);若光斑P向左移动了2.4m,那么,说明水位升高了___________m。
三、作图题
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22.用对称法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3.如图所示,用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四、实验题
2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实验中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此时需拿一支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像(填“能”或“不能”);
(4)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
A.B.C.D.
25.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_____;
(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 ____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之与蜡烛A的像重合;
(3)接着小芳只将玻璃板绕边MN向后转动一微小的角度,此时蜡烛B与蜡烛A的像 _____(选填“能”或“不能”)重合。
(4)当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像的大小将 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6)另一组同学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_____。
2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准备了1个平面镜(单面水银)、2支完全相同的蜡烛、1个光屏、1个刻度尺、打火机1个、白纸及美工刀。小明用美工刀将平面镜的一部分水银刮掉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有水银的部分为E,刮去水银部分为F。
(1)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并确保镜面与桌面 _____放置,图乙是实验过程中的俯视图,其中点A表示蜡烛A的位置。人眼在蜡烛A一侧适当的位置观察实验现象,区域 _____(E/F)内的像更清晰明亮;
(2)小明刮去部分水银的目的是便于确定 _____;为了便于坐在镜面两侧的同学观察操作过程中的实验现象,且更有利于实验探究,应按照图丙、丁中 _____方式放置;
(3)实验过程中,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可发现蜡烛B能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平面镜成像具有 _____的特点。
27.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小红的实验装置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___________的关系;
(3)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_____关系;
(4)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_______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玻璃板)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
(6)小红将蜡烛逐渐挪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为证实(6)中的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操作中的 ___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6)相同的操作
2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选用两枚相同的棋子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正确组装器材后,在玻璃板所在位置的坐标纸上描一条直线。将棋子A放置在玻璃板前,另一枚棋子B放置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进行观察,直至棋子B与棋子A的像______,在坐标纸上标出两枚棋子的位置。撤去棋子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个光屏,发现不能直接在光屏上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移动棋子A,重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_____。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当棋子A从位置1移动到位置2时,成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为了进一步探究像与物的对称关系,你建议选取丙图中序号为______的字母积木进行探究。
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准备的器材有1块平面镜、2支完全相同的蜡烛、1个光屏、1把刻度尺、1个打火机、白纸及美工刀。
(1)用美工刀将平面镜的一部分镜后反射物刮掉,如图1所示,有镜后反射物的部分为E,刮去镜后反射物部分为F。为了便于同组并排坐在镜面前两侧的同学观察操作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应将处理好的平面镜按照图2中______所示方式安放在支架上,使镜面与水平桌面垂直;
(2)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并正确安置好镜面,将蜡烛A点燃放在镜前适当位置,在镜面后移动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适当的位置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能见到蜡烛A完整的像,不能见到完整的蜡烛B
B.不能见到蜡烛A完整的像,能见到完整的蜡烛B
C.蜡烛A完整的像与完整的蜡烛B均不可见
D.既能见到蜡烛A完整的像,也能见到完整的蜡烛B
(3)如图3所示,是实验过程中的俯视图,其中点A表示蜡烛A位置,MM′和NN′分别表示镜子的前后两面,物距应该为蜡烛A到______(MM′/NN′)之间的距离,移动镜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测出蜡烛B与该面之间的距离即为像距;
(4)将本实验与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了对比,发现这样处理后镜面与平面镜相比的优点是______;
(5)在本实验后小安同学利用两块平面镜及其他器材进行了简易潜望镜制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现用它的上观察口正对“F”光源,如图4所示,则他从下观察口所观察到的像是如图5中的______,但小华用自己制作的潜望镜从低处没有看到高处的物体原因可能是______。
30.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要在蜡烛 _____(选填“A”或“B”)一侧,直到观察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到结论:_____;
(4)在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小红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然后 _____(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光屏,她 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
(5)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_____;
(6)在此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优点是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缺点是由于常规的玻璃板会出现小红所发现的重叠的像,对研究成像规律带来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 _____像(选填“实”或“虚”),此像比玻璃板成像要 _____(选填“清晰”或“模糊”);
②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的像的位置,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 _____表示像距(选填“BC”或“BD”)。
五、综合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中的光现象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1)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 Display),简称HUD,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研发的。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使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
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在汽车上也有应用,它们也对汽车的安全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某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度;
(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______(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如果成像不清晰,可以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显示器亮度,改善成像效果;
(5)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
3.4 平面镜
一、单选题
1.关于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 )
A.正立的实像B.正立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答案】B
【解析】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
A.B.C.D.
