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态变化四、升华和凝华精品ppt课件
展开北方的冬天温度在0℃以下,结冰的衣服也会变干。衣服上的冰到哪里去了呢?雾凇是严冬时节经常出现在东北地区的自然现象,它既不是冰也不是雪,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学习这节课的知识,你就明白了。
1. 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进行实验】(1)如图所示,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打开电吹风机热风挡对碘锤加热。观察碘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2)当紫红色的碘蒸气弥漫于玻璃泡内的空间时停止加热,观察冷却过程中碘的状态变化。
在整个过程中,你有没有看到液态的碘?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现象】(1)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打开电吹风机热风挡对碘锤加热时,发现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无液态的碘出现。(2)当紫红色的碘蒸气弥漫于玻璃泡内的空间时停止加热,发现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试管的内壁上附着一层固态的碘粒,无液态碘出现。【实验分析】试管内固态碘受热时,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说明变成了气态的碘。当停止加热时,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试管的内壁上看到附着一层固态的碘粒,是气态碘又变成了固态的碘。【实验结论】固态碘可以直接变成气态碘,气态碘也可以直接变成固态碘。
2. 升华和凝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作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作凝华。物质升华需要吸热,凝华则会放热。
【反思与评价】(1)实验中采用电吹风机热风挡加热,如果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可行吗?碘是紫黑色晶体,熔点113. 5℃,酒精灯外焰的平均温度为519.9 ℃。因为酒精灯外焰的平均温度高于碘晶体的熔点,所以碘要先发生熔化,则不能看到升华现象,所以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2)实验中我们采用电吹风机热风挡加热,有没有可能碘也先熔化?吹风机的热风温度一般在60℃~80℃之间,低于碘的熔点113℃,所以碘不会熔化,所以在整个过程中,不会出现液态的碘,则我们可以看到升华现象。
3. 采用“水浴法”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
(1)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仔细观察碘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2)当紫红色的碘蒸汽弥漫于玻璃泡内的空间时停止加热,将玻璃泡从水中取出,仔细观察冷却过程中碘的状态变化。(3)在整个过程中,观察有没有液态的碘出现。
演示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例题1】碘蒸气一定是碘升华形成的吗?小丽观察课本中“碘的升华”实验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优化实验。为避免升华管中的碘粒先发生熔化后再发生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变为碘蒸气,烧杯中液体的沸点应_________________ 。
想要避免升华管中的碘粒先发生熔化后再发生汽化变为碘蒸气,那么她就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液体来加热碘粒。这个液体的沸点应该低于碘的熔点,这样当液体沸腾时,它的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从而保证了碘粒的温度不会超过它的熔点,也就避免了碘粒先熔化再汽化的过程。
【例题2】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1)已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510 ℃ ,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 ℃ 。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选填“甲”或“乙”);(2)为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他用干冰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水蒸气______形成的。
(1)探究“碘的升华”时,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1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而水的沸点是100℃,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而酒精外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所以更合理的是方案乙,可以防止碘发生先熔化后汽化最终变为碘蒸气,更好地观察到碘升华的现象。(2)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干冰发生升华现象,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水中大量的气泡是干冰升华形成的;干冰升华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热,使水温迅速下降,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1)橱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变小了,最后不见了。
(2)冬天,挂在外面的湿衣服上结的冰没有熔化,过了一段时间衣服也晾干了。
(3)医学手术现在医学中利用的“冷冻疗法”,就是把干冰放在病变组织上,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迅速降温冷冻,使组织坏死,达到不用“动刀”而治愈的目的。
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通常出现在秋季至春季时间段。
(2)“雾凇”的形成
雾凇,俗称冰花、树挂等,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冰花是指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水蒸气在平滑表面凝结成冰片,似无数花朵镶嵌而成,故称冰花。
大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就是雪。也可说是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结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时,就是下雪了。
人工降水有三种常用方法:第一种是向云层中播撒冷却剂,如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小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水;第二种是向高空播撒盐粉、碘化银等,作为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液化或凝华的凝结核,使云层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水;第三种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直接喷洒直径约为 0.05 mm 的小水滴,使云层中的小水滴相互合并变大,从而形成降水。
A.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冬天雪雕越来越小是因为发生了升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北方冬天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符合题意 D.草叶上水形成“冰挂”是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
【例题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冬天雪雕越来越小C.北方冬天的雾凇 D.草叶上水形成“冰挂”
【例题4】如图所示,先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再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将冰和盐搅拌均匀,用温度计可测得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7℃ ,空易拉罐底部可观察到有白霜生成。该实验说明,当冰与盐混合后,冰的熔点会______(选填“降低”或“升高”)。易拉罐底部的白霜是水蒸气_______(选填“液化”、“凝固”或“凝华”)形成的。
