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精品教案
展开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课题: 2.3.3 气体的摩尔体积
课时
1
授课年级
高一
课标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教材
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版)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属于重要的基本概念。以物质的量概念为基础,可以得出摩尔质量、气体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一些在化学反应中有重要应用的概念。因此,物质的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及科学研究中,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的建构,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物质的量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抽象、难懂的,而且非常容易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以致错误地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章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关系的角度、结合有关图示来导出的,有利于学生对摩尔质量的了解。考虑导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本节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难度有所降低,特别在计算方面只要求学生学会关于概念的简单计算,而将旧教材中的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分散到了第三章进行介绍。同时,基于概念的抽象性,教材中还穿插了丰富的图片、探究活动等素材,不仅丰富了版面,还达到了将抽象概念可视化的效果,直观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认识物质,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进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量等概念的理解。
本节内容共分四部分,各部分内容均存在内在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着重介绍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质量。第二课时气体摩尔体积,通过“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浓度,学生在理解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第四课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学生在掌握有关概念后,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相结合,突出定量研究的特点。
本课时为本节的第三课时。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两部分。该内容是在初中所学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刚学过的物质的量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这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本课时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核心计算的能力。并为后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中可根据日常生活中溶液浓度的应用引入物质的量浓度这一物理量,让学生了解引入该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物质的量浓度和前面学习的有关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结合教材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并规范解题步骤,进一步体会宏观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将概念的理解和概念的应用两个环节交织进行,突出定量研究的特点。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立足于有关概念的计算,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从概念出发分析解题思路,通过体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提升计算能力,初步建立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简单计算的思维模型。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应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核心素养。
2.通过典例剖析,练习巩固,能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及相关计算
难点:不同类型计算的思维模型的建立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学习,从微观上理解溶液是由一定物质的量的溶质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进而从宏观上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应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溶液组成的简单模型,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对比生活中不同的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在不同应用下选择不同表示方法的科学意义,体会物质的量浓度在环保、检验检疫等社会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初中学习了溶液的组成,知道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等;前面还学习了“物质的量”等相关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存在的问题:对“溶剂体积”与“溶液体积”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探究式学习方法与能力不足,化学计算能力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情景导入
生活情境
【回顾1】初中所学溶液的组成及特征分别时什么?
【学生】溶液是由 溶质 和 溶剂 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 均一、稳定、透明 。
【回顾2】你学过的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学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也指混合物中某种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其表达式为 ω=(m质/m液)×100% 。
【回顾3】溶解度的定义是什么?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关系?
【学生1】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学生2】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若溶液中某溶质的溶解度用S表示,则该温度下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W=s/(100+s)×100%。
【预习1】何谓物质的量浓度?
【学生】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为 单位体积(1L)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为CB,单位是ml/L,表达式为CB=nB/V。
【预习2】已知溶质B的摩尔质量为M g·ml-1,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溶解度为S g·100 g-1,物质的量浓度为cB ml·L-1。请写出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关系。
【学生1】溶解度S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cB=1 000 mL×ρg·mL-1×Sg(100+S) gMg·ml-1×1 L=1 000ρS(100+S)M
【学生2】物质的量浓度换算为溶解度:
S=cBml·L-1×1 L×Mg·ml-1ρg·mL-1×1 000 mL−cBml·L-1×1 L×Mg·ml-1×100=100cBM1 000ρ-cBM
【导入】生活中表示溶液的浓度,实际有很多方法,白酒中的酒精含量是体积百分数,食用油用的质量分数,矿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用的是mg/L,而检验中使用了mml/L这样的单位,即表示在1L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多少mml(毫摩尔即10-3ml)。所以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表示溶液组成的另一种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见PPT图片)
回顾旧知,预习新知,创设生活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
氧物质的量浓度
活动一、物质的量浓度定义
【过渡】显然,对于溶液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而物质的量是一个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利用由它建立的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可以十分方便地表示溶液的组成。
【教师】展示课本p53图2-23体检指标图片
【问题1】阅读教材P57页内容,思考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有何特点?
