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讲 氯气的性质-【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80623/1-17210492578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7讲 氯气的性质-【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80623/1-1721049257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7讲 氯气的性质-【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80623/1-17210492580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7讲 氯气的性质-【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80623/0-172104925430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7讲 氯气的性质-【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80623/0-17210492545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7讲 氯气的性质-【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980623/0-172104925463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第05讲 钠及钠的氧化物-【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6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8讲 氯气的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09讲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0讲 气体摩尔体积-【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第07讲 氯气的性质-【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07讲 氯气的性质-【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文件包含第07讲氯气的性质-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第07讲氯气的性质-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知识梳理]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是 黄绿 色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 有 毒,易 液化 , 能 溶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 2 体积的氯气。
【特别提醒】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如下图所示)。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1.氯的原子结构
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7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 得到1个 电子达到8电子
稳定结构。因此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 氧化性 。(结构决定性质)
2. 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单质反应表现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金属被氧化成高价态)
2Na+Cl2 2NaCl(产生黄色火焰,冒白烟)
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2Fe+3Cl22FeCl3(产生棕红色的烟,溶于水后溶液呈棕黄色)
【特别提醒】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与氢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相同,现象不同
点燃: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安静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光照: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发生爆炸
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
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3)与水反应
①实验现象:A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B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②实验结论:Cl2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Cl2没有漂白性,HClO有漂白作用。
③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Cl2作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4)次氯酸的性质
①一元弱酸(比 碳酸 弱)
②强氧化性( 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
③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
化学方程式: 2HClO2HCl+O2↑
【归纳总结】①氯气用于杀菌、消毒、漂白,就是因为和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
②次氯酸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其漂白原理是氧化有机色素(即有机色质),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常见的可漂白的物质有有色纸条、有色布条、酸碱指示剂、有色花瓣、红墨水、品红溶液、蓝色石蕊试纸等。
③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液氯的比较
(5)与碱反应
①Cl2与NaOH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 NaCl+ NaClO+ H2O,漂白液主要成分是 NaCl、NaClO ,有效成分是 NaClO 。
②Cl2与Ca(OH)2反应:2Cl2+2Ca(OH)2= CaCl2+ Ca(ClO)2+ 2H2O,漂白粉其主要成分: CaCl2、Ca(ClO)2 ,有效成分:Ca(ClO)2 。
漂粉精的有效成分: Ca(ClO)2 。
漂白原理: Ca(ClO)2+H2O+CO2===CaCO3↓+2HClO ,真正其漂白作用的是生成HClO。
(6)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2FeCl2 + Cl2= 2FeCl3
SO2+Cl2+2H2O = 2HCl + H2SO4
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
[核心考点剖析]
考点一: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典例1](23-24高一上·湖南长沙·期末)下列有关氯气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有毒
B.纯净的H2不能在Cl2中燃烧
C.将Cl2与Fe反应生成FeCl2
D.Cl2能使湿润的有色纸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答案】A
【详解】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会刺激人的呼吸系统,氯气有毒,A正确;
B.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纯净的H2能在Cl2中燃烧,并发出苍白色火焰,B错误;
C.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C错误;
D.Cl2能使湿润的有色纸条褪色,不是Cl2起漂白作用,而是HClO起漂白作用,D错误;
故选A。
[典例2](23-24高一上·北京·期中)下列物质中,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CuCl2B.Na2O2C.FeCl2D.AlCl3
【答案】C
【详解】A.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A不符合;
B.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B不符合;
C.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得不到FeCl2,C符合;
