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与考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与考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的分类1,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三种,掌握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二、说明文的分类1、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不同 :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 : 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三、说明的对象及特征:
1、抓住文体,弄清说明对象
首先要弄清是写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弄清说明对象可以从审题入手。
2、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或所要说明的事理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知作者介绍的事物还是事理。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或特征;注意抓中心句;看字面意思,文中有语言标志,直接写出特征;概括归纳法;比较法。把不同说明对象的不同特征加以比较。
四、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有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等。
2. 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等静物一般按空间方位的顺序安排文章。首先要确定观察点,或俯视、或仰视,或远眺、或近观,按一定方位,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中间到两边、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或者有表示方位的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边、后面、中间、两旁等;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形状、构造特征。(如《故宫博物院》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判断是逻辑顺序可抓重点词语如:“所以”、“首先”、“其次”。(如《宇宙生命之谜》)
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原因到结果; c.从特点到用途; d.从主要到次要; e.从概括到具体; f.从现象到本质。
举例分析:(看看是什么顺序)
= 1 \* GB3 ①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 → 卢沟桥(1189年) → 长虹大桥(1961年)( )
②向沙漠进军的原因→手段→成就→注意事项
= 4 \* GB3 ④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屋顶上…… ;往……走去、出了。( )
五、掌握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引资料等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就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使人明白易懂,增强文章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说明具体、容易理解,有说服力,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例: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中的各种物体或碎片。如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去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
(2)列数字:用数字(确数或约数)来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让说明的内容更为准确、真实、具体,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答题格式: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例:……人体含水约占人体2/3,鱼体含水达70%--80%,某些蔬菜含水甚至达90%以上。
(3)分类别: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层析清晰。
答题格式: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例:鲸分为两大类。一类口中有齿,以大动物为捕食对象;一类口中无齿,以小动物为捕食对象。
(4)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方法来说明。让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把……比作……,体现了……的……特点……)
例:①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②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电子信息网络。他能把某个区域乃至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体,使“公路”上的每一个人都能享用信息资源。
(5)作比较: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突出和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答题格式:通过××和××的对比,突出了××的××特点。
例:……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则更为巨大,据测算:1公斤煤能使一列火车开动8米;1公斤裂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开动4万公里;而1公斤聚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行驶4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6)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典故谚语、公式定理等。引资料说明,会使文章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使说明更可信、更有说服力(引用古诗文还可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答题格式:更具体、充实地说明了××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趣味性。
例:①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②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说法。
六、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
一般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两种:一是简明平实,二是生动活泼。无论哪种语言风格,所用语言都必须准确,这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修辞方法的运用、描写、修饰性词语的点缀,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语言的准确和严密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明确无误。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一)把握好两大点
1、抓住起限制作用的词语:(表估计、程度、限制等)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2、仔细辨析同义词语。 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七、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总分式、递进式
1.总分式:包括“总分式(总——分)、分总式(分——总)、总分总式(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或由现象到本质。
实战演练:
云中探“秘”
①云,是由无数微小的水滴、冰的晶体的集合体悬浮在地球大气中所形成的一种肉眼可见的聚合物。如同天空中的魔术师,云有时浓,有时淡,有时聚,有时散。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为天空增添了独特的风景。
②在晴朗的日子里,我们能看到白云轻盈得像一团团棉花糖,在辽阔的蓝天上自由地飘浮着。但实际上,云非常重。云的质量是指云中所含水滴(或冰晶)的质量,不同类型的云,所含水滴(或冰晶)的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积云的含水量为每立方米0.2到1克;高积云的含水量为每立方米0.2到0.5克;层云或层积云的含水量为每立方米0.1到0.5克;雨层云的含水量每立方米可达15克。
③例如,一片面积1平方米的积云,不是特别大,但是它却特别厚,如果按每立方米平均含水量0.2克计算,其质量有200吨。而积雨云的质量更为惊人。根据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所提供的数据,积雨云的平均质量相当于100头大象的体重,而一大片的暴雨云更有20万头大象重。
④那么,这么重的云究竟是如何飘浮在空中的?主要是上升气流的作用。云是由数量极多的细小水珠和冰晶组成的,云中小水滴的直径仅为0.01毫米,它向地面自然下落的速度是0.5厘米/秒,一个小小的上升气流就能使云团悬浮起来。当空气冷却下沉时,云中的水汽会凝结。如果这个时候空气温度足够低,那么凝结的水汽就会变成雪或冰雹;如果温度不够低,那么冻结的冰珠在下落的过程中便会融化成雨。
⑤至于这么重的云的移动速度会有多快,这主要取决于风速。风速较大时,云的移动速度也会变快。据科学家研究,云移动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36千米/时,最快能到50~60千米/时,堪比在市区正常行驶的汽车。一般来说,云所处的位置越高,移动得就越快,这是因为在对流层内高度越高,风速便会越大,云自然也就移动得越快了。
⑥有人认为,在地震发生前夕,地热会在地震带聚集,或者地下岩石摩擦生成大量的热量,形成上升气流,从而在高空诱发“地震云”的形成。也有人认为,地震前岩石会出现压缩或拉伸的变化,从而改变电阻率,进一步引发局部的电磁场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电磁波对大气电离层造成影响,最终表现为云层的特殊排列。此外,还有人推测,氧气属于顺磁性物质,它们会在地震前因受到磁场影响而被吸引,进而影响到空中的水汽,形成“地震云”。
⑦对于以上这些说法,地质学家表示都不可信,因为地磁场的改变没有那么简单。假如来自地层深处的电磁波对云有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也不可能通过我们肉眼所见的云朵形状判断出来。如果真的能靠地磁场影响云层分布来预测地震,那么不如直接去监视地磁场来预测地震。
⑧同时,气象学家也表示,不论哪种云的形成,都与高空的气流活动相关,与地球内部无关。至于地震前地表温度会升高的说法,也从未被证实过。
⑨总而言之,美丽的云总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与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慢慢揭示。
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
选文的标题是《云中探“秘”》,选文介绍了关于“云”的哪些秘密?
