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73,64,33,4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生物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0.5mm签字笔。
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45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某草地生态系统生活着多种动物和植物,图1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图1相比,图2中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B. 图1中A是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C. 图2所示的食物网共包含7条食物链,鹰占有4个营养级
D. 若其他条件不变,蛇消失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可能会增多
2. 蚜虫的粪便中有含糖分的黏液,称为“蜜露”。蚂蚁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蚜虫分泌“蜜露”。蚜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其他蚜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蚜虫的天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蚂蚁拍打蚜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
B. 蚂蚁吃“蜜露”的过程中,蚜虫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传递到蚂蚁
C. 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
D. 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 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下图为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d 表示丙中的四种生物,①~⑦表示相关的生理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B. ①②③④过程中碳元素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
C. 碳元素在图中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间循环往复
D. 甲→a→c→b可能是图中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4. 禽粮互作是一种适合北方农区有机玉米地散养柴鸡的方法,让鸡自由觅食昆虫、嫩草、腐殖质等,人工科学补料为辅。通过养鸡控制“害虫”和“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减少或杜绝农药的使用,利用鸡粪提高土壤肥力,间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禽粮互作调整了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B.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农田的空间资源,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 通过养鸡控制“害虫”和“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属于生物防治
5.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 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 图中的箭头可表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 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6. 生态足迹理论将生态承载力(单位:10-2hm2)和生态足迹(单位:10-2hm2)相比较,得到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用于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测得某省4市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万元GDP生态足迹是指产生一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通常用来反映资源的利用效益。
A. 4市均出现生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B. 乙市万元GDP生态足迹最大,资源的利用效益最高
C 丙市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大,区域提供资源能力最强
D. 丁市人均生态足迹最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最大
7. 桂北山区侗族、苗族人民喜食酸鱼,其制作原理是:凉米饭里混入乳酸菌,放置过程中,乳酸菌起发酵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乳酸类物质,渗入鱼肉中,既起到了防腐的作用,又改变了鱼片的风味,并能使之成熟。成熟后开封口,即可取而食之。以下关于酸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腌制酸鱼时需要水封坛沿以利于乳酸菌的发酵
B. 酸鱼的制作过程需要对原料和容器进行严格的灭菌操作
C. 发酵初期坛沿有气泡冒出是由于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
D. 酸鱼中除了乳酸菌没有其它杂菌,直接生食对身体没有什么损伤
8. 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糖蜜中含有较多蔗糖,为了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中国科学家运用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以糖蜜为原料,通过发酵工程生产 PHA 等新型高附加值可降解材料。嗜盐单胞菌产生的 PHA 在营养物质丰富时会贮存在细胞中,营养物质不足则被分解以维持细胞代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菌种的选育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B. 选育好的菌种需要经扩大培养后再接种至发酵罐中
C. 发酵过程糖蜜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嗜盐单胞菌的生长繁殖
D. 直接将培养液过滤即可以从滤液中获得 PHA
9. 青蒿素是很好的抗疟疾药物,但在植物中含量较低。下图为组织培养获得含青蒿素较高的青蒿根的基本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等试剂来处理外植体
B. 步骤③加入抗生素可以杀死发根农杆菌及其他细菌
C. 从愈伤组织中提取不到青蒿素的原因可能是其不含相关基因
D. 步骤④中细胞分裂素用量与生长素用量的比值应小于 1
10. 人肌红蛋白(My)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生化标志物之一。为制备抗 My 的单克隆抗体, 科研人员通过细胞工程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获取上清液进行抗体阳性检测,检测原理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能表达 My 基因的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用于制备抗 My 的单克隆抗体