D.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AlCl3,D不符合;
答案选C。
[典例3](23-24高一上·山东枣庄·期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纯净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火焰为苍白色,瓶口有白色的烟生成
D.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产物溶于少量水中呈蓝绿色溶液
【答案】D
【详解】A.硫在纯净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A错误;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红棕色烟,B错误;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雾,C错误;
D.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氯化铜溶液呈蓝绿色,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二:氯气与水的反应 次氯酸的性质
[典例4](23-24高一上·四川·期末)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呈浅黄绿色
B.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日光照射一段时间,溶液酸性增强
D.滴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答案】D
【详解】A.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有Cl2、HClO、H2O、H+、Cl-、ClO-和OH-,含有Cl2使溶液呈现黄绿色,A正确;
B.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有Cl2、HClO、H2O、H+、Cl-、ClO-和OH-,滴加AgNO3溶液,其中银离子可以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B正确;
C.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放出O2并生成盐酸,由于HClO为弱酸,而盐酸是强酸,故溶液酸性增强,C正确;
D.新制氯水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和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所以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D错误;
故选D。
[典例5](23-24高一上·北京·期中)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新制氯水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
【答案】D
【详解】A.氯气溶于水后形成氯水,在氯水中,只有少量氯气与水反应,大部分氯气仍以分子形成存在,所以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A正确;
B.在氯水中,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B正确;
C.氯水中含有盐酸,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发生反应生成CO2等,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C正确;
D.新制氯水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不能肯定Cl2有漂白性,D不正确;
故选D。
[典例6]如图所示,在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阀时,处的红色布条不褪色;当打开阀后,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①饱和溶液 ②溶液 ③ ④浓硫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
在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阀时,处的红色布条不褪色;当打开阀后,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这说明洗气瓶d中盛放的物质检验吸水性或能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①饱和溶液不能吸收氯气,也不能干燥氯气,不符合;②溶液吸收氯气,符合;③不能完全吸收氯气,导致氯气中混有水蒸气,不符合;④浓硫酸能干燥氯气,符合,即②④符合。
答案选C。
考点三:氯气与碱的反应 漂白液 漂白粉
[典例7](23-24高一上·云南曲靖·期中)某温度下,将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NaCl、NaClO、的混合溶液,经测定与的离子个数比为1∶1,则该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A.4∶1B.3∶1C.1∶3D.1∶1
【答案】B
【详解】Cl2生成ClO-与ClO是被氧化的过程,Cl元素化合价分别由0价升高到+1价和+5价,ClO-与ClO的数目之比为1:1,设ClO−的数目为1,ClO的数目为1,则失去电子的数目为1×(1−0)+1×(5−0)=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得到电子的数目也应为6,Cl2生成NaCl是被还原的过程,Cl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则被还原的Cl的个数为6,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2=3:1;故选B。
[典例8](23-24高一上·安徽芜湖·期中)下列关于漂白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制漂白粉,Cl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和
C.用漂白粉净水属于物理吸附过程
D.漂白粉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故应密封保存
【答案】A
【详解】A.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发生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Cl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A正确;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B不正确;
C.用漂白粉净水时,利用漂白粉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杀死水体内的细菌,属于化学过程,C不正确;
D.漂白粉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水作用生成次氯酸,光照时分解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D不正确;
故选A。
[典例9](23-24高一上·广东清远·期中)“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下列有关“84”消毒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属于纯净物
B.“84”消毒液除能杀菌消毒外,还可作漂白剂
C.“84”消毒液中的NaClO比较稳定,不需密封保存
D.“84”消毒液杀菌消毒过程中,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详解】A.“84”消毒液是含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
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因此“84”消毒液除能杀菌消毒外,还可作漂白剂,B正确;
C.“84”消毒液在空气中久置,先发生反应:,后发生反应:,从而变质,需密封保存,C错误;
D.利用次氯酸钠的强氧化性来杀菌消毒,该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B。
[基础过关练]
1.(23-24高一上·上海·期中)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氯气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D.向田鼠洞里通入氯气杀灭田鼠,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答案】B
【详解】A.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A正确;
B.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不具有漂白性,B错误;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现象是苍白色火焰,C正确;
D.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向田鼠洞里通入氯气杀灭田鼠,D正确;
故选B。
2.漂粉精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净化和漂白作用,其有效成分是
A.B.C.D.
