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期末测试卷】(浙江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期末真题重组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期末测试卷】(浙江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期末真题重组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真题重组卷
一、单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宁波慈溪市·期末真题)“铁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典型写照,以下关于我国南北方的差别,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房子窗户小,注重防寒;南方房子窗户大,注重通风
B.北方人们喜吃米饭,南方人们喜吃面食
C.北方河流比南方河流数量少,流量小
D.北方交通以陆路为主,南方交通水陆并举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差异。B选项表述错误,北方人们喜欢吃面食,南方人们喜欢吃米饭,这跟北方主要种植小麦、南方主要种植水稻有关。
(2022·杭州拱墅区·期末真题)读右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2-3题。
2. A区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对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气温低于0℃,河流易结冰
B.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C.水网密布,河流众多
D.年降水量不足800毫米
3.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区域昼夜温差大,这里的长绒棉享誉全国
②乙区域中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蔗糖基地
③位于丙区域的小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林区
④在丁区域,我们可以看到成群的牦牛、藏绵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2.C 3.C
【详解】2.读图可知,A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冬季气温高于0℃,河流不结冰,因而排除A选项;A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对照《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可知A区域位于第三阶梯,所以排除B选项;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足,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河流众多,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
3.①表述错误,长绒棉为新疆的特色物产,所以①应当为“丙区域昼夜温差大,这里的长绒棉享誉全国”;③表述错误,小兴安岭位于甲区域,是我国著名的林区,因此本题选C项。
4. (2022·杭州拱墅区·期末真题)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重要原因是( )
A.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水网密布 B.黄河提供了农业灌溉水源
C.人口稠密,农业生产技术先进 D.交通便利,农产品市场广阔
【答案】B
【详解】宁夏平原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限制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为水资源短缺,黄河水为当地提供了农业灌溉水源,使其成为“塞上江南”,因此选择B项。
(2022·杭州萧山区·期末真题)读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5-6题。
5.下列对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河湖众多,水运便利
B.乙区域多种植小麦、玉米等旱田作物
C.丙区域河流很少,且多为内流河
D.丁区域有我国最大的盆地,荒漠广布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气候差异极大。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 )
A.位于甲区域的北京与位于乙区域的广州夏季温差大
B.乙区域属于季风区,甲区域属于非季风区
C.位于丙区域的乌鲁木齐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较少
D.位于丁区域的拉萨海拔高、气温低,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答案】5. C 6.C
【详解】5.甲区域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河流数量少,且多为内流河,因此排除A项,选择C项;乙区域为南方地区,多种植水稻等水田作物,所以B项错误;我国最大的盆地为塔里木盆地,荒漠广布,位于丙区域(西北地区),所以D项错误。
7.(2022·杭州萧山区·期末真题)区城差异需要区域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下列图片中属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的是( )
【答案】C
【详解】本题的关键词为“人口经济密集地区”,因此排除青藏地区、西北地区,所以A、B选项错误;D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兴产业比重过低;产业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逐步萎缩;资源面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等困境,不符合“经济密集地区“,因此排除D项。
8.(2022·浙江台州·期末真题)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带存在明显的农业结构差异,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B.自然条件不同
C.劳动力素质不同D.资源配置不同
【答案】B
【详解】我国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定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带。我国东部地区距海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丰富,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距海远,难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由此可见,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带存在明显的农业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条件不同,B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对农产品需求不同,会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但不是我国东、中、西部农业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项;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中资源配置的反映,影响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农村社会经济资源能否充分合理利用,劳动力素质和资源配置不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带农业结构差异最主要影响因素,排除CD项。故选B项。
