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4年化学中考热点备考重难专题:酸碱盐间的坐标曲线分析(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河南省2024年化学中考热点备考重难专题:酸碱盐间的坐标曲线分析(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件说明,拓展设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件设计初衷 基于老师在总复习过程中对重难题型有较大的需求,难易结合化学学科的重难点,为此设计重难专题复习课件,助力高效课堂二、课件亮点1.对专题知识体系的构建侧重专题知识体系分解再构建,根据本区域近五年的中考真题提炼知识点,通过知识点讲授方法和技巧,并进一步形成对应体系,再让学生尝试应用已有体系中的方法与技巧去解决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构建自己的重难专题知识体系。会对难题进行分解,降低梯度,准确、高效攻克重难专题。2.过程性分析设置分步动画对方法讲解、解题步骤设置分步动画,按步骤播放,更清晰有条理。三、课件使用场景适用于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分析坐标轴曲线类试题时首先要做到“三看”: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二看走势(直线或曲线,上升或下降的原因,发生的反应等);三看图像中的点(起点、交点、拐点、终点等特殊点的含义)。
沉淀(或气体)质量/g
加水稀释导致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减小,但是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没有被反应消耗,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接近7,不会等于7或者小于7。
一、稀释酸碱溶液时pH值变化(以氢氧化钠的稀释为例)
加水稀释盐酸,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导致溶液的pH值升高,溶液中盐酸未被反应消耗,所以溶液的pH值只能无限接近7,不会等于7或者大于7。
二、单一化学反应中pH值、沉淀、气体的坐标曲线图
1. 酸碱中和反应中溶液pH值的变化(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例)
在b点时pH=7,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在b点前HCl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溶液呈酸性;在b点后NaOH已滴加至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溶液呈碱性
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体积,纵坐标表示溶液pH值
曲线呈上升趋势且pH是从小于7开始变化,溶液的pH随着加入物质的体积增大而逐渐增大,说明该反应是碱入酸
NaOH+HCl===NaCl+H2O
2.化学反应中沉淀质量的变化(以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例)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a点前表示硫酸铜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有CuSO4、Na2SO4;a点后硫酸铜已反应完全,再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无反应发生,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Na2SO4
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
一看坐标:二看走势:三看图像中的点:
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滴入,沉淀质量逐渐增加,待反应完全后不再发生变化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NaOH+CuSO4===Na2SO4+Cu(OH)2↓
3. 化学反应中气体质量的变化(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例)
2HCl+CaCO3===H2O+CaCl2+CO2↑
反应开始,开始生成气体,Ob段曲线先上升,气体质量慢慢增大,b点时反应结束,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曲线平稳b点之前溶液中的溶质:CaCl2b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CaCl2+HCl
1.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的盐酸溶液中滴加水B.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C. 向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 向一定量的碳酸钠固体中滴入稀盐酸溶液
三、多个化学反应中某一固定变量的坐标曲线图
向稀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酸和碱先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与盐发生反应
酸碱盐之间的优先反应原则:在混合溶液中:①H+与OH-的反应优先发生例:向一定量的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H2SO4+2NaOH===Na2SO4+2H2O后:CuSO4+2NaOH===Na2SO4+Cu(OH)2↓
例:向一定量的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先:Na2CO3+2HCl===2NaCl+CO2↑+H2O后:Na2CO3+CaCl2===CaCO3↓+2NaCl
Oa段:2NaOH+H2SO4 === Na2SO4+2H2O滴入的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不生成沉淀ab段:2NaOH+CuSO4 === Na2SO4+Cu(OH)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bc段:无反应发生,沉淀质量不发生变化
a点: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硫酸铜、硫酸钠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硫酸钠b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硫酸钠、氢氧化钠
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
溶液中开始不生成沉淀,然后沉淀质量增加,反应完全后不再发生变化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Oa段:HCl+NaOH === NaCl+H2O滴入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不生成气体Oa段溶液中的溶质: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bc段:无反应发生,气体质量不发生变化bc段溶液中的溶质:氯化钠、氯化氢
a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a点溶液中的溶质:氯化钠、碳酸钠b点:稀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b点溶液中的溶质:氯化钠
ab段:2HCl+Na2CO3 ===2NaCl+H2O+CO2↑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ab段溶液中的溶质:碳酸钠、氯化钠
2.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取一定量样品放于锥形瓶中,不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像可知该氢氧化钠样品全部变质B. ab 段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有气泡生成C. 溶剂质量的变化趋势也可用图中曲线表示D. c 点对应溶液的 pH= 7
ab、bc段反应溶液质量变化幅度不一样,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ab段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bc段反应:H2SO4+Na2CO3===Na2SO4+H2O+CO2↑
ab段:稀硫酸溶液中的水、生成物H2SO4 ~ 2H2O (98 : 36)bc段:稀硫酸溶液中的水、生成物H2SO4 ~ H2O (98 : 18)c点之后:稀硫酸溶液中的水
→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大,但是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
→c点反应结束,溶液中只有Na2SO4溶液呈中性
3.(数字化实验)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后,小明向反应后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用 pH 传感器测得溶液 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生成B. bc 段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C. c 点溶液中溶质为 NaCl 和 Na2CO3D. cd 段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1.在 25 ℃时,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再恢复到 25 ℃ ,下列相关曲线正确的是( )
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会产生大量热量CaO+H2O===Ca(OH)2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温度(唯一影响因素)
CaO+H2O===Ca(OH)2
→反应消耗溶剂,溶剂的质量下降,溶液的质量下降, 反应结束后溶剂质量不增加,恢复原温度后溶液再 溶解因温度变化析出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增加,但 不会大于原质量
反应结束后,温度恢复到室温后物质的溶解度未改变,溶质质量分数、Ca2+质量分数不发生改变
2.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直至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生成的沉淀只有BaSO4B. b →c过程中加入了稀盐酸,无明显现象C. d 点时溶液一定显酸性D. 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1)写出 a 点对应的溶质成分(写名称)。(2)写出 bc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
BaCO3+2HCl===BaCl2+H2O+CO2↑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河南省2024年化学中考热点备考重难专题: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分析(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件说明,远距离置换原则,挤牙膏法,可能有,采用挤牙膏法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2024年化学中考热点备考重难专题:金属与酸反应的坐标曲线分析(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件说明,氢气的质量g,反应时间s,稀盐酸的质量g,Mg>Al>Zn,金属的质量g,消耗金属的质量,产生氢气的质量,%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河北化学中考备考重难专题:酸碱盐间的坐标曲线分析 (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件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