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书愤完美版教学课件ppt
展开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著名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诗集有《剑南诗稿》。
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见抗金,触犯了倒戈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屡次被罢官。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 (1186 年),此时陆游已 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书”:动词,写,抒发。“愤”:愤懑、悲愤。“书愤”,抒发胸中愤懑之情。
思考: 作者抒发了哪些“愤懑”之情?是如何抒发的?
书 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情感
回忆早年:豪情满怀、血气方刚,一心渴望收复失地,不懂得世道艰难。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世事艰”:奸臣当道,仕途多阻,屡遭罢黜。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首联:回忆过去,塑造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点明诗题中的“愤”字。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颔联:回顾宋军的两次胜仗。
前两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书”年事已高、壮志难酬之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颈联: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书”钦慕孔明、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尾联: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况和自勉。
后两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直抒胸臆,道出辛酸与坎坷。
两幅气势宏大的战场画卷,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的雄心壮志。
用典,立志捍卫国家,却壮志未酬垂垂老矣。
用典明志,仰慕诸葛亮并以此自勉。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全诗中不着一个“愤”字,你能不能体悟诗题中“书愤”究竟因何事而“愤”?(找诗中字眼回答)
所“愤”之一:世事艰所“愤”之二:空自许所“愤”之三:鬓先斑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
愤国家: 金人入侵、国土沦陷
愤朝政: 奸臣当道、苟且偷安
愤自己: 年老体衰、壮志未酬
时代的悲剧 英雄的悲愤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这首诗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激昂中透着悲怆。
1.昔日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的对比。2.“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的对比。3.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的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明确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悲愤情绪。
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壮志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以“塞上长城”叙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处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以“镜中衰鬓”书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诗人先由实入虚然后再由虚而实虚实相生,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陆游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
中职语文三 协商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a href="/yw/tb_c404010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三 协商一等奖课件ppt</a>,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导入,什么是协商,协商的技巧,互动共鸣式,开诚布公式,刚柔相济式,制定协商计划,几种常见的协商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二 洽谈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0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二 洽谈优质课件ppt</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洽谈的原则,洽谈的基本要素,背景介绍,洽谈目标,洽谈内容,双方需求,合作方式,合作计划,风险控制,合作效果评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书愤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a href="/yw/tb_c404014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书愤授课课件ppt</a>,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壮读传情,“书”,再读解意,“愤”,品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