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第二单元《声》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噪声(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71470/0-17207865823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第二单元《声》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噪声(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71470/0-17207865824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第二单元《声》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噪声(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5971470/0-17207865824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原卷版+解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噪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噪声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凭空产生,发声体一定在振动。
(1)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发出的声音还会继续传播。
(2)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声。
2、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声,因此都可以作为声源。
3、声音的记录(保存)
(1)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2)记录的方法:机械记录、磁记录、光记录、存储卡记录等。如早期的机械唱片,磁带,激光唱盘、光盘,mp3,mp4等。
4、几种常见动物或乐器的发声部位:
(1)动物:蝈蝈——翅膀的相互摩擦而发声;蝴蝶、蚊子——翅膀振动发声;蝉——腹部的鼓膜振动发声;鸟——鸣膜振动发声。
(2)乐器:琴(拨弦乐器:竖琴(Harp)、吉他(Guitar)、古琴、琵琶、筝;拉弦乐器:小提琴(Vilin)、中提琴(Vila)、大提琴(Cell)、倍低音提琴(Duble Bass)、二胡;击弦乐器:扬琴——琴弦振动发声;鼓——鼓面振动发声;箫——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笛——边棱音发声方式,即气流在管内碰撞而发出声音,并由共鸣管产生共鸣;口琴——金属簧片振动发声;唢呐——植物唢呐嘴的两片似扇形的叶片振动发声。
基础自测:
1.(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风声是由空气 ___________产生的。
3.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_产生的。物体______一定产生声音,但未必能听到。______的物体叫声源。
4.(2022秋·江苏徐州·八年级江苏省运河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属于声源的是( )
A.人的声带B.教室里的喇叭C.流动的水D.挂在胸前的哨子
5.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声音产生的原因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1、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介质。
(1)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2)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传声效果最差。
(3)通常情况下,人耳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声音传播的条件:
(1)声源产生声音;
(2)具有传声的介质。
3、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4、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5、声速:
(1)定义:声音传播的快慢。
(2)大小:
①声音在某种介质中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②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小;声速的大小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③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6、回声
(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回声和原声
①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及以上,回声和原声就能被区分开。
②障碍物离人较近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下,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加强原声。
(3)应用——回声测距
①原理:,t为发声到接收回声的时间间隔。
②倒车雷达,声呐等就是应用回声测距原理。
微拓展 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1、人靠耳朵听声音。如图是人耳构造中的最重要的器官。
2、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把信号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声音。
3、骨传导:声音还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叫骨传声。
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1)声音发出声音;
(2)有介质传递声音;
(3)声音能引起人耳的感知;
(4)人耳的听觉正常。
基础自测
6.(2022秋·陕西西安·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形成的D.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
7.(2022秋·甘肃陇南·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
B.某同学听到身边其他同学的悄悄话
C.在门窗紧闭的室外听到室内的音乐声
D.堵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抵在前额上听到声音
8.(2022秋·四川南充·八年级校考期中)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响度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响度小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一般声音在固体中、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9.(2023·全国·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有关人的耳廓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没有耳廓很难看,所以主要作用是美观
B.耳廓是为人遮风挡雨的
C.耳廓主要防止杂物进入耳道中
D.耳廓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加清楚
10.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中传播;声音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
11.在有空气的玻璃罩里放一个正响的闹钟,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感到声音变小,让空气再逐渐进入玻璃罩里,这时声音会变大。以上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___,即 ___________不能传声。
知识点三、噪声的来源、等级及危害
1、概念: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乐音和噪声
(1)下图为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
(2)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属于乐音,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却属于噪声。
3、噪声的来源
(1)自然界的噪声:海啸、雷鸣、暴风雨、火山爆发时的声音等。
(2)生活中的噪声:大型商场里的喧闹声、深夜的练琴声、各种家用电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等一切影响人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
(3)交通噪声:各种交通工具运行时发出的声音。
(4)工业噪声:工厂里各种机器、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施工时各种机械设备及工具发出的声音等。
4、噪声的强弱等级: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1)0dB: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2)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3)50-60dB:影响睡眠和休息。