(3)文中的画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例如,一片面积1平方米的积云,不是特别大,但是它却特别厚,如果按每立方米平均
含水量0.2克计算,其质量有200吨。
(4)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多姿多彩的云。
B.本文的内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能引发我们无穷的想象。
C.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给我们普及了有趣的科学知识。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故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要求。
中国人一贯把烹调作为艺术来看待,进食的目的首在追求味觉美。正像钱锺书在《吃饭》一文中所说:“‘辨味不是充饥’,变成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最高的裁判。”由于重视味道,因而会采取种种保味、入味的加工方法,使美妙的味道能保持在菜肴之中,或使菜肴的味道更加浓郁,或使本来没有味道的原料与调味的汤汁融为一体,达到“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的境界。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轻味道,至少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西方人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舌头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味觉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更何况那带血的牛排、白水煮豆之类,虽有“味”而不入“道”,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
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吃,就是洋葱、西兰花也生吃。西餐的沙拉有如一盘兔饲料。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主张旺火爆炒,虽然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得多。中国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的最佳平衡,这属于一种中庸之道。中国的中庸哲学不同于西方的“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的截然对立,中庸追求的是“恰到好处”与“最佳匹配”。中国人以烹调为艺术,于烹调中进入“中”的境界,西方人不懂“中”,焉能识得个中滋味!
【材料二】
西方人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规范行事。所以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其他地方毫无二致,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等有限几种。中国菜不仅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的风味与特色。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其配菜与调味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特点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依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加以调整。如冬季味浓郁,夏季味清淡;婚宴色彩鲜艳,丧宴忌讳红色;穷汉解馋应浓油厚汁,雅士会餐宜新鲜别致。此外还会因厨师临场的情绪变化。作出即兴发挥。
【材料三】
国学大师钱穆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这一文化特征也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西餐除少数汤菜,鱼就是鱼,鸡就是鸡,所谓“土豆烧牛肉”,不过是烧好的牛肉佐以煮熟的土豆,绝非集于一锅而烧之。番茄酱、柠檬汁等调味佐料,也都是现吃现加,体现了“西方重分别”。
中国烹调的核心是“五味调和”。【甲】《吕氏春秋•本味篇》称赞“五味以和”是“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乙】中餐的“五味调和论”是由“本味论”“气味阴阳论”“时序论”“适合论”所组成的。【丙】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使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丁】不像西餐,一块牛排佐以两枚土豆,三片番茄,四叶生菜,虽处一盘,却各自为政,只待食至腹中,方能调和一起。
中国菜讲究整体配合效果,要配合得好,就需掌握好调和的分寸。一如中医投药时讲究“君臣佐使”,多味药相配合,以求整体的疗效。全不若西医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西医与中西饮食,也是“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的两种不同哲学思想的体现。
(1)对上述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的最佳平衡。
B.中国人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规范行事,而西方人烹调则会根据不同情况,做出调整。
C.材料分别从味道与营养、灵活与规范、和合与分别三个方面来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D.材料中使用了很多对称句,两两相映,引人注意,很有情趣。
(2)把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哪一处最合适,为什么?
就是说,在重视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调和要合乎时序,要注意时令,调和的最终结果要味美适口。
(3)说明文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见长,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体会加点处的语言特点。
A.中国人一贯把烹调作为艺术来看待,进食的目的首在追求味觉美。
西餐的沙拉有如一盘兔饲料。
参考答案:
一.【答案】(1)引出说明对象;让读者从概念上了解云;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云的千姿百态;一朵云的质量和移动速度;是否真的有“地震云”。
(3)举例子、列数字。以一片云的体积和质量为例,并以具体的数据说明了“云非常重”的特点。
(4)B
二.【答案】(1)B (2)放在丙处最合适。这句话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具体解释了“中餐的‘五味调和论’……”一句的内容,且两句话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放在丙处最合适。
(3)示例一:我选A句,“一贯”是“向来”的意思,起强调作用,说明中国人向来把烹调作为艺术来看待,进食的目的首在追求味觉美,从未改变过。“一贯”语言平实,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解答】(1)ACD.正确;
B.有误,结合材料二“中国菜不仅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的风味与特色。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其配菜与调味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特点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依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加以调整”分析,可知选项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四大名著知识汇编与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共20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说明文知识点梳理,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说明对象可能出现的位置,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判断说明顺序的思路,典型考题,答题格式,变相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知识要点,共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