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练习第22练现代文阅读Ⅰ四(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练习第22练现代文阅读Ⅰ四(附解析)第1页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练习第22练现代文阅读Ⅰ四(附解析)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练习第22练现代文阅读Ⅰ四(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练习第22练现代文阅读Ⅰ四(附解析),共4页。
    [2024·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土星5号火箭升空了!
    它一点一点上升,庞大的身躯稳健有力。
    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被巨大的推力紧紧摁在座位上。火箭在他们身下持续上升,各级火箭按照预定程序点火,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周后,宇航员检查了火箭和飞船状况。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飞船推向更远的高空。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
    终于抵达月球上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鹰号离开,向着月球越飞越近。柯林斯驾驶着哥伦比亚号孤独地环绕月球飞行。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
    预定着陆区在哪儿?宇航员们全力搜寻。但是意外忽然发生:当他们发现着陆区,鹰号已经飞过了头!数英里一闪而过,舷窗外的月球变得崎岖不平。家园远在万里之外,更无法奢望什么援手。此时此刻,他们能做的,只有保持镇定,平稳驾驶,继续飞行。
    看到了,就在不远处,那里平整而干净!鹰号慢慢减速、缓缓下降。登月舱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直到平稳落地!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地球,人们鸦雀无声、屏息聆听。
    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太空传来,那是阿姆斯特朗从月球发出的声音:“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他异常平静,地球上的人们却爆发出欢呼的声音。随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沿着舷梯爬下登月舱。
    陌生、寂静、壮丽的月球从此有了生命。
    (摘编自布莱恩·弗洛卡《登月》,袁玮译)
    材料二 今年6月,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举行会议,中国科学家介绍了“嫦娥四号”探月任务,表示将于2018年底前将中继卫星发射至月球背面上空一个引力稳定的位置,即地-月L2点,这颗中继卫星将执行为期三年的任务。新华社的报道没有透露“嫦娥四号”发射的具体时间,只是说将在2020年之前发射。自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抵达月球之后,中国的“嫦娥三号”首次于2013年在月球实现软着陆。它搭载的“玉兔一号”月球车共有6个轮子,在任务结束前共行驶了约114米。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玉兔一号”的探地雷达探测到其着陆点下方有9个明显不同的地下层,表明该地区有着复杂的地质史,这与“阿波罗号”宇航员探索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根据今年6月在联合国会议上发布的信息,“嫦娥四号”任务的主要工程目标包括进行月球背面着陆和深空数据中继。中国方面已邀请国际社会围绕“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建立合作关系。
    (摘译自斯蒂芬·克拉克《中国计划在2020年
    前登上月球背面》,2015年9月22日,
    英国“当今天文学”网)
    材料三 从古至今,人类举头望月,传颂动人神话,谱写优美诗篇,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亿万年来,月亮的“图案”从未变化。月球绕地球一圈的公转周期完全等于月球自转周期,所以人们只能看到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我们把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称为“月背”。2019年1月1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里,科技人员见证了“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顺利完成“两器互拍”,这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实施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巡视探测的国家。人类开启了探索月球背面的新纪元!
