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978012/0-17209975754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978012/0-17209975755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1《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978012/0-17209975756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我愿意是急流精品教案
展开1.诵读本诗,理解意象的丰富内涵,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2.把握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欣赏诗歌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3.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的文体特点,通过诵读和品味,感悟诗中的一组组意象群,把握各自的特点及其间的关系;
2.体味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情感美;
3.掌握诗歌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悟诗中美好的感情。
课前准备:
1.查询有关爱情的中外诗文、故事、音乐、歌曲。
2.查找作者裴多菲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作品、评价性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人物引入,激趣导入
1.出示各国人民币的照片,看看图案中都有什么?哪些人才有资格作为货币的图案出现?
在英国10英镑钞票上,印有作家詹妮·奥斯汀的画像。
法国10欧元钞票上,印有19世纪小说家维克多·雨果的画像。
在南非100兰特钞票上,印有前总统尼尔森·曼德拉的形象。
通过将这些人物的形象印在钞票上,国家不仅能够纪念他们的成就,同时也可以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遗产,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珍视。
匈牙利10元纸币上印的人物是著名的诗人裴多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我愿意是急流》。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裴多菲·山陀尔(Petöfi Sándr,1823年1月1日~1849年7月31日),原来译名为彼得斐,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
裴多菲于1823年1月1日生于屠户家庭,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少年时期的流浪生活使他有机会同劳苦人民接近,进一步熟悉了他们的悲惨生活。
裴多菲于184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采用民歌体写诗,在形式上加以发展,语言上加以提炼,创作了不少名篇。他歌颂大自然的美,草原上的牧羊人,多瑙河畔的渔夫和田野里劳动的男女青年,他运用的经过提炼的人民语言和民歌形式,为人民所喜爱。
诗人为自由而斗争,也为爱情而歌唱。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这位身材修长、有浅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的清纯和率真,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情感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时间里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天》《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这些抒情诗中的珍品,鼓动尤丽娅冲破父亲和家庭的桎梏,在一年后同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1848年初,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相继爆发革命。以裴多菲为首的佩斯激进青年于3月15日发动了起义。从此爆发了1848至1849年由科苏特领导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次革命的目的是废黜封建制度,并把匈牙利从奥地利统治下解放出来。1848年秋天,奥地利侵略者向刚刚获得胜利的匈牙利发动军事进攻,革命遭到失败。裴多菲的这一时期的政治抒情诗比较完整地反映了革命的爆发、发展、失败的全部过程。1849年1月,裴多菲参加了贝姆将军领导的反抗俄奥联军的战斗,同年7月31日英勇地死在哥萨克兵的矛尖上,为祖国壮烈牺牲,年仅26岁。
裴多菲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了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
三、朗读诗歌,体味韵律
1.听名家范读,注意其情感处理。
2.指导朗读
(1)诗歌的结构——重章复沓
(2)强调式读法——情感
重读——厚重而饱满
舒缓——平和而安详
加速——激越而奔放
轻柔——甜美而舒畅
学生有感情地将这首诗歌自由朗读一遍。
【老师提示】
强烈情感、缠绵的倾诉、深情恋情、浓烈情感、由衷、一往情深、幸福无比、温情和热爱等等。
英雄的爱情诗也是满怀温柔的,但我们在他的款款深情中也捕捉到了战士的舍己为人的豪情。
四、赏析诗歌,品读意象
1.自读诗歌圈画诗中的意象,概括分类。
明确:全诗五段,每段有一组意象构成。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2.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
明确:属于诗人自喻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阔大、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相对来说,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
3.赏析诗歌意象之美?
