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虎妞,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熬游(á) 吞噬(shì) 忧心忡忡(chōng)
B.厄运(è) 矜持(jīn) 迸溅(bèng) 忍俊不禁(jīn)
C.譬如(pì) 契约(qiè) 修茸(qì) 酣然入梦(hān)
D.露宿(lù) 朦胧(lóng) 晌午(shǎng) 深恶痛绝(è)
2.(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上所有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大家大师,都是在人类文化长期 和接力推进中问世和诞生的。文化建设重在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久久为功,绝不可心浮气躁、 ,更不能暴风骤雨,搞 种植。
A.积淀 积累 追名逐利 突击
B.积累 积淀 急功近利 奇袭
C.积淀 积累 急功近利 突击
D.积累 积淀 追名逐利 奇袭
3.(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世上任何事情都得付出体力和脑力,甚至需要咬紧牙关以命相搏,只有贫穷和衰老可以等来。我坚信心血和汗水终会凝结出理想的果实。当你因错过太阳而忙于哭泣时,可能也会再错过群星与彩霞。
A.“世上”“牙关”都是名词,“贫穷”“可能”都是形容词。
B.“任何事情”“理想的果实”“以命相搏”“错过太阳”都是偏正短语。
C.“忙于哭泣”“错过群星”都是后补短语,“体力和脑力”“心血和汗水”都是并列短语。
D.“付出”“坚信”“凝结”都是动词。
4.(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B.《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祥子以及他周围的人,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等。
C.《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D.《老王》选自《杨绛散文》。杨绛的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5.(3分)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各概括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
6.(8分)默写填空。
(1)水不在深, 。(刘禹锡《陋室铭》)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4)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5) ,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6)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7)《望岳》中,衬托出泰山高大,表现出杜甫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的诗句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7.(3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
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①气从茅舍出,缲丝②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蒸茗:炒茶。②缲丝:从泡在开水里的蚕茧中抽出丝。
下列对甲、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颔联都表现了山村自然风光的美丽,都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B.甲诗颈联与尾联所抒写的正是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C.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
D.乙诗尾联表面写诗人在路上碰到卖药归来的人,欣然随他走向远处深深的云烟之中。实际上是从侧面道出他渴望隐逸生活的心志。
8.(14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瞬息可就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B.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一狼仍从(《狼》)
C.缣贵而简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D.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
(2)把选文中面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②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4)“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板”解决雕版“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①“ ”的优势;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②“ ”的缺陷。它们均具有③ 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①②空用原文回答,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9.(1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月光滴在粽香中
