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公转第二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含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公转第二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含答案第1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公转第二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含答案第2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的公转第二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二课时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二课时精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P地的纬度是,M这一天,该学校最可能位于,该日可能是,四城市中所处纬度最高的城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恒昌中学期中)下图是P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P地的纬度是( )
    A.23°26'N B.23°26'S
    C.20°N D.20°S
    2.M这一天( )
    A.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B.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C.P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D.地球公转速度很慢
    (2024河北唐山十县一中联盟期中)我国某地高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太阳观测实践活动。当地某日正午(北京时间12:08)时,该小组测得的太阳高度如图所示,该地纬度是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的2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
    A.江淮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 D.东北地区
    4.该日可能是( )
    A.3月21日前后 B.5月10日前后
    C.10月1日前后 D.12月10日前后
    (2024黑龙江牡丹江二中阶段考)今年暑假,武汉(30°N,114°E)的小明全家自驾外出旅游,于北京时间7月15日15:00在西安(34°N,108°E)某段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发现太阳光刚好从汽车正前方射入。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若不考虑天气等其他因素,在此处再次拍摄到同样的太阳方位和高度,最有可能的日期是( )
    A.5月29日 B.8月7日
    C.12月1日 D.1月13日
    6.在该日后的六个月内,西安与武汉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始终保持不变
    D.持续不断变小
    题组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受自然条件影响。下图示意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某年北京的路灯照明时间。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图示四个日期中,对应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a B.b
    C.c D.d
    8.北京市路灯照明时间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天气变化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太阳运动
    (2023江苏灌南二中、南京师大灌云附中联考)下表为2021年11月12日甲、乙、丙、丁四城市的白昼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四城市中所处纬度最高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未来一个月内,白昼时间延长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3山东滕州期中)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1.a到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1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
    题组三 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3.图示城市自上而下依次为( )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14.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表现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2023山东青岛期中)下图为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5.图中ST与EF之间为( )
    A.热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16.若黄赤交角变小,则( )
    A.ST线将向南移
    B.EF线将向北移
    C.E'F'线将向北移
    D.S'T'线将向北移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太阳高度与太阳方位的应用
    (2024福建福州八县一中期中)因受地物影响,不同位置的太阳辐射存在差异。家住某城市(118°E,30°N)的王先生为减少汽车夏季暴晒的时间,会在小区内选择合适的停车位。下图为王先生小区地上停车位简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王先生在夏季12:00—14:00选择停车位比较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楼房日影年内最短时,北京时间约为( )
    A.6月22日11:52
    B.6月22日12:08
    C.12月22日11:52
    D.12月22日12:08
    (2024浙江宁波期中,)2023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六),宁波某学校老师用粉笔不断描绘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黑板上的光影位置。下图为老师描绘的三个时间的光影轨迹。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现象,发生在该老师上课过程中的是( )
    A.红日西沉 B.日上中天
    C.月上柳梢 D.灯火阑珊
    4.此日过后的一个星期内(若均为晴天),宁波( )
    A.可观察月相的时间逐渐缩短
    B.操场旗杆的正午日影变长
    C.观察日出时间要逐渐提前
    D.日出方位与纬线夹角变小
    (2024湖南永州模拟,)海南省某黎族古村落(位于19°N)的广场上存有“立柱测午时”的古建筑。该古建筑由一根花岗岩立柱和立柱南北两侧固定不能位移的花岗岩条石组成(下图)。每天立柱的影子与条石重合时,即为当地正午。条石面以上的立柱高度为2米(已知tan60°≈1.732,tan65°≈2.145)。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一年中,立柱日影与条石OA重合的次数约为( )
    A.35次 B.90次
    C.183次 D.365次
    6.某日,立柱落在条石上的影长为1米。下列四图与当天立柱顶端日影轨迹相符的是( )

    A B C D
    7.(2024河南济源一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N。
    (1)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 ;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 时。(4分)
    (2)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6分)
