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城镇化问题形成、表现、措施(选择题组)

    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城镇化问题形成、表现、措施(选择题组)第1页
    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城镇化问题形成、表现、措施(选择题组)第2页
    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城镇化问题形成、表现、措施(选择题组)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城镇化问题形成、表现、措施(选择题组)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城镇化问题形成、表现、措施(选择题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潮汐车道”一般不宜设置在,口袋公园的核心功能是,20世纪末广西柳州城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城生活空间是指新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和空间。如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大都市某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和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调查显示,该新城的社区居民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出行率、人均出行次数均相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新城的社区居民非工作活动大部分在新城外或社区附近,主要是因为新城( )
    A.交通方式较为单一B.生活服务设施不足
    C.生态环境质量较差D.居民消费能力较弱
    2.为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该新城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
    A.扩大新城空间范围B.增加休闲娱乐场所
    C.促进就业本地化D.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后,该新城的社区居民日常( )
    A.平均出行距离增加B.工作出行次数减少
    C.平均出行成本增加D.出行方式更加多元
    北京市设置了更多的“潮汐车道”。“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则反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潮汐车道”一般不宜设置在( )
    A.交通拥堵的路段B.车道较多的路段
    C.道路的中央车道D.车流量较少路段
    5.下列有关“潮汐式车道”,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有效缩短居民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距离B.有助于增加城市道路面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C.有助于增加道路的通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D.潮汐式车道在发展中国家的开通数量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近年来,聊城市提出了打造“口袋公园”扮靓城市“微空间”的建设理念,截至2023年7月全市已建成“口袋公园”213处。下一步,聊城市将全面利用城市“微空间”,通过增设游路、休闲桌凳、垃圾桶、灯光、健身器材等,将城市边角地、微型绿地打造成小型绿色休憩区域,以满足市民休闲需求,提升市民的参与感、幸福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促使聊城市打造“口袋公园”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的发展B.城市用地不断扩张
    C.城市提供绿地太少D.城市建设强度变大
    7.下列关于口袋公园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布面广②规范统一③职能多样④选址灵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口袋公园的核心功能是( )
    A.缓解热岛效应B.增加生物多样性C.减轻城市内涝D.提供休闲场所
    20世纪50年代开始,广西柳州市大力发展冶金、化工等工业,形成“出门有工厂,抬头见烟囱”现象。20世纪90年代,该市开始大力推进工厂“退城进郊”“退城进园”。2007年,柳州市成立柳东新区(下图),依托原有的汽车产业基础,加速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汽车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但新区住房入住率较低,出现了产城分离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世纪末广西柳州城区( )
    A.功能区分布较混杂B.城市地域范围狭小
    C.商业用地占比较高D.住宅用地连片分布
    10.柳州市大力推进工厂“退城进郊”、“退城进园”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促进产业升级②综合治理环境③优化城市空间结构④加快城市化进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就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近距离迁移到户籍所在地附近的中小城镇就业和居住,实现农民非农化、生活城市化和身份市民化的过程,其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来自本镇、县内及省内。近年来,湖南省就近城镇化发展迅速。下图为湖南省就近城镇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利于湖南省就近城镇化的是( )