【答案】C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左右相反的;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所示,是小丽在镜子中看到钟表的示数,则此时钟表指示的真实时间是( )
A.2︰00B.4︰00C.8︰00D.10︰00
【答案】C
【解析】时钟在平面镜中的像显示的时间为4︰00,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则指针的实际位置与图中左右相反,故实际的钟的时间应为8︰00。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
C.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平面镜
D.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凹面镜
【答案】C
【解析】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故A错误;
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
C.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小平面镜,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从而进行观察,故C正确;
D.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答案】D
【解析】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距离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故选D。
6.如图是张瑞同学(AB表示)站在平面镜前,CD是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的像会变小
B.平面镜虽然没到地面,但是她也能看到自己的脚
C.如果在平面镜和像之间放一不透明的木板,她就看不到自己的像
D.如果是晚上照镜子,要想看清自己的像,一定要用手电筒对准镜子照
【答案】B
【解析】A.因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如图所示:
从脚处反射出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能进入人的眼睛,所以虽然平面镜没到地面,她也能看到自己的脚,故B正确;
C.因为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看到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光线会聚成的,镜面后方是没有实际光线的,所以如果在平面镜和像之间放一不透明的木板,她仍能看到自己的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物体越亮像越清晰,故如果是晚上照镜子,要想看清自己的像,一定要用手电筒对准自己照。故D错误。
故选B。
7.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潜望镜。观察到的像是( )
A.B.C.D.
【答案】C
【解析】由于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所以,第一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颠倒的像,第二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再次颠倒的像,最后的像就是跟原物完全一样的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实像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
C.若被测者远离平面镜0.1m,他在镜中的像会变小
D.被测者看到平面镜中“E”的像开口向南,则视力表上“E”的开口向北
【答案】B
【解析】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虚像,故A错误;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7m,平面镜到测试者的距离为
那么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到测试者的距离为
故B正确;
C.若被测者远离平面镜0.1m,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
D.被测者看到平面镜中“E”的像开口向南,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视力表上“E”的开口向南,故D错误。
故选B。
9.如图,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C.实验时桌面上铺方格纸比白纸好
D.实验环境越暗越好,玻璃板越薄越好
【答案】C
【解析】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
B.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需要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所以要进行多次实验,故B错误;
C.实验时桌面上铺网格纸更便于比较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所以比白纸好,故C正确;
D.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因为物体A的像是由于物体A反射的光源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形成的,所以实验环境需要一定的亮度,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
【答案】A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两块碎裂的镜子都能形成完整的像。
故选A。
11.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改用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答案】B
【解析】A.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大小不变,那么铅笔的像大小不变,故A错误;
B.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这时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是45°,箭头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那么铅笔的像是逆时针方向转动,铅笔的像与平面镜的夹角也是45°,可知道铅笔与它的像夹角是90°,铅笔与它的像垂直,故B正确;
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垂直镜面,假设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铅笔的位置不变,那么铅笔与它的像,连线不垂直镜面,这不符合规律,假设不成立,所以铅笔的像不会向上移动,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与物大小相等,若改用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大小不变,铅笔的像大小将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2.如图所示,两平面镜OA和OB夹角为α,入射光线平行于OB镜且在两镜面间经12次反射后不再与镜面相遇。则两镜面之间的夹角α可能为( )
A.13°B.14°C.15°D.16°
【答案】B
【解析】由于入射光线在两平面镜间反射了12次不再与镜面相遇,说明我们依OA为对称轴连续沿逆时针做夹角为α的平面12个即可,当入射光线与所做的最后一个平面不再有交点时,就说明不再与镜面相遇了,即
12α≥180°-α
解得α≥13.8°;当入射光线在两平面镜间反射13次时,α角只会越来越小,当入射光线在两平面镜间反射11次时
11α≥180°-α
解得α=15°,故该角一定在大于13.8°与小于15°之间,所以B中的14°是正确的。
故选B。
二、填空题
13.某湖泊深度为20m,一架无人机悬停在距湖面200m的高空中,它在湖中的像到湖面的距离为______m;若无人机竖直下降,它在水中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 200 不变
【解析】[1]由题意可知,无人机距湖面的距离为200m,即物距为200m,由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像距等于物距,则像距也为200m,即它在湖中的像到湖面的距离为200m。
[2]因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只与物有关,故无人机竖直下降时,它在水中的像将不变。