【答案】A
【详解】往石灰乳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漂白精,反应方程式为:,其主要成分是,有效成分是。故选A。
3.(23-24高一上·陕西西安·期中)现有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可用来区别它们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B.酚酞试液C.紫色石蕊试液D.饱和食盐水
【答案】C
【详解】A.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A不选;
B.盐酸、氯化钠、和氯水遇酚酞均为无色,不能鉴别,故B不选;
C.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与紫色石蕊混合的现象分别为:显红色、显紫色、显蓝色,先变红后褪色,现象不同,能鉴别,故C选;
D.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水四种溶液与饱和食盐水均不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不选;
故选C。
4.下列各组物质在反应时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B.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D.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答案】B
【详解】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A不符合题意;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烟,白烟为白色固体氯化钠固体小颗粒, B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褐色烟,烟为氯化铁固体小颗粒,C不符合题意;
D.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黄棕色烟,烟为CuCl2固体小颗粒,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下列关于氯气、液氯、氯水叙述正确的是
A.干燥氯气能使干燥有色纸花褪色B.液氯为混合物
C.新制氯水中只存在2种分子D.新制氯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酸性增强
【答案】D
【详解】A.干燥氯气无漂白性,不能使干燥有色纸花褪色,A项错误;
B.液氯为液态的氯分子,属于纯净物,B项错误;
C.新制氯水中存在、、、、、、,故存在3种分子,C项错误;
D.新制氯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中分解生成,溶液中浓度增大,酸性增强,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6.(23-24高一上·广东惠州·期中)下列有关氯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 CaCl2, 应密封保存
B.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C.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
D.常温下,液氯贮存在钢瓶中易生成FeCl3
【答案】C
【详解】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 CaCl2,有效成分为Ca(ClO)2,A错误;
B.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B错误;
C.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才有漂白性,故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C正确;
D.常温下液氯和铁不反应,D错误;
故选C。
7.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B.C.D.
【答案】A
【分析】氯气部分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所以溶液中存在氯气、盐酸、次氯酸等,与氯水中的物质不发生反应,则不变质。
【详解】A.氯水中各物质与氯化铝不反应,不变质,故A选;
B.AgNO3与盐酸反应生成难溶的氯化银,变质,故B不选;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变质,故C不选;
D.NaOH与氯水中的氢离子反应,可变质,故D不选;
故选A。
8.为了探究氯气的性质,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与少量氯气反应生成,与过量氯气反应生成
B.将钠放置与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至熔成小球,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球上,可完成钠与氯气的实验
C.四个实验中氯气均表现氧化性
D.氢气需要先验纯,再通入氯气中点燃
【答案】A
【详解】
A.氯气的氧化性很强,金属铁和铜在实验中均燃烧得到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A错误;
B.钠一般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引燃,将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倒扣在钠上方,剧烈燃烧,B正确;
C.四个实验中氯元素化合价均降低,均表现氧化性,C正确;
D.氢气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先验纯,再通入氯气中点燃,D正确;
故选A。
9.(23-24高一上·广东广州·期中)“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用品,由Cl2与NaOH溶液制得,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A.-1B.+1C.+3D.+5
【答案】B
【详解】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NaClO化合物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化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1)+x+(−2)=0,x=+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选B。
10.(23-24高一上·云南保山·期中)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D.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答案】C
【详解】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因此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A正确;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这说明氯水中含有Cl-,B正确;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反应中有氯化铁生成,由于氯气也能把氯化亚铁氧化生成氯化铁,因此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C错误;
D.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气体是CO2,这说明氯水中含有H+,D正确;
故选C。
[能力提升练]
1.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84”消毒液可用于贴身衣物消毒D.将氯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C
【详解】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能杀菌消毒,但是氯气有毒因此要控制氯气的用量,使水中余氯符合国家标准,故A正确;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和 ,其中有效成分为,故B正确;
C.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液,具有刺激性气味,对病毒和细菌有杀灭作用,主要用于场所和物品表面的消毒。84消毒液不能直接用于衣物消毒,对于衣物消毒,直接喷洒衣物会造成脱色等情况,消毒贴身衣物更是会直接伤害皮肤,故C错误;
D.氯气与水发生反应,新制氯水中的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变红的液体褪色,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2.“氯气对水一心一意,水偏弄成三分四离。”其中“三分四离”指的是新制氯水中的七种微粒,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氯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有Cl2和H+存在