B.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解决了血清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的问题
C. 抗体检测过程中,将人肌红蛋白作为抗原固定
D. 根据是否显色来判断是否有抗 My 的单克隆抗体产生
11. 海拉(HeLa) 细胞是 1951 年从一位患宫颈癌的美国病人身上分离出来的宫颈癌细胞,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迄今为止仍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为初步验证药物 P1和 P2的抗癌效果,研究人员将在培养液中悬浮生长的海拉细胞随机分成 3 份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癌变的组织分散为单个的细胞,可用机械的方法或胃蛋白酶处理
B. 原代培养的癌细胞因接触抑制,需要胰蛋白酶处理后进行分瓶培养
C. 实验结果显示药物 P2的抗癌效果比药物P1的效果好
D. 无法判断药物 P1和 P2对正常细胞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
12. 孤独症谱系障碍与SHANK3基因的分子缺陷密切相关,我国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猕猴的SHANK3基因进行编辑,首次获得该病的模型猴。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Cas9蛋白通过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除SHANK3基因部分序列,使其失去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Cas9是一种限制酶,断开SHANK3基因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
B. 自然条件下精子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获得受精能力,在输卵管中完成受精作用
C. 对母猴乙注射促性腺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其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与母猴甲同步
D. 对卵母细胞、受精卵、早期胚胎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CO2浓度维持培养液的pH
13. 科学家利用耐盐碱植物中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阶段Ⅰ、Ⅱ分别采用重组 DNA 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 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对耐盐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检测
C. 水稻细胞内检测到耐盐基因的表达产物,并不能说明育种已成功
D. 常采用显微注射法将目基因导入水稻细胞
14. 生物体的结构对其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B.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
C. 胰岛细胞比心肌细胞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D. 蓝细菌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15. 当细胞中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聚集时,无活性BiP-PBRK复合物发生解离,形成游离的BiP蛋白与PERK蛋白。BiP可以识别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促进它们重新正确折叠并运出。PERK解离后被磷酸化激酶催化发生磷酸化,一方面抑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另一方面促进 BiP 表达量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BiP-PERK复合物存在时,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折叠和加工
B. 当PERK以游离状态存在时,内质网不能产生包裹蛋白质的囊泡
C. 提高磷酸化激酶活性可促进异常蛋白积累的内质网恢复正常
D. PERK 解离后发生磷酸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第Ⅱ卷(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6. 塘泥肥桑,桑茂蚕肥,形成良性循环。图为重庆某地桑基鱼塘中的能量流动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浮游植物和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___1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图中将蚕粪投入鱼塘供鱼食用,蚕粪中的能量是属于第___营养级的。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蚕粪因成本低被用作鱼塘的饵料,但蚕粪盲目投入过多可能引起鱼群死亡,请分析原因___。
(3)鱼类对声音、光、气味、温度等___信息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采取捕食、繁殖等行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既能够为人类提供食物、生活用品,也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运转良好的桑基鱼塘,可实现“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蚕粪便)喂鱼、塘泥培桑”,这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生态农业比单一农业经济效益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是因为生态农业___。
17. 传统影像学诊断在发现转移瘤形成时往往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目前可通过液体活检来检查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用以诊断是否存在癌症转移,步骤如下:
注:上皮组织细胞来源的CTCs与正常白细胞表面蛋白质的一些差异(如下表)
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表达差异
(1)制备单克隆抗体:首先用CD45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然后经过图1的①、②、③、④等步骤,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A;再用EpCAM免疫小鼠,经过相同步骤获得单克隆抗体B。
步骤①涉及到的细胞工程技术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步骤②通常使用选择培养基,主要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主要需要经过________和抗体检测,并经多次筛选,最终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是大规模培养,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会因为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而分裂受阻,需进行传代培养。
