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古对今》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005168/0-17217302788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下《古对今》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005168/0-172173027899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一下《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一下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一下《 操场上》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一下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一下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设计
展开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图画、字源识字等方式,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朝、夕”等字;会写“古、李、香”等字,感受汉字之美。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严寒、酷暑”的意思;感受对子之美。
3.情感目标:想象课文中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对韵之美。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严寒、酷暑”的意思;感受对子之美。
【教学流程】
课前导入,发布任务
1.回顾《对韵歌》。
(1)上学期学过的《对韵歌》,聪明的你们一定记得住,让我们拍着手,一起跟着音频读一读。
(2)不错!老师很高兴你们还记得它。今天老师还带来了礼物,一起来看看。
2.播放自创的《对韵歌》视频。
刚刚大家看到的视频,是同学自己原创的《对韵歌》。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也能写出自己的《对韵歌》。想和我一起学习创作《对韵歌》的同学请用端正的坐姿告诉我,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上课!
美图引对,初识韵文
1.学习“古对今”。
(1)出示组图一,引出“古对今”。
①我们来玩“看图猜对子”的游戏。(出示)这是第一组图,你能看出左右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1:(左边是柳树,右边是桃树)你的观察很仔细,你从图中的景物找到了对子。谁再来试试?
预设2:(左边是古代,右边是现代)真厉害,会思考。请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这些词语。(古代,现代)
②你能根据这两个词语,尝试说个对子吗?(古对今)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孩子。
(2)生拍手齐声朗读“古对今”,读出韵味。
看来大家都是小小指挥家,你们的节奏感真不错。
(3)学写“古”字。
①这里有个字,是这节课我们需要学写的生字。(出示“古”)
②谁来告诉大家这个字的结构?(上下结构)
③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怎么写才好看?应该怎样占格呢?(上宽下窄)
④关键笔画要注意,横是长横,竖要压着竖中线。现在老师先来写,请你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下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同时拿出小铅笔,描一写二。(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红笔勾画,口头评价。)
⑤老师看到写完的同学已经拿出拼音本,将屏幕上的词语抄在本子上了。让我们看看还有谁这样做了。(师补充课题)
⑥孩子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韵文题目,一起读!(古对今)
2.学习“圆对方”。
(1)我们继续来猜对子。这次猜对子之前,我们需要先来认识几个词语。
①依次出示“圆”字组图,引出与“圆”相关的词语。
这是什么?(汤圆)圆,对中国人来说寓意深长。正月十五吃汤圆,八月十五赏——(出示圆月图片)(圆月)。没错,这些都是咱们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它们都代表着要和家人一起—(出示团圆图片、词组)(团团圆圆)。
谁是小老师带大家读读?(生带读)咱们的小老师真厉害,字音标准、声音洪亮,掌声送给他。
②依次出示“方”字组图,引出与“方”相关的词语。
再来看第二幅图。这是—(魔方)。魔方里有很多—(方块)。它更是“方方正正”的。让我们把这组词读准。(师教读)
(2)这次的对子藏在词语之中,谁来猜猜?(圆对方)看来聪明的你已经从上一个对子里找到了窍门。