14.小芳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m处,镜中的像到穿衣镜相距______m,小芳通过穿衣镜能看到旁边的朋友,朋友也能通过穿衣镜看到小芳,说明光路具有______性。
【答案】 1 可逆
【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因为小芳同学与穿衣镜的距离是1m,故镜中的像到穿衣镜相距1m。
[2]小芳通过穿衣镜能看到旁边的朋友,朋友也能通过穿衣镜看到小芳,说明光路具有可逆性。
15.如图,面镜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________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用来会聚太阳光烧水,镜子的内表面应当尽量的________(粗糙/光滑);而牙医利用口腔内窥镜,可以看到牙齿在镜中所成的________像(实/虚)。
【答案】 凹 光滑 虚
【解析】[1]利用凹面镜可以会聚太阳光,凸面镜发散太阳光,故填凹面镜。
[2]镜子的内表面应当尽量的光滑,利用镜面反射会聚太阳光。
[3]牙医利用口腔内窥镜是平面镜,故牙齿在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16.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检测视力,视力表镜中的像是一个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是根据光的______原理形成的,图中人的眼睛与镜中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
【答案】 虚 光的反射 4.6
【解析】(1)[1][2]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镜中的视力表是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镜中视力表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3]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5m,因为像距等于物距,可知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2.5m,而该同学距离视力表0.4m,则该同学距离平面镜为
l=2.5m﹣0.4m=2.1m
所以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
s=2.5m+2.1m=4.6m
17.因为疫情,进入校园的人员要测体温,身高1.6m的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走廊,发现正对自己放置的平面镜中还有另一个“自己”,镜中的“自己”身高______cm,如果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的像将以______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60 1.2 不变
【解析】[1][2][3]小明同学身高1.60m,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他在镜中的像高与本人身高相同,镜中的“自己”身高为
h=1.6m=160cm
小明他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他的像将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像的大小跟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小明靠近平面镜时,小明像的大小不变。
18.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与A的像重合,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其像会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答案】 位置 不点燃 远离 不变
【解析】[1]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和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玻璃板应该垂直放置。
[2]如果点燃玻璃板后方的蜡烛B,无法分清镜中的烛焰是像还是对面B的烛焰,难以确定像的位置,从而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实验过程中蜡烛B不需要点燃。
[3][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根据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像远离玻璃板;若将蜡烛远离玻璃板,根据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物体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
19.如图所示,平面镜以45°角倾斜放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长12cm铅笔AB,以5cm/s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则此铅笔的像相对平面镜的速度为______cm/s,方向______,铅笔像的大小为 ___cm。
【答案】 5 竖直向上 12
【解析】[1][2]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如图所示:
若铅笔以5cm/s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同时像也以5cm/s速度竖直向上运动。
[3]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大小相等。铅笔以5cm/s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时,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为12cm。
20.如图,为某水文站设计的检测沱江河水位的示意图。光源S与光屏MN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方向不变、与水平面成45°角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P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虚像”、“实像”);若光斑P向左移动了2.4m,那么,说明水位升高了___________m。
【答案】 虚像 1.2
【解析】[1]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距、物像等大、虚像;故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连接S′P交水面于点O,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若光斑P向左移动到E点,则说明水位上升了。由题知
PE=OF=2.4m
因为从S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则△FG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三、作图题
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答案】
【解析】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22.用对称法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答案】
【解析】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
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
③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
④用虚线连接A′B′,B′C′,A′C′,A′B′C′就是ABC在平面镜中的像。
作图如下:
23.如图所示,用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
【解析】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实验中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此时需拿一支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像(填“能”或“不能”);
(4)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
A.B.C.D.