(4)超过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5)超过90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6)超过150dB:可能使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5、噪声的危害:
(1)心里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影响睡眠和休息。
(2)生理效应:使人耳聋、头疼、视觉模糊,产生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严重时可致人休克,甚至死亡。
(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使一些自动控制仪表设备失效。
基础自测
12.(2022·上海·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内机器轰鸣声;②清晨小鸟的鸣叫声;③装修房子的电锯声;④音乐会上乐器演奏声;⑤节日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③⑥D.①②③④
13.(2022秋·陕西宝鸡·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形中可以知道,甲图是________的波形,乙图是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噪声”或“乐音”)的波形;马路上的汽笛声影响上课,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14.(2022秋·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监测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知( )
A.此时的噪声会使人失去听力B.此时的噪声会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不会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15.(2023秋·甘肃武威·八年级校考期末)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请填上合适的单位: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其含义是限速40 ___________,当噪声达到70 ___________时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
知识点四、控制噪声
1、控制噪声
2、控制噪声传播的三种方式:
(1)“隔”:把噪声与接收者隔离开来。如将机器用隔声罩罩起来;在机器与接收者中间安装隔声墙、隔音板,戴防声耳罩等。
(2)“吸”:利用特殊的方法吸收声能,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如在声音传播路径上设置吸声材料制作的声屏障、植树造林等。
(3)“消”:利用吸声材料制造消声器。如摩托车、汽车上安装的消声器,它既可以让气流顺畅通过,又可以将噪声减到最低限度。
3、利用噪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利用噪声造福人类,如噪声除草、噪声除尘、噪声发电、噪声制冷、噪声克敌等。
基础自测
17.(2022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纺织工人使用防噪声耳罩B.中心城区禁止汽车鸣笛
C.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D.市中心道路旁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8.(2023·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高架道路两旁设置透明板墙B.将高音喇叭音量调小
C.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在居民小区内多种植花草树木
19.(2023·广东·统考模拟预测)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采取下列方法,你认为有效而合理的是( )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警报装置
20.(2023·重庆·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考三模)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当同学们交流时,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八年级物理大单元设计
第二单元 声
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噪声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凭空产生,发声体一定在振动。
(1)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发出的声音还会继续传播。
(2)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声。
2、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声,因此都可以作为声源。
3、声音的记录(保存)
(1)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2)记录的方法:机械记录、磁记录、光记录、存储卡记录等。如早期的机械唱片,磁带,激光唱盘、光盘,mp3,mp4等。
4、几种常见动物或乐器的发声部位:
(1)动物:蝈蝈——翅膀的相互摩擦而发声;蝴蝶、蚊子——翅膀振动发声;蝉——腹部的鼓膜振动发声;鸟——鸣膜振动发声。
(2)乐器:琴(拨弦乐器:竖琴(Harp)、吉他(Guitar)、古琴、琵琶、筝;拉弦乐器:小提琴(Vilin)、中提琴(Vila)、大提琴(Cell)、倍低音提琴(Duble Bass)、二胡;击弦乐器:扬琴——琴弦振动发声;鼓——鼓面振动发声;箫——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笛——边棱音发声方式,即气流在管内碰撞而发出声音,并由共鸣管产生共鸣;口琴——金属簧片振动发声;唢呐——植物唢呐嘴的两片似扇形的叶片振动发声。
基础自测:
1.(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答案】振动 转换法
【解析】[1]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是因为音叉振动使得水花溅出,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将不易于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换为易于观察的溅起的水花,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2.(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风声是由空气 ___________产生的。
【答案】振动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_产生的。物体______一定产生声音,但未必能听到。______的物体叫声源。
【答案】振动 振动 振动
【解析】[1][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一定可以产生声音,但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就无法听到声音,振动的发生体就叫声源。
4.(2022秋·江苏徐州·八年级江苏省运河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属于声源的是( )
A.人的声带B.教室里的喇叭C.流动的水D.挂在胸前的哨子
【答案】C
【解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A.人的声带若没有振动,此时不会发出声音,则不是声源,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里的喇叭,若没有发出声音,则不是声源,故B不符合题意;
C.流动的水在振动,发出了声音,是声源,故C符合题意;
D.挂在胸前的哨子,若没有发出声音,则不是声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声音产生的原因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答案】C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 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故C符合题意,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1、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介质。
(1)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2)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传声效果最差。
(3)通常情况下,人耳听到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声音传播的条件:
(1)声源产生声音;
(2)具有传声的介质。
3、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4、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5、声速:
(1)定义:声音传播的快慢。
(2)大小:
①声音在某种介质中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②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小;声速的大小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③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6、回声
