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古诗词诵读《苏幕遮》同步练习 职业模块-中职语文同步诗歌及文言文全解全析(高教版202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古诗词诵读《苏幕遮》同步练习  职业模块-中职语文同步诗歌及文言文全解全析(高教版2023)01
    古诗词诵读《苏幕遮》同步练习  职业模块-中职语文同步诗歌及文言文全解全析(高教版2023)02
    古诗词诵读《苏幕遮》同步练习  职业模块-中职语文同步诗歌及文言文全解全析(高教版2023)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6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精品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精品随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题解,创作背景,艺术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题解
    “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幕,一作“莫”或“摩”。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修:“‘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后用为词调。曲辞原为七言绝句体,以配合《浑脱舞》。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2.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佑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但却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主要内容
    这首词写羁旅思乡之情。上阕写景,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阕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这首词语言朴素生动,创造形象优美。整首词无一句用典,主要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神韵,抒写了自己淡淡的乡愁,创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本词主要写的景是荷塘美景,抒发的是思乡之情。上阙写景,下阕抒情。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这几句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作者是在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
    本词主要写的景是荷塘美景,抒发的是思乡之情。上阙写景,下阕抒情。
    4.艺术手法
    (1)善用动词,动静结合。
    (2)调动感官,虚实结合。
    (3)对比写法,衬托。
    原文再现
    《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正文翻译注释赏析
    燎(liá)沉香,消溽(rù)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yán)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窃窃私语。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燎:烧。
    沉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沉,古时写作沈。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溽暑:潮湿的暑气。溽:湿润潮湿。
    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jí)轻舟,梦入芙蓉浦。
    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带,却长久地客居长安。又到五月,不知家乡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梦中,我划着一叶小舟,又闯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旅:客居。
    楫: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赏析】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这几句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作者是在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国学大师王国维评:“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先不说神理如何,但是字句的圆润,就足以流传千古。至于神理或说神韵,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可把这三句译成白话:“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叶上积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红的荷花在春风中轻轻颤动,一一举起了晶莹剔透的绿盖。远远望去,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词人之所以睹荷生情,把荷花写的如此逼真形象,玲珑可爱,因为他的故乡江南就是芙蓉遍地。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下片开头他就扪心自问,何时才能重归故里呢,那美丽的吴门,苏小小居住的地方。“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结尾三句,词人恍惚间飞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渔郎正在河上摇着小船,穿梭于层层叠叠的莲叶……这时词人忍不住喊道:打鱼的大哥 ,还记得我吗?我是美成啊!情到深处意转痴,词人用一个白日梦结尾,给人留下无限的情思和遐想。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知识要点
    一、基础知识应用
    (一)字音
    燎(liá ) 溽(rù)暑 窥(kuī)
    檐(yán) 小楫(jí) 浦(pǔ)
    (二)词语释义
    〔燎〕烧。
    〔沉香〕木名,可制作熏香料。
    〔溽暑〕潮湿闷热的暑气。
    〔呼晴〕唤晴。旧时有据鸟鸣预测晴雨之说。
    〔侵晓〕天快亮之时。侵,渐近。
    〔宿雨〕昨夜下的雨。
    〔清圆〕清润圆正。
    〔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叶上初阳干宿雨〕初升的太阳晒干了荷叶上残留的雨水。宿雨,昨夜下的雨。
    〔吴门〕原指春秋吴都(今江苏苏州)阊(chāng)门,这里泛指吴越之地。
    〔长安〕这里借指北宋的都城汴京。
    〔旅〕客居。
    〔楫〕 划船用具,短桨。
    〔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芙蓉,荷花的别称。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箫明月湾。” 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三)译文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鸟儿东张西望的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词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
    周邦彦自少性格疏散,但勤于读书。宋神宗时成为太学生,撰《汴都赋》,歌颂新法,受到神宗赏识,升任太学正。此后十余年间,在外漂流,历任庐州教授、溧水县令等职。宋哲宗亲政后,周邦彦回到开封,任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职。宋徽宗时一度提举大晟府,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后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在南京应天府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宣奉大夫。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其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周邦彦是婉约词之集大成者,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扬光大,为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北宋婉约作家,周最晚出,熏沐往哲,涵泳时贤,集其大成”(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词典·前言》)。周邦彦创出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在艺术上走向高峰。
    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
    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周邦彦,北宋晚期一个重要词人,是北宋晚期的集大成者,他集结了北宋的大成,开拓了南宋的先声。他开拓出一种新的作风,不重感发而重思力。
