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第1页
    [地理]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第2页
    [地理]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共9页。
    一、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位于福建泉州市的惠安县有着1600多年的石雕历,惠安石雕技艺还传播到了海外。惠安石雕题材丰富,既有佛像造像,也有石质建筑。如今,西式雕塑、仿古建筑、纪念碑等许多新的题材涌现。惠安境内多山石,以前多为就地取材,近年来所用石材多来自南亚、西亚、南欧等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受文化影响,惠安石雕技艺最可能传播到的是( )
    A. 东南亚B. 西亚
    C. 欧洲D. 美洲
    2. 促使惠安石雕出现新题材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规模B. 政策支持
    C. 市场竞争D. 科技进步
    3. 近年来,惠安石雕所用石材多从国外进口的原因是( )
    A. 石材枯竭B. 环保要求
    C. 交通便利D. 工业惯性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在东南亚、西亚、欧洲、美洲四个区域中,与我国东南地区文化相近的区域是东南亚,因为东南亚与我国是近邻,华人、华侨众多,语言相通,文化相似。西亚、欧洲、美洲三个区域与我国距离远,文化差异大,由此判断,受文化影响,惠安石雕技艺最可能传播到东南亚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生产规模只是影响惠安石雕数量,不会影响石雕出现新的题材,A错误;政策支持会影响石雕产业发展规模,不会影响到题材创新,B错误;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是促进惠安石雕出现西式雕塑、仿古建筑、纪念碑等新题材的主要原因,C正确;科技进步会影响惠安石雕技艺水平和技术创新,对石雕出现的题材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我国山地众多,石料丰富,惠安当地石材枯竭,可以从周边其它地区运输,远比国外进口石材成本低,所以石材枯竭不是惠安石料主要从国外进口的主要原因,A错误;国家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重视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落实环保要求,禁止乱采乱挖,可能是惠安石料主要从国外进口的主要原因,B正确;石料从国外进口毕竟路途远,运输成本高,即使交通运输便利,也不比国内采购石材节约成本,C错误;以前,惠安石料主要是就地取材,从国外进口石料是近几年的事情,与工业惯性无关,D错误。故选B。
    在新疆的喀喇昆仑山脉主峰乔戈里峰下,宽阔的谷地便于通行,尘封着数条曾经辉煌的古道。其中的乔戈里古道(西北通向帕米尔高原、东北连接塔里木盆地、东南达青藏高原、向南可进入印度河流域)地处叶尔羌河上游谷地,该谷地自古就是该区域人类居住的“桃花源”,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乔戈里古道宽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当地宽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力侵蚀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D. 断层下陷
    5. 叶尔羌河上游谷地成为该区域人类居住的“桃花源”,其主要有利条件是( )
    A. 气候凉爽B. 降水丰富
    C. 水源充足D. 地形平坦
    6. 乔戈里古道成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条件是( )
    A. 位置优越B. 人口众多
    C. 植被丰富D. 气候优越
    【答案】4. C 5. C 6. A
    【解析】
    【4题详解】
    结合题干材料“在新疆的喀喇昆仑山脉主峰乔戈里峰下,宽阔的谷地便于通行”可知,当地宽谷位于乔戈里峰下,乔戈里峰海拔高,有高山冰川分布,当地宽谷是冰川作用形成的U形谷,平直而宽阔,两壁陡立的槽形谷,C正确;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A错误;流水侵蚀在河流上游侵蚀形成V形谷,B错误;断层下陷形成裂谷通常窄且深,不是U形谷,D错误。故答案选C。
    【5题详解】
    叶尔羌河上游谷地地处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降水较少,地形起伏大,成为该区域人类居住的“桃花源”,其主要有利条件是靠近河流,水源充足,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6题详解】
    结合题千材料可知,乔戈里古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西北通向帕米尔高原、东北连接塔里木盆地、东南达青藏高原、向南可进入印度河流域,优势条件是位置优越,A正确;乔戈里古道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稀少,B错误;乔戈里古道所在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错误;乔戈里古道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D错误。故答案选A。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区域乡村聚落数量和规模变化特征是( )
