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葫芦岛市长江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地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中的生产生活废水中因含有大量的N、P等化学元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水华。近年来,该地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号召力开展废水治理工作。科研人员采用投放鳙鱼等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等措施,构建湿地水体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废水收到较好效果。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华的产生说明蓝藻群落的数量快速增长
B.蓝藻、鱼类和挺水植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C.水体群落只有垂直结构特征,没有水平结构特征
D.蓝藻等浮游植物在吸收N、P等化学元素时,就储存大量能量
2.低聚果糖由1分子蔗糖与1~3分子果糖聚合而成,是一种新型甜味剂,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被双歧杆菌利用,使人体内双歧杆菌大量繁殖,从而发挥其调节肠道菌群、促进钙吸收等保健功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低聚果糖彻底水解后可得到两种单糖分子
B.摄入一定量的低聚果糖有利于肠道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C.双歧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双歧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3.因为生物生存的资源有限,所以生物与生物进行着生存斗争。下列各项中,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不可能争夺的是( )
A.空间B.食物C.配偶D.阳光
4.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有关的选项正确的是( )
A.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图中仅有5条食物链
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流入蛇的能量的1 000倍
5.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森林中落叶松的集群分布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即使没有人类的干扰,森林阶段也并非是所有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
C.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群落丰富度的提高
D.演替是随时间的推移,群落中一个种群会代替另一个种群,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6.铅等重金属污染鱼塘会因为逐渐富集到养殖的鱼类体内,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下列关于生物富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草可以通过根系和叶片富集非生物环境中的铅
B.池塘中的铅通过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分解者回归无机环境
C.肉食性鱼类体内的铅浓度往往高于植食性鱼类
D.铅能沿食物链富集的原因是铅可用于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不易被排出
7.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⑤为出生率、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②为年龄结构,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③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④为性别比例,影响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8.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光灯诱捕法可准确计算诱捕昆虫的种群密度
B.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范围广,应采用样方法调查
C.统计物种数量常用的方法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标记重捕法可用来调查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9.某湖泊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过度流入造成严重污染,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后物种数目增多,湖泊水清鱼肥,既实现了污水净化,同时又带来了经济效益。为合理利用资源,研究人员对如今湖泊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构建了下图所示的部分能量流动模型(数值代表能量,单位为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入湖泊的总能量为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B.该湖泊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C.生态修复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了
D.湖泊中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5%
10.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
B.①②③表示CO2通过甲、丙、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中
C.④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动
11.科学家温纳通过实验认为蜜蜂完全是根据气味而不是舞蹈语言来确认食物地点的。之后弗里希观察到,在找到蜜源回巢后,蜜蜂会在蜂巢上跳起“圆圈舞”或“8字舞”来表示蜜源的方位和距离,发现了蜜蜂真正获取食物地点的方式,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下列相关叙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温纳所说的气味为蜜蜂同伴提供了物理信息
B.弗里希提出的蜜蜂跳“圆圈舞”或“8字舞”属于行为信息
C.跳舞蜜蜂与其它蜜蜂个体之间只进行单向的信息传递
D.弗里希实验证明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与信息传递无关
12.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
13.保护生物学家把确保一个物种长期存活所必需的个体数量称为最小存活种群。对于脊椎动物来说,实际种群大小少于1000个个体的种群极易灭绝,对于一个大型食肉动物来说,维持一个最小存活种群所需的面积是很大的。据野生生物学家估算,要保护一个含有1000个个体的棕熊种群,大约需要陆地面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濒临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的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B.含有1000个个体的棕熊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都为0
C.某种大型食肉动物的灭绝对于被捕食者可能是有害的
D.大型野生动物生境碎片化是其最小存活种群不能维持的原因之一
14.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产生的 CH4、CO2等温室气体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其中 CH4的全球增温潜能是 CO2的 27 倍。卫生填埋和焚烧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下图为 2010 —2020 年某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单元全球温室气体(Greenhuse gas, GHG,标准化为 CO2当量)排放趋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弃填埋场的土壤仍可利用于农作物的种植