    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B点为中心,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晨昏线,标注0时所在经线。
    材料二 下图表示广州市(约23°N)和海口市(约20°N)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
    (3)此后的三个月中,北京市楼房的影子会出现什么变化?(2分)
    题组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2024浙江嘉兴五中阶段测)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两题。
    8.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9.一年中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 )
    A.9小时15分 B.8小时35分
    C.1小时25分 D.14小时45分
    (2024河北邯郸九校联考期中)下图示意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从①至④,大致时间为( )
    A.9个月 B.12个月
    C.15个月 D.18个月
    11.在①②③④四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C.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D.①②③④都相同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读图可知,P地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为90°,说明该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可以确定该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A、B错误;又因为6月22日为其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刻,由此可知其位于南半球,C错误;M这一天应当为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P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6°3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以计算出P地的纬度是20°S,D正确。
    2.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M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冬至日这一天,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但是南回归线到赤道之间不是,A错误;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B正确;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C错误;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最快,12月22日距离1月初较近,公转速度不会很慢,D错误。
    3.B 由图可知,该日该学校正午太阳高度为30°。根据材料“该地纬度是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的2倍”,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得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该学校的纬度为40°N。当地正午时(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2时08分,通过计算可知该地经度为118°E,选项中四地的位置与之相符的只有华北地区,B正确。
    4.D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学校的纬度为40°N,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即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但更接近南回归线,故该日接近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D正确;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A错误;5月10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B错误;10月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但此时太阳直射点更接近赤道,C错误。
    5.A 在此处再次拍摄到同样的太阳方位和高度,最有可能的日期应与二至日对称。7月15日与6月22日相差23天,则最有可能的日期应是5月29日,A正确。
    6.C 西安与武汉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7月15日后的六个月内,西安与武汉两地距太阳直射点的差值不变,因此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始终保持不变,C正确。
    7.B 夏至日当天北京的昼最长,因此路灯的照明时间最短。对比图中四个日期,b日期路灯照明时间最短,B正确;a、c照明时间相同,且均在6点关灯、18点开灯,故为春、秋分日,A、C错误;d照明时间长,白昼短,为冬至日,D错误。
    8.C 路灯照明时间季节变化的原因是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C正确,A、B、D错误。
    9.C 据所学知识可知,非二分日距赤道越近,昼长越接近12小时。四城市中,丙城市的昼长与12小时之间的差值最大,说明该城市距离赤道最远,纬度最高。故选C。
    10.A 11月12日到12月12日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白昼越来越短,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白昼越来越长。11月12日甲城市昼长夜短,其他三个城市昼短夜长,说明甲城市位于南半球,未来一个月内白昼越来越长,其他三个城市均位于北半球,白昼越来越短。故选A。
    11.C 读图可知,a到b期间,该地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变早,但日出时间仍晚于6:00,所以在此期间该地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12.D 读图可知,该地日出最晚约7:40,最早约5:20,这说明其日出时刻最早比最晚早2小时20分钟,根据日出和日落时刻关于12:00对称,可推出其日落最晚比最早也会迟2小时20分钟,故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40分钟。
    方法技巧 对称法解答昼长问题
    日出和日落时刻关于12:00对称,若日出时刻提前1个小时,则日落时刻相应会推迟1个小时,昼长则变长2个小时。
    13.D 夏季越长,说明纬度越低,冬季越长,说明纬度越高,根据图中四地的冬、夏季长度,可以判断自上而下依次对应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14.C 季节更替表现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D不符合题意;低纬度地区全年高温,高纬度地区全年低温,季节更替皆不明显,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中纬度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季节更替明显,B不符合题意。
    15.C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由于ST与EF均在北半球,所以ST与EF之间为北温带。
    16.C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回归线向赤道靠拢,极圈向极点靠拢,所以ST线将向北移,EF线将向南移,E'F'线将向北移,S'T'线将向南移。故选C。
    能力提升练
    1.C 某城市(118°E,30°N)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近,夏季12:00—14:00太阳由正南向西南方向运动,丙车位最先进入楼房的阴影区,因此王先生选择丙停车位比较合理,C正确。