    A. 聚落数量增多,规模缩小B. 聚落数量减少,规模缩小
    C. 聚落数量增多,规模扩大D. 聚落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8. 据材料分析,( )
    A. 模式①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B. 模式②促使乡村人口增多
    C. 模式③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D. 模式④始终受自然要素影响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模式①生态功能区聚落分散,数量多,乡村聚落从生态功能区迁入经济功能区,聚落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模式②山地和丘陵的聚落集中到平原地区,会使聚落数量减少,规模增大;模式③小的聚落逐渐向大的聚落迁移,小的聚落可能会逐渐废弃,使聚落数量减少,规模增大;模式④中聚落主要由靠近河流变为靠近公路,聚落的数量不断减少,规模不断增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读图可知,模式①乡村聚落从生态功能区迁入经济功能区,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A正确;模式②山地和丘陵的聚落集中到平原地区,会使聚落数量减少,规模增大,乡村人口不一定增多,B错误;模式③小的聚落逐渐向大的聚落迁移,小的聚落可能会逐渐废弃,土地利用方式逐渐单一化,C错误;模式④中聚落主要由靠近河流变为靠近公路,反映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D错误。故选A。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承接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条大河来水,经唯一出口——湖口汇入长江。经研究发现,自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湖口河床高度发生了变化,改变了鄱阳湖的泥沙收支平衡。下图为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河段( )
    A. 河床变深,水位升高B. 河床变深,水位降低
    C 河床变浅,水位升高D. 河床变浅,水位降低
    10. 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岸滩淤积物粒径( )
    A. 变小B. 增大
    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变小
    11.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鄱阳湖泥沙整体( )
    A. 以淤积为主B. 以冲刷为主
    C. 由淤积转为冲刷D. 由冲刷转为淤积
    【答案】9. B 10. B 11. C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所学,湖口河床高度受到河流含沙量、流速、外力作用的共同影响。结合水坝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和材料“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三峡工程运行后,三峡大坝的蓄水拦沙作用,使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少,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强,河床受到冲刷,高度下降,湖口河段河床变深,水位降低,B对,排除ACD。故选B。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三峡大坝运行后,最大的特点是下游地区水沙平衡发生变化。从材料“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中可以看出,03年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输沙量增加;湖口输沙量大于五河输沙量,区域淤积物支出大于收入,冲淤量小于零,湖床总体受冲刷,高度下降,流速增快的情况下,只有颗粒更大,质量更重的淤积物可以在岸滩沉积,岸滩淤积物粒径增大,B对,排除ACD。故选B。
    【11题详解】
    结合前两小题,三峡工程运行后,湖口河床受冲刷高度下降,水位降低。长江水对鄱阳湖出湖流水顶托作用减弱,出湖水流速增加,搬运能力变强,挟沙力增强,对岸边侵蚀能力也增强,使得入江通道湖床受冲刷下降;再从“鄱阳湖1956~2020年泥沙冲淤过程统计图”中看出出湖沙量增大并大于入湖沙量,鄱阳湖泥沙整体由淤积转为冲刷,C对,排除ABD。故选C。
    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6分。