B.收集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用于发电或供热,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C.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增大生态足迹
D.垃圾焚烧主要产生 CO2,提高生活垃圾焚烧比例有助于温室气体减排
15.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金字塔的宽度表示该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
B.大多数种群的性比率基本保持1:1
C.两个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小的种群数量也小
D.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是决定害虫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
二、多选题 (本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小养殖、小种植、小加工、小工匠”四小农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如图所示为一个小型人工生态农场的模式图,以及该小型人工生态农场中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⁴ kJ),请根据图和表格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小型生态系统通过食物网流向人的能量值为1.7×105kJ
B.与常规农业种植模式相比,人工生态农场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C.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6.8%
D.该小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成分及它们之间形成的营养结构
17.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某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为此政府启动了多项保护措施,大幅度的减畜工作是其中一项。下图为该地区实施减畜工程前后载畜压力指数(草地现实载畜量与草地理论载畜量的比值)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减畜工程可通过改善草场收支平衡来降低载畜压力指数
B.对该地区给予适量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有利于加速其修复的进程
C.减畜后该地区人们引进肉类食物的方式也能导致其生态足迹变小
D.载畜压力过大使草场退化的原因是其违背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18.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某些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
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
D.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
19.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逐渐形成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岛屿,成为旅游胜地后环境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B.初生演替发生在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屿后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海岛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粪便中的能量可以流向植物,从而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数量一定越少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为研究植物群落多样性下降对地下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某地发生过火灾的岛屿按照面积分为大、中、小三组,面积越小的岛屿距末次火灾年限越长。请分析回答问题:
(1)岛屿不同区域常常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常呈 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2)大、中、小三个岛屿可以代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环境,这种演替属于 (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与迁出、 、人类活动,等等。
(3)为了验证三个岛屿的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能力不同,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
(4)某种食草动物侵入某草原生态系统后,该动物专以草原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甲为食物,下图为60年间两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
①从图示可看出,20年后,两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原因是 。
②据图示信息判断,你认为 (填“需要”或“不需要”)想办法将该入侵食草动物从该草原中清除,你的理由是 。
22.1935年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在我国引种,后入侵到农田等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其快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 。
(2)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农作物的化感作用(某种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生长产生影响),研究者利用其鲜叶没提液处理小麦和绿豆结果如图。由图可知,加拿大一枝黄花产生的化感物质对绿豆的作用特点: 。利用某些植物化感作用的原理抑制杂草的生长属于 防治。
(3)研究者推测化感作用和资源竞争是植物入侵的原因。为比较本地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与加拿大一枝黄花谁更具有入侵优势,科学家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如图):
①在不同氮素浓度下,一组用本地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和10株小麦共培养;另一组用加拿大一枝黄花和10株小麦共培养。30天后与相同氮素浓度下单独培养的小麦比较干重,分别计算生物干扰率。
②移出各培养箱中的植物,将培养液调至实验初始时的氮素浓度水平,移入 ,30天后比较干重,计算化感作用干扰率。
资源竞争干扰率这一指标反映本地化感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小麦竞争氮素资源从而对小麦生长情况产生的影响。用a表示资源竞争干扰率,b表示化感作用干扰率,c表示生物干扰率,则a= 。基于实验结果,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入侵优势,理由是 。
23.科学家在研究单细胞藻类营养吸收时,观察到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微藻 A、B的生长速率与一定范围内的K2HPO4浓度存在如下关系,如图1所示。
(1)图1可以表明两个种群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除此之外,种间关系还包括 (至少答三种)。
(2)图2是单独培养两种微藻得到的数量变化曲线,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至少写出 2 点)。调查微藻的数量时,需要用到的计数方法是 。