(2)利用免疫磁珠进行分离:取待测人员少量血液于采集管内,将连接有单克隆抗体________(填“A”或“B”)的磁珠加入采集管,外加磁场使磁珠定向移动到指定区域并取出,这样可以排除非肿瘤细胞的干扰;再将连接有单克隆抗体________(填“A”或“B”)的磁珠加入采集管,外加磁场使磁珠定向移动到指定区域取出,收集CTCs。
(3)计数并诊断:若出现________(细胞)数量超出正常范围,即可诊断发生癌细胞转移。
18. 塑料制品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短时期难以降解的“白色污染”。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等,研究人员欲比较大肠杆菌 YT1和芽孢杆菌 YP1 两类细菌降解 PE [化学式为(C2H4)n]的能力。
(1)配置培养基,接种菌株后表层覆盖 PE 塑料。分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①培养这两种菌株时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PE 的作用是给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的主要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②从表中数据可知,降解 PE 能力较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1 中形成两个降解圈大小一样的菌落 a、b(如下图),菌株 a 和菌株 b 降解 PE 的能力是否一样?_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2)将筛选到的菌株用于治理“白色污染”时,有可能造成其它的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9. 青霉素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杀死细菌,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而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工业上常用产黄青霉菌来生产青霉素,图a为生产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备该培养基时,除了添加必要的营养成分外,还需要将pH调至__________性,接种之前的过程①、②都属于__________。
(2)患者在使用青霉素前需要根据医嘱进行皮试,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霉菌在代谢过程产生的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有同学认为无需对培养液进行严格灭菌,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霉素发酵是高耗氧过程,发酵过程中持续高效地供氧是保证青霉素持续高产的关键。血红蛋白具有很强的携带O2的能力,将其引入青霉菌,是提高青霉素产能的思路之一。血红蛋白不仅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红细胞中,也存在于某些植物细胞中(如豆血红蛋白),还存在于某些细菌细胞中(如透明颤菌)。研究人员为了将透明颤菌的血红蛋白引入青霉菌,设计了图b所示的方案:
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蜗牛酶是从以植物和真菌为食的蜗牛消化道中提取的酶。处理①、②所用的酶分别是上述两种酶中的__________,请简述处理④从融合细胞中筛选目的菌株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军教授成功从黄粉虫幼虫消化道中分离出能降解聚乙烯塑料的降解菌——微小杆菌YT2。下图是从黄粉虫肠道中分离、纯化目的微生物的过程。
(1)图中有选择培养和富集培养,选择培养的作用是___。与富集培养基相比,图中选择培养基的区别主要在于___,尽管作用不同,但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2)纯化过程用到了稀释涂布平板法,其原理是___。
(3)某真菌的w基因可编码一种高效降解纤维素的酶,已知w基因(如图)转录方向为从左往右。为使微小杆菌YT2产生该酶,以图中质粒为载体,进行转基因操作。
①应使用限制酶___切割图中质粒,使用限制酶___切割图中含w基因的DNA片段,以获得能正确表达w基因的重组质粒。
②与质粒中启动子结合的酶是___。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特异性,在质粒中插入w基因,其上游启动子应选择___(填“植物”“真菌”或“微小杆菌YT2”)启动子。城市
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生态承载力
万元GDP生态足迹
甲
120
6.73
31.81
乙
217
7.64
131.83
丙
32
9.33
43.05
丁
258
6.98
78.41
蛋白种类
细胞类型
CD45
EpCAM
白细胞
有
无
CTCs
无
有
培养基及接种菌株
培养基 1
培养基 2
单独培养并接种 YT1
单独培养并接种YP1
降解圈(直径 D/mm)
3.5
1.8
限制酶
BamHⅠ
EcRⅠ
MfeⅠ
KpnⅠ
HindⅢ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5’-3’)
G↓GATTC
G↓AATTC
C↓AATTG
GGTAC↓C
A↓AGCTT
参考答案
1. C
2. B
3. D
4. C
5. C
6. B
7. A
8. B
9. C
10. A
11. D
12. C
13. D
14. C
15. B
16. (1)小于
(2) ①. 一 ②. 消费者和分解者
③. 蚕粪投入过多会造成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体含氧量降低造成鱼类死亡
(3) ①. 物理、化学 ②. 直接和间接 ③. 物质循环再生 ④.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17. (1)①. 动物细胞培养 ②. 动物细胞融合 ③. 杂交瘤细胞 ④. 克隆化培养 ⑤. 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⑥. 体外大规模培养 ⑦. 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⑧. 细胞密度过大或有害代谢物的积累或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
(2) ①. A ②. B
(3)CTCs
18. (1)①. 固体 ②. 碳源 ③. 氮源、水、无机盐 ④. 大肠杆菌YT1
⑤. 不一样 ⑥. 菌落a的降解圈与菌落直径之比大于菌落b的降解圈与菌落直径之比
(2)菌株大量繁殖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产物、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
19. (1)①. 酸 ②. 扩大培养
(2)检测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3)①. 不同意 ②. 青霉素只能杀死部分微生物,某些杂菌会分祕青霉素酶将青霉素分解掉
(4)①. 蜗牛酶、溶菌酶 ②. 将融合细胞涂布在缺乏甲硫氨酸和精氨酸、但其他营养成分齐全的固体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即为杂种菌株
【解析】
20. (1)①. 增加塑料降解菌(YT2),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 ②. 以塑料为唯一的碳源
(2)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3)①. Mfe Ⅰ、Hind Ⅲ ②. EcR Ⅰ、Hind Ⅲ ③. RNA聚合酶 ④. 微小杆菌YT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73,64,33,4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