【学生1】物质的量浓度定义: 单位体积(1L)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表达式:cB=nB/ V,符合:cB,单位:1ml/L或ml·L-1。
【学生2】特点: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因体积的不同而不同。
【教师】评价,强调:医院的体检指标,可以想像物质的量浓度的应用对生产、生活、科学探究等都有重要意义。
【问题2】①1 ml NaCl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1 ml·L-1吗?为什么?
【学生】不是。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是单位体积溶液(注意不是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教师】②1 L 58.5 g 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是1 ml·L-1?
【学生】不是。因为58.5 g 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是1 ml。
【教师】③从1 ml·L-1 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取出的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变?
【学生】还是1 ml·L -1 。因为溶液是均一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没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教师】将40g NaOH溶于2L水中配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5ml/L。这样叙述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不正确,40g NaOH溶于2L水后,溶液的体积并不是2L。
【教师】评价、强调:使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时候应该注意: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要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上面的正确表述应该是:将40g NaOH溶于水中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5ml/L。
【对应练习1】某同学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0.0059 ml·L-1。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
A.溶解度(S) B.物质的量浓度(c)
C.质量分数(ω) D.摩尔质量(M)
【答案】B
【解析】葡萄糖为0.0059 ml·L-1,涉及单位为ml·L-1,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溶解度的单位为g,质量分数无单位,摩尔质量单位为g·ml-1,答案为B项。
【对应练习2】1 m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 )
A.1 L水中含有1 ml硫酸 B.1 L溶液中含有1 ml氢离子
C.将98 g硫酸溶于1 L水中配成溶液 D.1 L硫酸溶液中含98 g硫酸
【答案】D
【解析】A.lml•L-1硫酸溶液是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lml H2SO4,不是1L水,故A错误;B.1L lml•L-1硫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l/L×2×1L=2ml,故B错误;C.98g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ml,1ml硫酸溶于1L水所配成的溶液体积不是1L,溶液浓度不是1ml/L,故C错误;D.lml•L-1硫酸溶液是指1L该硫酸溶液中含有lml H2SO4,lml H2SO4的质量为1ml×98g/ml=98g,故D正确;故选:D。
回顾旧知,创设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引出新知。
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新知,促进对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检测与评价,通过问题反馈,及时调控课堂。
活动二、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和物质的量浓度概念比较
【过渡】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质量分数、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等溶液浓度的多种表示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1】根据下表内容,列表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和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关系?
【教师】投影表格,引导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填写下表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c
溶解度s
溶质质量分数w
概念
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单位:g),
以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单位
ml/L
g/100g溶剂
-
表达式
c=eq \f(nB,V)
S=100g×m溶质/m溶剂
w=eq \f(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教师】评价、强调。
【问题2】你认为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关键时什么?结合教材P58页【例题】计算配制500mL0.1ml/L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1】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键是从已知条件中找出溶质的物质的量(ml)和溶液的体积(L),据此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B。
【学生2】可以先通过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根据 nB=cB∙V,求得NaOH的物质的量。然后通过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根据m=n∙M,求得NaOH的质量。
【学生3】板书过程:500 mL0.1ml/L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
n(NaOH)=c(NaOH)· V[NaOH(aq)]
=0.1ml/L× 0.5L
=0.05ml
0.05 ml NaOH的质量为 :
m(NaOH)=n(NaOH)· M(NaOH)
=0.05ml× 40g/ml
=2g
答:需要NaOH的质量是2g。
【教师】评价、强调:规范书写。
【对应练习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l·L-1的是( )
A.将40 g 氢氧化钠溶解于1 L水中
B.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将1 L 10 ml·L-1 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
D.将10.6 g碳酸钠溶解于水得到100 mL溶液
【答案】D
【解析】选项B中没有指明氯化氢处于标准状况下;选项C中两种溶液混合后的体积不一定是二者的体积之和。
【对应练习1】欲配制100 mL 1.0 ml·L-1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
①将14.2 g Na2SO4,溶于100 mL水中
②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
③将20 mL 5.0 ml·L-1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①14.2 g Na2SO4的物质的量为 EQ \f(14.2 g,142 g·ml-1)=0.1 ml,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出物质的量浓度,故①错误;②32.2 g Na2SO4•10H2O物质的量为 EQ \f(32.2 g,322 g·ml-1)=0.1 m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c= EQ \f(0.1 ml,0.1 L)=1.0 ml·L-1,故②正确;③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0 mL×5 ml·L-1=100 mL×c(硫酸钠),则c(硫酸钠)=1.0 ml·L-1,故③正确;②③正确,故答案为B项。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形成对新知识的深度理解。
通过典例分析,形成解答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的基本模型。
检测与评价,发现问题,调控课堂,提高效率。
环节三、
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
活
活活动一、对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的理解
【过渡】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是高中化学常见计算类型之一,在解答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是要注意哪些问题?有何规律呢?