    2.B 一年内当地地方时为夏至日12:00时,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该地(118°E)地方时为12:00时,北京时间(120°E)为6月22日12:08,故选B。
    3.A 由光影移动轨迹可知,在光影出现时间内,其位置不断上移,由投影位置关系可知,此时光源位置较低,且逐渐向下移动,即太阳高度小,且太阳逐渐向下运动(太阳高度减小),红日西沉符合题意,A正确;日上中天为正午时分,此时太阳高度较大,光影位置应较低,与图示情况不一致,B错误;月上柳梢和灯火阑珊均为夜晚,没有阳光,C、D错误。
    4.B 2023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六)过后的一个星期内,宁波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宁波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操场旗杆的正午日影变长,B对;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可观察月相的时间逐渐变长,观察日出时间要逐渐推后,A、C错;根据晨昏线摆动规律可知,日出方位与纬线夹角会变大,D错误。
    5.A 立柱日影与条石OA重合说明太阳从正北方向照射过来。只有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于19°N以北才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一个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纬度约为7.8°,直射点最北能到达北回归线,因此直射点从19°N北移到北回归线,再从北回归线南移到19°N共跨约9°,所花时间略多于一个月,即一年中,立柱日影与条石OA重合的次数应略多于30天,A符合题意。
    6.B 立柱落在条石上的影长为1米,立柱高2米,tanH=2/1=2。根据材料tan60°≈1.732,tan65°≈2.145,可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介于60°~65°。该地位于19°N,直射点最北只能到达北回归线,因此若要实现正午太阳高度(H)介于60°~65°,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故此时太阳东南升、西南落,该日太阳方位为东南—正南—西南,对应立柱顶端日影轨迹为西北—正北—东北,B正确,A、C、D错误。
    7.答案 (1)(20°N,135°W) 17
    (2)
    (3)北京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增长。
    解析 (1)据图中经度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再结合文字材料可知,此时70°N日照时长为24小时,说明70°N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日期分界线为180°经线和0时经线,而OA、OB为日期界线,读图可知OA经线是45°E,则其只能是0时经线,OB为180°经线;45°E此时为0点,所以地方时12时的经线为135°W,故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太阳直射点位置,即(20°N,135°W)。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太阳位于正南,是当地正午),即45°E地方时为12时时,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比45°E经线的地方时早5小时,因此北京时间为17时。
    (2)注意题目要求为画侧视图。A点全年昼夜平分,应位于赤道上;B点为中心,所以在侧视图中赤道经过B点。综上所述,AB连线为赤道的一部分。地轴穿过地球中心B点并与赤道垂直。从北极点俯视,地球自转表现为逆时针方向。此时70°N日照时长为24小时,说明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在侧视图中,晨昏线经过圆心和极昼、极夜最低纬度(南北纬70°)与圆的交点。太阳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由上题可知,A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A点所在经线的度数为45°E。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综上,绘图如下:
    (3)两城市正午时刻影子方向相反,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城市之间,结合两城市的纬度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20°N到23°N之间。此后几天,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故此后的三个月中,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到23°26'N后再向南移动。北京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其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太阳直射23°26'N时达到最大,然后再变小,故北京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当太阳直射点到达23°26'N时达到最短,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影子再逐渐增长。
    8.D 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丁地昼长差最大,处于极圈到极点之间,纬度最高;丙地昼长差大于乙地,所以丙地纬度高于乙地;甲地昼长差为0,应该在赤道上。所以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丁丙乙甲,D正确,A、B、C错误。
    9.A 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春、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所以乙地的昼长也为12小时;由于昼长差是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差,那么一年中昼长最小值到春、秋分的昼长之差应当是昼长差的一半。所以乙地的昼长最小值是12-(5小时30分÷2),即9小时15分,A正确,B、C、D错误。
    一题多解 根据题意,设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为X,昼长最小值为Y,则根据晨昏线的变化规律,昼长最小值与昼长最大值的夜长相等,如下图:
    因此根据题意和已有知识可得:
    X-Y=5小时30分、X+Y=24小时,计算可得Y=9小时15分,即最短昼长值为9小时15分。
    10.A 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可知,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因此二至日时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为23.5°,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为0°。图中折线是从冬(夏)至日开始,经过中间的夏(冬)至日,到第二年冬(夏)至日结束,时间总长为一回归年,因此可以确定从①至④,大致为9个月的时间,故选A。
    11.C 结合上题分析,一年中关于二至日对称的两天,太阳直射点直射的纬度相同,因此这两天同一地点的昼夜长短状况相同。图中①和④关于二至日对称,②和③也关于二至日对称,因此①和④两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相同,同理②和③两天,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也相同。故选C。
    甲城市
    乙城市
    丙城市
    丁城市
    昼长
    12小时49分
    10小时09分
    7小时44分
    10小时43分
    地点




    昼长差
    0
    5小时30分
    13小时56分
    24小时

    相关试卷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二课时精练: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二课时精练,共8页。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此日,北京天安门前国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