(3)单独培养时,微藻 A 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 形,限制其数量不再增加的因素有 ,该因素属于 (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4)将两种微藻在略低于 a 浓度的 K2HPO4 培养液中共同培养时,请在图中画出A、B的数量变化趋势,并解释原因 。
24.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特定物质,对邻近其它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有益或有害影响的现象属于化感现象。水稻和稗草(一种杂草)之间存在类似的现象。为研究不同水稻对稗草的影响,将化感水稻(PI)、普通水稻(LE)幼苗分别与稗草幼苗共培养,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培养方式对稗草生长的影响
注:CK-稗:单种稗草;PI-稗:稗草与化感水稻共培;LE-稗:稗草与普通水稻共培
(1)据表分析,大田种植应选 水稻种植,其优势在于 。
(2)研究发现水稻通过化感作用抑制稗草生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其根系生长,且这种效应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弱,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 (材料:化感水稻幼苗、稗草幼苗等)。
25.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1mL培养液稀释10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1mL=1000mm3)。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酵母菌n个,则上述培养液中约有酵母菌 个。
(2)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
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 、 。
项目
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呼吸消耗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农作物
110
75
21
58
鸡
7
10
1
3
分组
稗草平均株高/cm
稗草平均干重/g
CK-稗
22.40
0.0104
PI-稗
16.24
0.0051
LE-稗
20.84
0.0085
参考答案:
1.B
【详解】水华是由于水中含有大量的N、P等化学元素,导致蓝藻等藻类植物疯涨的现象,A错误;蓝藻、鱼类和挺水植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B正确;水体群落既有垂直结构特征,也有水平结构特征,C错误;蓝藻等浮游植物在吸收N、P等化学元素时,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2.C
【分析】1、低聚果糖由1分子蔗糖与1~3分子果糖聚合而成,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2、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双方的生活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详解】A、低聚果糖由1分子蔗糖与1~3分子果糖聚合而成,低聚果糖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葡萄糖和果糖两种单糖分子,A正确;
B、低聚果糖能被双歧杆菌利用,使人体内双歧杆菌大量繁殖,从而发挥其调节肠道菌群、促进钙吸收等,B正确;
C、双歧杆菌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双歧杆菌与人能相互提供帮助,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D正确。
故选C。
3.C
【分析】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详解】生物生存的资源有限,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可能争夺空间、食物 、阳光,所以生物与生物进行着生存斗争。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会争夺配偶。C正确。
故选C。
【点睛】
4.C
【详解】A、图中显示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
B、图中仅有1条食物链,即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且起点为生产者,B错误;
C、该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正确;
D、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则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蛇的能量的104倍,即10000倍,D错误。
故选C。
5.B
【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有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详解】A、落叶松的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
B、即使没有人类的干扰,如果气候不适宜,也不能最终演替成森林,B正确;
C、种群数量的增加,生物种类没有增加,所以丰富度不变,C错误;
D、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D错误。
故选B。
6.D
【分析】生物富集,是指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
【详解】A、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铅,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铅,A正确;
B、植物体和动物都可以吸收环境中的铅,即铅可以通过生产者、消费者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分解者分解遗体残骸等回归到非生物环境中,B正确;
C、铅会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营养级越高,体内铅的浓度就越高,因此肉食性鱼类体内的铅浓度往往高于植食性鱼类,C正确;
D、生物大分子由蛋白质、核酸和多糖,三类大分子中都不含铅,因此铅不能用于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铅可在生物体内形成多种比较稳定的化合物,不易被生物体排出,从而使其沿食物链富集,D错误。
故选D。
7.D
【分析】据图可知: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年龄结构,③表示种群密度,④表示性别比例,⑤表示死亡率。
【详解】A、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决定种群密度的种群生物数量,①⑤分别为出生率、死亡率,A正确;
B、②为年龄结构,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B正确;
C、③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正确;
D、④为性别比例,种群的性别比例只会影响出生率,不会影响死亡率,D错误。
故选D。
8.C
【分析】1、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即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多用于植物、某些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种群。
2、标志重捕法: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计算方法:N表示种群数量,n表示重捕个体数,m表示重捕中标记数,M表示初次捕获标记数,N=(n÷m)×M。
【详解】A、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运用了昆虫的趋光性原理,可准估算诱捕昆虫的种群密度,A错误;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B错误;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对样品进行统计时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正确;
D、标记重捕法可用来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D错误。
故选C。
9.C