【答案】 大小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未点燃 不能 A
【解析】(1)[1]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相等。
(2)[2][3]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够成像,也可以透过玻璃看到替代像的蜡烛B,从而确定像的位置;点燃蜡烛后,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与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完全重合是为了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从而确定了像的位置。
(3)[4]像是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的延长线观察到的,故是虚像,不能够用光屏承接,故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
(4)[5]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C、A、T、V,从模型上看,只有C左右不同,而A、T、V,左右相同,所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A、T、V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C左右不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_____;
(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 ____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之与蜡烛A的像重合;
(3)接着小芳只将玻璃板绕边MN向后转动一微小的角度,此时蜡烛B与蜡烛A的像 _____(选填“能”或“不能”)重合。
(4)当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像的大小将 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6)另一组同学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_____。
【答案】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A 不能 不变 虚像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解析】(1)[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的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实验时,平面镜所成的像应透过平面镜观察,所以小芳同学应在A这一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3]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小芳将玻璃板绕边MN向后转动一微小的角度,此时蜡烛A的像移动了位置,因此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4)[4]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由于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
(5)[5]取走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A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6)[6]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2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准备了1个平面镜(单面水银)、2支完全相同的蜡烛、1个光屏、1个刻度尺、打火机1个、白纸及美工刀。小明用美工刀将平面镜的一部分水银刮掉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有水银的部分为E,刮去水银部分为F。
(1)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并确保镜面与桌面 _____放置,图乙是实验过程中的俯视图,其中点A表示蜡烛A的位置。人眼在蜡烛A一侧适当的位置观察实验现象,区域 _____(E/F)内的像更清晰明亮;
(2)小明刮去部分水银的目的是便于确定 _____;为了便于坐在镜面两侧的同学观察操作过程中的实验现象,且更有利于实验探究,应按照图丙、丁中 _____方式放置;
(3)实验过程中,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可发现蜡烛B能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平面镜成像具有 _____的特点。
【答案】 垂直 E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丁 像与物大小相等
【解析】(1)[1]放置镜面时,应该使镜面与水平桌面垂直,如果镜面不竖直,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因此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由图甲可知,F侧的水银被刮去,A通过平面镜成像时,一部分光线会透过F区域,而E区域的光线全部被反射,所以区域E内的像更清晰。
(2)[3]小明刮去部分水银的目的是使平面镜透光,在蜡烛A的一侧便能观察到成像情况,通过移动蜡烛B与A的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所以刮去部分水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为了便于坐在镜面两侧的同学观察操作过程中的实验现象,透明的部分放在下部分,即应该按照图丁方式放置。若按图丙方式放置,左侧的同学可清楚观察到成像情况,而右侧的同学在确定像的位置时,会受到影响。
(3)[5]蜡烛B能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因为蜡烛B与蜡烛A完全相同,相当于用B来代替A。
27.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小红的实验装置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___________的关系;
(3)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_____关系;
(4)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_______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玻璃板)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_(填“虚”或“实”)像;
(6)小红将蜡烛逐渐挪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为证实(6)中的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操作中的 ___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与上述(6)相同的操作
【答案】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到镜面的距离 大小 较黑暗 蜡烛B 不能 虛 不变 B
【解析】(1)[1]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比较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3]两支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支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4)[4]实验时点燃的蜡烛比较亮,环境比较黑暗,点燃蜡烛和环境对比度比较大,蜡烛成像会更清晰。
[5]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5)[6][7]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6)[8]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7)[9]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B操作,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选用两枚相同的棋子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正确组装器材后,在玻璃板所在位置的坐标纸上描一条直线。将棋子A放置在玻璃板前,另一枚棋子B放置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进行观察,直至棋子B与棋子A的像______,在坐标纸上标出两枚棋子的位置。撤去棋子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个光屏,发现不能直接在光屏上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移动棋子A,重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_____。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当棋子A从位置1移动到位置2时,成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为了进一步探究像与物的对称关系,你建议选取丙图中序号为______的字母积木进行探究。
【答案】 大小 前 完全重合 虚 寻求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不变 等于 ②
【解析】(1)[1]该实验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应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所以实验中的两棋子要求大小相同,这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的大小关系。
(2)[2][3]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物像大小相等。
[4]光屏只能接收到实像,接收到虚像。撤去棋子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个光屏,发现不能直接在光屏上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5]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研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
[6]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是相等的,所以当棋子A从位置1移动到位置2时,成像的大小不变。
[7]分析实验现象及图像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4)[8]为了进一步探究像与物的对称关系,建议选取丙图中序号为②的字母积木进行探究,因为序号为①③④的字母积木左右对称区别不大,现象不明显。