    同步精练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先描写室内活动燎香消暑,继写词人听到鸟雀在屋檐下欢快的叫声,再写词人走到室外,看风荷摇摆的美景,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B.“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呼”字表现出小鸟在骤雨初晴后欢快的叫声和呼朋引伴的情态;“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C.“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寥寥几笔,写尽荷的摇曳多姿和神清骨秀。尤其是“举”字炼字精妙,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D.下片虚实结合,“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写自己客居异乡的境况;“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虚写自己的梦境,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2.下列对《苏幕遮》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鸟雀呼晴”的“呼”字很传神,通过描写小鸟的欢快叫声来表达词人轻快心情。
    B.下片“故乡遥……久作长安旅”四句,抒发了诗人有家难归的羁旅之情。
    C.下片“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朋的思念之情。
    D.全词明白如话,不加雕饰,意境深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景,由室内之境写到室外之景,“呼”“窥”两字,显得人性化,分别体现鸟雀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显示新晴之欢,颇有意趣。
    B.诗人慨叹燎香消暑的沉闷,但是,近看荷叶上的水珠如晶莹的明珠在碧玉盘中滚动、闪烁,远望整个池塘上无数的碧荷在微风中摇曳,还是感到欣喜的。
    C.下片抒情,情因景生,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他的家乡在钱塘吴门,可是自己如今在都城长安任职,看到风荷便不自觉地想起也有同样景致的家乡。
    D.诗人恍若已回故乡,与友人小楫轻舟畅游于莲花塘中,本词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同时,与上片的“荷”遥相呼应,使全词结构更为完整紧密。
    4.请简要概括这首词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5.从词的风格角度来看,这是一首 词。
    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句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试简要赏析。
    7.本词的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下列对《苏幕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前四句写醒后所感所闻所见,抓住时间的特点,看似平常,实则颇具匠心,用笔一丝不苟。
    B.“叶上初阳”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的形象。
    C.下阕前四句是思归。头两句故作跌宕,由虚转实,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引出深沉的乡愁。
    D.这首词主要运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姿,抒写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淡雅、自然清新的风韵。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内容、手法以及情感等的能力。
    B.“运用比喻”说法错误,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只是拟人手法,且“呼”并非描摹小鸟呼朋引伴的情态,“呼晴”是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将由雨转晴。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直接抒发”说法错误,下片是从友人的角度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朋的思念之情。
    故选C。
    3.C 4.(1)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对想回故乡却不得归去的无奈之情;(3)对羁旅飘泊生活(仕途生活)的厌倦;(4)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C.“都城长安”错误,长安是汉唐时的都城,文中借指北宋都城汴京。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下片开头他就扪心自问,何时才能重归故里呢,那美丽的吴门,苏小小居住的地方。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
    “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多少次梦回故乡,依然是划着轻巧的小船驶向荷塘,表达对想回故乡却不得归去的无奈之情。
    5.婉约 6.这一句写荷叶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写出荷叶的动态美,突出荷的摇曳多姿、清新秀丽的特点,营造出一种清新恬静的境界。 7.下阕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眼前的荷塘让作者想起了故乡,不知儿时的玩伴是否还记得五月同游西湖的情景?多少次梦回故乡,依然是划着轻巧的小船驶向荷塘。荷花成了词人思乡的媒介,同时将这首词的上下阕联成一气,成为一篇写荷绝唱。
    【解析】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的风格知识,《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表达游子浓浓的思乡情,构思巧妙别致。全词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属于婉约派词作。
    点睛:区别“婉约”词和“豪放”词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①两派词人个性不同,关注的对象也不同。豪放派词人大多是有着一种英雄情结的人。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有着比较远大的抱负。他们也往往是一些情绪化的人,当理想和现实出现落差,就容易愤激。他们多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众疾苦,敢于抨击时政。婉约派词人则多性格冲淡平和。他们大多安于现状,对政治不很敏感。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这类词人往往“风云气少,儿女情多”。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是他们笔下经常性的题材。②表达方式不同。豪放派词人表达情感多喜欢直截了当,直抒胸臆。婉约词人多注重技巧,多用隐喻暗示,表达含蓄蕴藉。③给读者的感觉不同。豪放词,给人以阳刚之美;婉约词,则别有一种阴柔的况味。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能力,解答时可从内容、意境等角度分析。“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动态可掬。这三句大意是: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体现出荷叶的圆与青翠。一个“举”字,描绘出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美与荷花的茎的力度美。这几句构成了一幅恬淡、清丽的美景。
    7.试题分析:词的下阕直抒胸怀,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明地点和时点,“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说自己思念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主客移位,更加衬托出诗人对家乡亲朋的思念之情。“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虚构的梦景作结,借荷花表达无尽思乡之情。
    8.C
    【详解】本题考查对这首词的赏析能力。涉及内容有:考查学生把握重要诗句在诗中的作用的基本能力,要从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作用;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结合诗歌表现手法进行具体细致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核心内涵。
    C项,“由虚转实”说法错误。上文“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出了一幅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雨霁荷塘图,是作者眼见的实景。下阕“故乡遥,何日去?”由眼前景想到那遥远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是虚写,所以应是由实转虚。
    故选C。
    相关试卷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古诗词诵读精品测试题</a>,文件包含古诗词诵读5《扬州慢》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原卷版docx、古诗词诵读5《扬州慢》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优秀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古诗词诵读优秀综合训练题</a>,文件包含古诗词诵读3《苏幕遮•燎沉香》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原卷版docx、古诗词诵读3《苏幕遮•燎沉香》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古诗词诵读精品课时训练</a>,文件包含古诗词诵读1《雨霖铃》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原卷版docx、古诗词诵读1《雨霖铃》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