9.(2023·浙江丽水·期末真题)下列对我国重要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东部季风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人民喜爱吃面食,南方人民喜爱吃米饭
②我国第二长河-长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水道,其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水土流失
③季风气候对我国影响明显,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季风不稳定性也会带来灾害
④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河-腾冲为界,黑河-腾冲以西人口稠密,以东人口稀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人民喜爱吃面食,南方人民喜爱吃米饭。季风气候对我国影响明显,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季风不稳定性也会带来灾害。①③正确,B项正确;我国第二长河是黄河。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②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2022·浙江宁波·期末真题)2022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据下表,对宁波水资源概况理解正确的是( )
——数据来源:2021年宁波市水资源公报)
①年降水量与全国相比较丰富②绝大多数地区供需均衡
③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短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详解】材料表明宁波年均降水量是全国年均降水量的三倍,说明年降水量与全国相比较丰富,①符合题意;宁波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雨热同期,降水不均衡导致水资源供需不均衡,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反映宁波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信息,③不符合题意;宁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说明宁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短缺,④符合题意。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2022·浙江宁波·期末真题)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古镇”系列特种邮票。下列诗句或谚语中与邮票所反映的区域相符的是( )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D.万里金黄翻麦浪,秋天苹果梨子香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图可知,该图反应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水乡景象,图中“小桥流水人家”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B项描述的是我国北方新疆的昼夜温差大的景象,C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象,D中的麦浪、苹果和梨子可判断是北方地区,BCD错误;A项“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出一副早春的美景: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仿佛是走入了仙境,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的景观,A正确;故选A。
12.(2021·浙江衢州·期末真题)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A.大致与我国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B.大致与我国1月份0℃的等温线相吻合
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以南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以北以水稻为主
【答案】B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月份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B项正确;“秦岭—淮河”一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排除A项;“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排除C项;“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以北以小麦为主,排除D项。故选B项。
13.(2022·浙江宁波·期末真题)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通水。其地理位置示意如右图。下列关于京杭大运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相对低平B.北京与杭州两个城市气候都是雨热同期
C.沟通了我国东西水运交通D.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答案】B
【详解】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都是雨热同期,B项正确;我国第一阶梯是高山最为集中的区域,主要含青藏高原,排除A项;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南北水运交通的大通道,排除C项;京杭大运河分布在我国东部,排除D项。
(2020·浙江金华·期末真题)下表为我国北纬 45°附近某山地东西侧两地区气候和地形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山地最有可能是( )
A.小兴安岭B.长白山脉 C.大兴安岭D.天山山脉
15.甲、乙两地区气候特征差异表现为( )
A.甲地比乙地降水多,夏季气温低 B.乙地比甲地降水少,较为干旱
C.甲地比乙地海拔低,冬季气温低D.乙地比甲地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16.从地形和气候看,乙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草原广阔,放牧牛羊 ②开辟梯田,种植小麦
③封山育林,森林旅游 ④商品基地,扩种水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4.C 15.B 16.C
【解析】14.由材料可知,该山地位于45°N附近,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位于该纬度附近,且该山脉东西侧海拔差异大,为阶梯分界线,只有大兴安岭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甲地比乙地降水多,夏季气温高,A错误;乙地比甲地降水少,较为干旱,B正确;甲地比乙地海拔低,冬季气温高,C错误;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受夏季风影响明显,D错误;故选B。
16.大兴安岭西侧的乙是内蒙古高原,该高原草原广阔,适合放牧牛羊,在该山脉可以封山育林,开展森林旅游,①③正确,C正确;开辟梯田,建商品粮基地,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容易造成土地沙化,②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
