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2页,第二部分3~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留。
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Zn 6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且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NaOHB. C. D.
2. 化学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药品制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先污染后治理”是绿色化学核心思想B. 废旧塑料“深挖填埋”处理
C. 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有害应该禁止使用D. 可用作抗酸药
3.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糖类都是有机高分子B. 蛋白质只含C、H、O三种元素
C. 淀粉能水解成葡萄糖D. 花生油久置将与O2发生加成反应
4. 化学符号与模型是表征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下列符号或模型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球棍模型:B. 乙烯的结构式:
C. 的电子式:D. 含8个中子的碳原子:
5. 安全实验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的措施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酒精灯不小心打倒失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B. 金属钠燃烧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
C. 为避免自燃起火,剩余白磷应放回原试剂瓶
D. 为避免爆炸,点燃甲烷前应检验是否纯净
6. 下列关于SO2和SO3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食品工业用SO2作抗氧化剂,是利用其还原性
B. SO2和SO3都有氧化性,都可以被H2S还原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SO3,同时有少量SO2
D. SO2和SO3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
7.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是
A. 添加少量使馒头膨松B. 向煤炉中鼓入空气使煤燃烧更旺
C. 在冰箱中冷藏食物延缓食品变质D. 在洗衣粉中添加酶制剂加快去污
8.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下列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无机非金属材料一定不含金属元素B. 硅酸盐材料不被各种酸碱腐蚀
C. 光导纤维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 硅基芯片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9. 研究、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及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已知: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等于
A. B. C. D.
10. X、Y、Z、R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Y的单质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X、Y相邻,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的半径:Y>R
B. 4种元素在自然界中均无游离态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
D. 元素Z位于周期表的第3周期、ⅥA族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溶液与铜反应:
B.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C. 用KI、淀粉、乙酸检验加碘食盐中的
D. 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后出现浑浊:
12. 在2L容器中发生与相互转化的反应,保持温度不变,与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X表示的变化曲线
B. 正反应为
C. 4min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 0~4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22.4L硫化氢中氢原子数目为个
B. 1m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个
C. 6.5g锌在足量浓硫酸中完全反应,转移个电子
D. 16g与光照下充分反应,生成个分子
1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区域内作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课堂上,老师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原电池原理探究,用图乙装置进行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中锌片是原电池的______极。铜块表面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Cu、C都不与稀反应,据此判断图乙形不成原电池,实验时却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了。在老师启发下,同学们勇于质疑,提出在常温下酸性环境中能将铜缓慢氧化,于是猜想:可能是溶液中溶解的少量而形成了微弱的原电池。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图丙对比实验,将稀硫酸加热煮沸并在液面上覆盖油层,冷却后实验。
①相关实验的电流计指针读数如下图A~D所示,A图为电流计没有连接电极时的状态,B、C、D为图甲、图乙或图丙实验时的读数图示。图甲的读数图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下同);图丙的读数图是______,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
A. B. C. D.
②将图乙放置2天后观察到溶液中______的现象,进一步验证了同学们的猜想,微弱的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有关性质。回答相关问题:
(1)制取干燥的氨气。按图装配装置,A、B装置中分别加入相应试剂,B装置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_(选填“五氧化二磷”或“碱石灰”)。实验时,先关闭,打开,然后打开A装置中分液漏斗活塞,当C烧瓶中充满干燥氨气后,关闭打开,此处连接了一个倒扣在水面的漏斗,水的作用是______。
(2)探究氨气的溶解性和酸碱性。将C中烧瓶取下组装成D装置(胶头滴管中已吸入水),在烧杯中加入水,并滴加酚酞试液,打开,______(补充操作),观察到______色的喷泉产生,证明氨气易溶于水,得出结论的证据是______。
(3)探究氨气的氧化或还原性。在注射器E中吸入3mL,将其连接在下的玻璃管处,打开迅速吸入9mL,关闭,发生反应,预测观察到的现象是:黄绿色气体消失,______(答1点现象),实验证明氨气具有______性与碱性。
17. 乙酸丙烯酯常用作溶剂、黏合剂、有机合成中间体。用石油裂解气(含乙烯、丙烯等)为原料生产乙酸丙烯酯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丙烯酯分子式为______,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2)物质B为,则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②与③的反应类型相同,则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丙烯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b.石油的裂解是物理变化
c.等物质的量的A、C与足量钠反应,可生成等量的
d.③反应包含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5)G是F(乙酸丙烯酯)的同分异构体,G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含有羧基(),不含甲基(),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18. 黄铁矿高温煅烧除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O、、,不考虑其他杂质)可制取绿矾,流程图如下:
(1)为提高烧渣的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答1条)。
(2)“滤渣Ⅰ”为______。
(3)“还原”操作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加试剂X均过量。若X为金属单质,则X化学式为______;若X为,则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若X为(铁为价)与溶液中的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产物为和,则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滤渣Ⅱ”为氢氧化物沉淀,其化学式为______。
(5)“一系列操作”为稀溶液分离出绿矾晶体的过程,这一系列操作中不需要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坩埚 ③蒸发皿 ④漏斗 ⑤容量瓶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2mL氯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铝片投入到浓硝酸中
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常温下,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向装有一小块金属钠的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醇
钠先沉于底部后上浮
常温下,钠密度小于乙醇
D
向X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溶液,后滴加硝酸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不溶解
X溶液中一定含
泸州市高2023级高一学年末统一考试
化学
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2页,第二部分3~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留。
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Zn 6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且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NaOH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OH含有极性共价键,且属于离子化合物,A错误;
B.含有非极性共价键,且属于离子化合物,B正确;
C.只含非极性共价键,是共价分子,C错误;
D.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故选B。
2. 化学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药品制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先污染后治理”是绿色化学核心思想B. 废旧塑料“深挖填埋”处理
C. 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有害应该禁止使用D. 可用作抗酸药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A错误;
B.废旧塑料不可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不能“深挖填埋”处理,B错误;
C.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在规定范围内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般认为对人体健康无害,C错误;
D.溶液显碱性,可用作抗酸药,D正确;
故选D。
3.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中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糖类都是有机高分子B. 蛋白质只含C、H、O三种元素
C. 淀粉能水解成葡萄糖D. 花生油久置将与O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均为小分子物质,只有淀粉、纤维素等多糖才都是有机高分子,A错误;
B.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四种元素,往往还含有P、S等元素,B错误;
C.淀粉能水解成葡萄糖,反应方程式为:(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C正确;
D.花生油中含有碳碳双键,久置将与O2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
故答案:C。
4. 化学符号与模型是表征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下列符号或模型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球棍模型:B. 乙烯的结构式:
C. 的电子式:D. 含8个中子的碳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球棍模型为,故A错误;
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结构式:,故B正确;
C.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Failed t dwnlad image : httpsqbm-images.ss-cn-],故C错误;
D.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含8个中子的碳原子:,故D错误;
故选:B。
5. 安全实验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的措施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酒精灯不小心打倒失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B. 金属钠燃烧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
C. 为避免自燃起火,剩余白磷应放回原试剂瓶
D. 为避免爆炸,点燃甲烷前应检验是否纯净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酒精灯着火,应用湿布或沙子盖灭,A正确;
B.金属钠着火应用沙子盖灭,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B错误;
C.白磷容易自燃,取用后剩余白磷需放回原试剂瓶,C正确;
D.不纯净的甲烷点燃会发生爆炸,故甲烷点燃前要检验纯度,D正确;
故选B。
6. 下列关于SO2和SO3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食品工业用SO2作抗氧化剂,是利用其还原性
B. SO2和SO3都有氧化性,都可以被H2S还原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SO3,同时有少量SO2
D. SO2和SO3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SO2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氧化剂反应,故在食品工业用SO2作抗氧化剂,是利用其还原性,A正确;
B.SO2中S为+4价和SO3中S为+6价,均为较高价态,都有氧化性,都可以被H2S还原,B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SO2,同时没有少量SO3,SO2转化为SO3过程中需要加入催化剂,C错误;
D.SO2和SO3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SO2+H2OH2SO3,SO3+H2O=H2SO4,D正确;
故答案为:C。
7.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是
A. 添加少量使馒头膨松B. 向煤炉中鼓入空气使煤燃烧更旺
C. 在冰箱中冷藏食物延缓食品变质D. 在洗衣粉中添加酶制剂加快去污
【答案】A
【解析】
【详解】A.添加少量使馒头膨松,是因为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反应速率无关,A选;
B.向煤炉中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快,与反应速率有关,B不选;
C.冰箱冷藏食物,降低温度,减慢食物变质,与反应速率有关,C不选;
D.洗衣粉中加酶,催化剂,加快去污,与反应速率有关,D不选;
故选A。
8.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无机非金属材料一定不含金属元素B. 硅酸盐材料不被各种酸碱腐蚀
C. 光导纤维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 硅基芯片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但陶瓷中可能含有铁等金属元素,A错误;
B.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但能与氢氟酸反应,被氢氟酸腐蚀,B错误;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C错误;