    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科学探险。月背探测是中国航天的首个世界第一,它具有巨大的科学和工程意义,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玉兔二号”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勇气和智慧,像一位孤胆英雄,面对未知的风险与挑战,勇敢进发,努力探索。得益于驾驶员团队的悉心照料与陪伴,“玉兔二号”已经创造了人类月面巡视器生存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玉兔二号”探测到了冯·卡门撞击坑的地下结构以及月球背面的最低温度等,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本书完稿之际,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飞离地球,中国航天人的目光又随之投向深空。我由衷期盼这本书能引领读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滋润心中科学的幼苗,点燃胸中追梦的火焰,更希望年轻人能够沿着这一代航天人的足迹,不惧孤寂,保持好奇,去探索火星,去探索木星,不断追逐心中的星辰大海。
    (摘编自吴伟仁《〈月背征途〉推荐序》)
    1.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横线语句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A.⑥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①⑥③⑤
    C.⑥④①②⑤③ D.②⑥①④③⑤
    答案:B
    解析:材料一中画线句介绍了船箭分离的整个过程。解题时,先观察材料一文末的绘图,再浏览题目中的6幅图,确定其中最初船箭完整一体和最后只剩飞船组合体的两幅图,即②和⑤,由此排除A、C两项。然后比较B、D两项,差别在④⑥的排序上。④图解的是“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⑥图解的是哥伦比亚号转身后与鹰号对接,④在前,⑥在后,故选B。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星5号“体型”庞大,因为它需要把逃逸塔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不过在飞行途中它会不断地分离,以减轻自重。
    B.鹰号的着陆过程并不顺利,飞船飞过了预定着陆区,前方情况不明,但是两位宇航员镇定、冷静地解决了突发问题。
    C.2013年,“嫦娥三号”搭载“玉兔一号”在月球安全着陆,这为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玉兔二号”在月球的生存时间已经超过了“玉兔一号”,它探测到了全新的科学数据,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答案:A
    解析:A项,“它需要把逃逸塔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可知,逃逸塔不用被送入月球轨道。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期待着”“此时此刻……人们鸦雀无声”等语句,烘托了登月舱即将着陆时的紧张气氛。
    B.材料二引用我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将“玉兔一号”和“阿波罗号”的探测结果进行比对,然后对后者提出质疑。
    C.材料三使用“世界上首个”“首个世界第一”等词语,表明“嫦娥四号”探测器取得不凡成就,也表现了驾驶员团队获得成功后激动的心情。
    D.从材料一的成功登陆月面,到材料二“探测到……不同的地下层”,再到材料三的月背征途,可以看出人类在不断地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
    答案:D
    解析:A项,“烘托了登月舱即将着陆时的紧张气氛”错误,“此时此刻……人们鸦雀无声”烘托的是登月舱平稳落地后人们不确定驾驶员是否平安时的紧张气氛。B项,“对后者提出质疑”于文无据,材料二只说两者“搜索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并没有质疑“阿波罗号”的探测结果。C项,“也表现了驾驶员团队获得成功后激动的心情”曲解文意,“世界上首个”“首个世界第一”等词语彰显的是全体中国航天人的荣誉与骄傲,并非仅表现驾驶员团队的心情。
    4.《〈月背征途〉推荐序》对读者了解这本书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
    答:



    答案:①本文交代了关于月背探测的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了解书名由来,理解月背探测所具有的重要的科学意义。②本文介绍了月背探测取得的科学成就,有助于读者整体感知图书内容及其价值。③本文描述中国航天人的勇气和智慧,对读者提出殷切期望,有助于读者了解图书的创作初衷,激发阅读兴趣。
    解析:答题时,先概括材料三各段内容,再联系其与《月背征途》这本书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第一段介绍月背探测的相关背景,这让读者明白《月背征途》所记录的月背探测的科学意义。第二段说明月背探测在探月史上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这让读者对《月背征途》的内容有了整体印象,也清楚了图书价值。前两段中作者对中国航天人的描述和第三段中作者的期盼,无疑会激励读者走近科学,在科学追梦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5.“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科学无国界:①中国“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的探月任务揭示了月球背面的地质结构和环境条件,这些科学发现属于全人类,为全球科学界提供了新的数据和见解,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全球性和无国界性。②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共享,共同推动人类对月球和宇宙的认识,体现了科学交流和合作的国际性。
    科学家有祖国:①中国航天人凭借勇气和智慧,成功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这不仅是他们个人职业精神和使命感的体现,还展示了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②中国航天人的成就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增强了国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体现了科学家对祖国的忠诚和担当。③中国航天人的成功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和追求,为祖国的未来发展培养了更多的人才,体现了科学家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解析:首先,审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两个关键信息:一是“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有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二是“在中国航天人身上”的体现,不可弄错对象。其次,回到原文,筛选对应信息加以整合即可。材料二“中国科学家介绍了‘嫦娥四号’探月任务”“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方面已邀请国际社会围绕‘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建立合作关系”,这些皆是科学无国界的体现。科学家有祖国,可根据中国航天人取得的非凡成就,分析其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国家航天事业、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人才激励和培养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关试卷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第40练现代文阅读四: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第40练现代文阅读四,共3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专练第30练现代文阅读Ⅱ六: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专练第30练现代文阅读Ⅱ六,共3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专练第28练现代文阅读Ⅱ四: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专练第28练现代文阅读Ⅱ四,共4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