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素养综合测试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素养综合测试课件,共52页。
1.(2024陕西咸阳三原期中)英国《自然》杂志评估,中国在2019年首次成为“化学第一大国”。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
畴的是 ( )A.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促进粮食增收B.研发新物质,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C.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D.研发人工智能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解析 研制高效低毒农药、研发新物质均属于研究、制取
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属
于利用化学改善环境质量,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研发人工智能
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2.(跨学科·语文)(2023四川达州中考)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的国家,古代诗词歌赋百花齐放、绚丽多彩。下列
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玉为堂金作马 B.暗香浮动月黄昏C.蜡炬成灰泪始干 D.日照香炉生紫烟
解析 “蜡炬成灰泪始干”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
涉及化学变化。
3.(2023安徽中考)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镁燃烧产生明亮的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B.符号“2Mg”可表示两个镁元素C.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4D.碳-12原子质量为a,则镁原子质量为24.31a
解析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符号“2Mg”表示两个镁原
子;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镁原子核外电子
数为1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碳-12原子质量为a,则
镁原子的质量为 。
4.(2023湖南娄底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读取读数
解析 过滤操作要用玻璃棒引流;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
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读取量筒内
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5.(2024江苏海安期末)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
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金属铜用作导线C.活性炭用于制糖脱色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解析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
(化学性质);金属铜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物理性
质);活性炭用于制糖脱色,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物理性
质);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
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性质(物理性质)。
6.(2023河南中考)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反应
前后相关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 ( )A.+2 B.+4 C.+6 D.+7
解析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与氧气。
化合物中钾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根据在化合
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KMnO4中锰元
素为+7价,K2MnO4中锰元素为+6价,MnO2中锰元素为+4价。
所以反应前后相关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2价。
7.(2024山东潍坊昌乐期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是一种
基本的化学素养。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解析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硫在
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
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
8.(2024广西防城港防城期末)图中“ ”“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图示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解析 A表示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且该分子由两种原子
构成,若其中一种原子是氧原子,则可以表示氧化物;B表示的
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C表示的物质由两种分子
构成,属于混合物;D表示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且该分子由
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
9.(学科素养·化学观念)(2023青海中考)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
解释错误的是 ( )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C.将氧气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D.瓜果飘香——分子在不停运动
解析 将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是因为温度升
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10.(模型法)(2024福建福州晋安期中改编)模型认知是化学学
科的重要素养,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 (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氮元素的化合价
C.原子结构 D.化学反应关系
解析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前四位依次是O、Si、Al、
Fe;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及单质
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可知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N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原子
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化
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
11.(创新装置)(2024安徽芜湖四十三中期中)李明明同学查阅
资料发现P2O5有毒,在教材实验的启发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
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连接好装置,用弹簧夹夹住气球嘴,向外拉注射器,松手后
注射器恢复至原来位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B.足量的铜粉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
C.实验中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可以使反应进行得更加充分D.若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50 mL,则实验结束时注射器中气
体的体积理论上约为9.5 mL
解析 连接好装置,用弹簧夹夹住气球嘴,向外拉注射器,松
手后注射器恢复至原来位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铜粉足量才
能将装置内的氧气耗尽,故足量的铜粉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
一;实验中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可以促进空气流动,使反应进
行得更加充分;若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50 mL,氧气约占空气
总体积的1/5,实验结束后共消耗氧气的体积约为(50 mL+20 mL)× =14 mL,则实验结束时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理论上约为20 mL-14 mL=6 mL。
12.(2024广西河池凤山期中)由NaHS、MgSO4、NaHSO3组
成的混合物中,已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则氧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 ( )A.58% B.62% C.72% D.78%
解析 由于Na和H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等于Mg的相对原子
质量,所以可以从质量角度将“NaH”视为“Mg”。混合物
中Mg、S原子个数比为1∶1,则质量比为24∶32=3∶4,硫元
素的质量分数为16%,则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因此氧元
素的质量分数为1-12%-16%=72%。
二、填空题(共26分)
13.(2023广西中考)(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氢离子 ;(2)钠元素 ;(3)氮分子 ;(4)3个磷原子 ;(5)氯化钾 。
解析 (1)在表示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正
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
省略,氢离子表示为H+。(2)钠元素表示为Na。(3)每个氮分
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表示为N2。(4)表示多个原子,就在
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磷原子表示为3P。(5)氯
化钾的化学式为KCl。
14.(学科素养·化学观念)(2023甘肃武威中考)(8分)建立宏
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
