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公转第一课时地球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练习含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公转第一课时地球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练习含答案第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公转第一课时地球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练习含答案第2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公转第一课时地球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一课时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一课时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该日后六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地球公转的特征
    (2024浙江杭州富阳实验中学月考)下图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图1中A、B、C、D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图2中甲、乙、丙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②③④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多的一段是( )
    A.A→B B.B→D C.D→C D.C→A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P点时,大约相当于图2中的哪个阶段(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月考)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如右图,
    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用其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据此完成下题。
    3.古人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 )
    A.恒星日 B.太阳日
    C.恒星年 D.回归年
    下图为地球光照图,图示半球为东半球,箭头所示方向为地球公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顺时针 D.逆时针
    5.该日后六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 )
    A.逐渐减慢 B.逐渐加快
    C.先减慢后加快 D.先加快后减慢
    题组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024黑龙江佳木斯四校联考期中)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②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③目前度数约为23.5°
    ④目前度数约为66.5°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3°,那么地球五带范围的变化是( )
    A.热带变大,温带变大,寒带变小
    B.热带变小,寒带变大,温带不变
    C.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D.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地球公转的特征
    (2024河北沧州部分学校月考)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的特定节令,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 )
    A.地球公转地轴倾斜角度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变化
    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D.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变化
    2.下列地球公转速度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
    A.夏至与大暑 B.白露与寒露
    C.小雪与大雪 D.清明与惊蛰
    (2024河南郑州实验中学月考)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
    A.乙点为远日点 B.丙点为夏至点
    C.地球顺时针公转 D.地球逆时针公转
    4.春分点地球公转速度( )
    A.慢于秋分点且逐渐减慢
    B.慢于秋分点且逐渐加快
    C.快于秋分点且逐渐减慢
    D.快于秋分点且逐渐加快
    题组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024河北保定月考)古代御寒保暖条件差,在北方地区,人们对天寒地冻滋生恐惧感,遂以“数九”方法消遣,“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日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向北移
    B.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向南移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向南移
    D.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向北移
    6.“数九”期间,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赛龙舟,粽子飘香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023福建龙岩一中期中)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b点代表的是北半球( )
    A.夏至日 B.春分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8.当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图中甲、乙两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方向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C 图中P点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时间在1月初,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与其相对的D→C区间,位于远日点一侧,公转速度较慢。因A、B、C、D四点将(地球公转)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公转速度最慢的用时应最多,故D→C所用时间应最多,C正确。
    2.A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P点时,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时间在1月初,此时处于冬至到春分之间,图2中①对应这个阶段,A正确;②处于春分到夏至,③处于夏至到秋分,④处于秋分到冬至,B、C、D错误。
    3.D 圭表表影最长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冬至日,所以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两个冬至日的时间间隔,即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故选D。
    4.A 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若不规定判断角度,则无法判断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故选A。
    5.D 图中地球有一半被照亮,另一半处于黑夜,且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和地轴倾斜状况可知,太阳即将直射南半球,因此应为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接下来六个月内,即到次年3月21日,地球公转会经过近日点(1月初),故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应选D。
    6.C 图中角β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所以角β为黄赤交角,①正确、②错误;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约为23.5°,③正确、④错误。故选C。
    7.C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那么热带和寒带的范围都会变小,温带变大,C正确,A、B、D错误。
    方法技巧 黄赤交角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值、地轴倾斜度、南北半球热带和寒带范围值相等;黄赤交角的余角与南北极圈的纬度值相等。
    能力提升练
    1.C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反映)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它把太阳周年视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分别对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空间位置,所以二十四节气能够反映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C正确;地球公转地轴倾斜角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变化及太阳公转的角速度变化均无法通过二十四节气推测,A、B、D错误。
    2.A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此时公转速度最快;每年的7月初,则位于远日点附近,此时公转速度最慢,因此不同日期的地球公转速度以近日点和远日点为中心对称,具体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夏至与大暑的公转速度相近,A正确;白露与寒露、小雪与大雪处在地球从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因此白露与寒露、小雪与大雪的公转速度不可能接近,B、C错误;清明与惊蛰处在地球从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因此二者的公转速度也不可能接近,D错误。
    3.C 读图例并根据图中各点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判断乙点为近日点(1月初);丙点离乙点很近,则应为冬至点(12月22日前后);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判断,地球公转是从丙向乙运动,即顺时针方向。
    4.C 与秋分点(9月23日前后)相比,春分点(3月21日前后)地球更靠近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较快;经过春分点(3月21日前后)时地球向远日点(7月初)运动,公转速度逐渐减慢,C正确。
    5.A 由材料可知,“九尽”之时是冬至之后的第81天,小于3个月的时间,冬至到春分之间大约相差3个月,故“九尽桃花开”时在春分之前,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正在向北移动,A正确。
    6.C “数九”期间处于冬至日至春分日之间。冬至日至春分日之间会经历春节,人们放鞭炮,守岁迎春,C正确;“吃月饼,共庆团圆”为中秋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冬至日之前,A错误;“赛龙舟,粽子飘香”为端午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春分日之后,B错误;“望双星,鹊桥相会”为七夕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冬至日之前,D错误。
    7.A 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中左边半圆为北半球局部俯视图,其中的回归线为北回归线,b点为北回归线上一点,则太阳直射该点时为北半球夏至日。
    8.D 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b点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的最北端,甲、乙两点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上的两点,且甲、乙两点关于b点对称,故其纬度相同,D正确。甲、乙两点所对应的日期应关于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对称,这两天地球公转速度不相同,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方向相反,日地距离也不相同,A、B、C错误。

    相关试卷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一课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一课时达标测试,共7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2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2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湘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拍摄地点可能位于,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