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升高】2023年初高中化学衔接先学课程(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第14讲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巩固练习)(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初升高】2023年初高中化学衔接先学课程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5讲 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巩固练习)(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初升高】2023年初高中化学衔接先学课程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6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知识讲解)(人教版)-【初升高】2023年初高中化学衔接先学课程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7节 常见物质的制备(巩固练习)(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初升高】2023年初高中化学衔接先学课程 试卷 0 次下载
- 衔接达标综合检测一(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初升高】2023年初高中化学衔接先学课程 试卷 0 次下载
第16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巩固练习)(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初升高】2023年初高中化学衔接先学课程
展开
这是一份第16节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巩固练习)(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初升高】2023年初高中化学衔接先学课程,文件包含第16节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第16节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下图是常用的化学仪器,其中常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是( )
A. B. C. D.
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 1892 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A.萃取 B.蒸馏 C.过滤 D.蒸发
3.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操作是( )
A.蒸发B.萃取C.过滤D.分液
4.下列混合物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其油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的是( )
A.食用油和水 B.汽油和水 C.四氯化碳和水 D.苯和水
5.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确定分离方法的是( )
A.萃取 B.结晶 C.过滤 D.蒸馏
6.盐田法是把海水引入盐田,利用日光、风力蒸发浓缩海水,使其达到饱和,进一步将食盐结晶出来,这种方法在化学上称为( )
A.蒸发结晶B.冷却结晶 C.重结晶 D.蒸馏
7.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
8.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提纯物质的是( )
9.可用于分液操作的实验装置是( )
1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KClO32KCl+3O2↑,反应后从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已知MnO2为黑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11.下某实验室仅有如下仪器或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三脚架、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从缺乏仪器的角度看,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
A.蒸发 B.萃取 C.液体过滤 D.升华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3.物质制备过程中离不开物质的提纯。以下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14.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15.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Cl-存在
B.通入Cl2后,溶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C.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SOeq \\al(2-,4)存在
D.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有COeq \\al(2-,3)存在
16.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在②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④取③中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有SOeq \\al(2-,3) B.一定有 COeq \\al(2-,3) C.一定有Cl- D.不能确定HCOeq \\al(-,3)是否存在
1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欲除去粗盐中的杂质氯化镁及泥沙,将粗盐溶于适量水中,向粗盐水中先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再加入盐酸,过滤,除去泥沙和氢氧化镁沉淀
B.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 补加适量硝酸
C.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HCl 气体:通过饱和 NaHCO3溶液洗气
D.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采用蒸发结晶
18.除去粗盐中的杂质MgCl2、CaCl2和Na2SO4,过程如下:
eq \x(粗盐)eq \(――→,\s\up7(溶解))eq \(――→,\s\up7(试剂①))eq \(――→,\s\up7(试剂②))eq \(――→,\s\up7(试剂③))eq \(――→,\s\up7(过滤))eq \x(滤液)eq \(――→,\s\up7(盐酸))―→eq \x(氯化钠固体)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试剂①②③分别是NaOH、Na2CO3、BaCl2
B.除去Ca2+的主要反应:Ca2++COeq \\al(2-,3)===CaCO3↓
C.检验SOeq \\al(2-,4)是否除净的方法:取适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D.加稀盐酸调节pH后,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NaCl固体
19.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滴加两滴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将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20.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Fe3+
B.某溶液中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可能有Cl-
C.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Ba2+
D.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可能有Cu2+
21.将下列各分离物质方法的代表字母,填在各小题末的横线上:
A过滤法;B结晶法;C分液法;D萃取分液法;E蒸馏法;F升华法
(l)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_________________(2)除去植物油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
(3)将溶液中的硝酸钾与氯化钠分离____________(4)将自来水制为纯净水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以上四种化学实验操作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CCl4(沸点:76.75℃)和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互溶)应选用________;(填装置字母)