【分析】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湖泊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过度流入造成严重污染,研究人员利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生态修复”可知,流入湖泊的总能量为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A错误;
B、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
C、生态修复后,该湖泊生态系统物种数目增多,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正确;
D、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473+1651=3124kJ,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501.9kJ,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01.9÷3124×100%=16.1%,D错误。
故选C。
10.C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可以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代谢废弃物及遗骸都会被分解者分解,最终归还无机环境。因此图中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详解】A、根据丙和大气中的CO2之间存在双向箭头,可判断丙为生产者,根据围绕甲的箭头“多进一出”、围绕乙的箭头“一进多出”可判断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A正确;
B、①②③表示CO2通过甲、丙、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中,B正确;
C、④包括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C错误;
D、碳元素在食物链中以有机物形式流动,D正确。
故选C。
11.B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详解】A、温纳所说的气味是动物产生的化学物质,为蜜蜂同伴提供了化学信息,A错误;
B、弗里希提出的蜜蜂跳“圆圈舞”或“8字舞”,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行为,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
C、蜜蜂不同个体之间可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传递信息,C错误;
D、弗里希实验证明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D错误。
故选B。
12.C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A、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因此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A正确;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B正确;
C、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C错误;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D正确。
故选C。
13.B
【分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记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对于种群数量较少,个体较大的生物可采用逐个计数法进行统计种群密度。
【详解】A、个体较大且分布范围较小的生物的种群密度(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进行调查,A正确;
B、1000个个体的棕熊种群不能确定其数量是位于K值以下 ,还是K值,所以不能确定其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B错误;
C、根据“收割理论”可知,捕食者优先捕食数量多的种群,所以捕食者的存在能降低被捕食者间的竞争强度,有利于增加被捕食者的多样性,故大型食肉动物的灭绝对于被捕者可能是有害的,C正确;
D、大型野生动物生境碎片化会导致栖息地面积不足维持最小存活种群所需的面积,导致最小存活种群不能维持,D正确。
故选B。
14.D
【分析】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例如,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而他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这些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详解】A、废弃填埋场的生态恢复,可采用人工覆盖表土,土壤环境不一定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一般先种树种草,A错误;
B、能量不能循环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B错误;
C、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减小生态足迹,C错误;
D、由图可知,随着生活垃圾焚烧比例的增加,CO2占比增加,CH4占比减小,CH4的全球增温潜能是CO2的27倍,因此提高生活垃圾焚烧比例有助于温室气体减排,D正确。
故选D。
15.B
【解析】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与“密度”不同,前者是个体的“数目”,后者是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与死亡率 出生率指在一特定时间内,一种群新诞生个体占种群现存个体总数的比例;死亡率则是在一特定时间内,一种群死亡个体数占现存个体总数的比例。自然状态下,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
3.迁入率与迁出率 许多生物种群存在着迁入、迁出的现象,大量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会对种群密产生显著影响。对于一个确定的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种群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分别成为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
4.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比,自然界中,不同种群的正常性别比例有很大差异,性别比例对种群数量有一定影响,例如用性诱剂大量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会使许多雌性害虫无法完成交配,导致种群出生率下降,种群数量下降。
5.年龄结构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幼年个体(生殖前期)、成年个体(生殖时期)、老年个体(生殖后期)的个体数目,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
【详解】A、年龄金字塔的宽度表示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A错误。
B、大多数生物性别决定都与XY型或者ZW型,能产生配子X:Y=1:1或者Z:W=1:1,所以后代性比率为1:1,B正确;
C、种群数量大小还与该种群所占有的空间大小有关,C错误。
D、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害虫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D错误。
故选B。
16.AC
【分析】1、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
3、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详解】A、据表分析,农作物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10-21-58=31×104 kJ,鸡的同化量为10+7=17×104 kJ,所以农作物流向人的能量是14×104 kJ,鸡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7-1-3=3×104 kJ,所以人通过食物网获得的能量为1.7×105 kJ,A正确;
B、生态农场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