(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回声和原声
①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及以上,回声和原声就能被区分开。
②障碍物离人较近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下,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加强原声。
(3)应用——回声测距
①原理:,t为发声到接收回声的时间间隔。
②倒车雷达,声呐等就是应用回声测距原理。
微拓展 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1、人靠耳朵听声音。如图是人耳构造中的最重要的器官。
2、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把信号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声音。
3、骨传导:声音还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叫骨传声。
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1)声音发出声音;
(2)有介质传递声音;
(3)声音能引起人耳的感知;
(4)人耳的听觉正常。
基础自测
6.(2022秋·陕西西安·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形成的D.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
【答案】C
【解析】A.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故A错误;
B.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故B错误;
C.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故C正确;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D错误。
故选C。
7.(2022秋·甘肃陇南·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
B.某同学听到身边其他同学的悄悄话
C.在门窗紧闭的室外听到室内的音乐声
D.堵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抵在前额上听到声音
【答案】D
【解析】A.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是通过空气和固体传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某同学听到身边其他同学的悄悄话,是通过空气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门窗紧闭的室外听到室内的音乐声,是通过固体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堵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抵在前额上听到声音,是通过额骨传给听觉神经的,属于骨传导,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2秋·四川南充·八年级校考期中)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响度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响度小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一般声音在固体中、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答案】D
【解析】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与响度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的声音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2023·全国·九年级校联考专题练习)有关人的耳廓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没有耳廓很难看,所以主要作用是美观
B.耳廓是为人遮风挡雨的
C.耳廓主要防止杂物进入耳道中
D.耳廓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加清楚
【答案】D
【解析】在耳朵构造中,耳廓是位于头部两侧,前凹后凸,起收集声波的作用.
10.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中传播;声音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
【答案】 空气 声波
【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均可作为声的介质,风声、雨声、读书声,这些声音都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所以这表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2]发声体振动时在其周围形成密疏相间的波动,以发声体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向四周传播,这样振动传播的过程形成了声波。故,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11.在有空气的玻璃罩里放一个正响的闹钟,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感到声音变小,让空气再逐渐进入玻璃罩里,这时声音会变大。以上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___,即 ___________不能传声。
【答案】介质 真空
【解析】[1][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所以,声音传播的介质减少,因此,听到闹钟声音将会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由于声音传播的介质增多,因此,听到闹钟声音将会逐渐变大,所以,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进一步推理可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三、噪声的来源、等级及危害
1、概念: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乐音和噪声
(1)下图为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
(2)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属于乐音,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却属于噪声。
3、噪声的来源
(1)自然界的噪声:海啸、雷鸣、暴风雨、火山爆发时的声音等。
(2)生活中的噪声:大型商场里的喧闹声、深夜的练琴声、各种家用电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等一切影响人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
(3)交通噪声:各种交通工具运行时发出的声音。
(4)工业噪声:工厂里各种机器、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施工时各种机械设备及工具发出的声音等。
4、噪声的强弱等级: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1)0dB: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2)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3)50-60dB:影响睡眠和休息。
(4)超过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5)超过90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6)超过150dB:可能使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5、噪声的危害:
(1)心里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影响睡眠和休息。
(2)生理效应:使人耳聋、头疼、视觉模糊,产生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严重时可致人休克,甚至死亡。
(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使一些自动控制仪表设备失效。
基础自测
12.(2022·上海·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内机器轰鸣声;②清晨小鸟的鸣叫声;③装修房子的电锯声;④音乐会上乐器演奏声;⑤节日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③⑥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工厂车间内机器轰鸣声、装修房子的电锯声、节日的爆竹声会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同时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会造成干扰,属于噪声;清晨小鸟的鸣叫声、音乐会上乐器演奏声、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不会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也不会对人们要听的声音造成干扰,不属于噪声.故A符合题意.
