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的呼吸和消化16 人的呼吸一等奖ppt课件-课件下载-教习网
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苏教版】三上科学 5.16 人的呼吸(课件+教案+素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苏教版) .pptx
    • 教案
      【核心素养】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 (苏教版) 教案.doc
    • 视频
      呼吸器官及作用.mp4
    • 视频
      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mp4
    • 视频
      自然界的氧循环.mp4
    • 视频
      认识呼吸器官.mp4
    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苏教版) 第1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苏教版) 第2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苏教版) 第3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苏教版) 第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苏教版) 第5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苏教版) 第6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苏教版) 第7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苏教版) 第8页
    【核心素养】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 (苏教版) 教案第1页
    【核心素养】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 (苏教版) 教案第2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的呼吸和消化16 人的呼吸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的呼吸和消化16 人的呼吸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苏教版pptx、核心素养三年级科学上册16人的呼吸苏教版教案doc、呼吸器官及作用mp4、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mp4、自然界的氧循环mp4、认识呼吸器官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解暗箱”的方法,了解并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之间的不同。※能够有意识地关注人的呼吸,提高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研究兴趣。※能够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作用及系统的工作流程。重点※观察、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难点
    胸下方感受到一起一伏的!
    1.通过鼻子感受呼吸。实验目的:用食指感受呼吸的存在。实验材料:我们的身体。实验猜想:通过鼻子感受到呼吸的存在。(填“能”或“不能”)实验步骤:(1)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2)将上述动作重复几次,亲身感受。
    实验现象: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有气体进出鼻腔的感觉。实验分析:我们的呼吸是气体进出鼻腔的过程,将食指放在鼻前,能感受到气流的出入。实验结论:通过鼻子能感受到呼吸的存在。
    2.通过胸下方感受呼吸。实验目的:用手部感受呼吸的存在。实验材料:我们的身体。实验猜想:通过胸下方_____感受 到呼吸的存在。(填“ 能”或“不能”)。实验步骤:(1)将两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2)将上述动作重复几次,亲身感受。
    实验现象:将两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有气体进出腹部的感觉。实验分析:我们的呼吸是气体进出身体的过程,将两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时会感受到身体的起伏,即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能感受到气体的进出。实验结论:通过胸廓的扩张与收缩能感受到呼吸的存在。
    认识呼吸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1.认识呼吸器官。
    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吸器官的共同特点是壁薄、面积大、湿润、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每个呼吸器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空气进人体内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1)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2)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3)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支气管分为左支气管和右支气管,它们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
    (4)肺在胸腔内,分为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2.认识呼吸过程。吸气流程: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呼气流程:人体不需要的气体→肺部→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体外
    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实验材料:两个相同的塑料袋、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取一个塑料袋,把袋口撑开,袋口朝前在空中迅速移动,然后马上扎紧袋口,完成空气的收集。
    (2)将袋口放开一点,向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 观察实验现象。(3)另取一个塑料袋,用手将塑料袋中的空气挤出。
    (4)用力吸气,然后对准塑料袋口呼气,马上扎紧袋口。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塑料袋鼓起。(5)将袋口放开一点,向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实验现象。
    向装有空气的塑料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不易变浑浊;向装有呼出气体的塑料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容易变浑浊,并有白色沉淀产生。
    人之所以需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还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胸腔中的肺就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这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新陈代谢活动。当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遇到澄清石灰水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有白色沉淀产生。
    我们呼吸时,吸进的是空气,呼出的是含二氧化碳比较多的气体。
    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气。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
    人、马匹、大树等动植物的呼吸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构成了生物圈的氧循环,所以氧气不会用完。
    植物呼吸也需要氧气 人和动物都必须呼吸,否则就会死亡,植物也不例外。植物每天也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不同的是,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大量的氧气。这时候,虽然它们也呼出二氧化碳,但是排放的氧气是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几十倍。可是到了晚上,植物不仅不能通过光合作用排放大量氧气,植物继续呼吸,在吸入氧气的同时,还会排出二氧化碳,因此卧室尽量不要放绿色开花植物,以免晚上与我们争夺氧气。
    1.[填空]_______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2.[填空]肺在胸腔内,是_______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3.[判断]收集一袋空气,向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几下,石灰水会变浑浊。( )4.[判断]人的呼吸器官主要是腹部。( )5.[选择]科学家对我们的呼吸进行研究,发现呼出的气体和吸人的气体相比,( )减少了,( )增加了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6.[选择]正确的吸气流程是空气经过( )进入肺部。A.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B.鼻腔→咽→喉→支气管→气管C.鼻腔→气管→咽→喉→支气管
    7.[填图]写出相应的呼吸器官的名称。
    本课我们利用人体模型、图片等材料,认识呼吸器官的名称及作用。利用人体模型、图片等材料分析呼吸系统的工作流程,了解空气是先经鼻腔、呼吸道到达肺,再经呼吸道从鼻腔呼出体外。通过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难易程度,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