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末试卷4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983842/0-17211254026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末试卷4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5983842/0-17211254027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末试卷4
展开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鲜血(xiě ) 国殇( shāng) 秀颀(qí) 殚精竭虑( dān)
B. 篡改( cuàn ) 雕镂(lòu) 瞥见( biē) 坦荡如砥(dǐ)
C. 镌刻(juàn) 颁发(bān) 罅隙(xià) 瞠目结舌(chēng)
D. 翘首(qiá) 题跋(bá) 吹噓(xū) 振聋发聩(kuì)
【答案】D
【解释】A. 鲜血(xuè);C. 镌刻(juān);B. 瞥见(piē);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某届“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B.42岁女援威专家白晓卉恪尽职守,牺牲在抗疫一线,用生命谱写了新时代的英雄之歌!
C.青岛的海滩与三亚的海滩大相径庭,都有着色泽如金的沙滩,湛蓝如镜的海水,游客们都流连忘返。
D.有很多捐资捐物者,他们的名字鲜为人知,他们的付出悄然无声,但是城市因为有了他们而充满了勃勃生机。
【答案】C
【解析】A.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这里形容名师和作家互相配合得很好,把对方的优势显现出来,使用正确;B.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这里赞美白晓卉很认真地做好抗疫工作,使用正确;C.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与后面“都有着”自相矛盾,使用不正确;D.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这里形容捐资捐物者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使用正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B.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坚定了追求理想的信心。
C.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
D.只要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
【答案】A
【解释】B项,缺少主语。把“在……下”删去,让“同学们的帮助”作句子的主语。或者把“使”删去,让“他”作句子的主语;C.语义重复,删去“约”或“左右”;D.关联词误用,把“只要”改为“只有”。
4.下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江——智取生辰纲
B.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C.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D.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答案】A
【解释】“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与宋江没有关系。
5.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关汉卿——《窦娥冤》——元
B.王羲之——《兰亭集序》——唐
C.屈原——《国殇》——战国
D.杜牧——《阿房宫赋》——唐
【答案】B
【解释】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人。
二、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借景抒情的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答案】C
【解析】C项没有写景,不属于借景抒情。
2.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比喻)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偶)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问)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夸张)
【答案】C
【解析】A项没有用修辞;B项不是对偶;D项没有用夸张。
3.下列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拓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一般说到个别,用议论揭示离别之理,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
B.从内容上看,“伤离别”点明了这首词的主题。然后层层加码,极言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平常。
C.“清秋节”三字,映射开头三句,前后照应,“更那堪”三字,则增强了感情色彩。
D.这两句不仅扩大了这种感情的意义,同时也衬托出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答案】D
【解析】“同时也衬托出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错误,文中没有比较。故选D。
4.下列对“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理解正确的是( )
A.此句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烘托饯别时的心情,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B.此句写景,通过景物烘托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C.此句写情,极写饯别时的心情,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D.此句写景,通过“都门”“帐”“兰舟”这些离别之景,委婉曲折表达出词人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感情。
【答案】C
【解析】“都门帐饮”,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所以这句是写情。故选C。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文侯①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②野。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③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日:“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褚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④,克之;以封其子击⑤。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日:“仁君。”任座⑥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日:“仁君。”文侯日:“何以知之?”对日:“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文侯:魏国君主。②适:到……去。③虞人:古代管理山泽的官。④中山:中山国。⑤击:文侯的儿子魏击。⑥任座:人名。
1.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师:军队
B. 二国皆怒而去 去:离开
C. 皆朝于魏 朝:朝见
D. 克之 克:克服
【答案】D
【解释】克:攻克
2.选出与“君将安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楚王闻之(《晏子使楚》) 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 何陋之有(《陋室铭》) D. 至之市(《郑人买履》)
【答案】D
【解释】“君将安之”中“之”是“到”的意思。A. 代词,代这件事,指他听到这件事情; B.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C. 宾语前置的标志;D. 到……去,往。
3.对文中“我何如主”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是什么样的君主?
B. 我和君主比起来怎么样?
C. 我怎么比得上君主?
D. 我怎么样才能做君主?
【答案】A
四、应用文写作
11月23日下午4点,会计三班王力同学在学校操场拾到一件蓝色运动衣,衣服口袋内有钥匙一串、建设银行卡一张,他交给了学校德育处谢老师。请你以德育处的名义拟写一份失物招领启事。
招领启事
今天下午4点有同学在学校操场拾到运动衣一件,内有钥匙等物品,请遗失者速来学校德育处认领,联系电话:XXXXXXXX。
学校德育处
XXXX年XX月XX日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个小时,他才来,阅读,应用文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五):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五),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诗词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十):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十),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