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模]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年九年级一模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 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隆重开幕。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吉祥物破水而出B.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C. 电脑合成“数字焰火”D. 点燃亚运火炬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吉祥物破水而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升五星红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电脑合成“数字焰火”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点燃亚运火炬的过程中有燃料燃烧,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如今已走向世界,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吃年夜饭是重要的习俗之一,下列年夜饭菜品中富含糖类的是( )
A. 清蒸鱼B. 过油肉
C. 八宝饭D. 水果拼盘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清蒸鱼富含蛋白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过油肉富含油脂、蛋白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八宝饭富含糖类,此选项符合题意;
D. 水果拼盘富含维生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以下属于利用物质化学性质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是( )
A. 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B. 用汽油洗涤零件上的油脂
C. 用漏勺从锅中捞取小汤圆D. 用盐酸除去铁栏杆上的铁锈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汽油洗涤零件上的油脂是利用汽油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漏勺从锅中捞取小汤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体现的是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盐酸去除铁栏杆上的铁锈是利用盐酸能与铁锈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 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这一现象说明( )
A. 分子的质量很小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的体积很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故选B。
5. 学校正推行垃圾分类。餐后的食物残渣应该投入印有下列哪种标识的垃圾箱中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选项不符合题意;
B、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餐后的食物残渣应该投入厨余垃圾,选项符合题意;
C、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选项不符合题意;
D、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如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A. 紫色B. 蓝色C. 红色D. 无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符合题意;
B、石蕊试液遇碱变蓝,不符合题意;
C、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不符合题意;
D、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故为无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B. (NH4)2SO4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 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D. 合理使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一种复合肥料,故A选项正确;
B 、(NH4)2SO4含有氮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故B选项正确;
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产生氨气,丧失肥效,所以不能混合使用,故C选项错误;
D、合理使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滥用会导致环境污染,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C。
8. 下列关于化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归纳中,存在错误的是( )
A. 化学与环境: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
B. 化学与生活: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 化学与安全:山洞探险——灯火实验
D. 化学与健康:食用鲜黄瓜——可大量补钙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说法正确;
B、人体缺氟会患龋齿,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说法正确;
C、山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能较大,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因此山洞探险时要先做灯火实验,可防止洞中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使人窒息死亡,说法正确;
D、黄瓜中富含维生素,食用鲜黄瓜可补充维生素,而不是补钙,说法不正确。
故选:D。
9.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将固体燃料粉碎B. 将液体燃料喷成雾状
C. 提供足量的氧气D. 提高燃烧的温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固体燃料粉碎,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该选项方法正确;
B、将液体燃料喷成雾状,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该选项方法正确;
C、提供足量的氧气,可使其燃烧更充分,该选项方法正确;
D、提供燃烧温度,并不能使燃烧更充分,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故选D。
10. 下列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苹果B. 菠菜C. 牛奶D. 鸡蛋清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于酸性,pH<7,且数值越小,酸性越强,根据表格,苹果pH最小,苹果的酸性最强。
故选A。
11.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筒读数B. 倾倒液体
C. 熄灭酒精灯D. 过滤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操作错误;
B、液体药品的取用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拿塞倒放口挨着口,缓慢注入签向手(心),取完上塞放原处”,图示操作瓶塞未倒放,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操作正确;
故选:D。
12. 2023年12月2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7颗、58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高精度星载铷钟提供精准定位.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B. m的值是37,n的值是1
C. 铷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D.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由图可知金属铷的原子序数为37,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m=37,2+8+18+8+n=37,故n=1,说法正确;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根据B选项分析可知,铷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电子,说法正确;
D、由选项C分析可知,金属铷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铷易失去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此时铷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说法错误。
故选D。
13.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炸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所涉及的下列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
【详解】A、硝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x+(-2)×3=0,解得x=+5,表示为,故A错误;
B、K2S中钾元素显+1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2+y=0,解得y=-2,表示为,故B错误;
C、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为,故C正确;
D、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碳元素显+4价,表示为,故D错误;
故选:C。
14. 碳化硅(SiC)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它属于( )
A. 混合物B. 化合物C. 单质D. 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碳化硅是碳元素与硅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选项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碳化硅是碳元素与硅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碳化硅是碳元素与硅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选项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碳化硅是碳元素与硅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但其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故选B。
15. 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绿原酸由43个原子构成 B. 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绿原酸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绿原酸由绿原酸分子构成,1个绿原酸分子由4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绿原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16×9)=32:3:2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绿原酸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绿原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16×9)=32:3:2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6.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且一段时间后未恢复到原大小,则图中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氧氧化钠和水