    (一)必考题:共46分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屿列岛位于福建省漳浦县古雷半岛东部,这里很多岛屿上都没有植被覆盖,但岛上却遍生花岗岩石蛋,其中有一个石蛋整体看过去像一只背负巨蛋、窥探岸边蛋状石块的窃蛋龙(下图),顶部巨石长18米、宽10米、高8米,体积1080立方米,重约2800吨,巨石与基座间只有不到一平方米的接触面,它是目前国内已知最大的一块风动石(风动石是指停留在巨石表面的近似球状或椭球状的岩块,风来石微动,风止石岿然)。
    (1)从水源角度解释莱屿列岛许多岛屿无植被覆盖的原因。
    (2)简述风动石的形成过程。
    (3)从岩性和岩表角度推测风动石“风来石微动,风止石岿然”需要满足的条件。
    【答案】(1)岛屿面积小,储水条件差;花岗岩地貌,土层浅薄,土壤含水量低;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风力强劲加剧蒸发。
    (2)莱屿列岛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裂隙;岩浆沿裂隙侵入冷凝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花岗岩受风化、风蚀作用剥落形成石蛋;在长期球状风化中,上下岩块逐渐分离,连接部分变小并形成一个支点。
    (3)基座岩性坚硬;风动石与基座的接触面不平整(有浅浅的凹坑);风动石的形状近似椭圆或圆球状。
    【解析】
    【小问1详解】
    莱屿列岛许多岛屿无植被覆盖的原因有许多方面,题意表明应从水源角度解释。莱屿列岛的各个岛屿面积小,下雨后,地表水迅速进入海洋,陆地上储水条件差,地表水源条件差,不利于植被生长;材料信息表明,当地岩石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大多祼露,土层浅薄,土层涵养水源少,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植被生长;当地位于福建省,纬度低,平均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加上当地风力强劲,使得蒸发量更大,地表相对干燥,不利于植被生长。
    【小问2详解】
    风动石的形成过程应从岩石形成、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等方面表述。莱屿列岛离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较近,地壳运动活跃,地层多裂隙,地壳相对薄弱,因此岩浆易沿裂隙侵入,然后冷凝形成大量花岗岩,后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当地花岗岩及上覆岩层抬升至高处,外力侵蚀带走上覆盖岩层,使得花岗岩出露地表,花岗岩受球状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石蛋,在长期球状风化中,石蛋与基岩之间连接部分变小,并逐渐分离,从而形成风动石。
    【小问3详解】
    满足风动石“风来石微动,风止石岿然”的条件有很多,本题意要求从岩性和岩表角度进行分析,指向比较明确。风动石及基岩由花岗岩构成,基座岩性坚硬,能够保证“风止石岿然”;要做到“风来石微动”,风动石与基座之间接触面小,且风动石与基座的接触面不平整(有浅浅的凹坑);风动石的形状近似椭圆或圆球状,可使风动石与基座的接触面小,较大的外力可以使其晃动。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芦蔗(甘蔗属),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C,采收期为11月至翌年3月,其含糖量和亩产量较低,但耐贫瘠、适应力强,为西南地区古老品种。内江市以芦蔗作为制糖业的主要原料,当地人常把榨糖的季节称为“榨季”。20世纪50年代初,受机器制糖业冲击,内江市土糖坊数量减少至1116户,90年代,内江蔗糖产业竞争力日益低下,最终于2001年正式宣布破产。近年来,为讲好“甜城”故事、传播“甜城”文化,大量蔗糖生产资料进入“遗产化”进程。下图示意内江市地理位置。
    (1)推测“榨季”的时间及判断理由。
    (2)分析机械糖厂建成投产前,内江市土糖坊数量众多的原因。
    (3)从成本角度分析20世纪90年代内江市蔗糖产业竞争力低的原因。
    (4)针对内江市制糖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开发,请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1)冬季(冬春季)。理由:甘蔗不耐储存,冬季收获后需及时加工。
    (2)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盛产甘蔗,原料丰富;土糖坊投资少,成本低;国内蔗糖市场需求量大;可促进就业;制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3)芦蔗产量、含糖量较低;技术落后,出糖率低;生产效率低下,原料久放,糖分损失;机械化
    程度低,劳动力需求量大。
    (4)复原、保护糖业历史建筑、街区;改造为糖业博物馆、遗址公园;改建为糖业主题文化创意园区产业基地等;打造为糖业题材的摄影、影视基地;打造制糖工业为主题的观光体验旅游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芦蔗,采收期为11月至翌年3月,此时为北半球的冬春季节,甘蔗不耐储存,易腐烂变质,冬春季节季收获后,就需及时加工。
    【小问2详解】
