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优秀作业课件ppt
展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黛玉初见时欢喜的遇见;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1.视频范读,规范读音,感悟诗情。
观看视频:夏青朗诵《琵琶行(并序)》
荻(dí)花 铮(zhēng)铮然 贾(gǔ)人 悯(mǐn)然 慢捻(niǎn) 幽咽(yè) 水浆迸(bèng) 钿(diàn)头 银篦(bì) 呕(ōu)哑(yā)嘲(zhā)哳(zhā)
(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镇人,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讽谕诗价值最高。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著有《白氏长庆集》。作品以深入浅出,通俗流丽著称。
2.阅读材料,积累常识,明确体裁。
(2)体裁介绍:《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还有一篇歌行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歌、行、引,本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种名称不同,其实并没有严格区别。它们的音节和格律都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四言: 江头送客 琵琶弹奏 自述身世 感叹谪居 满座哭泣
3.分享成果,梳理文意,定小标题。
五言: 江头夜送客 江上闻琵琶 自述身世苦 始伤迁谪意 满座皆掩泣
七言: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再听琵琶曲 歌女自述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极品。白居易是如何表现琵琶的音乐魅力的呢?
1.第二段正面描写乐音的部分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作者是如何写出音乐的动人效果的?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嘈嘈”“切切”用叠词模拟声音,“如急雨”“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都是用生活中能够听到的声音比喻琵琶声,同时也是能够见到的场景,化无形的听觉为有形的画面。这几句写出几种不同旋律的交错,有时候快,有时候慢,表现出音乐高低、缓急的变化,又显得很清脆。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花丛里的莺语声轻快婉转,冰下的泉水声梗塞缓慢,这样写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融为了一体。 正如清人段玉裁对此的评价:“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形容涩滑二境,可谓工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无声和前面的有声形成了反差,音乐声停下来,但听众的感情并没有停下来,“幽愁”“暗恨”都生出来了。这是音乐的留白,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满以为弹奏至此就要结束了。谁知“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1)比喻,以形喻声、以声喻声。比喻,化抽象无形的音乐为形象可感的实体,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给人以无限的联想。(2)叠词和联绵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等叠词和间关(叠韵)、幽咽(双声)等联绵词的使用,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3)适当的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营造出音乐的空无之美,留给听众想象的空间。
2.有几位同学在预习作业中将“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也归为对音乐的描写,小组讨论:这两句是否属于音乐描写?为什么?
是对音乐的侧面烘托。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 “悄无言”的寂静,表现了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衬托了乐曲高妙的艺术魅力,也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3.音乐旋律的变化过程契合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齐读音乐描写的片段,梳理乐声中表现的情感变化。
(1)欢快明朗 急切愉悦(2)激越雄壮 愤怒控诉(3)冷涩凝绝 幽愁暗恨(4)戛然而止 诗人高超的音乐描写让我们领略到了艺术是相通的,文学和音乐是可以交汇的。音乐艺术转化成了语言艺术,音乐旋律的变化和诗人的情感变化也是高度契合的。我们通过想象与联想,借助诗歌语言还原场景,感受到了音乐的强弱、高低、快慢等变化过程,并据此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起伏。
4.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类似,全诗还有很多描写环境的地方,请找出来并思考这些环境描写在营造氛围以及表达人物心情上有何具体作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点明了时令、地点、时间和事件,秋风中红枫白花相映衬,秋意浓浓。寥寥几笔勾画就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氛围,奠定了诗歌感伤的基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月朦胧,水渺茫,一如与友人离别的惆怅。离愁无法排解,苦闷难以消除。“惨将别”既道出了诗人的心情,烘托了悲凉的气氛,也奠定了全诗悲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清冷的月色”“寒冷的江水”既渲染了孤寂悲凉的气氛,也描摹出了琵琶女凄凉孤寂的内心世界。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 既写出了诗人谪居之处环境的恶劣,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孤寂、苦闷和无奈。
诗人是琵琶女名副其实的“知音”,不仅将乐声描写得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还能从琵琶曲中听出“不得志”“无限事”“幽愁暗恨”等许多情思。诗人与琵琶女素昧平生,何以能凭几曲琵琶曲引发如此共鸣呢?
