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优秀综合训练题
展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嫔妃(pí) 桎梏(kù) 溽暑(rù) 毁家纾难(shū)
B.江浦(pǔ) 不堪(kān) 喟叹(kuì) 雕栏玉砌(qì)
C.鞭笞(chī) 小楫(jí) 龋齿(yǔ) 病入膏肓(huāng)
D.嗔怪(chēn) 虞姬(Yú) 骠勇(pià) 椎心泣血(zhuī)
【答案】B
【详解】A项,“嫔”应读作“pín”,“梏”应读作“gù”;C项,“龋”应读作“qǔ”;D项,“椎”应读作“chuí”。
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清秀 山清水秀 千金 千斤重担
B.衣襟 衣锦还乡 停止 停滞不前
C.急风 疾风劲草 风声 谈笑风声
D.违犯 违反纪律 申明 郑重声明
【答案】C
【详解】谈笑风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梦入芙蓉浦 浦:水边
B.叶上初阳干宿雨 宿雨:昨夜下的雨
C.侵晓窥檐语 侵:侵犯
D.燎沉香,消溽暑 溽暑:潮湿的暑气
【答案】C
【详解】C项,“侵晓窥檐语”中“侵”的意思是“渐近”。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他是“婉约派”之集大成者,曾创作不少新词调。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王国维评之为“词中小杜”。著有词集《片玉词》。
B.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后华而不实的骈俪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常建等。
D、宋词有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答案】A
【详解】A.“王国维评之为 ‘词中小杜’。”表述错误,应该是“词中老杜”。 杜牧,人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吗?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这家伙私下刻了一个某某行政助理的印章,凑齐了一身行头,马上就拿着鸡毛当令箭,耀武扬威起来了。
D.自打两个女儿先后出嫁,这屋里就剩老人一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子,闲着无事想找个人唠叨两句都不行,心里头呀,可真是拔得萝卜地头空,闷得慌啊。
【答案】A
【详解】 A .“无动于衷”指内心没有受到任何触动,多形容对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B.“雨后春笋”指新事物大量出现,带有褒义,而垃圾食品厂不是新事物。C.“拿着鸡毛当令箭”比喻玩弄权术,以假充真,公开发号施令。D.“拔得萝卜地头空”比喻还清了债务后心情轻松。
二、默写
1.《苏幕遮》一词中“ , , ”以极为细腻的笔触,把荷花写得出神入化,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清丽喜人的雨后荷花图。
2.《苏幕遮》中,“ , ”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3.“ , ”两句中的“长安”借指汴京,词人长久羁旅汴京,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4.《苏幕遮》一词中,词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以虚构之情景来抒怀的三句是
【答案】
(1)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2)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3)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
(4)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三、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燎沉香”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 “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C. “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闻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D.这首词下阕直抒胸臆,写出了家人对作者的思念。
【答案】D
【详解】 “这首词下阕直抒胸臆”说法有误。下阕从友人角度落笔,抒写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思念。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呼”写出欢快的叫声,“窥”表现活泼的神态。
B.“举”字富有动感,写风中之荷尤见精神,把荷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C.“五月渔郎相忆否”直接抒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之情,通过反问句加强语气,突出思乡之情。
D.词中虚实相生,实写客居在外所见的景象,虚写梦回家乡,营造出了清新明丽的艺术境界。
【答案】C
【解析】C.“直接抒发”错。应为“从对方落笔,以对方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诗人自己的思念之情”;“反问句加强语气”也理解不当,应为带有疑问的揣测语气,作者猜想朋友是否在想念自己。
3.下列对《苏幕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前四句写醒后所感所闻所见,抓住时间的特点,看似平常,实则颇具匠心,用笔一丝不苟。
B.“叶上初阳”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的形象。
C.下片前四句是思归。换头两句故作跌宕,由虚转实,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引出深沉的乡愁。
D.这首词主要运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姿,抒写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淡雅、自然清新的风韵。
【答案】C
【解析】C项,“由虚转实”错误,“故乡遥,何日去?”紧承上文“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面前的荷花”是实写,“想到遥远的故乡”是虚写,所以应是由实转虚。
4.“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历来为人所称道,试分析其好在哪里。
【答案】①荷叶清圆,上面是圆圆的雨滴,亭亭玉立的荷叶被荷茎举起,是垂直的,荷塘美景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②“一一”表现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有层次感,从整体上写景;③“风”描写了荷叶随风轻摇的姿态,“举”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出水的姿态,修长,
5.下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的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
【答案】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 的手法。“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是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是虚写自己的梦境(或“五月渔郎相忆否”不写自己思乡,用虚写的手法从对方的角度写起)。 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风景谈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7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二 风景谈课后测评</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yw/tb_c403722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精品课时作业</a>,文件包含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项脊轩志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中职<a href="/yw/tb_c403721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项脊轩志优秀测试题</a>,文件包含《项脊轩志》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项脊轩志》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