    A.加快承接东部地区产业B.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C.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D.省内大中城市房价上涨
    12.就近城镇化对湖南省的影响有( )
    A.降低老龄化水平B.提高城市化水平
    C.提高老龄化水平D.降低城市化水平
    住宅小区的造景,有人热衷于建设水景,如人造湖、人造溪流等,也有人喜欢旱溪景观。旱溪是人工仿照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营造出的不放水可步行的溪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比起人造水景,旱溪的特点是( )
    A.维护成本高B.水资源消耗量大C.设计成本高D.居民活动空间大
    14.旱溪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暴雨造成的内涝D.增加环境的多样性
    15.着眼生态效益,下列材料最适合用来铺设旱溪河底的是( )
    A.天然沙砾B.防水材料C.人工草坪D.环保瓷砖
    我国某市居民出行方式中,公共出行占26.2%,私家车出行占14.3%,步行、自行车等出行方式占59.5%。总体状况为周一至周五非机动车违法比例高于机动车。下图示意该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违法比例的时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非机动车比机动车违法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非机动车( )
    A.违法处罚力度大B.驾驶人法律意识弱C.驾驶方便D.违法监管力度大
    17.在中午和前半夜时段,机动车比非机动车违法比例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车辆数量B.出行频率C.车辆速度D.天气状况
    18.推测与周一至周五相比,周末两日机动车( )
    A.和非机动车违法比例均较高B.和非机动车违法比例接近
    C.违法比例低于非机动车D.违法比例高于非机动车
    城市收缩是指城市出现经济发展问题和人口流失严重的现象。美国不同城市采取不同方式应对城市收缩。下图为埃文斯维尔和弗林特两座城市面对城市收缩采取的城市振兴方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收缩型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为( )
    ①人口迁出多 ②农业比重大 ③经济增长放缓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美国两座城市采取不同振兴方式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
    A.资源禀赋B.人口数量
    C.自然环境D.个人偏好
    21.下列措施不利于收缩型城市振兴的是( )
    A.完善区域交通网络
    B.融入区域经济体系
    C.打造城市公共空间
    D.大力开发原有产业
    第四代住宅是集住房、城市空间、园林绿化于一体的住宅建设方案。该方案户型配建挑空大阳台,种植多种常绿植被,以丰富城市空间。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第四代住宅不同楼层户型的部分垂直剖面(不同朝向的阳台大小和规格一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开发第四代住宅的是( )
    A.成都B.哈尔滨C.大同D.乌鲁木齐
    23.与三楼户型相比,将二楼户型阳台安置在西侧有利于二楼户型( )
    A.减少遮光B.降低成本C.空气流通D.拓展空间
    24.为更好地营造阳台花园,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封闭阳台B.深覆土壤C.广植乔木D.配建滴灌
    非正规就业主要指从各种各样的非正规经济活动中获取收入,包括各类日结工和临时工等,具有工作时间灵活、岗位更换快、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非正规就业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下图为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份额与城镇化水平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中国非正规就业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城镇化( )
    A.早期非正规就业人数最少B.后期非正规就业人数最少
    C.中期非正规就业比例增长最快D.后期非正规就业比例增幅最大
    26.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今后非正规就业人数增长较快的职业是( )
    A.幼儿教师B.代驾司机C.流动摊贩D.养老护工
    答案:
    1.B 2.C 3.D
    【解析】1.根据题干和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图分析可知,该新城的社区居民非工作活动大部分在新城外或社区附近,主要是因为新城超市、公园、医院、娱乐等生活服务设施不足,居民需到新城外或者社区进行消费等生活活动,与交通方式是否单一关系不大,B正确,A错误;新城选址时应该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质量,且居民居住在新城,生态环境质量应该能满足需求,C错误;新城居民有非工作活动,而且居民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出行率、人均出行次数均相当,说明居民消费需求较多,消费能力较高,D错误。故选B。