B.向氯水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有HClO存在
C.氯水使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变红,主要因为有Cl2分子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答案】C
【解析】氯气与水部分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水中含有水、氯气、次氯酸、氢离子、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和少量氢氧根离子。
【详解】A.氯气没有漂白性,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有氢离子和次氯酸存在,故A错误;
B.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但比次氯酸强,次氯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则向氯水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有盐酸存在,故B错误;
C.氯气具有氧化性,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铁,则氯水使氯化亚铁和硫氰化钾的混合溶液变红,主要因为有氯气分子存在,故C正确;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是因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次氯酸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3.(23-24高一上·山东菏泽·期中)如图是一种测试某气体化学性质的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湿润的氯气,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当关闭b时,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可以是
①浓H2SO4 ②饱和NaCl溶液 ③浓NaOH溶液 ④石灰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分析】当关闭b时,c处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说明d中试剂吸收了水蒸气或将Cl2反应。
【详解】①浓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气,①符合题意;
②饱和NaCl溶液,不与氯气反应、也不能吸收水蒸气,②不符合题意;
③NaOH溶液可以与Cl2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③符合题意;
④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2,可以与Cl2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4.下列关于氯气及含氯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少量的氯气
B.氯气可以溶于水,但是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在加热的条件下,过量的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只做氧化剂
【答案】C
【详解】A.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
B.氯气会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铁与氯气加热条件下反应只生成氯化铁,C正确;
D.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自身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D错误;
故答案为:C。
5.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可观察到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氧化性强弱关系正确的是[已知:]
A.B.
C.D.
【答案】B
【详解】向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有氯气生成,Cl2分别与KI、NaBr作用生成I2、Br2,a处变蓝、b处变橙色,可证明氧化性:Cl2>I2、Cl2>Br2,无法证明I2与Br2之间氧化性的强弱,故选B。
6.下列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水体消毒B.氯水呈酸性,可以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值
C.HCl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除去铁锈D.HClO见光不稳定,可用作漂白剂
【答案】A
【详解】A.具有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可用于水体消毒,二者有因果关系,A符合题意;
B.氯水呈酸性,但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而能漂白指示剂,故不可以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值,而应该用pH计,B不合题意;
C.HCl用于除去铁锈,使利用去酸性,而不是因为其具有还原性,C不合题意;
D.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与其见光分解不稳定无关,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某同学在一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扩散速度比分子快
C.将实验后的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答案】B
【详解】A.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具有漂白性的是次氯酸,故A错误;
B.依据图中现象:pH试纸内部显白色,外圈显红色,说明H+的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故B正确;
C.次氯酸具有氧化性能够使有机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所以其漂白效果稳定,加热不恢复颜色,故C错误;
D.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失去漂白性,故D错误;
故选B。
8.(23-24高一上·北京·期末)下列物质反应有关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产生白雾
B.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火焰,且有白色固体生成
C.铁在氯气中燃烧——棕色的烟,加水后形成黄色溶液
D.铜在氯气中燃烧——棕黄色的烟,加水后形成蓝绿色溶液
【答案】B
【详解】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的HCl易溶于水,在集气瓶口遇到水蒸气产生白雾,A正确;
B.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有淡黄色固体生成,B错误;
C.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生成氯化铁,加水后得到氯化铁溶液,呈黄色,C正确;
D.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生成的氯化铜加水后溶解,形成蓝绿色溶液,D正确;
故选B。
9.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I中:实验现象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作用,潮湿的氯气有漂白作用
B.图II中:闻Cl2的气味、应吸入足量氯气
C.图III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图IV中:若气球膨胀,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答案】B
【详解】A.由图Ⅰ中实验现象可知,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而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潮湿的氯气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的漂白作用,故A正确;
B.Cl2有毒,闻其气味时应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人鼻孔中,故B错误;
C.Cu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故C正确;
D. 若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外压大于内压,气球就会膨胀,D正确;
答案选B。