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2)图2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 相同。(3)图2中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图2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6时,则表示该粒子
的符号为 。
解析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
原子,原子得失电子会形成离子,因此①表示的是原子。(2)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2
中B、C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故二者属于同种元素。(3)粒子A
的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粒子B的质子数为12,是镁元素,二
者组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4)当x=16时,D粒子是带有两个
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符号为S2-。
15.(跨学科·生物)(2023四川成都西川中学月考)(5分)空气是
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1)氮气是生产化肥的重要原料。空气中氮气所占的体积分
数约为 。(2)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
行为会增加PM2.5的是 (填字母)。A.焚烧垃圾 B.治理工地扬尘C.汽车尾气的排放 D.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3)空气污染物不包括 (填序号)。①CO2 ②SO2 ③CO ④NO2
(4)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
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细玻璃管中的
红墨水 (填“从左往右移动”“从右往左移
动”或“不移动”)。
解析 (1)空气中氮气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78%。(2)焚烧垃
圾、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都会增加PM2.5。(3)二氧化碳是空气
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4)实验过程中青蛙的呼吸作用
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青蛙的
呼吸作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足量澄清石
灰水反应,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细玻璃管中
的红墨水从右往左移动。
16.[答案含评分细则](2023云南昆明五华期末)(8分)滇池古
称滇南泽,又名昆明湖。据晋《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
“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滇池水滋润着我们,我们
的生活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水的净化。图甲为小东同学自制的净水器,请回答下面的
问题:
甲 乙①图甲中加入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
。
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②图甲中加入活性炭是为了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这是利
用了活性炭的 性。③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2)水的组成①图乙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
约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和事实可得到的结论是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合理即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农业灌溉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评分细则】 (1)①答出“过滤”或“除去难溶性杂质”
均得分,答成“除去杂质”不得分。(2)①文字表达式2分,漏
写或写错反应条件扣1分。(3)少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解析 (3)煮沸过程中,硬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会转化为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农业灌溉要节约用水,改
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
染;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可以节约水资源。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7.[答案含评分细则](2023甘肃金昌中考改编)(16分)化学是
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确选择实验装置是实验成功的关
键。如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
题。(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气)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2)你认为选用B作发生装置,优点是
;请指出装置C中存在的一处错误: 。
能控制药品滴加的量,节约药品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以下
(3)改进装置图中存在的错误,并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在
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选择实验装置,
连接仪器后,先 ,再装入药品,进行实
验。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到右填写装置字母序号)。②上述方法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③若把G装置中的浓硫酸换成水并盛满,用来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时,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4)甲烷(CH4)是最简单、难溶于水的有机物类气体,实验室
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
验室制取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评分细则】 (2)中第2空答成“没有形成液封”等也得
分;(3)②文字表达式漏写或写错反应条件扣1分。
解析 (3)①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
B或C;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产
生的气体先通入G装置进行干燥,再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即D
装置)收集。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与
氧气。(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
合物来制取甲烷,故发生装置应选用固体加热型装置A;甲烷
难溶于水,制取纯净的甲烷应用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用
F装置。
特别提醒 实验操作的常见注意事项
18.[答案含评分细则](项目式学习)(14分)学习了二氧化锰对
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小组对催化剂产生了
兴趣,他们开展了以下项目式探究。【任务1】认识催化剂(1)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之一。下列关于催化剂的
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断减少【任务2】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实验探究】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
影响,该小组的同学按图1所示组装装置,在室温下分别进行
了表中的四组实验,并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氧气含
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
图1 图2
【实验结论】对比图2中的四条曲线及表格中的信息,进行
分析:(2)第4组实验中x= 。(3)二氧化锰、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都对过氧化氢分解
有催化作用, 的催化效果最好。(4)写出几组实验中催化效果最好的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
达式: 。(5)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
【实验反思】(6)除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外,你认为过氧化氢的分
解速率还可能与 因素有关,你的实验验证方案是
。
取2份2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在20 ℃和60 ℃下进行实验,记录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20 ℃条件下收集气体需要的时间比60 ℃长,说明温度越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快(合理即可)
【评分细则】 (1)少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4)文字表
达式中漏写或写错反应条件扣1分。(6)选择浓度等其他因
素并合理设计实验方案的均得分。
解析 (1)催化剂也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增加
生成物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与化学性质都
不发生改变。(2)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所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和
浓度相同,改变催化剂的种类,则第4组实验中x=2。
19.[答案含评分细则](2023福建宁德古田期中)(8分)如图为
某品牌巧克力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查阅资料得知配料表中香
兰素又名香草醛,其化学式为C8H8O3。香兰素是一种广泛使
用的香料,食品厂商在生产时使用香兰素须遵守一定的使用
限量。
(1)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 数比)。(2)若小明同学每天食用2块该巧克力(一块10 g),根据配料表
中数据分析计算,小明一天最多摄取香兰素的质量为 。(3)计算304 kg香兰素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一)课件,共4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课件,共52页。
这是一份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课件,共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