冰的熔点为0℃,放入盐后,盐、冰、水的混合物温度为-7℃,说明加入盐后,冰的熔点变为-7℃,熔点降低了。加入盐后的冰在熔化后,熔点很低,且在熔化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直接凝华成为固体,成了霜。
【例题5】为了更好的开展春耕和缓解干旱,某市进行人工降雨以增大降雨量,如图所示。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将干冰撒在大气中,干冰迅速______并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______成小冰晶,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滴,形成降雨。(以上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进入云层会迅速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内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小冰晶,发生凝华显现。[3]冰晶在下落过程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又熔化为液态水,从而形成人工降雨。
升华
①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作升华.升华吸热.②升华现象与应用:干冰保鲜食品、冰衣服变干.①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作凝华.凝华放热.②凝华现象与应用:霜、雪、“雾凇”、冰花等.
1.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能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因此“霜前冷”是必然的。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
2.如图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这种白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舞台上喷发的干冰,升华时需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漂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所谓“白雾”。
3. 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杨梅,一会儿表面就出现了一层白霜,如图所示。猜一猜,这层白霜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的其他食品,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杨梅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杨梅表面。
4. 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简称冻干食品,曾是航天员的专用食品,现如今已经走进大众生活。请查阅资料,了解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并与晒干、煮干、烘干等传统干燥技术进行比较,说出它们的区别。
普通干燥的方法许多,如晒干、煮干、烘干等。这些干燥方法都是在0℃以上或更高的温度下进行。干燥所得的产品,体积缩小、质地变硬,有些物质发生了氧化,一些易挥发的成分大部分会损失掉。微生物会失去生物活力,干燥后的物质不易在水中溶解等。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将含水物料冷冻成固体,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利用水的升华性能,使物料低温脱水而达到干燥的新型干燥手段。由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低温、低氧环境下进行,大多数生物反应停滞,且处理过程无液态水存在,水分以固体状态直接升华,使物料原有结构和形状得到最大程度保护,最终获得外观和内在品质兼备的优质干燥制品。目前,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将该技术用于食品加工可获得高质量的脱水食品。
A.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浓雾消散是小水珠汽化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不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浓雾消散 B.雾凇的形成C.灯丝用久了变细 D.冰块在饮料中消失
C.灯丝用久了变细,是因为灯丝工作时温度很高,灯丝升华成为了钨蒸气,故C符合题意;D.冰块在饮料中消失是因为冰熔化变成了水,故D不符合题意。
A.小草上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B.树叶上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C.河面上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C错误;D.群山间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2. 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图乙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图丙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图丁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3. 人工降雨常通过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来实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_______,从固体变成气体,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 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易升华,升华时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空气的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下落过程中又熔化为小水滴,降落到地面形成雨。
①冰雪化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放出热量;③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由液态汽化为水蒸气,吸热量;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放出热量;所以,吸收热量的是①③。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4.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化成水汇入溪流; ②夏天,清晨的花草上出现露珠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以下诗句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露的形成过程要吸收热量C.“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与雪的形成都要放热量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所以选项ABC都错误。 冰与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其过程都要放热量,D选项正确。
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四、透镜的应用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4945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四、透镜的应用一等奖ppt课件</a>,文件包含34透镜的应用教学课件pptx、34透镜的应用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34透镜的应用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二、透镜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4945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二、透镜完美版课件ppt</a>,文件包含32透镜教学课件pptx、32透镜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32透镜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一、光的折射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4945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一、光的折射获奖ppt课件</a>,文件包含31光的折射教学课件pptx、31光的折射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31光的折射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