    2.通过对比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和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图可知,新城现状是工作活动和非工作活动均主要在新城外,那新城主要是居住功能,也就是“卧城”,为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该新城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引进产业,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就业本地化,使人口在新城稳定下来,C正确;当新城人口工作和非工作活动均主要在新城后可以增加休闲娱乐场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BD错误。新城空间稍未充分开发,扩大新城空间范围不是首要任务,A错误。故选C。
    3.根据材料和图可知,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后,该新城的社区居民日常平均出行距离减小,非机动化出行、工作活动可能导致工作出行次数增加,AB错误;公共交通出行为主,平均出行成本减少,C错误;出行方式包括非机动化出行、小汽车出行、公共交通出行,出行方式更加多元,D正确。故选D。
    4.D 5.C
    【分析】4.根据材料可知,“潮汐车道”主要用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在车道较多、交通拥堵的路段,通过调节道路中央车道在不同时段的行车方向来调节车流量,ABC不符合题意;车流量较少的路段无需设置“潮汐车道”,D符合题意。故选D。
    5.根据材料可知,“潮汐车道”主要用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通过调节不同时段的行车方向来调节车流量,有助于增加道路的通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但不能缩短居民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距离,也不能增加城市道路面积,C正确、AB错误;潮汐式车道在发达国家的开通数量要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D错误。故选C。
    6.A 7.B 8.D
    【解析】6.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对城市环境和休闲空间有了更多需求,这是促使打造口袋公园的重要原因,A正确。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可以为大型公园建设提供更好的用地条件,排除B;城市提供绿地太少与口袋公园形成原因无关联性,排除C;城市建设强度大不一定会直接导致打造口袋公园,排除D。故选A。
    7.根据材料中“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微型绿地打造成小型绿色休憩区域”可知,口袋公园分布面较广,①正确。口袋公园因空间和需求不同,形式多样,不一定是规范统一的,排除②。口袋公园主要为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功能单一。排除③。口袋公园选择的是边角地和微型绿地,可以在各种城市微空间建设,选址较为灵活,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B。
    8.依据材料可知,口袋公园面积小,对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不够明显,排除A;口袋公园对增加生物多样性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排除B;减轻城市内涝方面,口袋公园起到的作用非常小,排除C;口袋公园的核心功能就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D正确。故选D。
    9.A 10.B
    【解析】9.根据材料可得,形成“出门有工厂,抬头见烟囱”现象,可知该地区居住区与工业区功能区混乱,功能区分布较混杂,A正确;20世纪90年代,该市开始大力推进工厂“退城进郊”“退城进园”,20世纪末该地区城市化有一定发展,因此城市地域范围较大,B排除;早期柳州主要发展工业区,因此商业用地面积较小,工业区与居住区占地较高,C排除;住宅区在工业区周围,故住宅用地较分散,D排除;故选A。
    10.随着该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该地区面临土地供需矛盾,通过政策引导手段,推动城区内工业企业“退城进郊”、“退城入园”,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其他产业腾出宝贵空间,能够推进城市更新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环境综合治理,同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②③正确;主要是推动工业向郊区移动,与产业升级关系不大,①排除;“退城进郊”、“退城进园”中心城区人口向外移动,其目的不是为了加快城市化的进程,④排除。故选B。
    11.A 12.B
    【解析】11.加快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在本镇、县内及省内就近就业和居住,促进就近城镇化,A正确;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人口的吸引力有限,不一定能促进就近城镇化,B错误;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可能会导致湖南人口外流,不利于就近城镇化,C错误;省内大中城市房价上涨,会使人们更倾向于就近城镇化,但这不是主要促进因素,仍需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D错误。故选A。
    12.就近城镇化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提高了城市化水平,B正确,D 错误;人口迁移主要是省内劳动力的迁移,对湖南省的整体老龄化水平影响不大,AC错误。故选B。
    13.D 14.C 15.A
    【解析】13.人造水景需要定期换水、清理,维护成本通常较高,而旱溪相对来说维护工作简单,成本较低,A 错误。 人造水景因为要保持水体,水资源消耗量大,旱溪不需要大量水,消耗少,B 错误。 一般情况下,人造水景可能在造型等设计上更复杂,成本较高,而旱溪设计相对简单,成本可能较低,C 错误。 旱溪平时是干涸可步行的溪床,居民可以在上面活动,空间较大,这是其特点之一,D 正确。故选D。
