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讲义】2025年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高频考点题型归纳+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
- 素养拓展22 数列与不等式(精讲+精练)-【一轮复习讲义】2025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 试卷 5 次下载
- 素养拓展23 数列中的数学文化(精讲+精练)-【一轮复习讲义】2025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 试卷 5 次下载
- 第31讲 基本立体图形及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精讲)-【一轮复习讲义】2025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 试卷 5 次下载
- 第31练 基本立体图形及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精练)-【一轮复习讲义】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 试卷 5 次下载
- 第32讲 空间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精讲)-【一轮复习讲义】2025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 试卷 5 次下载
第七章 数列(综合检测)-【一轮复习讲义】2025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第七章 数列(综合检测)-【一轮复习讲义】2025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第七章数列综合检测原卷版docx、第七章数列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第七章数列综合检测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 )
A.106B.53C.48D.36
【答案】D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再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及性质即可得解.
【详解】,,
,则.
故选:D
2.已知等比数列满足,,则公比
A.B.C.D.2
【答案】A
【解析】利用以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得到,由此求得的值.
【详解】由及,可得.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属于基础题.
3.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5B.6C.7D.9
【答案】A
【分析】首先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得到,再计算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即.
所以.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同时考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属于简单题.
4.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前项的和为,且成等差数列,则( )
A.或B.C.或D.
【答案】A
【分析】根据等差中项及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定义,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成等差数列,
所以.
因为等比数列的前项的和为,
所以,即,解得,
又因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所以由得,即,解得或.
故选:A.
5.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的最大值为( )
A.B.C.D.
【答案】B
【分析】推导出,,,由此能求出的最大值.
【详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
∴,,
∴,,
的最大值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大值的求法,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6.数学上有很多著名的猜想,角谷猜想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指冰雹猜想,它是指一个正整数,如果是奇数就乘3再加1,如果是偶数就除以2,这样经过若干次数,最终回到1.对任意正整数,记按照上述规则实施第次运算的结果为,则使的所有可能取值的个数为( )
A.3B.4C.5D.6
【答案】D
【分析】推导出,,由,得,从而,进而或.由此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和递推思想能求出满足条件的的值的个数.
【详解】解:由题意知,,
由,得,,或.
①当时,,,或,或.
②若,则,或,
当时,,此时,或,
当时,,此时,或,
综上,满足条件的的值共有6个.
故选:D
7.已知为数列的前项和,且,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D
【分析】由已知得, ,两式作差得,再求得 ,,得数列从第2项起构成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求得时,,,代入判断可得选项.
【详解】解:因为,所以,两式作差得,
即,所以,
又,,解得,,
所以数列从第2项起构成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
,
所以,故A不正确,B不正确;
,所以,故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8.高斯是德国著名数学家,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用他名字定义的函数称为高斯函数,其中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已知数列满足,,,若,为数列的前项和,则( )
A.2023B.2024C.2025D.2026
【答案】B
【分析】首先根据累加法得到的通项公式进而得到,并对进行放缩得到.
【详解】由得,因此数列为公比为4,
首项为的等比数列,故,进而根据累加法
得,
,
,
又,
,
令
,
,
,
代入得,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数列中的新概念问题,重点是对的放缩.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学史上第一道数列题目,该数列从第一项起依次是0,2,4,8,12,18,24,32,40,50,…,则( )
A.数列第16项为144B.数列第16项为128
C.200是数列第20项D.200不是数列中的项
【答案】BC
【分析】由题意首先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求解该数列第16项及200是否是数列的项即可.
【详解】偶数项分别为2,8,18,32,50,
即,,,,,
即偶数项对应的通项公式为,
则数列的第16项为第8个偶数
即,
故选:BC.
10.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有( )
A.B.为等比数列C.D.
【答案】ABD
【分析】根据求得,进而求得以及判断出是等比数列.
【详解】由题得,
两式相减得,即,
当时,,
所以数列从第项起是等比数列,所以,
所以数列的通项为,,
当时,;当时,符合上式,
所以,所以,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AB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故选:ABD
11.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B.是周期数列C.D.
【答案】BC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得,得到数列构成以为周期的周期数列,逐项判定,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数列满足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当时,;,
归纳可得数列构成以为周期的周期数列,所以A不正确,B正确;
又由,所以C正确;
因为,所以,所以D错误.
故选:BC.
1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积为,公比,且,则( )
A.当时,最小
B.
C.存在,使得
D.当时,最小
【答案】BD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单调性逐项分析判断.
【详解】对于选项B: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故B正确;
对于选项A、D:因为,
所以,则,
又因为,可得,
则,故,
且,可知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
当时,;当时,;
所以当时,最小,故选项A错误,选项D正确;
对于选项C:因为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且当时,,
所以,故C错误.
