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地球表面的变化 第3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地球表面的变化 第3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案第1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地球表面的变化 第3课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知道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2.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地震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3.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
    2.能基于证据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泡沫小盒、保鲜膜、泥土、水、小铲子、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引入:展示本课首页的图片,图片呈现的是地震后公路的路面被破坏,出现了隆起、断裂等现象。
    2.提问:地震是怎样形成的?(预设:因为板块相互碰撞摩擦。)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预设:小地震时,身边的物品会微微颤动,大地震时,房屋可能会倒塌;地震发生时房屋会倒塌,地面上的物体会晃动,让人措手不及。)地震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预设:地震会让地球上的物体有微小的移动;地震会使地层构造发生变化,形成高原、海沟、裂谷、山脉。)
    3.揭题: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板书: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设计意图】路面的真实情景使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影响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并由此提出本课聚焦的三个问题,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过渡。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一:了解地震的成因
    1.交流:指导学生小组交流对地震成因的看法,有依据地猜测地震形成的内部原因。
    2.展示:全班展示交流,将学生提出的假设整理后记录在黑板上。
    3.出示:课件出示断开的泡沫小盒、保鲜膜、泥土、水、小铲子,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模拟实验方法。
    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教学提示: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成因、搜集证据、建构解释三个过程,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二: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1.提问:你们知道地震发生时有哪些现象吗?(预设:地震时,房屋在摇晃。)是从哪里了解到的?(预设:从电视或网络上了解到的。)地震会给地形地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预设:地震会使地表出现塌陷;会引发泥石流。)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3.研讨汇报:指导学生分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探索
    与研讨
    4.小结:组成地球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在不停地运动,板块边缘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是火山、地震的高发地区。板块会相互碰撞、彼此分离,在这样的过程中,地壳或岩石圈会发生机械变形、变位,比如升降、漂移、褶皱、断裂等。
    5.交流:指导学生分享地震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方法。
    拓展
    与小结
    小结: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地震发生时,应尽可能迅速地撤离到空旷地带;来不及撤离时,可暂时躲在卫生间等小开间的墙角(蹲下,抱头或用枕头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撤离高层建筑物时不要乘坐电梯,不可选择跳窗逃生。
    板书
    与设计
    教学
    反思
    亲历地震的学生只是少数,只凭借教材上的几个事例和图片,还不能使学生对地震有较深刻的认识。所以在教学时,首先展示地震后的路面的图片,聚焦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的过渡,使他们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探究地震现象的学习活动中。然后按照“由内部原因到外部现象,再回归生活实际”的顺序进行3个探索活动:了解地震的成因;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搜集地震发生时自救及互救的相关知识并制成海报,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树立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最后,结合探索环节的相关活动进行研讨,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本课中获得的证据建构更加科学严谨的解释,帮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及了解到的真实情景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达成本课的各项教学目标。
    课后
    作业
    见“”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7.总结我们的认识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7.总结我们的认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水的作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水的作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