(3)其实,对子我们还可以反过来读,来试一试。(圆对方,方对圆。)
(4)对子真有趣,让我们也读得更有趣,一起拍手正反读一读。
3.品析韵文,初寻韵之秘。
(1)齐读首句对子。
(出示“古对今”“圆对方”)刚才我们已经看图猜出了两个对子,现在我们拍着手,把这两个对子读一读。
接下来,我们继续去探寻对子的奥秘。
(2)寻找对子的秘密。
孩子们,刚才咱们读的这几个对子都是几个字对几个字?(一个字对一个字)
没错,这样的对子我们把它叫作单字对。再仔细看,“古、今”“圆、方”它们还是一对—(反义词)。这样的对子,我们也把它叫作反义词对。所以,我们学到了两种写对子的方法,可以用单字对和反义词对,写成对子。
4.学习“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接下来老师要增加猜对子的难度:看多幅图,猜多个对子。
(1)聚焦冬天。
①(播放冬天视频)谁来说说冬天带给你的感受?(冷)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我们冻得瑟瑟发抖。瞧,这就是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人。
②字理识“寒”。
(出示“寒”字图)你能猜猜这幅图代表的是哪个字吗?(寒)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房子就是宝盖头,地上的水就是两点,两旁堆满的柴火就是中间的横竖。)说得真好,看来你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善于关注细节的孩子。看呀,连房子和柴火都不能让这个人暖起来,他依然冷得瑟瑟发抖,地上的水都冻成了冰。这就是——(寒)。所以“寒”就是什么意思?(冷的意思)
③“寒”字扩词。
很冷很冷我们可以说—(出示词卡)严寒。
④师带领了解“两点水”。
“寒”和“冬”有个共同的部分,找一找。(两点)没错,这两点表示和寒冷有关。在生字下面的时候叫作两点底;作为偏旁在生字左边的时候,就是我们学过的两点水。你还能举出带有两点水的字吗?(冷、冻、冰、凉)(出示“凉”字字卡)一下子列举这么多字,看来大家平时就是爱阅读、善积累的好孩子。
⑤学习“严寒”。
“寒”就是冷,“严寒”就是非常非常冷。来,让我们带上动作读一读这个词。
(2)聚焦夏天。
①学习“酷暑”。
刚学了“严寒”,现在考考大家,很热很热叫—(酷暑)(出示“酷暑”词卡)。我们来看看,“酷暑”是什么样子。
(播放视频)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热)
②认识“暑”。
“酷暑”这个词里也有一个字表示热,找找看是哪个字。(暑)“暑”这个字表示热。这个字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很热。谁来说说你的发现?(上面有个“日”)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者”,这个“者”在以前代表“诸”,表示万事万物。大家想啊,中午的时候,人们站在太阳底下烤着,热得大汗淋漓。所以,“暑”就是什么意思?(热)大家看,我们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就记住了这个字。带上动作来读读“暑”。
(3)找对子。
回到这两幅图中,我们可以怎么说对子?(生拍手,读出韵味“严寒对酷暑”。还可以反着来读,“酷暑对严寒”。)严寒和酷暑我们已经感受过了,现在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春天和秋天的景象。
(4)聚焦春天。
瞧,春天来了!(播放春天视频)这就是春天的美景。(出示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温暖)请你来读一读暖暖的春意。(教师相机正音:“春”是翘舌,“暖”是鼻音。)读得真好,让老师感受到了春风拂面的温暖。全班一起读。
(5)聚焦秋天。
如果说,春天让人温暖,那秋天呢?(出示秋天叶落之景)(凉爽)请你直接读出秋天的丝丝凉意。
再读得慢一点儿,我就能感受到习习凉风了。全班一起读。
(6)猜对子。
现在,两幅图可以引出的对子是什么?(春暖对秋凉)让我们想象画面,读出韵味。
我们的春夏秋冬就在这四季轮回中生生不息。(出示“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7)趣味对韵。
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和我一起做做游戏:老师出上半对,你们用“我对……”的句式接下半对。
我说严寒。(我对酷暑。)我说酷暑。(我对严寒。)我说春暖。(我对秋凉。)我说秋凉。(我对春暖。)
品析韵文,对韵识趣
1.品析韵文,探究韵之秘。
(出示韵文“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孩子们看,这就是你们通过自己的力量猜出来的对子。看老师圈出来的字,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引导生发现对韵可为双字对,意思有关联的词语也可组成对子。)这就是我们对对子的第二个小方法——用双字对和意思相关联的词语来对。
2.齐诵第1小节。
刚才,我们用“看图猜对子”的方法学习了第1小节,现在我们要读出对子的韵味。请大家一起拍手,我们齐诵第1小节。
趣读对子:里面的对子不见了,同学们看着图还能对出来吗?尝试一下。
四、自主学对,探究韵文
刚才我们学习第1小节,读到了单字对、双字对、反义词对和意思关联对,那我们从2、3小节里又可以读到哪些对子呢?