(3)在使用C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前,应先____________,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提示:图中A代表沉淀或者溶液
(1)检验提纯后的KCl中是否还含有SO4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提纯后的KCl配制980 mL 1.00 ml/L的氯化钾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计算,所需称量的KCl的质量为__________。
②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这五项中的______。(填数字符号)
③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配制前容量瓶内壁刻度线以下存有水珠 B.没有洗涤烧杯内壁
C.转移溶液时部分溶液溅出容量瓶外 D.定容时俯视
(3)试剂Ⅰ的名称为______,试剂Ⅱ的化学式为______,试剂Ⅲ的化学式为_____。
【能力提升】
24.检验下列溶液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或试纸肯定合理的是( )
25.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
26.下列是我国古代常见的操作方法,其中带着重号部分的操作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分离除杂方法的原理相似的是( )
A.过滤、蒸馏、萃取、蒸发 B.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C.蒸发、萃取、蒸馏、过滤 D.萃取、蒸馏、萃取、蒸发
27.某同学查阅教材得知,普通锌锰电池筒内的无机物主要为MnO2、NH4Cl、ZnCl2等。他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并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①中玻璃棒能加快固体溶解
B.操作②为过滤,得到的滤液显酸性
C.操作③盛放滤渣的仪器是坩埚
D.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杂质
2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29.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图1中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图2中漏斗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A中一般要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关于以上实验操作说法一定正确的是_。
A.图1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入碎瓷片,应马上添加,以防发生危险
B.图2实验中,应打开活塞,将有机溶剂从下端导管中放出
C.图3实验中,可以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
D.图4实验中,当加热至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2)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可选用上图中的图________________所示仪器。
(3)在图2所示实验中,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已知:在常温下,苯(C6H6)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毒性较高,易挥发,易燃,有腐蚀性,沸点为80.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作为有机溶剂;碘(I2)为紫黑色晶体,易升华,易凝华,熔点113.5℃,沸点184.3℃,加热时碘升华为紫色蒸气,冷却后凝华成紫黑色固体。实验室常用苯来提取碘水中的碘,具体操作如下:
①向碘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苯,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充分振荡放气后(如图1);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如图2);
③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经“合适的操作”将两层液体进行分离;
④将分离出的碘和苯的混合液转移到仪器A中,加入少量沸石进行蒸馏以分离苯和碘(如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振荡静置后溶有碘的苯溶液在分液漏斗的_____(填“上层”或“下层”)。
(2)步骤③中“合适的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④中采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3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图3中有多处明显的错误:a.冷却水进出方向错误.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
(4)锥形瓶置于冰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粗盐溶液中的Cl-
取少量粗盐溶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
B
检验碳酸钠
将Pt丝蘸取盐酸灼烧至无色后,蘸取碳酸钠灼烧,观察现象
C
除去MnO2中的碳粉
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
D
检验CO、CO2混合气体
将气体依次通过CuO(灼热)、澄清石灰水
选项
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
B
除去NaCl中少量KNO3
将混合物制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
除去CO2中的气体
通过饱和NaHCO3溶液,然后干燥
D
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通过饱和食盐水,然后干燥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eq \\al(2-,4)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加入稀盐酸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D
滴加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eq \\al(+,4)
选项
A
B
C
D
溶液
Na2SO3溶液
FeSO4溶液
KI溶液
NaOH溶液
所选试剂或试纸
BaCl2溶液
KSCN溶液
AgNO3溶液
广泛pH试纸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CO(g)
CO2(g)
NaOH 溶液、浓 H2SO4
洗气
B
NH4Cl(aq)
Fe3+(aq)
NaOH溶液
过滤
C
Cl2(g)
HCl(g)
饱和食盐水、浓H2SO4
洗气
D
Na2CO3(s)
NaHCO3(s)
—
灼烧
①
②
③
④
凡煮汤,欲微火,令小沸……箅渣取液
经月而出蒸烤之……终乃得酒可饮
凡渍药酒,皆须细切……便可漉出
海陆取卤,日晒火煎,煮海熬波,卤水成盐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试管内壁均有水珠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B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
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C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
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
D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A
-11.5
198
1.11
A、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和酒精
B
17.9
290
1.2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1讲 金属材料(巩固练习)(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初升高】2023年初高中化学衔接先学课程,文件包含第11讲金属材料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第11讲金属材料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讲 铁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初升高】2023年初高中化学衔接先学课程,文件包含第10讲铁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第10讲铁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6讲 气体摩尔体积(巩固练习)(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初升高】2023年初高中化学衔接先学课程,文件包含第6讲气体摩尔体积巩固练习原卷版docx、第6讲气体摩尔体积巩固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