C、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1×104 kJ)÷[(110+75)×104 kJ]=16.8%,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除了生物成分还有非生物成分,D错误。
故选AC。
17.CD
【分析】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指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环境(生态系统) 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 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
【详解】A、减畜工程即减少捕食者畜的数量,可通过改善草场收支平衡来降低载畜压力指数,A正确;
B、该地区有畜输出,对该地区给予适量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有利于加速其修复的进程,B正确;
C、减畜后该地区人们引进肉类食物的方式会导致其生态足迹变大,C错误;
D、载畜压力过大使草场退化的原因是其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D错误。
故选CD。
18.BC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3、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详解】A、蚯蚓和某些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A正确;
B、该生态系统中,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体现了循环再生的原理,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
C、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因此,植物获得的能量来自太阳光能,C错误;
D、蚯蚓主要依靠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温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含水量充足有利于有机物分解,因此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和含水量等,D正确。
故选BC。
19.ABD
【分析】群落的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快。
【详解】A、次生演替原来有生物定居,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A正确;
B、由题意知,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所以后来出现的植被应该是漫长的初生演替的结果,B正确;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群落内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C错误;
D、由于人为的作用可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正确。
故选ABD。
20.ABD
【分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物质可循环,能量不可循环,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但能量一部分被微生物利用,一部分散失到大气中,并不能被植物利用,A错误;
B、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同化,而兔子体内的能量不是同化的能量,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C正确;
D、由于能量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能量一定越少,但是数量不一定少,D错误。
故选ABD。
21.(1)镶嵌
(2) 次生演替 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
(3)于同一时间取三个岛屿中的等量表层土壤,分别置于3个无菌密闭容器内,再分别将等量的灭菌处理的相同落叶与之混合,观察并记录落叶的腐烂情况
(4) 植物甲数量先增加,食草动物由于食物增加,其数量也随之增加;植物甲由于天敌的捕食作用增强其数量又减少,食草动物由于食物减少,其数量也随之减少,二者呈现周期性的波动 需要 引入该食草动物后,植物甲的数量明显下降,如果该食草动物没有天敌存在,会破坏该草原生态系统原有的生态平衡
【分析】1、群落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与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人类的活动等等。这些因素常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但人类的影响往往超过其他因素。
【详解】(1)岛屿不同区域常常呈现出种群类型和密度的镶嵌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2)根据题意“研究人员将某地发生过火灾的岛屿按照面积分为大、中、小三组”可知,大、中、小三个岛屿可以代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环境,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与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人类的活动等等。这些因素常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但人类的影响往往超过其他因素。
(3)实验“为了验证三个岛屿的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能力不同”,故自变量为不同岛屿中的土壤,因变量为对落叶的分解情况,其他均为无关变量,因保持适宜且相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思路为:于同一时间取三个岛屿中的等量表层土壤,分别置于3个无菌密闭容器内,再分别将等量的灭菌处理的相同落叶与之混合,观察并记录落叶的腐烂情况。
(4)①由图可知,20年后,植物甲的数量先增加、先下降,食草动物的数量后增加、后下降,即食草动物的数量随着植物甲的变化而变化,两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原因是植物甲数量先增加,食草动物由于食物增加,其数量也随之增加;植物甲由于天敌的捕食作用增强其数量又减少,食草动物由于食物减少,其数量也随之减少,二者呈现周期性的波动。
②根据题意“某种食草动物侵入某草原生态系统后,该动物专以草原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甲为食物”并结合题图可知,引入该食草动物后,植物甲的数量明显下降,如果该食草动物没有天敌存在,会破坏该草原生态系统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需要想办法将该入侵食草动物从该草原中清除。
22.(1)第一营养级
(2) 对绿豆幼根的生长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生物
(3) 与①步骤实验初始时生长状况相同的10株小麦 c-b 各种氮素浓度水平下,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小麦的生物干扰率(或化感作用干扰率以及资源竞争干扰率)高于本地植物
【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根据图观察可知,不同浓度鲜叶浸提液对于小麦和绿豆种子幼根生长抑制率不同。生物干扰中,既包含了种间的资源竞争,又包含了化感作用的影响,故生物干扰率=资源竞争干扰率+化感作用干扰率。
【详解】(1)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属于第一营养级。
(2)根据图1可知,对于绿豆来说,在实验范围内,当鲜叶浸提液浓度为0.025g·mL-1时,绿豆种子幼根生长抑制率为负值,说明在此浓度下,鲜叶浸提液对种子根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当浓度大于0.05g·mL-1时,随着鲜叶浸提液浓度的升高,种子的幼根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说明在此范围内,不同浓度的鲜叶浸提液对绿豆种子幼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成正相关,综合来说,鲜叶浸提液对绿豆幼根的生长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利用某些植物化感作用的原理抑制杂草的生长属于生物防治。
