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语 文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5页,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试题均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梳理·探究(共27分)
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班级开展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形成了下面的活动任务单,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认真学习勤积累
下面是同学们在学习任务单上看到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完成1—3题:
大浪淘沙,往事成风。时代的洪流里,曾涌现过数不尽的“大英雄”:他们或是在自己领域锋芒毕露,最终成为妇rú皆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或是在大庭广众,慷慨淋漓大骂特务的民族脊梁闻一多;抑或是在悬崖峭壁上能酣然入睡的红军战士……文学的舞台上,同样也 因“小人物”而五彩斑lán:如以一本粗拙的《山海经》温暖了迅哥儿整个童年的长妈妈;如已病入膏肓还不忘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又如沥尽心血准备大半辈子,造成高台阶房子后却变得烦躁失落的父亲……无论是“大英雄”还是“小人物”,他们都在历史的风尘里尽诉生命的意义。
1.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酣 然入睡 (2)粗拙
2.请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妇 rú 皆知 (2)五彩斑 lán
3.划线词语在语境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 锋芒毕露 B. 大庭广众 C. 慷慨淋漓 D. 沥尽心血
4.下面是同学们对有关文学常识的积累,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B.《活板》作者毕昇,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本文选自《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鲁迅对长妈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
D.《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活动二:积极讨论找病句
5.以下选项是同学们学完第一单元课文后进行的讨论,这些发言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努力的结果。
D.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呈现出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活动三:搜集广告学文化
6.在课外,第一组同学通过搜集不同媒体的广告,记录了几条广告词,其中最适合作为环保公益广告的一条是( )(2分)
A.牢记事故“杯”(悲)剧,不做千古“醉”(罪)人。
B.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C.毒瘾人生没有 Ctrl+Z。
D.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活动四:诗句运用显真知
第三组同学通过梳理学过的古诗,将一些经典名句运用到自己的周记中,请你补充完整。(10分)
7.诗歌即人生,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运用诗句。当抒写豪迈气魄时,我们不仅可以吟哦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还可以高唱杜甫的(1)“ ,
”(《望岳》)。当我们身处迷雾中时,不仅可以用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告诉自己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也可以用王安石的(2)“ , ”(《登飞来峰》来告诉自己,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惧怕困难,自然会达到陆游笔下(3)“ , ”(《游山西村》)的豁然开朗的境界,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杨万里告诫我们(4)“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要放眼长远,不可松懈。人生在世,不能只为自己而活,更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其五)》中所言;(5)“ , ”。
