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与朱元思书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03546/0-1721688525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 与朱元思书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03546/0-172168852512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 与朱元思书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03546/0-17216885251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 与朱元思书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03546/0-172168852518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 与朱元思书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03546/0-172168852520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 与朱元思书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03546/0-17216885252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 与朱元思书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03546/0-172168852528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 与朱元思书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03546/0-172168852530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3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简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03546/3-17216885266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简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03546/3-1721688526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PPT课件+教案[新教材]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13*与朱元思书/吴均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13*与朱元思书/吴均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13与朱元思书pptx、13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简案docx、13与朱元思书课文朗读mp3、美丽的富春江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视频欣赏:《美丽的富春江》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有“美人湖”之别称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富有神奇的魅力,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元代的吴桓赞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与朱元思书》,跟着吴均一起游览富春江……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他还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背景链接】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通史学,曾私撰《齐春秋》,为梁武帝所恶,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
自己辞官引退后,将要去隐居。我们现在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一般认为并非吴均写与朱元思之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
听配乐示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听清句子的停顿。同学们仿照示读放声自由朗读。
缥碧 湍急 轩邈 戾天 鸢飞夹岸高山 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有时见日
这篇骈文基本上由对偶句和四字句组成,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有时我们可通过它的音节读出有些句子对偶的特点,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等。
本文多用四字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借助注解和相关资料把课文通顺地译成现代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就像飞奔的马。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再读课文,分析本文的总体结构。
本文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第1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之美,点出其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下文即承“奇山异水”而分写之: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文中的哪一部分写“异水”?这水又异在何处呢?
第2段写“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浅青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说明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四句突出水之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
文中哪一部分写“奇山”?这山又奇在何处?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凄切的蝉声、凄异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寓视于听,以动写静。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补写群峰中林深叶茂以突出作者的喜不自胜、流连忘返。可见山之奇。
本文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听觉: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视觉: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为我们描绘出在“天”这个广阔背景下的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了富春江江水随山形而曲折变化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本文详略处理适宜,动静结合摇曳多姿。请你简要说明。
详写“山”,略写“水”。写山水动静结合又有变化。写“水”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我们从作者只言片语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在这幽静、安闲、纯净的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的感情也得到了升华,山水的美荡涤了身上所有世俗的尘埃,所有的争名夺利和忧愁烦恼全部烟消云散。由景生情,因景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明志,这是作者心弦上弹奏出的心音、情韵,既从侧面衬托出富春江山水的巨大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2与朱元思书pptx、《与朱元思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创作背景,重点字音,重点释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11* 与朱元思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感知文体,读准字音,与朱元思书,朗读课文,划分节奏,疏通文意,独一无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