A. ①②③B. 只有①②C. 只有①③ D. 只有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装置内气压变大,造成气球膨胀且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大小;
②镁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氢气,使装置内气压变大,造成气球膨胀且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大小;
③固体氧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使装置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造成气球膨胀,待温度冷却之后压强减小,气球又会恢复至原大小;
综上所述,只有①②可以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且一段时间后未恢复到原大小。
故选:B。
17. 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用盐酸除去铁锈
D. 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详解】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故A正确;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故B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除铁锈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属中和反应,故C不正确;
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故D正确。故选C。
18.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不变色,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该方法不能鉴别,故错误;
B、盐酸中含有氯离子,氯化钙中也含有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检验,故错误;
C、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硫酸镁都能够和氢氧化钡反应,不仅会除去原物质,还会引入新的杂质,故错误;
D、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洗涤,得到滤渣为碳酸钡,滤液溶质为氯化钾和过量的碳酸钾,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可以分离氯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故正确。
故选D。
19.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的是( )
A. 等质量的两份固体加热制取氧气
B. 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至过量
C. 向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pH=3的稀硫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和纯净的氯酸钾质量相等,加热时,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先反应,纯净的氯酸钾后反应,但完全反应后,纯净的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大于等质量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产生的氧气质量,故A不正确;
B、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关系式为,54份的铝生成6份的氢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关系式为,56份的铁生成2份的氢气,则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是铝大于铁,故B正确;
C、向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的反应同时进行,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产生的沉淀从零开始,氢氧化钡反应完全,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故C不正确;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pH=3的稀硫酸,开始溶液的pH大于7,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变小,当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pH小于7,但是溶液中有水,加入的pH=3的稀硫酸被稀释,最终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3,故D不正确。故选B。
2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进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要保证实验的准确性,白磷必须过量
B. 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温度先增大后减小至起始温度
C. 曲线BC段白磷停止燃烧,装置逐渐冷却至室温
D. 在t2时打开了弹簧夹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为保证氧气尽可能的消耗,白磷必须过量。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温度先升后降至起始温度,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曲线BC段中有一段温度上升说明白磷还在燃烧,后面一段才逐渐冷却至室温。C错误;
D、在t2时压强开始增大至大气压,说明打开了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21.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分离液态空气属于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X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X转化为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
(3)该流程中,利用甲烷燃烧提供合成尿素的反应物,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根据流程,写出利用制备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物理
(2)①. ②. 化合反应
(3)
(4)
【解析】(1)工业上依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用分离液态空气法来获得氮气,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空气分离后得到氮气和氧气,X是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甲烷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氨气与二氧化碳在低温,加压条件下生成尿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造福于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化学与生活
(1)用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_________性;
(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Ⅱ.化学与环境
(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4)“提高防火意识,预防森林火灾”。到林区活动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 禁带火种B. 严禁吸烟
C. 野外生火D. 文明祭祀
III.化学与新能源
(5)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今年5月30日成功发射。液氢是运载火箭常用的燃料之一,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
A. 制取成本高B. 产物无污染
C. 燃烧热值高D. 贮存困难
(6)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某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用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导电 (2)变大
(3) (4)C (5)BC
(6)
【解析】(1)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用石墨可作干电池的电极;
(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不充足,燃料发生了不完全燃烧,此时应将灶具或炉具的进风口调大,通入足够的空气;
(3)所谓“低碳”生活,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故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量;
(4)A、禁带火种可以防止发生火灾,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严禁吸烟可以防止发生火灾,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野外生火易引发火灾,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D、文明祭祀可以防止发生火灾,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且原料来源丰富,燃烧热值高,是比较理想的能源,但是氢气贮存和运输困难、制取成本高,所以没有广泛应用,故选:BC;
(6)在氮气流中用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氮、铝、氧、碳元素,生成物氮化铝中含有氮、铝元素,则该可燃性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即为一氧化碳,氮气、氧化铝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氮化铝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1)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
①电解时,下面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下,横线上模型图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表示,如农业上常用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的含义为每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根据不同的需要,浓度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如市售硫酸浴液的浓度为,该浓度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的溶解度曲线。
①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水。
②若溶液中混有少量的,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③已知X是或中的一种,某同学对该物质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X是_________,若使乙和丙中的溶液分别达到饱和状态,需加入X的质量乙_________丙(填“>”“=”或“<”)。
【答案】(1)①. ②.
