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农业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农业示范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让土地奉献的产业,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国的农业,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让”土地奉献“的产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提问: “民以食为天”一语道出了粮食的重要性,粮食来源于哪个部门呢?
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的山脉和丘陵地区
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的高原和山地
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湖和沿海
阅读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 中国培育了品种繁多的农作物,是大豆、大白菜、芥菜、 萝卜、韭菜、茭白、 荔枝、 梨、桃、 橘、枇杷、麻等农作物的原产地。中国最早种桑养蚕, 古代商人经 “丝绸之路”将中国所产的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阅读:教材P84-P85,并完成下列任务。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
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有什么变化。
中国的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1)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2)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3)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还建立了许多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4)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得以改造升级,城郊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3.中国农业生产条件有哪些变化?
中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田灌溉和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使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2)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不但增加了农产品产量,还改善了农产品品质。(3)同时,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也延长了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改变了农产品的消费格局。
阅读新型农业新型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 诸如创汇农业、 观光农业、 绿色农业等。创汇农业以外向型为主要特征, 所生产的农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山东半岛、 长江三角洲、 闽南、 珠江三角洲等地, 以水果、 蔬菜、 花卉、 畜禽等农产品的外向型经营为重点,是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观光农业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 引导游客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如游览、垂钓、采摘水果和蔬菜。绿色农业侧重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改变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所培育的“超级杂交稻”,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2020年成功实现双季稻亩产1500千克的攻关目标。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为中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创造了条件,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阅读超级杂交稻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0%左右。 以
无土栽培是采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 以塑料、锯末、泥炭等作为植物生长支撑介质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可随时调节并循环使用,在光照、温度适宜而缺乏土壤的地方,如沙漠、 海滩、 荒岛, 皆可推广进行。 大都市的近郊,也可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生产蔬菜和花卉。
1.阅读下列材料,谈一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未”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
2.荔枝主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读图4-6,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影响的角度,议一议发生下列变化的主要原因。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缩短了荔枝的运输时间,延长了荔枝的储存时间,使中国北方的老百姓吃到主产于南部的荔枝,享受到唐朝贵妃的“待遇”。
是啊! 即使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老百姓,现在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起的 “待遇”。
读图4-7,说一说粮食作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分布特点。
小麦的主要产区是北方;水稻的主要产区是南方。
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商品粮基地。在图中标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
读图4-8和4-9,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他们的主食各是什么?
图4-8中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主食是米饭;
图4-9中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主食是馒头,
中国北方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不同,跟当地的粮食作物有关,想一想,北方与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各是什么?
南方是水稻;北方是小麦
下图为“鱼菜共生”的新型复合耕作体系。它使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读图完成问题。1.下列地区最适宜发展“鱼菜共生”复合耕作体系的是( )A.东北平原 B.河西走廊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2.实现“复合耕作体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土壤 B.技术C.地形 D.劳动力
四川省仪陇县凤仪乡的电商营运服务中心整合乡里的7家快递站点,不仅可以送达村民购买的生产生活物品,同时帮助销售农产品,村民“足不出户”“土货”出山进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四川省其他乡镇借鉴凤仪乡经验促进本地乡村物流业发展,可以( )A.加大农业科技投入B.完善基础设施和配送体系C.鼓励农产品自产自销D.大力发展家电制造业4.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物流的积极意义是( )①缩小城乡差距 ②拓宽农产品销路③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④保护土地资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读“2023年我国春播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我国东部地区春播期( )A.沿海地区较早 B.低纬度地区较早C.高海拔地区较早 D.越往北越早6.最有可能对乙地春播造成影响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B.低温冻害 C.洪涝 D.海啸7.三月冰雪还未消融,黑龙江的农民已在智能大棚中培育水稻秧苗,这表明( )A.智能大棚彻底改变了自然环境 B.人类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小C.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 D.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工业与生活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沪教版·上海地理七年级下册121农业的分布粮食作物的分布课件pptx、12农业的分布粮食作物的分布视频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农业作业课件ppt,共26页。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农业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411《农业》课件pptx、411农业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