故选:BD.
【点睛】关键点睛:项数是关键:解题时特别关注条件中项的下标即项数的关系,寻找项与项之间、多项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性质解题.
第Ⅱ卷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而,则 .
【答案】0
【分析】由,代入即可化简求值.
【详解】等差数列的首项,,则.
故答案为:0.
14.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数列的公比 .
【答案】
【解析】由可得,从而可求公比.
【详解】由可得,故或,
若 故,若,则,
故答案为:.
15.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项和 .
【答案】120
【分析】,利用是等比数列可得的通项公式,从而可得.
【详解】,,又,
,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通项的求法,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和数列求和,属中档题.
16.已知数列满足.且,设,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 ;
【答案】
【分析】根据递推关系,构造等差数列求出通项公式,进而求得的通项公式,再求和;
【详解】由,得,则,
所以数列是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则,所以,
则,
所以数列的前100项和为,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递推关系构造等差数列是求解本题的关键,同时数列求和时用到裂项相消法.
四、解答题:本小题共6小题,共70分,其中第17题10分,18~22题1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记为的前项和,求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的值.
【答案】(1)
(2)取6或7,最小值为
【分析】(1)根据递推公式,带入求得首项.由递推可得作差即可得等差数列的公差,即可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先求得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可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最小值.
【详解】(1)由已知为等差数列,记其公差为,
①当时,所以两式相减可得,
②当时,,所以.
所以,.
(2),
所以,当取与最接近的整数6或7时,最小,最小值为—21.
18.数列的前项和记为,,,,,.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证:对,总有.
【答案】(1)(2)见解析
【分析】(1)根据,,得,两式相减,得出递推关系即可求解;
(2)利用累加法求出,利用裂项求和求出即可得证.
【详解】解:(1)由.可得,
两式相减得,∴,
又,.
故是首项为9,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
(2)
当时,
又符合上式,.
∴.
则
∵,
∴.
【点睛】此题考查求数列通项公式,结合裂项相消求和证明不等式,对常规解法的考查,对计算能及要求较高.
19.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且.
(1)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对已知式子化简可得,则,两式相减化简可得,从而可得是等差数列,进而可求出其通项公式,
(2)由(1)得,然后利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
【详解】(1)由,得,
,
两式相减得,,则有,
两式相减得,,
∴,
数列是等差数列,
当时,,
又,
.
(2),
,
两式相减得
,.
20.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为整数,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
【分析】(1)首先根据,得到,,从而列出两个关于公差的不等式,解出公差的取值范围,又是整数,得到的值,最后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于前3项为正,从第4项开始为负,得到,所以在对数列前项和时要分情况讨论,分为和两种情况,再依次算出的值.
【详解】解:(1)由于,为整数,所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整数,
又,所以,,即:,解得,
所以,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得:,所以,
当时,;
当时,,
所以;
所以.
【点睛】对于有正负项的等差数列来说,在对其绝对值求和时要注意,要从发生正负改变的哪一项进行分段,再进行分类讨论求出结果.
21.若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平方递推数列".已知数列中,,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其中n为正整数,
(1)证明:数列是“平方递推数列”,且数列为等比数列;
(2)设,,求数列的前10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436
【分析】(1)根据“平方递推数列”的定义和等比数列的定义进行证明即可;
(2)求出表达式,再分段求前10项和即可.
【详解】(1)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
数列是“平方递推数列”,
因为,
对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数列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1)知,
所以
所以.
22.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首项,其前项和为,从①;②,;③中任选一个条件作为已知,并解答下列问题.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设数列的前项和,求证:.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1)条件选择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选择条件①②③,利用给定条件并作变形,再结合求解作答.
(2)利用(1)的结论,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再借助数列单调性推理作答.
【详解】(1)选择①:因为,则,
两式相减得,即,
而,,则,因此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选择②:因为,则,
于是当时,,即,由,得,
即有,因此,,即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选择③:因为,又,
则,即,
显然,于是,即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从而,即,因此,而满足上式,
所以.
(2)由(1)知,,,
因此,
则,
显然数列单调递减,于是,则,
所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八章 立体几何(综合检测)-【一轮复习讲义】2025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第八章立体几何综合检测原卷版docx、第八章立体几何综合检测解析版docx、第八章立体几何综合检测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30练 数列求和(精练:基础+重难点)-【一轮复习讲义】2025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第30练数列求和精练基础+重难点原卷版docx、第30练数列求和精练基础+重难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30讲 数列求和(精讲)-【一轮复习讲义】2025年高考数学高频考点题型归纳与方法总结(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第30讲数列求和精讲原卷版docx、第30讲数列求和精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