【问题1】在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组成时,你是如何理解表达式中的各物理量的?
【学生1】①单位体积的溶液(1L),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
【学生2】②nB是溶质B的物质的量;
【学生3】③物质溶于水,其溶质不一定是该物质。如将CuSO4·5H2O晶体溶于水,其溶质是CuSO4;将Na、Na2O、Na2O2溶于水,其溶质是NaOH;将SO3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是H2SO4;
【教师】强调补充:特殊物质如NH3溶于水后溶质为NH3·H2O,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3作为溶质。
【问题2】在进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计算时,如何确定溶液的体积?溶液稀释时,有何规律?
【学生】在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中不是溶剂体积,也不是溶剂体积与溶质体积之和,而是溶液的体积,可以根据溶液的密度计算:V=eq \f(m气体或固体+m溶剂,ρ)。
【教师】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混合时,可抓住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进行计算,有哪些情况何规律?
【学生1】交流并版书: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c2V2=c混·(V1+V2)。
【学生2】板书: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变化时,c1V1+c2V2=c混V混,其中V混=eq \f(m混,ρ混)。
【学生3】两种稀溶液混合时,常近似看作密度都与水的密度相同。
【教师】评价、强调:只有当题目明确了忽略两种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时,混合溶液的体积才约等于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否则,溶液的体积则不具有加和关系。
【对应练习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l·L-1的是( )
A.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配成NaOH溶液
B.常温常压下,将22.4 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 L的盐酸
C.将1 L 0.5 ml·L-1的盐酸加热浓缩为0.5 L
D.从1 000 mL 1 m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的溶液
【答案】D
【解析】A项,40g氢氧化钠固体溶于1 L水所得的溶液的体积已不是1L,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l·L—1,故A错误;B项,常温常压下,22.4 L HCl的物质的量不是1 ml,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l·L—1,故B错误;C项,盐酸是恒沸液,将1 L 0.5 ml·L-1的盐酸加热浓缩为0.5 L的过程中,氯化氢和水都受热挥发,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l·L—1,故C错误;D项,从1 000 mL 1 m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的溶液,氯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1 ml·L-1,故D正确;故选D。
【对应练习2】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l·L-1的是( )
A.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标况下,将 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答案】C
【解析】A项,10 g NaOH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EQ \f(10 g,40 g·ml-1)=0.25 ml,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EQ \f(0.25 ml,0.25 L)=1 ml·L-1,不符合题意;B项,80 g SO3的物质的量为 EQ \f(80 g,80 g·ml-1)=1 ml,SO3溶于水和水反应:SO3+H2O=H2SO4,硫酸的物质的量也为1 ml,配成1 L溶液,溶液体积为1 L,所以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EQ \f(1 ml,1 L)=1 ml·L-1,不符合题意;C项,将100 mL NaNO3溶液加热蒸发掉50 g水,溶液体积不是50 mL,所以蒸发后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无法计算,符合题意;D项,标况下,22.4 L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EQ \f(22. 4 L,22.4 L·ml-1)=1 ml,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EQ \f(1 ml,1 L)=1 ml·L-1,不符合题意。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概念的深度理解。
传设问题情境,形成对所学知识规律性认识,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检测与评价,发现问题,调控课堂,提高效率。
活
活活动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过渡】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和物质的量浓度定义,我们该如何进行它们之间的互算呢?
【问题1】如何推导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学生1】换算公式:c=eq \f(1 000ρw,M ) ml·L-1。(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l·L-1,ρ为溶液的密度,单位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l-1)
【学生2】推导方法:设溶液体积为1 L,则cB=eq \f(nB,V)=eq \f(\f(ρg·mL-1×1 000 mL×w,Mg·ml-1),1 L)=eq \f(1 000ρw,M) ml·L-1。
【教师】、引导、评价。
【问题2】如何确定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计算溶液中离子浓度时有何规律?
