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2024—2025学年音乐四年级下册人音版(201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6/16005511/0-17217375383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小结拓展,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小溪流水响叮咚》仿佛是一首来自田野的歌谣,旋律清新舒展,歌词生动形象,带我们走进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小溪画卷。歌曲节奏明快活泼,旋律时而轻快跳跃,时而婉转悠扬,像是在描绘着小溪欢快流淌的画面,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的结构也别具匠心,采用二段体。第一段(1-16小节),节奏轻快,旋律活泼,特别是第3、4小节的附点四分音符和第11小节的切分节奏,让音乐充满了动感和活力。第二段则弱起开始,情绪更加舒展热情,结尾的“啦”节奏欢快,富有特点,描绘了小溪最终汇入大海的壮阔景象,仿佛将这首歌曲推向了高潮。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课堂互动,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但部分学生对节奏和演唱技巧需要加强练习。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感受歌曲中描绘的美丽田园景色,以及小溪流淌的动感与活力,体会歌曲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艺术表现:通过聆听、模唱、欣赏等方式,体验歌曲的情绪,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音乐表现力。
3.创意实践:学习用连音与跳音唱法,演唱歌曲中舒展与跳跃的乐句,并用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欢快优美的情绪。
4.文化理解:了解歌曲所表达的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轻快、放松、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打击乐器创编伴奏。
2.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
三、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示范法、讲解法、游戏法、合作学习法、体验式学习法
四、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钢琴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小溪流淌的音频,并展示小溪图片,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小溪的动感与活力。
2.轻轻地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导入课题:《小溪流水响叮咚》。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初听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让同学们闭眼仔细聆听,感受音乐带来的奇妙旅程,并请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呢?(歌曲的音乐情绪)
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小溪的特征,例如:欢快、活泼、轻快、优美、抒情等。
2.再听歌曲:
请同学们轻轻晃动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并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为四二拍子。
鼓励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条欢快的小溪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听到了哪些声音?
(二)探究
1.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有几个乐句?歌曲基本采用了哪一种旋律的进行方式?
2.按节奏朗读歌词:
引导学生以轻快活泼的语气按节奏朗读歌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一些音乐术语,例如:附点四分音符、切分节奏、四分休止符等,并让学生在歌词中找出这些音乐符号。
3.师生一起用“啦”模唱歌曲旋律:
引导学生用手点击拍子,用“啦”来模唱歌曲旋律,加深对旋律的理解和记忆。
(三)示范
1.引导学生以轻快、放松、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一段歌词,并注意演唱技巧,例如:换气、咬字、表情等。
2.针对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如何用更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如何用表情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重点讲解最后两句“啦”的演唱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啦”的节奏特点,并进行示范演唱。
环节三:巩固延伸
1.鼓励学生尝试自学第二段歌词,并根据歌词内容想象小溪流淌的景象,以及最终汇入大海的壮阔场景。
2.鼓励学生分享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互相帮助,共同解决。
3.引导学生带着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完整演唱歌曲,并鼓励学生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将歌曲演绎出来。
4.介绍准备好的打击乐器,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用乐器表达音乐情绪。
5.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为歌曲设计不同的伴奏方案,并进行表演。
6.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用打击乐器伴奏,并鼓励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六、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充满活力的歌曲,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小溪欢快地流淌,听到了它“叮咚”作响的声音。
*我们一起感受了小溪的动感与活力,并学习了用轻快、放松、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在演唱中,我们要注意节奏和演唱技巧,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让音乐更加生动有趣。
作业:
回家后继续练习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演绎。
思考歌曲中所表达的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七、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通过聆听音乐和观看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音乐环节:通过朗读歌词、模唱旋律等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结构和节奏特点。
(3)巩固延伸环节:通过演唱、伴奏、表演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八、板书设计
小溪流水响叮咚
轻快、活泼、富有弹性
连音、跳音
打击乐伴奏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情境导入、互动学习、表演实践”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并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节奏和演唱技巧方面仍需加强练习,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在引导学生创作歌词和表演歌曲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意。
改进措施:
增加节奏练习的环节,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节奏。
提供更多创作歌词的素材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们创作的热情。
在歌曲表演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他们进行创意表演,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尽情展现自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三年级上册维也纳的音乐钟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小结拓展,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第2课 草原森吉德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小结拓展,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音版三年级上册赛马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小结拓展,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