D.硅基芯片主要成分是硅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D正确;
故选D。
9. 研究、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及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已知: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等于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利用盖斯定律将Ⅱ×-Ⅰ×得,综上所述故选A。
10. X、Y、Z、R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Y的单质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X、Y相邻,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的半径:Y>R
B. 4种元素在自然界中均无游离态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
D. 元素Z位于周期表的第3周期、ⅥA族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X、Y、Z、R为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即为C,Y的单质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X、Y相邻,则Y为Al、Z为Si,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则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3=1,则R为K,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Y为Al、R为K,Al3+核外2个电子层,而K+核外3个电子层,故简单离子的半径K+>Al3+即Y<R,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Y、Z、R分别为C、Al、Si、K,其中碳元素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B错误;
C.由分析可知,X为C、Z为Si,非金属性C>S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CO3>H2SiO3即X>Z,C正确;
D.由分析可知,Z为Si,故元素Z位于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D错误;
故答案为:C。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溶液与铜反应:
B.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C. 用KI、淀粉、乙酸检验加碘食盐中的
D. 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后出现浑浊: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液与铜反应:,A错误;
B.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B错误;
C.用KI、淀粉、乙酸检验加碘食盐中的,C错误;
D.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后出现浑浊,生成硫和二氧化硫:,D正确;
故选D。
12. 在2L容器中发生与相互转化的反应,保持温度不变,与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X表示的变化曲线
B. 正反应为
C. 4min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 0~4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0~8min时,X减少0.6ml,Y增加0.3ml,故X为NO2,Y为N2O4,正向反应为,由此分析回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X表示的变化曲线,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正反应为,B正确;
C.由图像可知,4min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C错误;
D.0~4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D正确;
故选C。
1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22.4L硫化氢中氢原子数目为个
B. 1m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个
C. 6.5g锌在足量浓硫酸中完全反应,转移个电子
D. 16g与光照下充分反应,生成个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常温常压的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l,常温常压下,22.4L硫化氢中氢原子数目不是个,A错误;
B.1m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个,B错误;
C.6.5g锌即0.1mlZn在足量浓硫酸中完全反应生成Zn2+离子,转移个电子,C正确;
D.16g与光照下的反应是连锁反应,有机产物有、、、,分子数小于个,D错误;
故选C。
1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水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A正确;
B.常温下,Al与浓硝酸发生钝化,不是不反应,B错误;
C.向装有一小块金属钠的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醇,钠先沉于底部后上浮是由于生成的氢气附着在钠表面使钠上浮,不能通过这个现象比较密度,钠的密度是大于乙醇的,C错误;
D.溶液中也可能存在亚硫酸根,开始生成亚硫酸钡沉淀,加入硝酸氧化生成硫酸钡沉淀,D错误;
故选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区域内作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课堂上,老师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原电池原理探究,用图乙装置进行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中锌片是原电池的______极。铜块表面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Cu、C都不与稀反应,据此判断图乙形不成原电池,实验时却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了。在老师启发下,同学们勇于质疑,提出在常温下酸性环境中能将铜缓慢氧化,于是猜想:可能是溶液中溶解的少量而形成了微弱的原电池。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图丙对比实验,将稀硫酸加热煮沸并在液面上覆盖油层,冷却后实验。
①相关实验的电流计指针读数如下图A~D所示,A图为电流计没有连接电极时的状态,B、C、D为图甲、图乙或图丙实验时的读数图示。图甲的读数图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下同);图丙的读数图是______,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
A. B. C. D.
②将图乙放置2天后观察到溶液中______的现象,进一步验证了同学们的猜想,微弱的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①. 负极 ②. 有气泡产生 ③.
(2) ①. C ②. A ③. 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 ④. 溶液颜色逐渐变蓝 ⑤.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为铜-锌原电池装置,Zn电极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u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故答案为:负极;有气泡产生;;
【小问2详解】
①图乙形不成原电池,实验时却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了,则甲实验的电流表读数比乙稍大,故读数为C图,丙实验,将稀硫酸加热煮沸并在液面上覆盖油层,则甲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读数为A图,加热煮沸的目的是排除溶液中氧气的影响,故答案为:C;A;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
②乙放置2天后Cu在酸性环境下被氧气氧化为Cu2+,则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溶液颜色逐渐变蓝;。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有关性质。回答相关问题:
(1)制取干燥的氨气。按图装配装置,A、B装置中分别加入相应试剂,B装置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_(选填“五氧化二磷”或“碱石灰”)。实验时,先关闭,打开,然后打开A装置中分液漏斗活塞,当C烧瓶中充满干燥氨气后,关闭打开,此处连接了一个倒扣在水面的漏斗,水的作用是______。
(2)探究氨气的溶解性和酸碱性。将C中烧瓶取下组装成D装置(胶头滴管中已吸入水),在烧杯中加入水,并滴加酚酞试液,打开,______(补充操作),观察到______色的喷泉产生,证明氨气易溶于水,得出结论的证据是______。
(3)探究氨气的氧化或还原性。在注射器E中吸入3mL,将其连接在下的玻璃管处,打开迅速吸入9mL,关闭,发生反应,预测观察到的现象是:黄绿色气体消失,______(答1点现象),实验证明氨气具有______性与碱性。
【答案】(1) ①. 碱石灰 ②. 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环境
(2) ①. 挤压胶头滴管 ②. 红 ③. 形成喷泉
(3) ①. 产生大量白烟 ②. 还原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干燥氨气选择碱石灰,五氧化二磷会吸收氨气
②K1中的水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其污染空气
【小问2详解】
①喷泉实验的第一步,是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故答案为挤压胶头滴管
②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故加了酚酞的水会变成红色
③由于氨气易溶于水,导致圆底烧瓶内气压迅速减小,从而产生喷泉,故答案为,形成喷泉。
【小问3详解】
①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接触会产生大量氯化铵颗粒,形成白烟,故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
②反应中氮元素失电子升价,体现还原性。
17. 乙酸丙烯酯常用作溶剂、黏合剂、有机合成中间体。用石油裂解气(含乙烯、丙烯等)为原料生产乙酸丙烯酯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丙烯酯的分子式为______,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2)物质B为,则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②与③的反应类型相同,则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丙烯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b.石油的裂解是物理变化
c.等物质的量的A、C与足量钠反应,可生成等量的
d.③反应包含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5)G是F(乙酸丙烯酯)的同分异构体,G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含有羧基(),不含甲基(),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答案】(1) ①. ②. 酯基、碳碳双键
(2) ①. ②. 取代反应
(3)
(4)c (5)
【解析】
【分析】石油裂解得到乙烯和丙烯,乙烯与水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乙醇与氧气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乙醛,乙醛继续被氧化呈乙酸;丙烯与氯气在500℃下发生取代生成CH2=CHCH2Cl,该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CH2=CHCH2OH,CH2=CHCH2OH与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丙烯酯,由此分析回答;
【小问1详解】
由乙酸丙烯酯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由结构简式可知其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碳碳双键;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乙醇,结构简式为;由反应CH2=CHCH3与Cl2反应得到CH2=CHCH2Cl可知,该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小问3详解】
反应③为取代反应,②与③的反应类型相同,则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a.丙烯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结构简式,a错误;
b.石油裂解是化学变化,b错误;
c.由分析可知,B、D分别为乙醇和乙酸,乙醇含有一个羟基、乙酸含有一个羧基,故等物质的量的乙醇、乙酸与足量的钠反应,可生成等量的,c正确;
d.③为酯化反应,酸脱羟基醇脱氢,生成酯基和水,只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d错误;
故选c;
【小问5详解】
G是F(乙酸丙烯酯)的同分异构体,G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G中含有碳碳双键,又含有羧基,不含有甲基,则G的结构为。
18. 黄铁矿高温煅烧除硫后烧渣(主要成分为、FeO、、,不考虑其他杂质)可制取绿矾,流程图如下:
(1)为提高烧渣的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答1条)。
(2)“滤渣Ⅰ”为______。
(3)“还原”操作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加试剂X均过量。若X为金属单质,则X化学式为______;若X为,则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若X为(铁为价)与溶液中的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产物为和,则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滤渣Ⅱ”为氢氧化物沉淀,其化学式为______。
(5)“一系列操作”为稀溶液分离出绿矾晶体的过程,这一系列操作中不需要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坩埚 ③蒸发皿 ④漏斗 ⑤容量瓶
【答案】(1)将烧渣粉碎(或其他合理答案)。
(2)
(3) ①. ②. ③. 7:1
(4)
(5)②⑤
【解析】
【分析】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 Al2O3,用稀硫酸浸取后滤渣为SiO2,浸取后溶液里含有Fe3+、Fe2+、Al3+、。试剂X将Fe3+还原成Fe2+,通过调节pH除去Al3+,则溶液里溶质主要是FeSO4。再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得到FeSO4∙7H2O;
【小问1详解】
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有将硫铁矿烧渣粉碎、适当增大稀硫酸浓度、升高温度等;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滤渣Ⅰ为;
【小问3详解】
不引入新的杂质,X若为金属单质,则X为Fe;若X为,则Fe3+与反应生成Fe2+和,离子方程式为;若X为(铁为价)与溶液中的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产物为和,S从-1价升高到+6价,一个失去14电子,中Fe从+3价降低到+2价,一个得到2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小问4详解】
“滤渣Ⅱ”为氢氧化物沉淀,结合分析可知该沉淀为;
【小问5详解】
一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不需要的仪器有坩埚、容量瓶,故选②⑤。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2mL氯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B
常温下,将铝片投入到浓硝酸中
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常温下,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向装有一小块金属钠的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醇
钠先沉于底部后上浮
常温下,钠的密度小于乙醇
D
向X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溶液,后滴加硝酸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不溶解
X溶液中一定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马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Si, 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