活动五:阅读名著深探究
8.下面三部名著是第四组同学在学校数字教育平台中发现的阅读书目,请你为它们选择合适的推荐语,并将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1)《海底两万里》
(2)《骆驼祥子》
(3)《红岩》
A.争取自由的革命斗士,传承不衰的革命精神。
B.科学理性的幻想,惊险奇特的故事。
C.底层小人物的悲剧故事,人民艺术家的悲悯情怀。
9.小说的结尾往往对整部作品起到勾连作用,耐人寻味,给人启迪。《骆驼祥子》的结尾写道:“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请你结合小说的内容,探究作者这样作结有何用意。(2分)
二、阅读·鉴赏·感悟(共33分)
(一)阅读《登幽州台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此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时有感而作。“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写出了时间流逝, 一去不返。这里的“古人”指已故之人,“来者”指未来之人。
C.“念天地之悠悠”这一句诗人登高远眺,既写出了宇宙茫茫,空间辽阔,也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
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1—15题。(13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 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霜,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竹其有知必能谓余为解人石也有灵亦当为余首肯。
1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1分)
竹 其 有 知 必 能 谓 余 为 解 人 石 也 有 灵 亦 当 为 余 首 肯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画竹之法,不贵拘泥成局
B.可远观而不敢亵玩焉 依于右而不围于石,是其节也
C.不特为竹写神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D.瘦劲孤高,是其神也 乃取一葫芦置地,以钱覆其口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可爱者甚蕃 (2)陶后鲜有闻
(3)故板桥画竹 (4)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分)
(2)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霜,节节干霄。(2分)
15.清代学者符曾说:“凡花之妙,在于香色。而竹则无色无香,独妙于韵。盖香色易知而韵难知,宜赏韵者鲜矣。”而莲、竹皆非“凡花”,周敦颐盛赞莲是“花之君子者”,郑板桥也称竹“似乎士君子”。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莲、竹之韵分别体现在何处。(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7分)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眼中的杨绛先生
①五月二十七日晨,在协和医院送别杨绛先生。先生容颜安详、平和,一条蓝白小花相间 的长款丝巾熨帖地交叠于颈下,漾出清新的暖意,让人觉得她确已远行,是回家了,从“客栈”返回她心窝儿里的家。
②作为敬且爱她的读者之一,近些年我有机会十余次拜访杨绛先生,收获的是灵性与精神上的奢侈。而杨绛先生不曾拒我,一边印证了我持续的不懂事,一边体现着先生对晚辈后生的无私体恤。后读杨绛先生在其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中写下“初识铁凝,颇相投”,略安。
③二〇〇七年一月二十九日晚,是我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在三里河南沙沟先生家中, 保姆开门后,杨绛亲自迎至客厅门口。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薄羽绒背心,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她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洁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着我。我有点拿不准地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曰:“何不就叫杨绛姐姐 ? ”
④我自然不敢,但那份放松的欢悦已在心中,我和杨绛先生一同笑起来,“笑得很乐”—— 这是杨绛先生在散文里喜欢用的一个句子。
