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练习题
展开1.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
A.0 ℃B.20 ℃C.37 ℃D.45 ℃
2.生活中常见的固体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钢铁B.玻璃C.蜡块D.沥青
3.每年4月,随着气温转暖,青海湖的冰层开始消融,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开湖”。其中“冰层消融”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汽化B.熔化C.液化D.升华
4.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这些都是( )
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
5.[2023枣庄]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升华C.凝华D.液化
6.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为针状,有助于减少水分的( )
A.蒸发B.升华C.液化D.沸腾
7.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
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8.[2023沈阳]小组同学做对比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内物块均变小。甲杯内有液体出现,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层薄霜生成。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冰块变小是凝固现象,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
B.冰块变小需要吸热,干冰变小需要吸热
C.小水珠生成是汽化现象,薄霜生成是凝华现象
D.小水珠生成需要放热,薄霜生成需要吸热
9.[2023衡阳]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10.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第10题)
A.霜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雪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1.[2024大庆月考]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手指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第11题)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12.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常将一把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 )
A.熔化B.液化C.凝固D.凝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3.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不考虑容器容积的变化),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 (填“高”或“低”);在读数时,图乙中的 (填“A”“B”或“C”) 方法是正确的;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第13题)
14.[2023长郡中学月考]春节时,小明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其测温范围为 ℃,当时气温为 ℃,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的 。
(第14题)
15.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
16.炎炎夏日,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儿水就变少了。这两种热现象,前者主要发生 ,后者主要发生 。(均填“沸腾”或“蒸发”)
17.如图所示的是加热固态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态碘吸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紫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生活中 (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第17题)
18.科学家计划利用空间站的激光为太空垃圾减速,使之坠入大气层烧毁。地球轨道上有一废弃卫星,速度为2.7×104 km/h,合 m/s。如图所示,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B面,其表面金属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从而导致卫星减速。
三、实验与探究题(19题8分,20题4分,21题10分,22题9分,23题6分,共37分)
19.[2023徐州]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用温度和室温相同的水给碎冰加热。
(第19题)
(1)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位于碎冰的 。
A.上部B.中部C.底部D.都可以
(2)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1到t2时间段,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 ,此时的温度叫作冰的 。
(3)实验过程中,如果还想同时得到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的证据,请你对该实验做出改进:
。
20.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第20题)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 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 。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其中烛蜡熔化的图像是图 (填“①”或“②”)。
21.[2023营口]小建和小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小建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 (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
(5)小晨利用原有器材,将装置中烧杯上方带孔的硬纸盖换成无孔的硬纸盖,重新实验,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高于99 ℃,原因是水面上方气压 (填“变大”或“变小”)。
22.[2023宿迁模拟]请参与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甲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 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23.在晴朗的冬日,突然,气温骤降,雪花飘飞,公路上水泥桥面结冰了,道路维护者迅速行动,“撒盐除冰”,这种除冰的原理是降低 。
某同学上网查到“盐水浓度与凝固点的关系”(见表):
分析数据得出简要结论: 。
电影《泰坦尼克号》较真实地还原了游轮在大海上撞到冰山后沉没的场景,该海域的海水可以看成4.3%的盐水,难怪许多落水者无法忍受寒冷,因为那里的海水温度约为 。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6分,共12分)
24.欣赏如图所示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朋友误认为冒“烟”的冰棒就像冒着“白气”的开水一样很烫,故不要冒“烟”的。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请解释冰棒为什么会冒“烟”。
(2)小朋友要结霜的,冰柜中为什么会出现霜呢?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25.细心的小亮观察到有一种温度计上标有“℃”“℉”,查阅资料了解到:“℉”表示华氏度,是最早的温度度量单位,以其发明者德国人华伦海特命名的。与摄氏温度的规定不同,华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2 ℉,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212 ℉,中间有180等份,每一等份为1华氏度,记为“1 ℉”。
(1)摄氏温度每1 ℃等于多少华氏度?
