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八)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娇健 雪霁初晴 寒喧 头晕目眩
B.浩瀚 苍海桑田 睿智 重蹈复辙
C.泛滥 面面相觑 嘻戏 锱铢必较
D.风靡 刻不容缓 惶恐 步履蹒跚
【答案】D
【解析】A项“矫”健,寒“暄”;B项中“沧”海桑田 重蹈“覆”辙;C项“嬉”戏。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潇洒 踌躇 冠冕堂皇 疏疏落落
B. 攀猿 璀璨 锱铢必较 彬彬有礼
C. 遒劲 筹备 汗流浃背 爱屋及屋
D. 氤氲 敷衍 穿流不息 捉襟见肘
【答案】A
【解析】B.攀援 C.爱屋及乌 D.川流不息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扬同学遇到难题,总是虚心地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B.他是我们班的班长,在班里德高望重,无论多麻烦的纠纷,他都能公平地处理好。
C.爷爷已四十不惑,但他总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绝对是个“阳光”老人。
D.父亲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做人要像红梅那样,不畏严寒”。
【答案】D
【解析】A.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这里是向老师学习,语境不符;B.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用错对象。C.四十不惑:四十岁,语境不符.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甲A联赛第一阶段,大连万达战绩差强人意,主教练被迫提出辞职。
B.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C.每每看到腿部残疾的朋友举步维艰,耄耋老人蹒跚而行,心绪总是难平。
D.只要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就一定会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奇迹。
【答案】A
【解析】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A选项中主教练被迫辞职说明战绩不尽人意,所以用差强人意不合适;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蹒跚而行:缓慢地走,多形容老人;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或者从没有过来的,也指空前的。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B.高尔基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C.近年来,禁止使用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D.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答案】B
【解析】A项这是并列关系的分句,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C项选择问句,只在最后一个问句用问号,前一个问句不用问号,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项有误。改为: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表示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6.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老师说:“汤姆是一个好孩子,每天按时上学,作业也完成得很认真。”
B. 菜架上摆满了蔬菜:菠菜、芹菜,韭菜、黄瓜……品种可真多啊!
C. 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D.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答案】C
【解析】B项,“芹菜”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末期的荀子《劝学》一篇中劝说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并提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的中心论点。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罗贯中所著《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D.莫泊桑的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答案】D
【解析】A项,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B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
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C.《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之一。
D.《我愿意是急流》作者贝多芬,匈牙利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使徒》等。
【答案】D
【解析】《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创作并题献给恋人的一首抒情诗,诗中用一连串的“我愿意”引出构思巧妙的意象,反复咏唱对爱情的坚贞与渴望,向恋人表白着自己的爱情。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都是长篇叙事诗,合称“乐府双壁”。
B.韩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C.李白,字太白,我国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D.宋词是我国继唐诗之后的又一文学高峰,按其艺术风格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答案】C
【解析】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资治通鉴》。C项,《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10.下列有关语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阐明观点的叫立论,反驳观点的叫驳论。
B.散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的感情,集中地反
应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C.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D.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答案】B
【解析】诗歌是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所以B选项错误。
二、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威。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惧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中的“乍”,相当于“忽然”“突然”。
B.“最难将息”中“将息”的意思是“保养身体”。
C.“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是指“春天黄色的花”。
D.“这次第”中“次第”的意思是“情形”“光景”。
【答案】C
【解析】黄花即菊花。
2.下列对词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冷冷清清”,写出了环境的凄冷和词人处境的孤独。
B.“如今有谁堪摘”,表明没有谁敢来采摘花朵。
C.“独自怎生得黑”,表明词人希望早点天黑。
D.“怎一个愁字了得”,说明用一“愁”字可概括词人的心情。
【答案】A
【解析】B项,“如今有谁堪摘”的意思是“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C项,“独自怎生得黑”意思是“一个人怎么挨到天黑”。D项,“怎一个愁字了得”意思是“一个‘愁’字怎么能够说尽”。
3.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见到旧时相识的大雁,让作者的心情由悲转喜。
C.满地黄花和梧桐细雨,渲染了悲戚的氛围。
D.全词描写了一个内心充满怨情的妇人形象。
【答案】B
【解析】“让作者的心情由悲转喜”说法错误。作者看到雁从北来,自伤身世,缅怀故国,内心惆怅,而此雁却又像过去在家乡见过似的,更加触动悲伤的心情。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3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失其时 失:错过
B.谨庠序之教 教:教育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D.非我也,岁也 岁:年龄
【答案】D
【解释】年岁、年成。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未之有也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答案】C
【解释】C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3.下列对“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B.谨慎小心地教化百姓,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C.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话讲给百姓听。
D.谨小慎微地办教育,反复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讲给百姓听。
【答案】A
【解释】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序:古代的乡学。教:教化。申:反复陈述。孝:孝敬父母。悌(tì):敬爱兄长。义:道理。
四、作文(40分)
以“《我的未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
目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个小时,他才来,阅读,应用文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十):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十),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三):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三),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诗词阅读,应用文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