①夏风的形状,是风吹麦浪的模样;丰收的颜色,是麦田里的一片金黄。
②又到一年收麦季,夏风拂过金色麦田,成熟的小麦翘着头随风起舞,等待着颗粒归仓。每到此时,端午节就快到了,在老家,端午是离不开粽子的。
③儿时,盼着过节,多半是因为能吃上好吃的。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只有端午节才能吃上粽子,那时,不知道粽子是什么,只是在外婆的描述中,知道端午节的粽子要有一颗红枣,至于什么寓意,外婆也没说清楚,那个像饭团的东西,在外婆的嘴里成了诱人的美食。从此,粽子香甜的味道印在了脑际,节日也就留在了心底。
④记忆中,端午节正是农忙时,母亲在忙着收麦种玉米的时候,还不忘去沙河边芦苇荡,采上一捆宽长的芦苇叶,然后买一点糯米和红枣。端午节前两三天,母亲拿出家里的大铁盆,把粽子叶泡上,再找来蒸馒头和面的盆分别把糯米、红枣泡上。看着慢慢舒展身子的糯米和红枣,我们总不停的围着大盆转,一天总要跑上几趟,眼巴巴的望着、期待着,馋得直流口水。
⑤端午前后,收麦基本进入尾声,院里院外全是晾晒的小麦,母亲一大早摊晒好小麦,就拉着平板车来到打麦场,把“翻场”翻腾出来带着麦糠的麦粒,堆成堆,一车一车拉到村头风口大的地方,铺上雨布,趁有风的时候,用木锨“扬场”,把麦粒和麦糠镶嵌着不少麦芒。
⑥夜幕降临,母亲拉着几口袋“扬场”得来的小麦,到了家里,累的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还不断的喘着粗气,过了一会儿,母亲拿起水瓢,咕咚咕咚的喝上几大口水,总算缓了过来。此时,月上枝头,虫鸣蛙声时而响起。
⑦晚饭后,弯弯的月牙儿挂在夜空,散发着微黄的光亮,一阵阵凉风吹来,院子里全是麦香味。母亲说:“明天就是端午了?”外婆说:“是的”。那得抓紧包粽子,明天早上小孩上学还能吃上,母亲絮叨着。这时,母亲把泡着粽叶、糯米、大枣的盆端到业区门口母亲和外婆就开始包粽子了。
⑧一听说包粽子,我放下手中的作业,赶紧围上来看稀奇。只见母亲捡起二三片泡好的粽子叶,横着,头挨头、尾联尾地拼接起来,随后,在头部折一下,用左手捏住叶子,形成个漏斗状的容器,先扔个枣进去,再把泡好的糯米装上。
⑨接下来,就到了关键步骤了。母亲右手把粽子叶折起来,把糯米盖严,如同给盒子盖上盖,并顺势把“漏斗”握住,保持形状,且不让米漏出来。这个步骤有难度,许多人把握不住,也就学不会包粽子。最后,是捆粽子。空出来的左手拽过绳头,用右手大拇指头夹住,左手在右手握住的部分,用劲缠上两三圈,左右手配合打个活扣,再用剪刀把线绳剪断,这样,一只四个角、呈菱角状的粽子就包好了。
⑩我也想把包粽子的手艺学到手,让母亲手把手地教了几遍也没能包个成型的粽子来。母亲说,粽子要包的紧致才有型,看着就有食欲,咬着也有口劲儿,而且需要煮一个多小时,松了容易散落。
⑪母亲包的粽子确实美观、结实、耐煮,一个个粽子整齐的码在盆中,在月光的照射下,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熟睡的婴儿偎依在母亲的身旁,不时的发出鼻鼾声,月光里滴着糯米和苇叶的清香,如一溪甘泉,流淌在我们的心间。
⑫一盆糯米见底,母亲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意,终于包完了。看着母亲端起装满粽子大盆的双手都在发抖,我想母亲真的很累了。母亲将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锅里,再放上几十个鸡蛋,然后添上满满一锅水。外婆烧着锅,锅底下木柴不一会噼噼啪啪地响起来,锅屋里冒出了缕缕炊烟……这样一大锅粽子,外婆连续烧一个多小时的火,中间母亲还将锅里的粽子翻个个儿,以保证粽子熟得均匀。
⑬渐渐地,粽子的味道出来了,香气飘满了院子。
⑭等我们早上睁开眼,满屋子粽子香味早已飘进鼻子里了。迫不及待地翻身爬起来。母亲把所有的粽子从锅里捞出来,粽子仍旧温温的,剥开就可以吃,我拿起一个粽子,急切地剥去粽叶,糯米晶莹剔透,红枣白里透红,蘸上白糖,吃一口,又软又黏,唇齿留香。和粽子一起煮过的鸡蛋,已经和粽叶一个颜色,极像茶叶蛋,同时又带着米和苇叶的清香,吃起来,味道极佳,香糯甜美的滋味一下就钻到了心里头。
⑮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写到: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今日何日?我家老妈子曰:“今天是五月节,大门上应该插一些艾草菖蒲,点缀点缀。”我家老太太曰:“今天是端午节,应该把钟馗捉鬼图,悬在壁上,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辟邪辟邪。”我的小孩子独曰:“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说应该吃粽子!”我参考众意,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的亲切些。
⑯是的,“粽子节”就要到了,夜空里粽香氤氲,月光里滴着一阵阵清香。
⑰如今,端午节的气氛似乎越来越淡了,但对家乡的那缕粽香却是越来越怀念了,那份粽香里的乡思也是越来越浓,越来越浓!
⑱月光下,剥开一个粽子,清香里带着丝丝枣香,蘸些白糖,绵软、甜润、清香,那是儿时美好的回忆。
(1)选文⑧⑨段对母亲包出美观、结实、耐煮的粽子做了详细的描写,请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① →放一个枣子和泡好的糯米→② →③
(2)结合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等角度,揣摩第⑦段的精妙之处。
(3)赏析第⑭段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香糯甜美的滋味一下就钻到了心里头。
(4)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选文以“月光滴在粽香中”为题的妙处。
(5)选文第⑯段中“月光里滴着一阵阵清香”中阵阵清香指哪些清香?
