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页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页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共6页。
    1.在央视播出的《探索·发现》考古专题节目中,一组与生产工具相关的文物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以下是观众按照生产工具出现的时间先后进行的排序,正确的是( )
    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B.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C.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青铜农具
    D.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
    2.春秋时期,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其表现之一就是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除此之外,还表现在( )
    A.玉器雕刻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B.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C.海外贸易兴盛
    D.集市上出现了纸币
    3.“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
    A.周王室势力大减B.周朝即将灭亡
    C.分封制得到巩固D.周朝政局稳定
    4.据统计,春秋时期有100多个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只有十几个,大量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与中原各国合并到一起。这一现象表明( )
    A.“尊王攘夷”巩固了周天子的权威
    B.战国时期相对和平安定
    C.争霸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D.春秋时期国家完成了统一
    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主要是为了( )
    ①争夺土地和人口 ②帮助弱国、小国发展军事力量 ③争夺支配别国的权力 ④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A.①②③④B.②④
    C.①③D.①④
    6.在春秋诸侯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这表明( )
    A.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B.西周的分封制已经瓦解
    C.人民遭受战争灾难之苦
    D.争霸战争孕育统一趋势
    【练能力】
    7.中国古代人的名和字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特征。春秋时儒家有个弟子叫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儒家弟子叫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力士姓牛,字子耕。此现象说明( )
    A.牛处于十二生肖之首
    B.春秋时期人们学会养牛放牧
    C.当时牛耕已出现
    D.牛成为当时人们崇拜的图腾元素
    8.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的是( )
    A.“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B.周王室衰微,诸侯称霸
    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各国竞相改革,以求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9.西周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侯”。公元前323年,韩、赵、魏、燕、中山五个诸侯国的国君同时称“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社会衰败B.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D.周王室衰微
    10.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铁犁牛耕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②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诸侯激烈争斗,先后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④D.①②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
    (2)从材料二“春秋无义战”中可知,春秋争霸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练素养】
    12.引发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实行变法改革
    B.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3.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煮盐业、冶铁业、漆器制作等发展起来。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和经营者,聚居于城中的“肆”里,边生产边销售。这反映了该时期( )
    A.农业迅速发展B.手工业水平较高
    C.商业繁荣发展D.海外贸易兴盛
    14.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号令,社会上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这说明下列哪一制度逐步瓦解( )
    A.禅让制B.世袭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15.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齐国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打出“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
    D.重用商鞅,实行变法
    1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C.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角逐中原,成为春秋首霸
    D.战争持续不断,分裂趋势加强,阻碍历史发展
    17.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的变革时期。让我们跟随兴趣小组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春秋时期群雄并起的年代。
    任务一 【看图析史·说变化】
    (1)从以上两幅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根据常识,分析铁农具有哪些优点。
    任务二 【解读史料·析原因】
    材料一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2)结合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用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晋文公重用狐堰、赵衰等人,修明内政,增强战备;又号召诸侯勤王,平定周王室王子带之乱,迎襄王复位,树立了政治威信。他开创了晋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原霸权局面。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齐桓公与晋文公称霸的共同原因。
    任务三 【情感升华·谈感悟】
    (4)从“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雪耻复国”中,你有何感悟?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A 2.B 3.A 4.C
    5.C 【解析】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是获得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
    6.D 【解析】“在春秋诸侯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表明争霸战争孕育统一趋势。故选D项。
    练能力
    7.C 【解析】这三个人的名字能反映出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牛耕技术。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牛耕。牛耕的使用,使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故选C项。
    8.A 【解析】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国人暴动”,厉王逃亡。此事件发生于西周时期,故A项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B、C、D三项都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故选A项。
    9.D
    10.D 【解析】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华夏族和其他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项。
    11.(1)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
    (2)为了争霸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
    练素养
    12.C 【解析】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引发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故选C项。
    13.B
    14.C 【解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号令,天子反而需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争霸战争,社会上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故选C项。
    15.B 【解析】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后,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这是齐桓公得以称霸的最主要原因。故选B项。
    16.D 【解析】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为后来秦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故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走向统一,也正是这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故选D项。
    17.(1)信息: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等等。优点:坚硬、耐用、便利、省力。
    (2)状态: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根本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重用人才;通过改革富国强兵;以“尊王攘夷”为名义。
    (4)我们要善于改革创新,要有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志向,要有发愤图强、执着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期中测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期中测试卷(一),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