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知识梳理,课后巩固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前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把[3]_______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有海拔数值,常用的单位是[4]_______。
②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作等高距。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之间的关系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5]_______;等高线稀疏,坡度[6]_______。
山体的不同部位
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7]_______。
②鞍部: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③陡崖:等高线[8]_______。
④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9]_______凸出。
⑤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线[10]_______凸出。
等深线
①定义: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11]_______。
②意义: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数值,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12]_______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知识点2 分层设色地形图
1.概念: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_______。
2.作用: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比较容易地判读出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_______的起伏。
3.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
二、课后巩固练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P地位于Q地的( )
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东北方
2.图中M线代表( )
A.鞍部B.山谷C.陡崖D.山脊
3.若P、Q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
A.10.5千米B.105米C.10.5米D.105千米
山药是缠绕性藤本喜光植物,幼苗期不耐寒,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因此,朝南的坡地成为山药种植的首选。读华北地区某山药种植基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甲地的海拔,表示正确的是( )
A.120—140m之间B.140—160m之间
C.100—120m之间D.160—180m之间
5.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山谷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6.甲、乙、丙、丁四地中,种植山药的自然条件最好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以及解析
一、课前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等高线地形图
[1]海平面;[2]垂直;[3]海拔;[4]米;[5]陡;[6]缓;[7]减小;[8]重叠;[9]地处;[10]高处;[11]等深线;[12]疏密;
知识点2 分层设色地形图
[1]分层设色地形图;[2]地势;[3]高原;[4]山地;[5]丘陵;
二、课后巩固练
1.答案:C
解析:读图,根据指向标可知,P地位于Q地东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读图,图中M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D正确;鞍部是两个山顶之间较为低缓的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凸起表示山谷、一组等高线重叠处表示陡崖,A、B、C错误。故选D。
3.答案:B
解析:读图,由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米,若P、Q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实地距离=30×3.5=105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20米,甲的海拔为140—160米之间,B正确,排除A、C、D。故选B。
5.答案:C
解析: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可以判断出,甲、乙、丁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排除ABD;丙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容易发育河流,C正确。故选C。
6.答案:A
解析:图示区域位于华北地区,根据指向标判断,丙、丁为北坡(阴坡),光照少,不适合种植山药,排除C、D;甲为北坡(阳坡),光照好,坡度缓和,位于山脊排水较好,适宜种植山药,A正确;乙地位于坡地的东侧,光照不如甲地充足,且坡度较陡,种植山药的条件不如甲地好,排除B。故选A。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1]________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2]________距离。
地形
海拔
地面起伏程度
_______
在500米以上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_______
在500米以上
起伏很大,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_______
在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较山地小
盆地
无一定标注
四周高,中间低
平原
一般在200米以下
起伏小,宽广平坦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知识梳理,课后巩固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基础梳理,当堂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时间设置,重点难点【时间设置,导学过程,菜单作业 【时间设置,学而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