10.(1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的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⑧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
⑨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不禁想起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⑩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油的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
【注释】旖旎(yī nǐ):柔和美好。睥睨(pì nì):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
(1)本文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成长动态,作者对荷花的情感也随之变化。结合原文内容,概括选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投入莲子——殷切地期待。→① →长出了细弱单薄的绿叶——虽微有希望,但仍感到灰心。→②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
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直线的句子。
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4)季羡林先生的荷韵贯穿荷的一生,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他笔下的荷有什么特点?
(5)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是品行端正的君子,那么季羡林先生笔下的荷应该是什么呢?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
四、写作(50分)
11.(50分)请你以“我的偶像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不少于500字;
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12.作文。
挑战,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在挑战中,我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勇敢,更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的起伏与变化。
你经历过哪些挑战?你身边的同学、朋友或者熟悉的人物,经历过哪些挑战?请以“挑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4.BCDA
5.正面示例:①尽管生活贫穷,但祥子总是穿得干净利落,车也擦得干干净净,保持着自己的尊严;②虽然身份卑微,但祥子不堪忍受杨太太的奴役而愤然辞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反面示例:①小福子死后,祥子每天穿得邋邋遢遢,不再顾及自己的尊严;②祥子的梦想破灭后,他到处骗钱、出卖朋友,完全丧失了尊严,由“人”变成了“鬼”。
6.(1)有龙则灵
(2)不畏浮云遮望眼
(3)濯清涟而不妖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愿为市鞍马
(6)夜泊秦淮近酒家
(7)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7.C
8.1)D
(2)①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
②监督制作皇室专用的剑以及各种器械,没有不精致巧妙、坚固的,方法被后世效仿。
(3)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4)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方便实用、提高效率
9,(1)①将两三片粽子叶拼接并折成漏斗状
②用粽子叶折起来盖严糯米并保持形状
③用绳子捆扎并剪断
(2)内容上:第⑦段描绘了端午节前夕,母亲劳作一天归来,在月光下决定包粽子的情景。通过对母亲疲惫状态的描写,如“累的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还不断的喘着粗气”,展现了母亲的辛苦。而“明天就是端午了?”“那得抓紧包粽子,明天早上小孩上学还能吃上,母亲絮叨着”则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即使劳累仍不忘为孩子准备端午节的粽子。
结构上:此段承接上文母亲白天的劳作,又引出下文母亲和外婆包粽子的情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的叙事更加连贯自然。
(3)“钻到”这个字用得非常生动形象,极具表现力。它写出了粽子的香糯甜美滋味迅速而强烈地进入心里的感受,突出了粽子味道的美妙和令人陶醉,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粽子的喜爱和品尝粽子时的满足与快乐。
(4)①营造意境:“月光滴在粽香中”这个题目营造了一种优美、温馨且富有诗意的意境,将月光与粽香相结合,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②点明要素:题目点明了文中的两个重要元素,即月光和粽香,使读者能迅速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③情感寄托:月光通常给人以宁静、温暖的感觉,粽香则代表着家乡和亲情,题目蕴含着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之情。
④增添韵味:这种富有诗意和韵味的题目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想要去探究文中所描绘的故事和情感。
(5)“月光里滴着一阵阵清香”中的“阵阵清香”指的是:
①糯米和苇叶混合的清香:这是粽子本身所散发出来的香气。
②母亲和外婆的爱所带来的温暖的清香:母亲和外婆在月光下为家人包粽子,这其中蕴含着她们对家人的关爱。
③童年美好回忆的清香:作者回忆儿时端午节的情景,充满了对童年欢乐时光的怀念,这种回忆也带有一种清香的味道。
④家乡的味道所散发的清香:家乡的端午习俗、亲情氛围等构成了独特的家乡味道,这也是一种清香。
(1)①第一年、第二年不见荷叶露出水面——完全灰心。
②第四年荷叶迅速蔓延,荷花盛开——心中狂喜。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凌驾”“迎风弄姿”“睥睨一切”等词语赋予荷花人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高高挺立、姿态优美、傲视一切的样子,表现了荷花的艳丽夺目和超凡脱俗,也流露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徘徊”“坐”“吸吮”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在池塘边欣赏荷花时的悠闲姿态和沉醉其中的状态,表现了作者对荷花和荷叶清香的喜爱和陶醉。
(4)作者笔下的荷具有以下特点:
生命力顽强:在历经多年后奇迹般地生长、蔓延。色彩红艳:花瓣颜色浓艳。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
(5)季羡林先生笔下的荷应该是生命的强者。文中的荷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顽强生长,最终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和美丽。它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断扩展蔓延,这种坚韧和强大的生命力使它们成为生命强者的象征
11、12.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