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9上化学同步精品课堂课件(鲁教版2024)
- 鲁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同步课件) 课件 13 次下载
-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分层练习) 试卷 10 次下载
-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分层练习) 试卷 10 次下载
- 鲁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同步课件) 课件 13 次下载
- 第三节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分层练习) 试卷 10 次下载
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从问题开始,观察思考,观察现象,中间未变黑,两边变黑,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活动探究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推理和判断
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难点: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化学世界的10大未解之谜:
科学始于问题,如果没有了问题,科学发展就走到了尽头。化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观察蜡烛燃烧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1.还有更多色彩元素可发现吗?2.元素周期表会完整吗?3.如何在微观层面测量界面现象?4.能量存储的未来是怎样的?5.为什么生命需要手性?6.我们如何更好地管理世界上的塑料废物?7.AI会重新定义化学的未来吗?8.物质如何被编码而成为生命材料?9.是什么驱动生命系统的复制?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你们能够解答这些问题,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人类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有了问题,就要设法寻找答案。
蜡烛的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在不断熔化而液态的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固体石蜡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汽后才能被点燃?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时,固体石蜡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1.从蜡烛上刮下一块固体石蜡,放在蒸 发皿里,尝试用火柴点燃。 2.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点燃石蜡油。3.用坩锅钳夹持一根短玻璃管,将其一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另一端点燃。
实验现象:1.固体石蜡不能被点燃2.石蜡油不易被点燃3.短玻璃管上端有火焰产生
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能燃烧的,因为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
在试图点燃液态石蜡油时,起初是先把石蜡油滴到蒸发皿中再尝试点燃的,结果由于石蜡油冷凝太快,始终未能得到液态石蜡。后来想到的改进方法为:熄灭蜡烛后立即用火柴尝试点燃烛芯周围的石蜡油,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勤于思考是保障探究成功的关键!
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总结
确定了科学探究的问题后,从设计实验方案到实施实验需要“三思而后行”;探究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
当探究结束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完成实验探究报告,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请你参考右边的格式,将你在“活动探究1-1”中的探究活动写成一篇完整的化学实验探究报告。
探究蜡烛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被燃烧
实验过程:1.从蜡烛上刮下一块固体石蜡,放在蒸发皿里,尝试用火柴点燃;2.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点燃石蜡油;3.用坩锅钳夹持一根短玻璃管,将其一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另一端点燃。实验现象:1.固体石蜡不能被点燃;2.石蜡油不易被点燃;3.短玻璃管上端有火焰产生。
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燃烧的。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
从石蜡火焰不同部位引出的气体都能燃烧吗?
如何证明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活动反思 反思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探究步骤是否合理、有序?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探究结论是否全面、合理?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还有哪些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对探究问题的深刻理解,不断提升运用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交流:活动反思要素?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图①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 B.图②比较火焰各层温度C.图③验证蜡烛焰心气体是氧气D.图④验证产物有水
2.在进行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后,同学们有如下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时冒出的黑烟与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同种物质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同时放出较多热量C.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D.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其过程中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
3.在“点燃蜡烛”的活动与探究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只发生化学变化,无物理变化B.产生火焰并放出热量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玻璃管另一端出现白烟
4.过生日吃蛋糕点蜡烛时,小明发现蜡烛的火焰分三层,是什么原因导致蜡烛分三层火焰的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氧气含量有关。“蜡烛的三层火焰可能与氧气含量有关”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收集证据 D.制订计划
5.拉瓦锡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A.A B.B C.C D.D
6.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C.提出问题 D.结论与解释
7.以下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反应物的浓度、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实验变量C.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D.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
8.祖国文化灿烂辉煌.有关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错误的是( )A.蚕“丝”是天然纤维 B.“蜡炬成灰”只发生化学变化C.“泪”指液态蜡 D.“灰”是指蜡燃烧产生的CO2等物质
9.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填“大”或“小”)。(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4)轻轻一吹即可使蜡烛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A.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B.隔绝了空气 C.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10.下图是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如图A所示,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 ,如图B所示,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观察到烧杯底部出现黑色物质。请帮他们分析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是 ,如图C所示,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确保实验成功 (只答一点)。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合理即可)
蜡烛不充分燃烧时产生炭黑
沿着白烟的方向,快速点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从问题开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猜想与假设,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实验探究,观察现象,数据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图文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试管内壁有水雾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白烟从烛芯飘出,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化学实验的关注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课文配套免费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体验化学探究,从问题开始,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知识回顾,知识点1从问题开始,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蜡烛蒸气凝成的小颗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