(2023·浙江湖州·期末真题)第24届冬奥会在A城圆满落幕,第19届亚运会即将在B城召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有关AB两城的共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
①都属于省级行政单位 ②都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
③都位于南温带 ④都处在地势的第三阶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8.从A城到B城,沿线甲乙丙丁四地和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小桥流水乌篷船B.乙——黄河下游变悬河
C.丙——青稞美酒锅庄舞D.丁——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17.D 18.B
【解析】17.A是北京,B是杭州,杭州不属于属于省级行政单位,①错误;两地都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都处在地势的第三阶梯,②④正确;都位于北温带,③错误;D正确,故选D。
18.甲是河北省,位于北方地区,小桥流水乌篷船属于南方地区景观,A错误;乙是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B正确;青稞美酒锅庄舞是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丙位于东部沿海地区,C错误;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内蒙古高原的景观,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D错误;故选B。
(2022·浙江宁波·期末真题)宁波市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建立了对口帮扶协作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近凉山、感受 凉山,助力凉山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9.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读下图可知,促进该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风土人情独特②自然景观壮美③交通网络发达④民族历史悠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凉山州的支柱产业。他们的选择,体现了___的发展智慧( )
A.因地制宜B.优势互补C.创新驱动D.循环经济
21.宁波帮扶凉山州实施乡村振兴,说明我国正在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落实协调的发展理念③坚持一国两制的构想④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19.C 20.A 21.D
【解析】19.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风土人情独特,①符合题意;由凉山州地图可知,有鲁南山、麓谷海等,自然景观壮美,②符合题意;凉山州位于四川西南部,交通网络发展受限,③不符合题意;由凉山州地图可知,凉山州有凉山大石墓群、会理古城和西昌古城,民族历史悠久,符合题意。故选①②④组合,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凉山州充分挖掘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积极发展旅游业,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智慧,A项正确;优势互补突出取长补短,排除B项;创新驱动指依靠自主设计、研发和发明以及知识的生产和创造来促进发展,排除C项;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排除D项。故选A项。
21.凉山州位于四川西南部,宁波帮扶凉山州说明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①符合题意;经济较为发达的宁波帮扶经济较为落后的凉山州实施乡村振兴,说明我国正在落实协调的发展理念,②符合题意;“一国两制”只针对港澳台地区,并不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③不符合题意;宁波帮扶凉山州实施乡村振兴,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④符合题意。故选①②④组合,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2022·浙江金华·期末真题)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福建援宁干部、科技专家、医生、教师、闽商,无私奉献、踏实苦干,用智慧和心血助力宁夏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脱贫致富,弹奏出山海协作的“强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2.福建和宁夏分别属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①东部地区②中部地区③东北地区④西部地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福建与宁夏相比,其具备的人文优势是( )
A.地势平坦,平原广阔B.气候温和,河湖众多
C.城市密集,市场广阔D.资金雄厚,能源丰富
【答案】22.B 23.C
【解析】22.我国东部地区包括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排除ACD,B项正确。故选B项。
23.福建省属于东部经济较发达省份,科技力量雄厚,人口密集,市场广阔,C项正确;AB属于自然地理优势,不属于人文优势,排除BC项;福建省资金雄厚,但能源不及西北地区丰富,排除D项。故选C项。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24.(2022·嘉兴市·期末真题)凝望秦岭山,守护母亲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他还指出,建设绿色秦岭,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写出“秦岭和合南北”的含义。(2分)
(2)汉江和渭河分别是我国哪两条河流的重要支流?请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引汉济渭工程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答案】(1)秦岭—淮河分南北(秦岭—淮河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2分)
(2)汉江是长江的支流,渭河是黄河的支流。(2分)
渭河冬季有结冰期,汉江冬季无结冰期;渭河的水量小,汉江的水量大;渭河的含沙量大,汉江的含沙量小。(写出两点即可,4分)
(3)保证工农业生产用水;保护地下水,预防城市地质灾害;促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写出两点即可,4分)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秦岭—淮河分南方地区和北北方地区。(秦岭—淮河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根据题意可知,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方面回答。故答案为:汉江是长江的支流,渭河是黄河的支流。渭河冬季有结冰期,汉江冬季无结冰期;渭河的水量小,汉江的水量大;渭河的含沙量大,汉江的含沙量小。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保证工农业生产用水;保护地下水,预防城市地质灾害;促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5.(2022·台州市黄岩区·期末真题)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救治中,彰显了独特优势和效果。中医经典方剂——清肺排毒汤就是其中一大亮点,该药剂由多种中药组成,茯苓即是其中一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中国茯苓主产区分布图。
