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五校协作期中考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五校协作期中考地理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天可能是农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嫦娥五号工作时利用的重要能源是,此生活技巧所体现的地理原理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 理 试 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作为“行星合月”里最美的一幕“星月童话”,“金星合月”于2020年7月17日晨现身东方低空。读图1,据此完成1~2题。
1.当天可能是农历
A.初一
B.初七
C.十五
D.廿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星和月球同属于太阳系
B.金星和月球同属于类地行星
C.“金星合月”是因为金星和月球同属于地月系
D.夜晚金星异常醒目是因为金星能自己发光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点30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探测器,随后,探测器在月面着陆(图2),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高高飘扬(图3)。据此完成3~5题。
3.月球表面恶劣的温差环境,对国旗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嫦娥五号展示的国旗采用了适应月球环境的新型复合材料,推测该材料主要能
① 耐高温 ② 抗严寒 ③ 防强辐射 ④ 防雨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嫦娥五号工作时利用的重要能源是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生物能
5.对嫦娥五号与地球站通信联系干扰强度最大的是
A.地球大气 B.地球运动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
2021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的塞梅鲁火山发生猛烈喷发,火山灰烟尘迅速上升至1.2万米的高空,碎石四处飞溅,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从火山口倾泻而下,烟尘四处弥漫,火山附近白天瞬间变成黑夜,当地人声称宛如“世界末日”到来。下图示意火山景观(图4)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5)。据此完成6~8题。
6.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于
A.① B.② C.③ D.④
7.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 B.平均气温下降
C.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 D.昼夜温差增大
8. 印度尼西亚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其位于
A.板块内部 B.海陆交界处 C.板块交界处 D.海洋内部
为了避免在切洋葱时眼睛流泪,人们在实践中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在砧板边放置点燃的蜡烛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图6)示意切洋葱的场景。据此完成9~11题。
9.此生活技巧所体现的地理原理为
A.大气的保温作用
B.大气的热力环流
C.大气的削弱作用
D.大气的温室效应
10.下列四图中能够正确解释上述原理的是
11.为了增强切洋葱时的防护效果,人们还可以
A.将洋葱先进行加热 B.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切
C.在冰箱中冷却洋葱 D.喷洒香水改善气味
白鹤梁位于三峡景区,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刻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长江枯水期水位的古代水文站,被誉为“世界第一水文站”。当石鱼刚好完全露出水面时,第二年便为丰收年,故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随着三峡电站的修建,白鹤梁已被完全淹没。
完成下列12~15题。
12.推断含有石鱼化石地层的历史时期是
A.古生代寒武纪
B.古生代志留纪
C.中生代侏罗纪
D.新生代第四纪
13.历史上,一年中欣赏三峡石刻石鱼的最佳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4.三峡峡谷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为
A.冰川侵蚀 B.流水堆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15.三峡电站的修建,对库区及下游地区的影响是
A.库区夏季气温升高 B.库区空气湿度增大
C.下游含沙量增大 D.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图8)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水循环各环节。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a、b、c、d、e分别表示
A.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B.蒸发、地表径流、下渗、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地表径流、蒸发
D.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17.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陆地淡水总量增加B.不同水体循环更新周期相同
C.使地表高低起伏加大D.促进地球圈层之间物质迁移
“中国天眼”是世界最大口径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一片天然喀斯特洼地中。2019年8月,“中国天眼”成功锁定了一个来自30亿光年外重复无线电信号。图9为“中国天眼”俯拍图,图10为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中国天眼”发现的无线电信号来源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9.大窝凼洼地最可能是
A.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口
B.石灰岩溶洞崩塌形成的天坑
C.风力侵蚀形成的洼地
D.岩层断陷形成的构造湖盆
20.大窝凼建设“中国天眼”的自然优势是
A.地势较高,与天体距离更近
B.降水较少,晴朗天气日数多
C.喀斯特地貌,储水条件良好
D.盆状地形,建设工程量较小
“气辉”出现在地球上空50km~500km大气层中, 是该层大气分子受太阳电磁辐射激发,获得电离能后辐射出的微弱发光现象。图11示意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拍摄的某海陆交界地区的景象。据此完成21~23题。
21.“气辉”现象主要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宇宙空间
22.航天员拍摄的城市灯光向太空传播过程中
A.依次穿过平流层和对流层
B.沿途气温先降后升再降后升
C.最易受平流层干扰和削弱
D.随空气密度变小而逐渐增亮
23.图中的云系
A.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B.正在反射太阳辐射