    14.旱溪可以在暴雨时储存部分雨水,起到减轻内涝的关键作用,这是其最重要的生态功能,C 正确。 旱溪中无水,对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效果不大,AB 错误。旱溪没有湿地的功能,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C。
    15.天然沙砾接近自然状态,有利于水的渗透、储存等生态过程,且环保,适合旱溪河底,A 正确。防水材料会阻碍水的下渗等自然过程,不适合强调生态效益的旱溪河底,B 错误。 人工草坪不太符合旱溪“自然”的特点,且对水的处理等生态功能有限,C 错误。环保瓷砖也不利于体现旱溪的生态功能,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度不高,D 错误。故选A。
    16.B 17.B 18.D
    【解析】16.非机动车出行率高,但非机动车驾驶人法律意识弱,加上违法处罚力度小,易导致非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驶,A错误,B正确。违法监管力度对所有交通参与者都是相同的,D错误。驾驶方便并不是导致违法比例高的直接原因,因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驾驶方便性上存在差异,但这不是违法比例差异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B。
    17.一般来说,人们工作地与居住地有一定距离,机动车因速度快,利于人们工作往返,因此相比非机动车,在中午和前半夜时段,机动车的出行频率较高,故在中午和前半夜时段,机动车比非机动车违法比例高,B正确;车辆数量在中午和前半夜时段数量有可能减少,A错误;机动车的车辆速度与路况有关系,与是否是中午和前半夜关系不大,C错误;特殊的天气状况下,违法比例可能更高,但不代表中午和晚上的天气状况和其他时间就一定不一样,D错误。故选B。
    18.周末两日,人们大多居家休息,出行率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违法比例均低于周一至周五,A错误;周末探亲或旅游等远距离外出需驾驶机动车出行,故周末两日机动车违法比例高于非机动车,D正确,BC错误。故选D。
    19.B 20.A 21.D
    【解析】19.根据材料可知,收缩型城市人口流失多,经济增长放缓,③正确;收缩型城市不一定以农业为主,多是经济兴旺后再衰退的城市,人口迁出多,①正确,②错误;资源型的收缩型城市可能环境污染严重,但并非所有收缩型城市均是如此,④错误。故选B。
    20.根据材料可知,弗林特以服务业发展为主,埃文斯维尔兼顾制造业、服务业和轻工业,应是资源禀赋不同导致的;材料并没有体现人口数量、自然环境,振兴方式的选择并不能按个人偏好决定。故选A。
    21.完善区域交通网络能够密切与周边区域的联系,从而融入区域经济体系,带动衰退的经济重新发展,AB不符合题意;打造城市公共空间能够提升居民幸福感,留住人口,C不符合题意;原有产业已经衰落,靠原有产业难以带动城市发展,D说法符合题意。故选D。
    22.A 23.A 24.D
    【解析】22.第四代住宅需要有较好的气候条件以利于植被生长。成都气候较为湿润,适合多种常绿植被生长,A 正确;哈尔滨冬季寒冷漫长,不利于植被生长,B 错误;大同气候相对较干旱,C 错误;乌鲁木齐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不利于大规模植被生长,D 错误。故选A。
    23.与三楼户型相比,二楼容易被前面的建筑遮挡阳光。将二楼户型阳台安置在西侧,在一天中能有更多时间接受阳光,减少遮光,A 正确;阳台位置与降低成本关系不大,B 错误;空气流通与阳台在西侧关系不明显,C 错误;拓展空间与阳台位置关系不大,D 错误。故选A。
    24.封闭阳台不利于植物与外界环境的交互,A 错误;深覆土壤可能会增加阳台负重,带来安全隐患,B 错误;乔木生长需要较大空间,且不适合在阳台上广泛种植,C 错误;配建滴灌可以更合理地为植被提供水分,有利于营造阳台花园,D 正确。故选D。
    25.A 26.D
    【解析】25.读图,当城镇化率低于30%时为早期,此时非正规就业占城镇就业比例最低,加上此时城镇人口少,故非正规就业人数最少,但非正规就业比例增长最快,A正确,B错误。当城镇化30%-70%时为中期,此时非正规就业比例最大,增长速度放慢,C错误;城镇化率大于70%时为后期,此时非正规就业比例降幅最大,D错误。故选A。
    26.由材料“非正规就业主要指从各种各样的非正规经济活动中获取收入,包括各类日结工和临时工”可知,幼儿教师不属于非正规就业人员,且随着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幼儿教师的需求逐渐减少,A错误;代驾司机服务的是特定人群,城镇化的发展对代驾司机人数的影响相对较小,B错误;城镇化的发展会加强对流动摊贩的管理,故其人数不会因城镇化的发展有明显的增长,C错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快,城镇老年人口整体收入高,支付能力强,故养老护工的人数增长较快,D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现状(选择题组):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现状(选择题组),共12页。

    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城市的三种地域结构模式(选择题组):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城市的三种地域结构模式(选择题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武汉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及城乡一体化的意义(选择题组):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课时练习: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及城乡一体化的意义(选择题组),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发展方向是,北海市的“一心”主要是该城市的,共享村落可以,“共享村落”建设的意义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