⑤那一晚,杨绛先生的朴素客厅给我留下难忘印象。未经装修的水泥地面,四白落地的墙壁,靠窗一张宽大的旧书桌,桌上堆满了文稿、信函、辞典。沿墙两只罩着米色卡其布套的旧沙发,通常客人会被让在这沙发上,杨绛则坐上旁边一只更旧的软椅。我仰头看看天花板,在靠近日光灯的地方有几枚手印很是醒目。杨绛先生告诉我,那是她的手印。七十多岁时她还经常将两只凳子摞在一起,然后演杂技似的蹬到上面换灯管。那些手印就是换灯管时手扶天花板留下的。杨绛说,她是家里的修理工,并不像从前有些人认为的,是“涂脂抹粉的人 ”。
⑥除了有时读书超时,杨绛先生起居十分规律,无论寒暑,清晨起床后必先做一套钱锺书先生所教的“八段锦”,直至春天生病前,弯腰双手可轻松触地。
⑦ 我想起杨绛告诉我钱先生教她八段锦时的语气,极轻柔,好像钱先生就站在身后,督促她每日清晨的健身。那更是一种从未间断的想念,是爱的宗教。杨绛晚年的不幸际遇,丧女之痛和丧夫之痛,在《我们仨》里,有隐忍而克制的叙述,偶尔一个情感浓烈的句子跳出,无不令人深感钝痛。她写看到爱女将不久于人世时的心情:“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送别阿圆时,“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摧垮杨绛,她还要“打扫现场”,从“我们仨”的失散到最后相聚,杨绛先生独自一人又明澄勇敢、神清气定地走过近二十年。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也是一个爱的奇迹。
二
①有时候我怕杨绛先生戴助听器时间长了不舒服,也会和先生“笔谈”。我从茶几上拿过巴掌大的小本子,把要说的话写在上面。这样的小本子是杨绛用订书器订成,用的是写过字的纸,为节约,反面再用。我在这简陋的小本子上写字,想着,当钱锺书、杨绛把一生积攒的版税千万余元捐给清华大学的学子们,是那样地毫不吝啬。我还想到作为文学大家、翻译大家的杨绛先生,当怎样地珍惜生命时光,靠了怎样超乎常人的毅力,才有了如此丰厚的著述。为翻译《堂吉诃德》,她四十七岁开始自学西班牙语,伴随着各种运动,七十二万字,用去整整二十年。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杨绛参加了邓小平为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后举行的国宴,邓小平将《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贵宾,并把译者杨绛介绍给国王和王后。杨绛先生说,那天她无意中还听到两位西班牙女宾对她的小声议论,她们说“她穿得像个女工”。
②“她们可能觉得我听不见吧,我呢,听见了。其实那天我是穿了一套整齐的蓝毛料衣服的。”杨绛说。经历了太多风雨的杨绛,坦然领受这样的评价,如同她常说的“我们做群众最省事”,如同她反复说的,她是一个零。她成功地穿着“隐身衣”做大学问,看世相人生,哪怕将自己隐成一位普通女工。
③记得有一次在北京和台湾“中研院”一位年轻学者见面,十几年前她在剑桥读博士,写过分析我的小说的论文。但这次见面,她谈的更多的是杨绛,说无意中在剑桥读了杨先生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两部话剧《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惊叹杨先生那么年轻就展示出来的超拔才智、幽默和驾驭喜剧的控制力。接着她试探性地问我可否引荐她拜访杨先生,就杨先生的话剧,她有很多问题渴望当面请教。虽然我了解杨绛多年的习惯——尽可能谢绝慕名而来的访客,但受了这位学者真诚“问学”的感染,还是冒失地充当了一次引见人,结果被杨绛先生简洁地婉拒。我早应知道会是这个结果,这个结果只让我更切实地感受到杨绛先生的 “隐身”意愿,学问深浅,成就高低,在她已十分淡远。任何的研究或褒贬,在她亦都是身外之累吧。自此我便更加谨慎,不曾再做类似的“引见”。
④她感慨那个时代那一代作家。“今天,我是所谓最老的作家了,又是老一代作家里最年轻的。”那么年轻一代中最老的作家是谁呢?——我发现当我们想到一个人时,杨绛先生想的是一代人。
16.速读全文,请在下面思维导图的空缺处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两人初次见面
(1)
做“八段锦”,忆家人
做“八段锦”,忆家人
不普通的普通人
初识 杨绛
何不就叫
生活节约却捐赠千万版税
淡泊世事,“隐身”做学问
淡泊世事,“隐身 ”做学问()做“八段锦”,忆家人
穿“隐身衣”的
(3)
杨 绛
杨绛姐姐
17.作者的情感表达非常内敛,仿照示例,给画波浪线的句子作批注。(2分)
示例:[原文]先生容颜安详、平和, 一条蓝白小花相间的长款丝巾熨帖地交叠于颈下,漾 出清新的暖意,让人觉得她确已远行,是回家了,从“客栈”返回她心窝儿里的家。
[批注]用“远行”“回家”来说杨绛先生的辞世,像是一次郑重的送别,作者没有用哀伤的 笔调来写。反而用“蓝白小花相间的丝巾”表达了一种暖意,其中更有生命得其所的另一 种欢欣。
[原文]我想起杨绛告诉我钱先生教她“八段锦”时的语气,极轻柔,好像钱先生就站在身后,督促她每日清晨的健身。
〔批注〕
18.从杨绛和不同人的交往态度中,你发现了一个怎样的杨绛?结合本文,联系杨绛的《老王》或其他作品,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10分)
从理解一朵花开始
