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南山南》
在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记录当地的气温数据,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等实践活动,加深对气温变化规律的理解。同时,学生还可以参与模拟实验(如模拟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气温变化与分布时,学生需要综合考虑纬度、海陆、地形、洋流等多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学生还需理解气温变化对气候、生态、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在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学生应理解气温变化对农业、工业、人类生活等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如何通过温室气体排放等方式影响全球气温,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学生应能够识别不同区域(如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等)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此外,学生还需了解不同区域气温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记作℃。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气温影响人们衣、食、住、行、体育运动等方面。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高处的气温
(4++8+16+12)℃/4=10℃
除了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通常还需要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变化。通常,用气温曲线图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通常,用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表示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
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约24.5℃
当地时间14时左右气温最高,约31℃
通常,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表示气温在一年中的变化。
7月平均气温最高,约26℃
1月平均气温最低,约-5℃
气温年较差:一年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
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
绘出纵坐标,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25—25°C,以5°C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上月份;
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根据气温观察记录,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同线等温:同一天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数值相差一个等温距或相等
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可以判断气温变化的方向
根据等温线的稀疏程度,可以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
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可以判断高温中心或低温中心的分布
从世界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北半球等温线数值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南半球等温线数值总体上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10℃等温线在亚洲大陆中部发生弯曲,等温线向南弯曲,并出现0℃等温线
北半球,1月海洋上等温线向北(高纬)凸,陆地山向南(低纬)凸,说明同纬度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北半球,7月海洋上等温线向南(低纬)凸,陆地山向北(高纬)凸,说明同纬度气温海洋低于陆地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不论在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还是在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都是等温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表明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较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多,较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因此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气温分的基本趋势与区域半球位置的互推关系
一般来说,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海陆因素。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同纬度地区气温陆地低于海洋;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同纬度地区气温陆地高于海洋。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濒临黄海。受海洋影响,夏季,青岛市气温比同纬度内陆低,无酷暑,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
利用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凸向判断季节或海陆分布
北半球,1月(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7月(夏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
南半球,7月(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低纬)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高纬)凸出;1月(夏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高纬)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低纬)凸出。
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差异
不论在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还是在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南半球的等温线都比北半球平直
南半球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大,气温的分布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
能力提升:知道气温的概念和观测方法。能够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知道等温线的含义,学会判读等温线图;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和1月、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并会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气温是地面气象观测中所要测定的常规要素之一。某地理兴趣小组某日开展了气温的测定和记录活动。下图示意百叶箱和测量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气温前,老师跟学生强调了几点注意事项,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A.测量工具只需百叶箱B.观测仪器需要受到太阳照射C.百叶箱距离地面13米D.记录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
解析:测量气温的方法是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测量,如果没有百叶箱,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射,不被其他物体遮挡的阴影处来测量,这样测出的温度可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ABC错误;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记录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以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D正确。故选D。
2.测量的数据中( )A.①为20时的气温B.③为12时的气温C.②④温差约为6℃D.气温日较差是15℃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四次测定中的最低气温,应该表示2时的气温,A错误;③测得的气温为15℃,是当日最高的气温,应该是表示14时的气温,B错误;④气温为12℃,②气温为6℃,②④温度差为6℃,C正确;气温日较差是15℃-3℃=12℃,D错误。故选C。
3.近些年来,我国各地的百叶箱随气象站频频“搬家”,关于其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加剧B.城市发展挤占用地C.城市发展破坏探测环境D.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是大空间尺度气象要素的变化,对气象站的微观布局变化影响不明显,A错误,符合题意;城市发展会挤占气象站周边用地,会导致气象站频频“搬家”,B正确,不符合题意;城市发展使城区面积扩大,破坏探测环境,会导致气象站频频“搬家”,C正确,不符合题意;随着市区面积扩大,城市高楼增加,“热岛效应”增强,会导致气象站频频“搬家”,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当天成都的气温23℃~31℃,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气温为3℃~9℃。世界的气温分布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解析:由图可知,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约20℃,A正确;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北半球,南半球气温受陆地影响小,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B正确;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内年平均气温差异大,C错误;从世界范围看,等温线大致与纬线相平行,D正确。故选C。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热带的年平均气温约20℃B.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C.等温线密集的地方年温差小D.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解析:由材料可知,未来一周大部分是小雨和多云,晴天少,阴雨天气为主,C错误,D正确。未来一周最低温在20℃以上,天气炎热,风力为1-2级,风力小,A、B错误。故选D。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92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集体备课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分布,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计算,等温线的判读,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某地气温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谜语竞猜,答一气象测量器具,气温的观测,摄氏度,大气的温度,中午真热啊,早晨的时候还挺凉呢,午热晨凉,观测气温当地时间,日平均气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pptx、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