10.向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加新制氯水和长期见光久置后的氯水,产生的现象不同的是
①溶液②紫色石蕊溶液③溶液④溶液⑤淀粉溶液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④⑤
【答案】D
【分析】新制氯水中主要含有Cl-、ClO-、H+、HClO、Cl2等,其中的HClO见光分解为盐酸和氧气,促使氯气和水继续反应,若氯水久置,最后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只有H+、Cl-和极少量的OH-。
【详解】①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中都含有Cl-,滴入AgNO3 溶液中都会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②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中都含有H+,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新制氯水中还含有HClO,有强氧化性,能将石蕊漂白而褪色,现象不同;③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中都含有H+,都能和 NaHCO3反应生成CO2,现象相同;④新制氯水中有强氧化性的Cl2和HClO,能将 FeSO4氧化,溶液颜色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久置氯水中没有强氧化性的粒子,不能氧化FeSO4,现象不同;⑤新制氯水中有Cl2,能将KI氧化为I2,遇淀粉变蓝,久置氯水中没有能将KI氧化为I2的粒子, 溶液不变蓝,现象不同,故选D。
11.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新制氯水分别与图中四种物质的反应填空(b、c、d、e代表对应物质间的反应,且氯水足量)。
(1)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 (填“b”“c”“d”或“e”)。
(2)c反应的现象是 ;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 。
(5)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分析褪色的原因:①由于氯水中的酸与NaOH反应,碱性减弱;②由于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 。
【答案】(1)d
(2)有白色沉淀生成 Cl2+2NaOH=NaCl+NaClO+H2O
(3)2HClO2HCl+O2↑
(4)在阴凉处置于棕色细口瓶中密封保存
(5)氯水中的HClO有漂白性,将溶液漂白 向褪色后的溶液里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若变红,说明原因①正确,否则原因②正确
【详解】(1)氯水中含有氢离子和次氯酸分子,氯水遇到石蕊试液,H+使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又因为次氯酸分子具有漂白性而褪色。因此,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现象为,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故选d。
(2)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能够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c反应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e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3)氯水中含有HCl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a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ClO2HCl+O2↑。
(4)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分子,次氯酸分子不稳定,受热或者见光分解,所以应在阴凉处置于棕色细口瓶中密封保存。
(5)因酚酞遇碱变红,将新制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则可能的情况有①氯水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溶液碱性减弱,红色褪去;②氯水中的次氯酸有漂白性,使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次氯酸漂白后的溶液再加NaOH溶液不会恢复颜色,则可向褪色后的溶液里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若变红,说明原因①正确,否则原因②正确。
1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一些含氯产品。
(1)①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腐蚀品B.爆炸品C.有毒品D.易燃品
(2)下列有关漂白粉和“84”消毒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净物,“84”消毒液是混合物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3)工业上利用Cl2制取盐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Cl2溶于水可制得氯水,检验一瓶氯水是否已经完全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硝酸银溶液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1)C
(2)B
(3) H2+Cl22HCl D
【详解】(1)Cl2有毒,贮存Cl2的钢瓶应贴的标签为有毒品;
(2)漂白粉和“84”消毒液均是混合物,“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A项错误,B项正确;
(3)工业制盐酸用氢气和氯气反应制取氯化氢,反应的方程式为:H2+Cl22HCl;
久置氯水的成分为稀盐酸,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为Cl2、HCl、HClO,新制氯水和稀盐酸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均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遇酚酞溶液均无明显现象。新制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而稀盐酸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只变红色。
[模块导航]
模块一 知识网络构建
模块二 基础知识梳理
模块三 核心考点剖析(9个典例)
模块四 基础过关练(10题)
模块五 能力提升练(12题)
[学习目标]
1.从原子结构角度掌握氯气的性质,知道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2.掌握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碱的反应。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漂白原理及保存方法。
3.认识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Cl2
三分子Cl2、HClO、H2O
四离子H+、Cl-、ClO-、OH-
稀盐酸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性质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3讲 铁的氢氧化物和铁盐、亚铁盐-【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文件包含第13讲铁的氢氧化物和铁盐亚铁盐-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第13讲铁的氢氧化物和铁盐亚铁盐-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08讲 氯气的制法 氯离子的检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文件包含第08讲氯气的制法氯离子的检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第08讲氯气的制法氯离子的检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06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焰色试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文件包含第06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第06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焰色试验-暑假学与练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