(2)某天气温为20 ℃,等于多少华氏度?
参考答案
一、1. C 2. A 3. B 4. B 5. D
6. A 【点拨】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少水分的蒸发的,故A正确。
7. C 【点拨】海水中的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其中汽化吸收热量,液化放出热量。
8. B 【点拨】冰块变小是熔化现象,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都要吸热,故A错误,B正确;小水珠生成是液化现象,薄霜生成是凝华现象,都要放热,故C、D错误。
9. B 10. B
11. C 【点拨】用手指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是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乙醚,是汽化现象。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12. B 【点拨】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小镜子上,使医生看不清楚牙齿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烤一烤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使医生看清楚牙齿的情况。
二、13.低;B;20
14.-40~50;-16;酒精 【点拨】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 ℃,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40 ℃,最高温度是50 ℃,故测温范围为-40~50 ℃。温度计中液面位置在零摄氏度以下,位于-10 ℃下方的第3个小格,故其示数为-16 ℃。由温度计的测温范围是-40~50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酒精作为测温物质最合适,所以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的酒精。
15.凝华;熔化
16.蒸发;沸腾 【点拨】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是水吸收热量蒸发成水蒸气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儿水就变少了,是水吸收热量沸腾变成水蒸气了。
17.升华;凝华;霜
18.7 500;升华 【点拨】速度单位的换算如下:2.7×104 km/h=2.7×104×13.6 m/s=7 500 m/s。用激光照射卫星的B面,使其表面金属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
三、19.(1)B (2)固液共存态;熔点 (3)在烧杯中也插入一支温度计,在t1到t2时间段,冰熔化过程中,若烧杯中温度计示数变小,说明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点拨】测量试管中碎冰的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正确。
20.(1)B;均匀受热 (2)-4 (3)②
【点拨】(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应先固定B部件;水浴法加热能使物质均匀受热,减缓升温速度。(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温度在0 ℃以下,示数为-4 ℃。(3)由图丙可知,图①中的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不变,为晶体,即为冰;图②中的物质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为非晶体,即为烛蜡。
21.(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2)95
(3)水蒸气 (4)吸热;保持不变 (5)变大
【点拨】(2)图乙中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95 ℃。(3)水沸腾时,容器中水不断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4)分析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5)无孔的硬纸盖盖在烧杯上,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变大,水的沸点升高,水沸腾时的温度高于99 ℃。
22.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快慢;物质的种类;酒精的表面积;温度;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
23.熔点;当盐水浓度低于23%时,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当盐水浓度高于23%时,浓度越大,凝固点越高;-2.6 ℃
【点拨】在道路上撒盐除冰,让冰在更低的温度下熔化,是利用“冰上撒盐后熔点降低”的原理除冰。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当盐水浓度低于23%时,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当盐水浓度高于23%时,浓度越大,凝固点越高。由表中数据知,当盐水浓度为4.3%时凝固点为-2.6 ℃,即此时海水的温度约为-2.6 ℃。
四、24.【解】(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棒周围的冷空气,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
(2)冰柜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得非常低的情况下,直接凝华成霜。
25.【解】(1)100 ℃=(212-32) ℉=180 ℉,
即1 ℃=180100 ℉=1.8 ℉。
(2)20 ℃对应的华氏温度F=(1.8×20+32)℉=68 ℉。盐水浓度/%
小于0.1
2.9
4.3
11
15
23
23.8
25
26
36.3
凝固点/℃
0
-1.8
-2.6
-7.5
-11
-21
-17
-9.4
-1.8
0
初中第一章 机械运动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wl/tb_c40509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章 机械运动练习</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综合质量评测卷(二)(物态变化)【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综合质量评测卷(二)(物态变化)【含答案】,共2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综合质量评测卷(一)(物态变化)【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综合质量评测卷(一)(物态变化)【含答案】,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