C.正由海洋飘向陆地 D.正在散射无线电波
我国海洋专家对东海中部海域(沿30°N纬线)的海水性质进行了垂直采样研究(图12),并绘制了沿30°N海域甲-乙冬季表层、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状况图(图13)。
据此完成24~25题。
24.甲海域表层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入海径流B.黑潮暖流 C.海陆位置 D.大气降水
25.导致乙海域表层、底层海水温度差异比甲海域大的主要因素有
① 纬度位置 ② 海域深度 ③ 洋流性质 ④ 太阳辐射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图14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26~28题。
26.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A.M B.N C.Q D.K
27.下列海域中,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M B.T C.S D.Q
28.推测未来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A.可再生,蕴储量大
B.稳定,无污染
C.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发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29~30题。
29.图中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30.该地貌发育成熟后,当地
A.降水稀少 B.土层深厚 C.地表水缺乏 D.岩石坚硬
第 Ⅱ 卷 (综合题,共40分)
3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球表面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此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小区域的地方性风,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大型湖泊附近常常由于湖泊与陆地气温存在差异,产生了风的昼夜差别,我们称之为湖陆风,每年夏季,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常常存在着典型的湖陆风。下图是鄱阳湖区域2010年8月每日14:00平均温度分布图。
(1)从总体上看,8月份14:00鄱阳湖湖区气温比周边陆地气温要___(填“高”或“低”),因此,此时鄱阳湖附近主要的风向为 (填“湖风”或“陆风”)。(2分)
(2)请在下图中用 虚线 绘制出此时图中沿29.0°E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并在图中的实线上用 箭头 将其热力环流绘制出来。(4分)
(3)此时,图中甲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1分)
(4)湖泊面积大小变化对湖陆风强弱影响巨大,一般情况下,湖泊面积越大,湖陆风越强。比较鄱阳湖冬夏季湖陆风强弱: 季强。请分析其原因 。(3分)
32.(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某月某日天气预报气压(单位:百帕)形势分布图。
(1)此时,乌鲁木齐的天气最可能是 (晴天或阴雨)。(1分)
(2)推测图示的季节可能是 (夏半年或冬半年),推测的依据理由是 。(3分)
(3)比较武汉与台北此时风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5分)
33.(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甲图为我国某地水循环示意图,乙图为该地自然状态和城市化后洪水过程线示意图。丙图为甲图城市中心的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1)甲图所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判断依据是 ;(2分)
(2)乙图中城市化后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甲图中⑦ (增加或减少)和⑨ (增加或减少)引起的。(2分)
(3)陆地与海洋昼夜温差更小的是___,请从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角度分析原因。(4分)
(4)请将丙图中城市花园各层次功能进行匹配:(各空均单选)(3分)
树皮覆盖层: ; 种植土层: ; 砂层、砾石层: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34.(10分)下图为四种典型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①②两地貌形成的共同外力作用,并分析两地貌特征差异。(5分)
(2)说出③地貌的名称,并指出其迎风坡与背风坡坡度的差异。(3分)
(3)结合④地貌所处的位置,指出同位置海蚀拱桥、海蚀穴和海蚀柱演化的先后顺序。
(2分)
“三明二中、宁化一中、尤溪一中、大田一中、三明九中”五校协作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第 Ⅱ 卷 (综合题,共40分)
31. (10分)
(1) 低 湖风 (2分)
(2) 作图:见右 (4分)
(3) 东南风 (1分)
(4) 夏 (1分)
因为夏季为丰水期,鄱阳湖湖面广,湖陆之间温差较大。(2分)
32.(9分) (1)晴天 (1分)
(2)冬半年 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3分)
(3)武汉风力小于台北 (1分)
武汉地区等压线更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小;
武汉为内陆,台北为沿海,武汉地区下垫面的摩擦力大于台北。(4分)
33.(11分) (1)海陆间循环 (1分)
依据:(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陆地径流流入海;(或者水循环在海陆空间完成;) (1分)
(2)减少 增多 (2分)
(3)海洋 (1分)
理由:海水比热容大于陆地;海洋白天升温慢,气温低于陆地,夜晚降温慢,气温高于陆地;所以海洋温差小于陆地。 (3分)
(4)D A C (3分)
34.(10分) (1) 作用:流水堆积作用。 (1分)
差异:①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呈三角形;
②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呈扇形。 (4分)
(2)名称:沙丘 (1分)
差异: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 (2分)
(3)海蚀穴一海蚀拱桥一海蚀柱。 (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A
C
D
B
B
C
B
D
C
B
A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D
B
D
C
B
C
A
C
D
B
A
A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沈阳五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五地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三明市“五地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三明市“五地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五地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五地五校联合半期考试卷docx、三明市2023年-2024学年五地五校联合半期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