13.(2022秋·陕西宝鸡·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形中可以知道,甲图是________的波形,乙图是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噪声”或“乐音”)的波形;马路上的汽笛声影响上课,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答案】乐音 噪声 关好窗户
【解析】[1][2][3]结合选项中的声音的波形图可知,乙图中的波形是杂乱无章、没有规律的振动,即其是噪声的波形图;而甲图中的波形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故其是乐音的波形图;同时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对于马路上的汽笛声影响上课,此时最好的做法是关紧门窗,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4.(2022秋·八年级校联考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监测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大小可知( )
A.此时的噪声会使人失去听力B.此时的噪声会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此时的噪声不会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答案】B
【解析】根据噪声显示装置能看出,此时的噪声是76.5分贝,由于该数值不超过90分贝,故此时的噪声不会使人失去听力,故A错误;
超过了70分贝,此时的噪声会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更会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不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点睛】知道噪声的单位分贝,牢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要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15.(2023秋·甘肃武威·八年级校考期末)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分贝/dB 变大
【解析】[1]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
[2]当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噪声增强,所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变大。
16.请填上合适的单位: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其含义是限速40 ___________,当噪声达到70 ___________时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
【答案】 km/h dB
【解析】[1]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其含义是此路段限速40km/h,在我国交通标志的单位一般是千米每小时。
[2]当噪声达到70dB时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噪声是有强弱等级的,分贝就是其单位。
知识点四、控制噪声
1、控制噪声
2、控制噪声传播的三种方式:
(1)“隔”:把噪声与接收者隔离开来。如将机器用隔声罩罩起来;在机器与接收者中间安装隔声墙、隔音板,戴防声耳罩等。
(2)“吸”:利用特殊的方法吸收声能,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如在声音传播路径上设置吸声材料制作的声屏障、植树造林等。
(3)“消”:利用吸声材料制造消声器。如摩托车、汽车上安装的消声器,它既可以让气流顺畅通过,又可以将噪声减到最低限度。
3、利用噪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利用噪声造福人类,如噪声除草、噪声除尘、噪声发电、噪声制冷、噪声克敌等。
基础自测
17.(2022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纺织工人使用防噪声耳罩B.中心城区禁止汽车鸣笛
C.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D.市中心道路旁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答案】C
【解析】A.纺织工人使用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心城区禁止汽车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市中心道路旁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声音响度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2023·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高架道路两旁设置透明板墙B.将高音喇叭音量调小
C.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在居民小区内多种植花草树木
【答案】C
【解析】A.高架道路两旁设置透明板墙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将高音喇叭音量调小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数,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在居民小区内多种植花草树木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2023·广东·统考模拟预测)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采取下列方法,你认为有效而合理的是( )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警报装置
【答案】C
【解析】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能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不合理,故A不符合题意;
B.禁止广场舞活动,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但不符合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的原则,所以不合理,故B不符合题意;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合理,故C符合题意;
D.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警报装置,能监测噪声强度,但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023·重庆·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考三模)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当同学们交流时,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答案】空气 声源
【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同学们交流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从控制噪声角度来看,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21.(2023秋·广西桂林·八年级统考期末)桂林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机械施工时发出的声音对于正在上课的你而言 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有些路段规定“禁止鸣笛”,这是在 _____(选填“消声”或“吸声”)方面采取了措施。
【答案】属于 消声
【解析】[1]机械施工时发出的声音影响我们的学习,所以对于正在上课的我们而言属于噪声。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方面: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有些路段规定“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即消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噪声的来源,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控制噪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达标测试,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