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第1页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第2页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第3页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第4页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第5页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第6页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第7页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主题一,主题二,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基层教化,2基本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秦汉至明清的法律与教化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是中国古代的治国理论,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注意修身和勤政,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作用在于教育与引导。
    中国古代的“法治”,突出君主的无上权威,皇帝的言行就是法律,目的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德治
    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东周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
    (1)背景:(2)起源:(3)发展:
    “敬天保民”是西周初期统治的基本政治和治国方针,其内涵认为“上天”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实质是人文主义思想,对儒家民本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1)早期国家可能已有法律。
    (2)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铸刑书”。引起子产、叔向辩论。
    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刑)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
    作用:①限制贵族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 ②成为秦汉以后封建法制的滥觞。 ③推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封建经济发展。
    “铸刑书”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
    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引起子产、叔向辩论。
    儒家:人性善 主张德治孔子:①为政以德; ②节用而爱人;③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① 施仁政于民, ②省刑罚,薄税敛”;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
    法家:人性恶 主张法治商鞅:在秦国颁布法令,保护新兴地 啊啊 主阶级的权益韩非:以法治国,以法术势驾驭臣下; 啊啊啊 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焦点在于治国手段,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富国强兵。
    结合时代背景思考:谁的主张会被接纳?为什么?
    韩非子: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韩非子·有度》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
    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没有被诸侯重视;但在汉代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①都成为后世治理国家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②汉代以后,外儒内法、礼法并用成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征。③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并影响亚洲国家。
    (1)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 把工作带进坟墓的秦简主人喜
    ◎《云梦睡虎地秦简》局部
    (2)汉朝:沿袭秦律,制《九章律》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3)秦汉律令并行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图片为《法律答问》。《法律问答》多采用答问形式对秦律条文、术语等作出解释。秦代“以吏为师”,《法律问答》可能就是当时培训官吏时使用的教材。 案例一:甲盗取财物价值千钱,乙在知情的情况下分赃一钱,则二人同罪。 案例四:两人持剑相斗,一人削掉了一人发髻,则应被处以城旦(筑城的苦役)徒刑。
    汉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礼入于刑”,从而确立了礼法合流、刑德并用的立法原则。受儒家思想影响,汉朝也重视礼治,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称“以经断狱”。
    材料:《晋律》首先确立“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把“五服”制度与法律相结合,凡亲属之间犯罪,在刑法方面的适用原则是:亲属相犯(如杀、伤等),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则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在民事方面,如财产转让时违反法律,则关系越亲,处罚越轻。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
    (1)原因: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明帝设律博士,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
    (2)表现: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
    (3)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评价: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成为历代王朝的立法蓝本
    恶逆者,常赦不免,决不待时。 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告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祝诅祖父母、父母者,流。 诸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 ——《唐律疏议》
    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如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
    ①注重基层教化:对“孝”特别重视,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②提倡礼治:颁行《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集大成
    整齐门内,提斯子孙。 —颜之推《颜氏家训》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 —《新唐书·柳公绰传》
    诸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与普通人比减二等);死者,以凡人论。殴妾折伤以上,减妻二等。 ——《唐律疏议》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法律制定
    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以唐律为制定蓝本,如《天圣令》
    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①程朱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②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北宋吕大钧兄弟创造了乡约,吕大钧撰写了《吕氏乡约》
    ①明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
    ②六谕主劝谕,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③明朝儒学士人常引用《大明律》解释六谕
    乡约基本延续明朝模式,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圣谕广训》,也常引用《大清律例》
    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用来教育百姓向善互助; 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也更多强调顺从、安分守己。特点: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礼法融合
    作用: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②有利于发展生产;③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从宋朝到清朝乡约内容变化
    法律与教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中国古代“礼法结合”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原因
    ①儒家法律思想的实质是“德主刑辅”,礼法结合。它综合了道德教化与刑罚镇压两种统治策略,更适合统治阶级的要求。
    ②儒家法律思想中所强调的贵贱、长幼、亲疏、等级有别,适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要求。
    ③儒家学说中所强调的“亲亲、尊尊”原则,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家族制度。
    ④从政治制度上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也需要用儒家学说来体现法律的等级性、特权性。
    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途径和方法
    (1)强调示范,树立榜样:采用儒家“上行下效”的方式。
    (2)设官教民:设官教民是“政教合一”的一种教育形式。
    (3)依靠族规乡约以化民成俗:依靠乡里、宗族与家庭的力量来施行社会教化,这是中国古代一条非常深入有效的施教途径。
    (4)依靠各类道德教育读本推行社会教化
    (5)注重学风与世风的密切关系:重视学校教育对整个社会教化的建设作用取士考试制度,更加直接地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成为影响世风的一个重要手段。
    视角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材料 春秋决狱是西汉董仲舒首先提出来的一种判决模式,他认为在法律无明确规定时,可用《春秋》等六经中的思想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此外,审判除了应根据案件的事实外,还应重视追究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即所谓“原心定罪”。与此有关的断狱案例被汇编成十卷的《春秋决事比》,该书中有案例如下: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甲殴父,律当枭首。董仲舒认为:“父子至亲,闻其斗,莫不有怵惕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春秋》之义,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摘编自杨健康、黄震《“春秋决狱”及其现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判决甲无罪的依据,并分析“春秋决狱”反映出的汉代法律的发展趋势。
    依据:依据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 无殴父的动机。
    趋势:法律的儒家化、伦理化,礼法并用; 法律不断宽松简化,纠正秦朝以来 严刑峻法的趋势。
    视角 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途径材料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圣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摘编自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变化: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有利于发展生产 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相关课件

    第31讲 法律与教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31讲 法律与教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夯实根基,九章律,大唐开元礼,律例合编,圣谕广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英美法系的出现,普通法,英美法系,法国民法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3讲 中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53讲 中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西方的法律与教化,主题概览,内容导航,一梳理必备知识,二突破关键能力,三链接高考热点,四课时精练,梳理必备知识,中华法系的确立与发展,英美法系的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评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日耳曼法,教会法,罗马法,《大宪章》,君主立宪制,普通法系,《法国民法典》,大陆法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