【学生】可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桥梁,现推出溶解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再计算对应的物质的量浓度。
【教师】若某温度下饱和溶液质量分数(w)与溶解度(S)的换算公式时什么?
【学生】交流并板书:w=eq \f(S,100+S)×100%=eq \f(cM,1 000ρ)(M:摩尔质量,单位:g·ml-1;ρ:密度,单位:g·cm-3)。
【教师】追问: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有何规律?
【学生】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规律: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化学组成中的离子个数之比。如K2SO4溶液中:c(K+)=2c(SOeq \\al(2-,4))=2c(K2SO4),满足电荷守恒规律。
【对应练习1】将50 mL 0.3 ml·L-1 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3 ml·L-1 B.0.03 ml·L-1
C.0.05 ml·L-1 D.0.04 ml·L-1
【答案】B
【解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到0.05 L×0.3 ml·L-1=c×0.5 L,c=0.03 ml·L-1,故B项符合题意。
【对应练习2】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l·L-1
B.100 mL该硫酸的质量是184 g
C.硫酸的摩尔质量与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相同
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l·L-1的硫酸的浓度是相同的
【答案】A
【解析】A项,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eq \f(1 000 mL·L-1×1.84 g·mL-1×98%,98 g·ml-1)=18.4 ml·L-1,错误,符合题意;B项,100 mL该硫酸的质量为100 mL×1.84 g·mL-1=184 g,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均为98 g·ml-1,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由A项分析可知,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l·L-1,正确,不符合题意。
通过通过对比分析,建立相似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三种溶液浓度表示的转换模型,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检测与评价,发现问题,调控课堂,提高效率。
环节四、课后巩固
作业设计
1.(易)教材作业:P18-19页练习3、4、8、9
2.(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报告单表示葡萄糖指标的物理量是物质的量浓度
B.报告单各项目指标的物理量只有胱抑素C不是物质的量浓度
C.根据以上体检报告可以诊断为缺钙
D.若另外某人血液中葡萄糖(C6H12O6,简称血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指标单位为mg·L-1,检查结果为360 mg·L-1,经换算,结合以上参考范围,可诊断为高血糖
【答案】D
【解析】A项,由表可知报告单表示葡萄糖指标的物理量—mml·L-1,是物质的量浓度,正确;B项,报告单各项目指标的物理量—mg·L-1,不是物质的量浓度,正确;C项,由报告单可知钙的量0.68,低于2.13~2.70,正确;D项,若另外某人血液中葡萄糖(C6H12O6,简称血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指标单位为mg·L-1,检查结果为360 mg·L-1,c(葡萄糖)= EQ \f( EQ \f(1360,180) mml,1 L)=2 mml·L-1,结合以上参考范围,低于血糖浓度的最低值,可诊断为低血糖,错误。
3.(易)关于1 ml·L-1 K2SO4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1 ml K2SO4
B.1 ml K2SO4溶于1 L水中
C.溶液中c(K+)=2 ml·L-1
D.1 L溶液中含2 ml K+,2 ml SOeq \\al(2-,4)
【答案】C
【解析】因溶液的体积不确定,故无法求解K2SO4的物质的量,A错误;B项水是1 L,溶液的体积不是1 L,B错误;据K2SO4的组成可知,K+与SOeq \\al(2-,4)的个数比是2∶1,所以溶液中c(K+)=2 ml·L-1,1 L溶液中含2 ml K+,1 ml SOeq \\al(2-,4),C正确,D错误。
4.(易)下列关于0.1 ml·L-1Na2CO3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10.6 g
B.1 L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l·L-1
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取出溶液中Na2CO3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l/L
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所得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l/L
【答案】A
【解析】A项,题中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故不可能求出溶质的质量,A项错误;B项,c(Na+)与溶液的体积没有关系,c(Na+)=2c(Na2CO3)=0.2 ml·L-1,B项正确;C项,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c(Na2CO3)不变,仍为0.1 ml·L-1,C项正确;D项,溶液进行稀释时,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c1V1=c2V2,可以求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为0.01 ml·L-1,D项正确;故选A。
5.(易) 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l·L-1 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l·L-1的NaCl溶液 B.75 mL 2 ml·L-1的NH4Cl溶液
C.150 mL 3 ml·L-1 的KCl溶液 D.75 mL 2 ml·L-1的FeCl3溶液