1.速读小序和诗歌第3、4、5段,找到最能概括两人产生共鸣原因的诗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正是因为相似的人生经历,才造就了相似的情感体验,进而有了借琵琶曲来自伤身世的故事。
2.诗人与琵琶女的人生经历有何相似之处?阅读小序和第3段,概括琵琶女的人生经历。
当年:青春年少,色艺双绝,人妒人捧,欢笑度日如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飘零憔悴
3.请阅读第4段以及学案中的《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节选),概括诗人的人生经历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
当年:聪慧绝人,少有文才,君子称赏,官运亨通如今:谪居卧病,居无雅乐,无人相知,落凄凉魄
小结:遥远的江州,一个是“京城女”、誉满京都的艺伎,一个是“谪居卧病”的江州司马、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他们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忧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作者在官场上难觅知己,只能在“沦落人”中找知音,于是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仅高度概括了琵琶女和诗人自身的遭遇,而且表达出境况相似的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同情的深厚情谊。这两句是全篇的文眼,是本诗的立意所在。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又是其中最璀璨的星空。现在我们举行班级微型诗歌朗诵会,用我们的声音演绎本课三首唐诗名篇,用我们的行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1.选定朗诵的片段,反复揣摩诗句的含义和情感,寻找恰当的停顿、重音、轻音、语调,感受诗的节奏与韵律,完成诗歌片段的朗诵设计。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紧承上句抒情,用低调、慢速来读。)别君去兮何时还?(以朋友的口吻问自己,注意读出关切的疑问语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访名山”三字重读,突出李白寄情山水的情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全诗的高潮,抒发李白保持高尚节操,绝不低头媚权贵的理想。“安能”两字应低调、慢速起,后面字字重读,逐字加高音调,加快语速,加大音量,到“不得开心颜”达到顶峰,戛然而止,振聋发聩。)。
示例一:《梦游天姥吟留别》尾段朗诵设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朗读全诗要节拍清晰,语气缓慢沉重,读出“悲”的基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木”和“江”要适当拖长,留有余韵。“萧萧”和“滚滚”要拉长声音,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颈联是全诗的高潮,重读“悲”和“常”,描绘漂泊之苦;重读“多”和“独”,刻画老病孤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紧承上联,以酒杯新停轻轻结束全诗,含无限凄凉于言外,读得应缓慢而沉重,体会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示例二:《登高》朗诵设计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弹者谁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欲语迟则须语气凝重。)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此句有兴致重回的感觉,略有喜色。)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要强调,重,慢;半遮面,略轻,慢,有羞涩感。)
示例三:《琵琶行(并序)》节选朗诵设计
2.在组内朗诵,推选出代表选手,并分工合作,为选手设计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在小组内练习,完善朗诵。 3.各小组依次上台表演,学生代表和老师点评,教师总结。
清代方扶南有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琵琶行》被誉为“摹写声音至文”,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想象与联想走进琵琶声,借助诗歌语言还原场景,从而领略音乐与诗歌交汇的魅力,又知人论世,揣度、还原、理解诗人的心境,获得了别样的生命体验,增强了对人生的感悟。
课外阅读《浅析诗歌朗诵》(杨云宏),结合课堂所学,归纳诗歌朗诵的要求和技巧,分析诗歌朗诵对深入理解诗歌的作用。
1.模仿《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尝试写一段话描写自己欣赏过的音乐片段。2.背诵全文。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获奖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知人论世,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文学常识,第二部分诵读感知,诵读诗歌,第三部分文本研读,诗人与琵琶女比较,一共描绘了三次弹奏,第四部分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8.3* 琵琶行并序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8.3* 琵琶行并序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83《琵琶行》pptx、83《琵琶行》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83《琵琶行》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