黄咏梅
①说实话,在往前一点的年岁,四季之中我最爱秋季,喜欢它从凉渐变至冷的那个阶段,清凉又不至于萧瑟,而最重要的是,喜欢它不像春天那么热闹。春天看花的时候,我亦独赏枝头的那一朵。土地解冻,万物苏生,百鸟归巢,叽叽喳喳,这种热闹的春天景象,一度被年轻的我偏执地认为不够“酷”。
②真正认识春天,懂得欣赏春天的时候,我已人届中年,那几乎就是从理解一朵花开始的。
③去年春天,我们去安徽砀(dàng) 山县看梨花。梨花,在古典诗词的意象中,总是隐喻离愁别绪。分离、飘零、楚楚可怜,甚至形容女孩的眼泪也是“梨花带雨”。然而在一个叫良梨的村子里,我体会到梨花的另一种隐喻。砀山县有百万亩梨园,每年春天,梨花开的时候,名符其实一片香雪海。在这里,梨花似乎远离了文学作品赋予的形象,它美好、甜蜜、盛大,梨花的盛开便是一张张丰收的笑脸。蜜蜂围着花蕊跳舞,昆虫在花心里探头探脑,甚至一阵微风吹来,对这里的人来说,都是大自然对他们的报答。
④在良梨村的万顷梨园,我看到果农爬上高高的梯子,手上拿着一根小棍子,像是在对一朵朵梨花施展魔法。当地的村民告诉我,他们这是在争分夺秒点梨花。点梨花是砀山梨园世代沿袭的传统绝活。一根小棍子上系一小团鸡绒毛,蘸一下采集来的花粉,往梨花的花蕊中轻轻一点,这里一下,那里一下,果实就这样获得了孕育的机会,梨花花期短暂,果农争分夺秒,人工投粉可以大大提高梨树的结果率。
⑤砀山梨是整个村子的经济支柱,延伸的产业链更是以一朵梨花为开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梨花成就了这个村。当地有一棵被命名为“乌龙披雪”的梨树王,三百多岁了,依旧不负众望,洁白的梨花几乎将树上的虬枝全都覆盖住了。这棵梨树王,丰年的时候,结果可达四千多斤。我从那一树梨花中,仿佛看到压满枝头的金灿灿的梨子,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气息。
⑥梨花带活了良梨村的旅游经济,田野上建起了一间间崭新的民宿,设施既现代化又不失乡土气息。
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民宿外墙上那一幅幅色彩鲜艳、生趣盎然的农民画。其中有一面墙,画着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妇,她的头上裹着绣满梨花的绿色头巾,怀里抱着一只老母鸡。她张大眼睛,深情地望向远方,农民画,画得并不讲究,但画中老妇的眼神一下就吸引了我,我不由自主地随着她目光的方向看过去:那是一片土地上的海洋,梨花如层层海浪,如此壮观,如此繁盛,隔着那么远,我都能感受到梨花在枝间喜悦的颤动,我将这幅画取名为《春天在那里》。
⑧很长一段时间,在对着春花秋月感怀的时候,我几乎忘记了,花朵的盛开不仅仅只有好看,也不是只为了勾起人们朝花夕拾的唏嘘。花朵是对果实的召唤,如同春天是对秋天的召唤,那些被花瓣小心呵护着的花蕊,是鲜花怀抱着的果实的心愿。从一朵娇弱的梨花里,我看到了丰硕的果实,看到了生命的尊严和力量,看到了一个个“良梨村”在一片梨花开放中崛起的画面。春天,一年之初,四季之始,在春天盛开的所有花朵里,都蕴藏着一个个果实的心愿,这是花朵的本义,也是春天的本义。
⑨我爱上了这样的花朵,也爱上了这样的春天,因为人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应该怀抱着这样的心愿。
19.文章第①段运用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20.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3分)
蜜蜂围着花蕊跳舞,昆虫在花心里探头探脑。(赏析修辞手法)
21.请简要分析第⑤段划波浪线句的写景手法及其作用。(3分)
我从那一树梨花中,仿佛看到压满枝头的金灿灿的梨子,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气息。
22.第⑧段“从一朵娇弱的梨花里,我看到了丰硕的果实”,“我”看到了什么丰硕的果实?请结合文章主题简要分析。(2分)
三、表达·交流·创见(4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向上,是万物生长的方向,也是人生发展的方向。向上,非经努力而不能达到。对于少年来说,唯有向上才能紧跟时代,不负此生,书写最美的青春。请以“青春,向上” 为题目,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不少于500字。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力求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7,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17,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古诗文,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生版+教师版),文件包含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教师版docx、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