(2)硫酸溶液中含(或摩尔)的硫酸
(3)①. 80 ②.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③. 硝酸钾##KNO3 ④. <
【解析】(1)①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电解时,右边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化学式为O2;
②两个氢原子可以构成一个氢分子,横线上模型图代表的微粒是两个氢分子,则两个氢分子表示为2H2;
(2)市售硫酸溶液的浓度为18.4ml/L,该浓度的含义为1L硫酸溶液中含18.4ml(或摩尔)的硫酸;
(3)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KNO3的溶解度是80g/100g水;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若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H4Cl,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
③由图示可知,该物质在t2℃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55g,由溶解度曲线可知,X硝酸钾;
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要达到饱和状态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60g-55g=5g;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要达到饱和状态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80g-55g=25g,即若使乙和丙中的溶液分别达到饱和状态,需加入X的质量乙小于丙。
24. 金属材料的使用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多角度了解。
(1)我国夏代就出现青铜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青铜硬度比纯铜硬度_________(填“大”或“小”)。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开始使用,赭石(主要成分为)是一种铁矿石,写出用一氧化碳与赭石炼铁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光亮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
(3)一周后观察,试管①和③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_________直接接触。②中铁钉的A、B、C三处中_________处锈蚀最严重。
(4)试管①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排出水中溶解的氧气。在蒸馏水的上面加入一层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发展】
(5)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活动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6)如图所示为化学小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所做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由上述实验能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
【答案】(1)大
(2)
(3)①. 水、氧气 ②. B
(4)隔绝水与氧气接触,防止空气中氧气溶解于水
(5)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合理答案均可)
(6)或
【解析】(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则青铜硬度比纯铜大;
(2)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一周后观察,试管①(只与水接触)和③(只与氧气接触)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②(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中的铁钉明显生锈。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直接接触;
②中铁钉的A、B、C三处中B处锈蚀最严重,是因为B处铁与水和氧气接触最充分;
(4)试管①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蒸馏水的上面加入一层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
(5)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很多,如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合理开采矿产资源、金属回收等;
(6)A中,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和硝酸铜,说明活泼性:铜大于银;
B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硫酸亚铁和铜,说明活泼性:铁大于铜;
C中,锌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锌和氢气,说明活泼性:锌大于氢;
D中,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活泼性:氢大于铜;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金属活泼性顺序:Zn>Cu>Ag或Fe>Cu>Ag。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25.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写装置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应等到_________时开始收集。可用F装置收集,说明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G装置测量产生的体积,集气瓶中的水未装满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2)乙炔是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电石(主要成分为)和水反应制取乙炔,同时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非常剧烈,制取乙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中的_________。
(3)F中铂丝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安全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压强过大,此时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
【答案】(1)①. A ②. ③.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 ④. 密度比空气大 ⑤. 不会
(2)C
(3)向上移动铂丝,与过氧化氢溶液分离
【解析】(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选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故选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装置为排水集气法,等装置内空气排完再收集,故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开始收集;
F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故说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G装置中,通入氧气后,装置中的压强增大,水被压入量筒中,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收集的氧气的体积,则集气瓶中的水未装满水,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2)利用电石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反应非常剧烈,故要控制反应速率,C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滴下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选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3) 铂丝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F装置中,若装置中的压强过大,可向上移动铂丝,使铂丝离开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速率减慢。
26. 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某班同学推测碳与氧化铜反应除了二氧化碳可能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为了探究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气体产物,两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
(1)甲组同学用图一装置进行实验(装置B、D内均是足量澄清石灰水)
i.A处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
ii.B处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iii.D处出现________现象,证明气体产物中有。
(2)乙组同学用图二装置进行实验。启动传感器,加热固体混合物,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三所示。
i.初始时体积分数不为0,原因是________;
ii.老师指出不一定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产生的,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①. 黑色固体变红色 ②. 检验并除去二氧化碳 ③. ④.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①.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②. 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解析】(1)i.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铜为黑色,铜为紫红色,则A中试管中的现象为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ii.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后面要检验气体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则石灰水的作用为检验并除去生成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i.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C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2)i.试管中含有空气,而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则初始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为0。
ii.由于木炭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一氧化碳不一定是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
27.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为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
(2)试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8.8 (2)解: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6.7%。
【解析】(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烧杯内物质减少的质量为逸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0g+30g-101.2g=8.8g;
(2)过程见答案。
食物
苹果
菠菜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5.1-5.7
6.3-6.6
7.6-8.0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稀盐酸和NaCl溶液
鉴别
取样,分别滴加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B
Ca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
检验
取样,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C
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MgSO4
除杂
加入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D
K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
分离
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洗涤,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化学][二模]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年中考试题: 这是一份[化学][二模]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年中考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1):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1),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