    内江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适宜芦蔗生长,该地区盛产芦蔗,原料丰富;土糖坊规模小,投资少,投资建厂成本低;国内蔗糖市场需求量大,促进制糖企业的发展;发展制糖企业,可促进就业,提高经济收入;内江市的制糖历史悠久,制糖经验丰富;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小问3详解】
    芦蔗产量、含糖量较低,产糖量低;传统制糖工艺,技术落后,出糖率低;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原料久放,糖分水分损失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需求量大,劳动力成本投入高。
    【小问4详解】
    复原、保护制糖业历史资料,恢复复原建筑、街区;可以将制糖工业改造博物馆、遗址公园;将废弃的工厂改建为糖业主题文化创意园区产业基地等;打造为糖业题材的摄影、影视拍摄基地,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制糖工业为主题的观光体验旅游,发展旅游业等。
    (二)选考题:共25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N市将面向学生的研学旅行确定为旅游重点产业。CW集团是N市重要的钢铁工业企业,该集团将旗下一家废弃的钢铁高炉余热发电厂打造成四川首个市级工业研学旅行营地,营地分为钢铁工业体验中心、钒钛指挥中心、足球运动中心三大主题研学区域。
    说明CW集团发展工业研学旅游的有利条件,并为该研学营地开发成渝大市场提出建议。
    【答案】有利条件:政策的支持力度大;面向学生,客源市场稳定;以自有废弃发电厂为基础,开发成本低。
    建议:丰富研学项目,完善研学服务,提高研学质量;在重点城市加大宣传力度,与相关教育部门建立研学合作。
    【解析】有利条件:近年来,N市将面向学生的研学旅行确定为旅游重点产业,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大;面向广大学生,客源市场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客源市场稳定;将废弃的钢铁高炉余热发电厂打造成四川首个市级工业研学旅行营地,以自有废弃发电厂为基础,开发成本低。建议:丰富研学项目,设计研学内容,完善研学服务,提高研学质量;在重点大城市,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客源市场,与相关教育部门建立研学合作机制。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清代,我国贵州省某县开始种植玉米(喜温,生长周期内需要较高的温度,需水量大,但不耐涝,每年种植都需要翻耕。),粮食产量增加,出现了石漠化。史料记载:清代该县“户口日增,遍处伐树烧山,开垦成热,然山田确(土地坚硬不肥沃),久雨即崩,荒芜如故,甚至田被沙堆,土随水洗,悉成石骨。”“近年来,该地政府积极推动科技扶贫项目,构建以金银花(金银花根系发达,适应性强,首次种植后无需翻耕。)种植为核心的林-草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格局,不仅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而且减轻了石漠化。
    分析该县种植玉米和金银花对石漠化的作用。
    【答案】种植玉米使当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长,加剧人地矛盾;陡坡开荒,植被破坏,土地翻耕,水土流失,土壤层变薄,导致岩石裸露。金银花根系发达,利于固土保水;金银花首次种植后无需翻耕,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雨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刷,有利于水土保持。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县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伐树烧山,开垦荒地,种植玉米使当地粮食产量增加,加剧人地矛盾;陡坡开荒,植被破坏,土地翻耕,经过长时间雨水侵蚀,水土流失,土壤层变薄,导致岩石裸露,产生石漠化。根据材料可知,金银花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在耕作方式上,金银花首次种植后无需翻耕,土壤扰动减少,进而减少水土流失。金银花作为林木,推广金银花种植,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进一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相关试卷

    政治: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政治: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将本答题卡交回,本试卷共12页,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答案,共14页。

    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考试结束,将本答题卡交回, 本试卷共12页,该天气系统过境广饶的时间是,该天气系统过境广饶时的风向是, 色林错东部沿岸比西部沿岸封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