【答案】C
【解析】1 ml·L-1的AlCl3溶液中c(Cl-)=3 ml·L-1。A项c(Cl-)=1 ml·L-1;B项,c(Cl-)=2 ml·L-1;C项c(Cl-)=3 ml·L-1;D项c(Cl-)=6 ml·L-1。
6.(中)36.5 g氯化氢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l·L-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l·L-1 B.36.5 g氯化氢含有NA个原子
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36.5c1 000ρ
【答案】D
【解析】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l÷(36.5+1 000)g1 000ρg·L-1=1 000ρ36.5+1 000 ml·L-1,A项错误;36.5 g 氯化氢物质的量为1 ml,含有2NA个原子,B项错误;36.5 g HC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C项错误;设溶液的体积为V L,则w=36.5cV1 000Vρ=36.5c1 000ρ,D项正确。
7.(难)t ℃时,A的溶解度是S g,其饱和溶液密度为d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l·L-1,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A的摩尔质量为M g·ml-1。实验测得向一定量含A的溶液中加入m g无水A或蒸发掉n g水后恢复到t ℃,均为饱和溶液,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A.S= B.c=
C.S= D.w= ×100%
【答案】C
【解析】向一定量含A的溶液中加入mg无水A或蒸发掉ng水后恢复到t°C,均为饱和溶液,则t°C时A的溶解度为;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再结合、计算。A. 由分析知,S=,故A正确;B. 已知、,则 ,故B正确;C. 由分析知,S= ,故C错误;D.由分析知,w= ×100%,故D正确;故选C。
8.(中) (1)在100 g浓度为c ml·L-1,密度为ρ g·cm-3的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eq \f(c,2) ml·L-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________ 100 mL(填“=”“>”或“<”,下同)。
(2)若把(1)中的H2SO4改成氨水,应加入水的体积______ 100 mL。
(3)若把(1)(2)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均改为溶质的质量分数,则加入水的体积________ 100 mL。
(4)将溶质质量分数为48%的H2SO4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24%。
【答案】(1)< (2)> (3)= (4)>
【解析】(1)eq \f(100,ρ)·c=eq \f(100+V水,\a\vs4\al(ρ′))·eq \f(c,2),V水=eq \f(200ρ′,ρ)-100,由于ρ′<ρ,所以V水<100 mL。(2)由于ρ′>ρ,所以V水>100 mL。(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eq \f(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知,溶质不变,质量分数减半,则溶液质量加倍,所以均应加入100 mL水。(4)等体积H2SO4溶液的质量大于等体积水的质量,故混合液的质量分数大于24%。
及时巩固、消化所学,促进掌握必备知识,评价教学效果,为后期优化教学方案提供依据,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
课堂总结
板书
设计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三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 单位体积(1L)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表达式:cB=nB/ V,符合:cB,单位:1ml/L或ml·L-1。
2.特点: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因体积的不同而不同。
二、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
1.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计算
基本关系式:①n=cV溶液、②n=eq \f(m,M)、③n=eq \f(N,NA)、④n=eq \f(V标准状况下气态物质的体积,22.4 L·ml-1)。
2.溶液稀释的简单计算
①稀释原理:c1V1=c2V2或m1w1=m2w2
c(混合)=eq \f(c1V1+c2V2,V混合)=eq \f(c1V1+c2V2,\f(ρ1V1+ρ2V2,ρ混合))
w(混合)=eq \f(m1w1+m2w2,m1+m2)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cB=eq \f(1 000ρw,M) ml·L-1
教学
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中试剂瓶浓度或体检报告单上的数据标签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考交流,进一步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进行概念、总结。再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深度理解概念的本质,通过例题解析、课堂训练进一步深化概念,形成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的基本模型。最后通过回顾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定义,建立物质的量浓度与它们的关系,形成溶液浓度三种表示方法的转化关系,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1619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 物质的量精品教学设计</a>,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16198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物质的量获奖教案设计</a>,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