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云南省普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各学科试卷(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普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普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查范围,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围:必修第一册及必修第二册。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下列关于一些文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伏鸟双尾青铜虎”的制作材料是合金
B.“《论语》竹简”中竹简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南宋持罗盘立人陶俑”由黏土发生物理变化制成
D.“井冈山八角楼的油灯”中“油”可能是液态烃的混合物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与水加成可生成乙醇,可用于制食用白酒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D.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3.下列化学用语及模型正确的是( )
A.乙酸的分子式为B.羟基的电子式为:
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相对应的是( )
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含有质子数为
B.0.1ml与足量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11.2L中含有的O原子数为
D.1L的溶液制备的胶粒数小于
6.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在氧气中点燃反应生成浅黄色固体:
B.氨的催化氧化:
C.新制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
D.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产生白色沉淀:
7.向试管中滴加试剂W,根据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8.已知反应:为一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四组原电池装置来实现上述反应,其中可行的是( )
A.B.C.D.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11.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如图所示箭头方向无法一步反应实现转化的是( )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元素X、Y、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的质子数是其M层电子数的三倍,元素Q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硫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C.Y形成的氢化物分子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D.Q的单质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lC和1ml的水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当增加C(s)的用量,反应速率加快
B.充分反应后水被完全转化
C.当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当CO与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18g葡萄糖()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全部通人到足量的过氧化钠中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x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
B.
C.生成的质量为63.6g
D.上述生成物与过氧化钠反应的产物之一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以某铜矿石制备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铜矿石的主要成分为和少量,滤液Ⅰ中含,滤渣Ⅰ可回收单质S和。
回答下列问题:
(1)中Cu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铜矿石“氧化浸出”前需碾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滤液Ⅱ”中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___。
(4)“反应”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沉铁”后分离出沉淀的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该操作在实验室进行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6)“气体”与足量空气混合被水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生成物可循环到上述流程中的______(填“氧化浸出”“还原”“反应”或“沉铁”)过程中再利用。
16.(14分)二氧化氯是绿色环保型饮用水消毒剂,生活中常用二氧化氯泡腾片(溶于水放出二氧化氯)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实验室制备原理是。已知部分信息如下:熔点、沸点分别为-59℃、11.0℃。的熔点为-101℃、沸点为-34℃。某小组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纯二氧化氯,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C装置作用是干燥和________(填化学式)。
(2)G装置中试剂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低温浴槽D控制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4)F支管收集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探究性质:
①通过________法,确认低温浴槽收集到的液态为黄绿色。
②将二氧化氯泡腾片放入品红溶液,红色溶液变为无色;微热无色溶液,不变色。由此推知,说明具有________性。
③将二氧化氯通人含废水中,产生两种对环境友好的气体,氯被还原成最低价离子。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17.(15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NO和CO,在三元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
(1)向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通人1mlCO和1mlNO,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①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在上述容器中反应起始时和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已知:)
②已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
上述反应生成1ml时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kJ热量。
(2)若要加快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任写一条)。
(3)利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中制取NO并探究其性质。
①实验时关闭止水夹,打开,从U形管左端加入稀硝酸,直至酸液将U形管右端空气完全排出;关闭止水夹,随着反应的进行,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
②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中空气压入U形管中,观察气体颜色先变红后又变浅,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现象观察完毕,关闭止水夹,打开,U形管右端的红棕色气体被NaOH吸收,吸收过程发生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8.(15分)辛烷值是车用汽油最重要的指标,辛烷值越高,其防爆震的能力越强。已知不同烃的辛烷值:芳香烃(含苯环的烃)>异构烷烃(支链烷烃)>正构烷烃(直链烷烃)。
(1)汽油的主要成分为的烷烃混合物,如、等。
①两者互为__________(填“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或“同种物质”)。
②比较辛烷值:前者__________(填“>”“(1分)
(2)①羟基(1分)
②取代反应(2分)
③或(2分)
(3)(2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写错不得分,未配平漏写反应条件扣1分)
(4)①(1分)(1分)
②4(2分)
③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分,任写一种即可)
【解析】(1)①二者都属于饱和烷烃,分子式均为但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辛烷值:异构烷烃(支链烷烃)>正构烷烃(直链烷烃),前者含有3个支链、后者不含支链,则辛烷值:前者>后者。
(2)①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②甲醇中羟基上的H原子被取代生成MTBE,所以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③满足该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或。
(3)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酸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4)①过程I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CO和水;
②a的一氯代物有、、、共有4种;
③为烯烃、a为烷烃,烯烃能和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烷烃和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a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五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命题范围, 下列物质常温下见光会分解的是, 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