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学语文一上精品教案
- 一上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一上江南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一上《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一上《小书包》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一上画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明”“力”“尘”等11个生字,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感受识字、写字的乐趣。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想会意字的意思,培养初步识字的主动性。
3.趣味化朗读儿歌,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想会意字的意思,培养初步识字的主动性。
2.趣味化朗读儿歌,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初识会意,以想促说
一、勾象形,温故知新
1.同学们从入学到现在,通过看图识字、儿歌识字、象形识字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听说有的同学已经可以自己读课外书了,真了不起!这些象形字还记得吗?(出示)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口头组词,比比谁的词库朋友多。
2.今天,老师再教大家一招,到汉字王国里去认识另一类新朋友。
二、想画面,初识会意
1.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字“日”,你仿佛看到什么?(预设:太阳照亮了大地。)老师写第二个字“月”,你仿佛又看到什么?发挥想象说一说。(预设:黑夜里的一轮明月送来光亮。)现在写第三个字,看仔细,左边先写谦让的日字旁,右边挨着一个又高又瘦的“月”,这样“明”字写起来才好看。谁会读?(标注后鼻音,并领读两遍。)
2.同学们,从黑板上的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说出“明”的构字)“明”字里面有“日”又有“月”,就是光明、明亮的意思。“明”和“月”在一起,就是“明月”,还可以说“月明”。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给生字找朋友,可以把生字放在词语的前面找朋友,也可以把生字放在词语的后面去找朋友,这样,你的词库就更丰富了。
3.古人和你们一样聪明,像这样把“日”“月”合在一起,再把“日”“月”的意思合起来,用这样的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4.揭题:这节课要学习很多像“明”一样有趣的字,它们都藏在儿歌里。齐读课题。
活动二 巧妙归类,以读促说
一、巧归类,发现规律
1.先听老师读《日月明》的韵文。当老师节奏轻快地范读完,请同学们说说识字韵文给你的感受。
2.带着感受自由朗读韵文,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朋友帮忙,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请同学们认读分组出示的生字。
(1)第一组:力、木、条。(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和同桌说说你给生字找的朋友,看谁说得多。
(2)第二组:尘、林、森、心。(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这组字在读音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都是前鼻音)男女生分别读好这组生字,边读边想画面。
(3)第三组:从、双、众。(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说说在读音上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都是后鼻音)同桌互说由这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多形式,朗读韵文
1.把生字送回儿歌,谁想读?(指名朗读,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和教师及时纠正不足。)
2.老师想和你们合作朗读,老师读“日”“月”,你们读“明”,我们先试一试。
3.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男女生再交换读。
4.最后,跟着老师一边读一边打节拍,注意朗读的节奏要轻快。你喜欢哪一种形式的朗读?说说理由。
活动三 创设情境,以认促说
一、多情境,猜说字义
1.读着读着,老师发现儿歌里像“明”这样的汉字有很多,你能试着找出来吗?(学生自由圈画会意字,边圈边想这些字可能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每个会意字里都藏着一个有趣的小秘密或者小故事,一起学习。
(1)文化渗透,演绎字义。“男”字,请同学们猜想字义。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古时候,在田地里用力气干活的人是男子。那古时候的女子干什么去了呢?仔细听,古时候的女子专门在家里纺纱、织布,做家务。所以,古人把“田”和“力”的意思合起来,造出了上面“田”、下面“力”的“男”字,谁想演一演这个动作?
(2)联系生活,触摸字义。“尖”字,小朋友看看生活中“尖”的东西有哪些?比如树尖、叶尖、山尖……都是上面小下面大。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笔尖,摸摸自己的鼻尖和指尖。(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尖”的意思)
(3)看图想象,理解字义。“尘”字,请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先猜猜它的意思,再看图想想就明白了:原来飘在空中的都是很小很小的土,叫尘土、灰尘。
3.你们发现了吗,有些字都是由一个相同的字组合成的,谁先说?(出示:从、众、林、森、双)汉字变变脸,真是很有趣!