(1)从四大地理区域看,茯苓主产区主要位于哪一地区?(2分)
材料二:湖北省罗田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栽培茯苓已有500余年历史。 罗田茯苓因其个头均匀、质地坚实、洁白光亮、药用性能高,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2007年被确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罗田县把茯苓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2)根据材料二,分析罗田县盛产茯苓的原因。(6分)
(3)罗田县发展茯苓产业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哪一原则?(2分)
【答案】(1)南方地区。(2分〉
(2)位于大别山南麓,森林资源丰富,为茯苓种植提供大量松木原材料;山地地形,利于排水;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好,且位于大别山南麓,受冬季风影响小,适宜茯苓生长;栽培历史悠久,裁培经验丰富;国家政策的扶特;形成品牌效应;等等。(6分)
(3)因地制宜原则。(2分)
【详解】(1)阅读茯苓主产区分布图,根据“茯苓主产区”图例,并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可知,茯苓主要集中种植我国的南方地区。
(2)盛产茯苓的原因可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可从茯苓的生长习性入手,茯苓栽培需要大量松木提供养分,根据图一可知罗田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森林资源丰富,为茯苓种植提供大量松木原材料;茯苓生长需要较好的排水条件,根据图一的海拔可知,罗田县为山地地形,利于排水;茯苓菌丝生长温度为18-35℃,根据图二罗田县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可判断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好,且当地位于大别山南麓,受冬季风影响小,适宜茯苓生长;人文条件可通过文字材料“栽培茯苓已有500余年历史”可知栽培历史悠久,裁培经验丰富;从“2007年被确定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罗田县把茯苓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可得出国家政策的扶特、形成品牌效应。(6分)
(3)罗田县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选择了适合的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原则。
26. (2022·宁波市奉化区·期末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从北京冬奥会,到成都大运会,再到杭州亚运会,一系列的国际体育赛事将打上深深的中国烙印。
注:冬奥会申办基本条件:……冰上项目要求人造冰和合适的体育馆来提供比赛,涉及财力支持;气温一般要求在0℃以下……
(1)北京、杭州分别位于我国哪一地理区城?写出这两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4分)
(2)写出成都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及主要地形区的名称。(2分)
(3)结合注释内容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京能成功举办 2022年冬奥会的原因。(要求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分析)(4分)
【答案】:(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2分) 秦岭——淮河一线。(2分)
(2)川(或:蜀) 四川盆地(2分)
(3)自然: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符合举办冬奥会的自然条件。人文: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为冬奥会的举办提供充足财力和科技支持。(4分)
【详解】:(1)根据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可知北京位于北方地区,杭州位于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
(2)本题考查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及我国主要的地形单元名称。
(3)本题的解题突破口为“根据注释和所学”。从注释“冬奥会申办基本条件:……冰上项目要求人造冰和合适的体育馆来提供比赛,涉及财力支持”可知冬奥会的举办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与科技手段,这是人文条件;从“气温一般要求在0℃以下……”可知举办冬奥会的自然条件要求。根据所学可知: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为冬奥会的举办提供充足财力和科技支持;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符合举办冬奥会的自然条件。宁波市水资源概况
年均降水量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270毫米
885立方米
注:全国年均降水量691.6 毫米;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立方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年降水量(毫米)
平均海拔(米)
甲
-15.5
23.5
446
130-266
乙
-19.8
19.6
356.5
800-1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期末测试卷】(浙江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第一课 北方地区 (期末真题重组卷),文件包含期中期末测试卷浙江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第一课北方地区期末真题重组卷解析版docx、期中期末测试卷浙江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第一课北方地区期末真题重组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期末测试卷】(浙江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期末真题重组卷),文件包含期中期末测试卷浙江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期末真题重组卷原卷版docx、期中期末测试卷浙江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期末真题重组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期末测试卷】(浙江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 (中考真题模拟重组卷),文件包含期中期末测试卷浙江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中考真题模拟重组卷原卷版docx、期中期末测试卷浙江专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中考真题模拟重组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