1.自读2、3小节,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自读2、3小节。出示学习提示:
①你可以根据拼音或其他自主识字方法,将字音读正确,将对子读通顺。
②请你试着找一找、标一标这里面的对子。
(2)请一位学生上台边读边标出对子。看,这是这个同学标出的对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你找到的对子和他是否一样。
2.学习第2小节,随文识字。
(1)出示“晨”“朝”“暮”。
看,这是刚才对子里说到的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部分,是什么呢?(“日”)它们和什么有关?(太阳)没错,这三个字不仅和太阳有关,还与不同时候的太阳有关。看着动画仔细观察,猜猜看究竟是哪个字。
出示动画:
太阳升起,代表一天开始,这时候就叫作—(晨)。
太阳升起在草丛间,而这个时候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这就叫作—(朝)。
一天结束,太阳落到草丛之下,这时候就叫作——(暮)。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个字。
(2)由“暮”引导学习“夕”,拓词。
夜幕降临,夕阳西下,这个时候的太阳叫作—(夕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夕”?(减一减:“名”“多”)老师喜欢你的学以致用。要落山的太阳叫夕阳,早上的太阳叫朝阳(出示词卡)。那考考你们,晚上的彩霞叫什么?(晚霞)那“朝霞”又是什么时候的彩霞呢?(早上的)这样都难不住你们,真棒!
(3)同桌合作,趣读对子。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就在这朝夕之间悄然而过。同学们,和你的同桌一起拍拍小手,让我们一边读对子,一边感受美丽而平淡的日子。
3.探究第3小节,了解词语韵味。
在第1小节我们感受了四季更替,在第2小节又感受到了一日朝夕,那第3小节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
(1)出示第3小节组图。
大家看,这是第3小节,你能看到什么?(鸟、桃子……)这是美丽的春日景色。让我们想着画面,一起来读一读。(师生共读)
(2)找四字词对。
同学们,在这一节中藏着两个四字词语,你找到了吗?(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的四字词语也可以拆成对子。“莺歌对燕舞”其实是从“莺歌燕舞”而来,“鸟语对花香”是从“鸟语花香”而来。(出示拆分动画)
(3)师生合作,趣读对子。
请全体起立,双手背在身后,老师帮大家打节奏,大家一起摇着头来读一读。(师拍手摇铃,生齐诵第3节。)
大家读得真好听,看来都有当小小表演家的潜力。
熟读成诵,指导书写
1.统整全文,熟读成诵。
学完三个小节,请大家跟着音乐试着来背一背吧!
2.指导书写“李”“香”。
桃李满天下,芳香扑鼻,最后我们来写写“李”和“香”两个字。
(1)出示“李”“香”,引导学生发现结构。(都是上下结构)
(2)教师引导发现占格。
同样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占格却有所不同。(出示字形框)“李”字是上窄下宽,“香”字是上宽下窄。
(3)师范写,指导关键笔画,生书空、描红。
“李”上面窄,撇捺就要收紧;下面宽,横是长横。
“香”是上宽下窄,所以撇捺要舒展,把下面的“日”包住。
师巡视,现场评改。
(4)生在拼音本上抄写与“李”和“香”有关的词语。
(5)展评。
3.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写《对韵歌》的多种方法,大家回家以后请以“春天”为主题,自己创作一首《对韵歌》。
(1)帮助寻找创作方向。
春天可以写什么,谁来说说?(花、颜色、味道……)
(2)现场尝试创作。
我们今天学习了单字对、双子对、反义词对、意思关联对。你能模仿现场创作对子吗?(绿对红、柳树对樱花……)
(3)提示创作形式。
同学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创作。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对子说出来、画出来,也可以拍成小视频和我们一起分享。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83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古对今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美读导入,读准字音,精读韵文,各美其美,趣玩游戏,美美与共,美析字源,写好“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古对今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古对今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古对今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古对今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