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准备的器材有1块平面镜、2支完全相同的蜡烛、1个光屏、1把刻度尺、1个打火机、白纸及美工刀。
(1)用美工刀将平面镜的一部分镜后反射物刮掉,如图1所示,有镜后反射物的部分为E,刮去镜后反射物部分为F。为了便于同组并排坐在镜面前两侧的同学观察操作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应将处理好的平面镜按照图2中______所示方式安放在支架上,使镜面与水平桌面垂直;
(2)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并正确安置好镜面,将蜡烛A点燃放在镜前适当位置,在镜面后移动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适当的位置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能见到蜡烛A完整的像,不能见到完整的蜡烛B
B.不能见到蜡烛A完整的像,能见到完整的蜡烛B
C.蜡烛A完整的像与完整的蜡烛B均不可见
D.既能见到蜡烛A完整的像,也能见到完整的蜡烛B
(3)如图3所示,是实验过程中的俯视图,其中点A表示蜡烛A位置,MM′和NN′分别表示镜子的前后两面,物距应该为蜡烛A到______(MM′/NN′)之间的距离,移动镜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测出蜡烛B与该面之间的距离即为像距;
(4)将本实验与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了对比,发现这样处理后镜面与平面镜相比的优点是______;
(5)在本实验后小安同学利用两块平面镜及其他器材进行了简易潜望镜制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现用它的上观察口正对“F”光源,如图4所示,则他从下观察口所观察到的像是如图5中的______,但小华用自己制作的潜望镜从低处没有看到高处的物体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 乙 A NN′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 镜筒与观察口不垂直
【解析】(1)[1]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同组同学是并排而坐,为便于两侧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平面镜上E、F的分界线应水平放置,另外要考虑到平面镜不透明,刮去镜后反射物的部分是透明的,为了便于观察,应将透明部分F放在上面。故应将处理好的平面镜按照图2中乙所示方式安放在支架上,使镜面与水平桌面垂直。
(2)[2]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并正确安置好镜面。将蜡烛A点燃放在镜前适当位置,在镜面后移动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适当的位置观察实验现象,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能见到蜡烛A完整的像;因为平面镜有部分是不透明的,故不能见到完整的蜡烛B。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镜子的反射面是镜后反射物,因此物距应该为蜡烛A到NN′之间的距离。
(4)[4]将本实验与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了对比,发现这样处理后镜面与平面镜相比的优点是可以观察到镜面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5)[5][6]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通过潜望镜观察“F”光源,所成的像仍是正立等大的。故他从下观察口所观察到的像是如图5中的B。小华用自己制作的潜望镜从低处没有看到高处的物体原因可能有镜子没有与镜筒成45度或镜筒与观察口不垂直等。
30.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睛要在蜡烛 _____(选填“A”或“B”)一侧,直到观察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到结论:_____;
(4)在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小红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然后 _____(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光屏,她 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
(5)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_____;
(6)在此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优点是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缺点是由于常规的玻璃板会出现小红所发现的重叠的像,对研究成像规律带来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 _____像(选填“实”或“虚”),此像比玻璃板成像要 _____(选填“清晰”或“模糊”);
②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的像的位置,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 _____表示像距(选填“BC”或“BD”)。
【答案】 确定像的位置 较暗 A 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直接 不能 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 虚 清晰 BD
【解析】(1)[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玻璃板后面的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2]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应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3)[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
[4]未点燃的大小相同的蜡烛B与点燃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所以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4)[5][6]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为了验证像的虚实,我们应该直接在光屏上观察。
(5)[7]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
(6)①[8]铅笔射向平面镜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不能会聚成像,而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一起形成虚像。
[9]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平面镜只能反射光,故用平面镜反射的光多,成像清晰。
②[10] AD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即物距,根据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可知,BD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即像距。
五、综合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中的光现象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1)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 Display),简称HUD,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研发的。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使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
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在汽车上也有应用,它们也对汽车的安全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某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度;
(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______(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如果成像不清晰,可以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显示器亮度,改善成像效果;
(5)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
【答案】 反射 45 厚度 靠近 增强 凹面镜
【解析】(1)[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可知,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成虚像。
(2)[2]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3)[3]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所以能形成两个像,形成重影。
(4)[4][5]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由于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为了使像更加清晰,应增加显示器射到玻璃上的光线,即增强显示器亮度,改善成像效果。
(5)[6]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68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3.4 平面镜课后测评</a>,文件包含34平面镜考点解读原卷版docx、34平面镜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68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3.4 平面镜复习练习题</a>,文件包含34平面镜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原卷版docx、34平面镜专题训练六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4 平面镜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实基础,提升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