(1)演一演。“二人”为什么叫“从”?请两个同学一前一后走路表演。这两人在干什么?一个人在前面走,一个人在后面跟着。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人,就是“从”。“跟从”,请同桌也来演一演,感受“跟从”的意思。
(2)说一说。那三个人放在一起呢?猜猜“众”字的意思表示什么。老师告诉大家:在中国文化里,“三”常常表示许多的意思,三个人在一起就代表许多人。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许多人?人很多,我们就叫众多、众人。电影院里有好多人看电影,我们就把看电影的人叫观众;音乐会上好多人听钢琴演奏,我们就称他们为听众。同学们都很有灵气,一学就会。
(3)猜字谜。小朋友们都喜欢玩猜谜的游戏,一起猜个字谜。“上看一棵树,下看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这是什么字?“森”表示什么意思?是的,表示很多很多的树。两个木的“林”和三个木的“森”比一比,谁表示树木更多?(看图小结)所以一棵树连着一棵树,就是一片树林;一片树林连着一片树林,就是森林。树木真是多极了。
(4)析字源。“双”是什么意思呢?猜累了吧,我们看看字源图来了解“双”字的意思。“双”最开始表示用手抓住两只鸟,后来简化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双”字,就是“一对”的意思。你能发现我们身上藏着的“双”字吗?(一双手、一双脚、一双鞋子……)
4.古人真聪明,创造了这么多与生活相关的汉字。让我们记住这些有趣的汉字,再来打着节拍齐读课文。
5.概念小结:看屏幕,这些字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合起来的,又把几个汉字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新的意思,这些新字就是会意字,这也是今天老师送给你们的识字新招—会意字识字法。都记住了吧?
二、观画面,猜说意像
1.说画面:识字韵文会读了,这后面四行是什么意思呢?不着急,我们先看看书上的插图。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呢?请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要求把话说完整。)
2.说理解:如果一个小朋友去种树,结果可能会怎样?教师追问:“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大概是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总结: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种树很难种得好,大家一起种树,就能把树种好。再来读好这两句话,把它们记在心里。
活动四 巩固会意,以写促说
一、精读帖,说说发现
1.韵文读对了,也读懂了,这节课还有几个生字等着我们去写呢。(出示:木)这是一个独体字。第一笔是短横,在田字格什么位置?(师示范,边写边念“木”字的儿歌:横微斜竖要直,撇有尖捺有角,撇捺拉长要舒展。)
2.(出示:林)观察左右结构的“林”字,说说两个“木”字有什么不同。
(1)老师写左边“木”:横微斜,木字旁捺变点,注意捺要给右边“木”字的撇留位置。
(2)再看右边的“木”:横微斜,注意横的起笔略低于左边“木”字横。
3.学习“土”“力”和“心”。(先请小老师说说怎么书写“土”和“力”,再请全体学生观察“心”字的象形图片,了解“心”字的演变。)大家要注意“心”字三个点的位置不同,方向不同,要形成一个弧度,像一座彩虹桥横跨在卧勾的正上方。
二、细临帖,评价书写
1.看正确的写字姿势图片,同时提醒学生调整好握笔姿势和坐姿。
2.写每个字之前,老师先念一下这个字的笔顺,并把生字小口诀再次嵌入书写,学生按笔画顺序先描红,再仿影,最后临帖。写字时,请学生尽量把生字的小口诀自然念出。
3.针对学生的书写,现场及时进行实物投影,师生共同点评,然后再调整修改写得不好的字,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活动五 追根溯源,以用促说
1.同学们,再看看课伊始朗读的象形字,你能从中找出两个汉字,把它们编成一个新的会意字吗?
2.你们都是识字小能手,编出了“休”“鲜”“看”“岩”。那谁愿意用上今天学习的识字方法,猜猜这些会意字的意思?
3.课后,同学们再找找还有哪些会意字,看谁找的会意字里藏着的故事最有趣。下周我们举行“会意字藏着小故事”分享活动。同学们,认识汉字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了会意字识字法。学习汉字,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学,看看谁能成为班级的识字高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日月明获奖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9 日月明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9 日月明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