(3)①实验研究的是不同氮素条件下,对本地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与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自变量是氮素水平和植物类型(对本地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因变量是资源竞争干扰率。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其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
②由①过程已获得相关生物干扰率数据,其中包括资源竞争的影响与化感作用的影响,②过程在获得化感作用干扰率数据时,与①步骤实验初始时生长状况相同的10株小麦移入相应培养环境中,环境中只有化感物质,没有其他植物,故排除了资源竞争的作用,所得结果只体现化感作用的影响。
分析可知,生物干扰中,既包含了种间的资源竞争,又包含了化感作用的影响,故生物干扰率=资源竞争干扰率+化感作用干扰率,故而资源竞争干扰率=生物干扰率-化感作用干扰率=c-b。基于实验结果,根据曲线中数据分析可知,各种氮素浓度水平下,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小麦的生物干扰率(或化感作用干扰率以及资源竞争干扰率)高于本地植物,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入侵优势。
23.(1) 种间竞争 捕食、原始合作、寄生、互利共生
(2) 时间和微藻的类型 培养液的浓度、温度、光照、pH 显微计数法、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3) S 营养(矿质元素,CO2),空间(培养液体积),光照 密度制约因素
(4)在低于a浓度培养液培养时,A 的生长速率(或答对K2HPO4吸收效率亦可)较B更高,所以竞争性利用营养物质能力强于B,A逐渐成为优势种群,B最终被竞争所淘汰。(答出竞争能力A比B强、A在生存竞争中占优势、B在生存竞争中占劣势均可)
【分析】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主要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等。
(1)互利共生是指两种共居一起,彼此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较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更有生活力;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
(2)寄生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
(3)种间竞争是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
(4)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是捕食者,后者是被捕食者。
【详解】(1)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微藻 A、B之间有共同的生活空间和资源需求,因此图1可以表明两个种群存在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除此之外,种间关系还包括捕食、原始合作、寄生、互利共生等。
(2)图2是单独培养两种微藻得到的数量变化曲线,结合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微藻的种类和培养时间,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包括培养液的浓度、温度、光照、pH等。调查微藻的数量时,由于微藻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因此需要用到的计数方法是显微计数法、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3)单独培养时,由于培养液中的营养以及空间有限,因此,微藻 A 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形,限制其数量不再增加的因素有营养(矿质元素,CO2),空间(培养液体积),光照等,这些因素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即这些因素对微藻种群数量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无关。
(4)将两种微藻在略低于 a 浓度的 K2HPO4 培养液中共同培养时,图示a浓度条件下,微藻A占优势,微藻B的数量处于劣势,又由于由于它们生长所需的P元素含量低,因此它们的数量变化趋势表现如下:
24.(1) 化感(PI) 与普通水稻相比,化感水稻对稗草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
(2)将多株生长状况相同且良好的稗草幼苗随机均分为若干组;分别在每组稗草不同距离处种植数量相等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化感水稻幼苗;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并统计不同组稗草根系生长状况与生长素含量
【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PI-稗组(稗草与化感水稻共培组),其稗草平均株高和稗草平均干重比CK-稗和PI-稗都低,说明与普通水稻相比,化感水稻对稗草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
【详解】(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PI-稗组(稗草与化感水稻共培组),其稗草平均株高和稗草平均干重比CK-稗和PI-稗都低,说明与普通水稻相比,化感水稻对稗草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所以大田种植应选化感(PI)水稻种植。
(2)研究发现水稻通过化感作用抑制稗草生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其根系生长,且这种效应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弱,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化感水稻与稗草之间的距离,因变量是每组稗草根系生长状况和生长素含量;该实验的实验思路是:将多株生长状况相同且良好的稗草幼苗随机均分为若干组;分别在每组稗草不同距离处种植数量相等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化感水稻幼苗;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并统计不同组稗草根系生长状况与生长素含量。
25.(1)5n×105
(2) ①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 ②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其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此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详解】(1)分析题意可知,a、b、c、d、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酵母菌n个,平均每个小格中酵母菌数量为,酵母菌的总数量为=5n×105。
(2)分析题意可知,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为:
①不能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因为酵母菌都沉积在试管底部,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然后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
②不能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培养,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不能只在第七天取样、计数,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
【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要求学生了解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等,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相关计算,需要学生注意日常学习中知识要点和细节的积累。
26,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6,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8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pdf、高三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