【提示】比喻、对比的修辞营造的含蓄却又鲜明的意想美;组合式意想的情感丰富美。
第一节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但“只要”爱人是“快乐”的,诗人就甘愿面对崎岖,承受痛楚;
第二节中“勇敢地作战”和“做窠”“鸣叫”形成第二处对照。小鸟“做窠”“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但“只要”爱人生活得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
第三节中“毁灭”“荒凉”和“攀援上升”形成第三处对照。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废墟是它上升成长的依靠,而废墟自身却要一步步走向衰亡。但“只要”爱人的生命之“藤”常青,诗人甘愿“荒凉”甚至“毁灭”;
第四节中“饱受风雨的打击”和“愉快”形成第四处对照。安身于草屋内火炉里的火焰避开了户外风雨的危险,“愉快地缓缓闪现”,这一份安逸和满足来自于草屋的庇护。而草屋自身却要“饱受风雨的打击”。但“只要”爱人能安全愉快,诗人甘愿承受打击。
第五节中“飘来飘去”和“鲜艳的辉煌”形成第五处对照。“珊瑚似的夕阳”显出了“鲜艳的辉煌”,这是生命的辉煌,而云朵、破旗在广漠的空中的飘来飘去却是一种居无定所的飘泊和苍凉。但“只要”能衬托出夕阳的辉煌,诗人甘愿飘泊。
五处对比使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诗人运用“博喻”的手法,将“我”比作“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这是一组具有男性气质的刚劲而略带苍凉的事物。将“我的爱人”比作“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夕阳”,这是一组带有女性娇美温馨气息的形象,欢快而又明丽。这两组意象层层递进,使得诗人那男子汉的气魄和宽广的胸襟在这无私无悔的爱的倾吐中得以升华,产生了崇高悲壮的人格魅力。再者诗人通过两组反差强烈的意象对比表达了他以牺牲自己而由衷地奉献为核心的爱情观。
有人评价:此诗的妙处在于对每组意象的抒情主体与客体的精心选择。
4.讨论
(1)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
明确:诗中作为比喻的自然现象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上至广漠的天空,下至河流山谷;大至山崖废墟,小至一鸟一鱼,意境开阔,画面舒展。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也将诗人的爱情表白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2)这些意象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成长过程中爱人需要保护,诗人挺身而出,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毁灭也绝不懊丧;而当爱人的生命步入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做陪衬。这样的顺序安排,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的情操,感人至深。
五、评味诗歌,赏析艺术特色
1.变化、应和、流动的韵律感。
本诗表现形式上类似中国的一些民歌的特点,同一个意思反复咏唱,这样不但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强烈情感,而且造成音乐的旋律美。再者,诗歌的意象有鲜明的色彩,构成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递进性排列,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在重章叠唱中,情感的变化,随层次的递进而愈趋炽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两组意象中,诗人的自喻,相对阔大高岸、荒茫粗犷,宣泄着悲壮美;爱人的意象,相对娇柔细腻、妩媚温情,表达着柔静美。
2.层进式易于情感的渐深。
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成长过程中爱人需要保护,诗人挺身而出,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毁灭也绝不懊丧,当爱人的生命步入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作陪衬,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情操感人至深。这些意象组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节比喻有其独特的新意且意象群排列组合上具有独创性。
六、再读诗歌,品读情感
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中写的是一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女医生——路文婷,在一个上午连续做了3个手术后,突发心肌梗塞,生命垂危时,她的爱人傅家杰坐在她床前反复朗读这首诗,从死亡之中将她唤醒。
【思考】文学鉴赏,除形象感受外,还应注意结构的起承转合。作者是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有什么效果?
【明确】“我愿意,只要”把全文一系列鲜明的意象串成一有机整体。
诗人不管自己的命运多么坎坷,多么险恶,只要同爱人在一起就能化险为夷,幸福无比,从而歌颂了爱情的强大威力。
名言印证:
“真正的爱情可以使一个人崇高”——列宁
“我宁愿为我们所爱的人幸福,千百次地牺牲自己的幸福。”——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话》
“生活中唯一可靠的幸福就是为别人而生活。” ——托尔斯泰《家庭的幸福》
七、总结本课、德育渗透
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同学们中就不乏“早恋”的现象;但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他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他就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会如何不断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有多少热血儿女放弃了男女个人之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爱。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比《急流》更为著名的小诗《自由·爱情》,这首诗是裴多菲1823年1月1日写于佩斯,这天正是他24岁生日,译者白莽被国民党杀害时年仅22岁,译这首诗是在21岁左右。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两个年轻人的思想、战斗、鲜血和生命,凝固成一首千古绝唱!
同学齐背:“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并为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奋斗,我们就会在爱的空气中幸福地呼吸;我们就会沐浴爱的阳光、吸收爱的雨露,最终必将成长成一棵棵挺拔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八、作业布置
1.收集至少三首爱情诗歌(本课除外);
2.仿照《我愿是急流》以《我愿是……》写一首小诗。
中职语文第三单元*无衣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a href="/yw/tb_c40370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无衣优秀教案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了解背景,助力赏析,出示诗文,指导朗读,吟咏战歌,梳通诗意,品读战歌,体会情感,文本探究,解析相“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一 伐檀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一 伐檀优秀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背景介绍,初读感知,强调字音,疏通文意,分析主题思想,总结全文,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1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二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