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年级语文上册2小小的船教学反思2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2小小的船教学反思3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3江南教学反思2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3江南教学反思3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4四季教学反思1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3 江南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是先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引导学生读准“江、东”的后鼻音和“南、莲”的前鼻音。识记字形和理解字义,采用组内合作学习,集思广益,班内反馈识字方法。本课三个生字教学,先复习巩固之前所学的笔画、竖弯钩,让学生对比发现它们与竖、竖弯的差别,教师范写过程中边写边强调新笔画的特点,学生练写,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因此学生字写得规范认真。
2.朗读指导。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诗,学生借助拼音拼读,允许学生以较慢的速度朗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范读,学生跟读,同桌对读,组内赛读等形式,通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情趣,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诗的方位名词是学生出错较多的,因此,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这四种不同的方位,感受鱼儿在水中嬉戏时的情趣。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不知不觉就背诵下来了。
3.理解运用。诗歌描绘的是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鱼儿嬉戏,姑娘采莲的江南风光,为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播放江南风光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入境。发挥想象既认识了方位词还感受到鱼儿欢快嬉戏的情境。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配乐朗读等形式,感受江南美景。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
1.本课认识了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两个偏旁;会写“可”“东”等3个生字和竖钩、竖弯两个笔画;但在教学中没有拓展组词说句的练习,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还需补充。
2.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不够充分,还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对汉乐府的了解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了解,还是按老师的答案给予去落实?自己也在反思:是否在情感方面也有灌输的嫌疑呢?说白了,在课堂上并不足够大气,有时候拘泥于小空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调控,教师的教学一定程度上还是框架着学生。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针对学生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字词、读课文上多下功夫。首先让学生认识九个生字,读准字音,提前做生字开花,了解会写字笔画,能组词两个,用词语说一句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网上查询汉乐府诗歌的特点以及其他描写江南美景的诗歌,拓展所学,不局限于课本。
小学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课文 11 秋天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a href="/yw/tb_c400124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文 11 秋天优秀教案及反思</a>,共1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3 b p m f优质课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a href="/yw/tb_c400123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 b p m f优质课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江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江南教案及反思,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