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文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全卷满分120分,学生闭卷作答,120分钟完成)
卷首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让我们通过以下活动,探寻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一、积累(共16分)
【传统文化藏在民俗风情中】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小题。 (4分)
童年时候令“我”昏昏欲睡,成年时候却感慨万千的社戏:急速、热烈又戛( )然而止的安塞腰鼓;充满了浓郁的陕北色彩的“信天游”;幽悄的春夜里浸润着人情shì( )故、历史沧桑、家国情怀的灯笼……这些世代相传的珍贵的民俗风情画卷,都是祖国的文化瑰宝,每一个都凝聚着民族精神,每一个都使人叹为观止。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2分)
戛 然而止 人情shì 故
(2)除开第一题的成语外,从上文中再找出2个写在横线上。 (2分)
2.下面句子中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2分)
A.壬寅年伊始,我国首都北京举行的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一场新春“ 冬奥之约”,架起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B.在“乐享中国节,国韵润童心”传统节日课程中,孩子们通过学习、弘扬和传承文化来表达内心的节日感受。
C.“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控作业时长, 减少考试次数,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D.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传统文化藏在古典诗文中】
3.下面是本班学习小组围绕“诗文创意制作”话题进行的讨论,请你参与。(10分)
小语:我们可以为教室布置“对话经典”贴贴墙,如:“① , 。(《蒹葭》)”河边芦苇郁郁葱葱,晶莹透亮的露水已凝结成霜。这是诗,这是远方,这是经典。 “② , 。(《小石潭记》)”无一笔写水,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机灵动,都各尽其妙,意境深远。经典是有生命的。
小文:这个创意不错,我们还可以制作小书灯。比如,可以将“③ ,悠悠我心”, “④ , 君子好逑” “⑤坐观垂钓者, ”“⑥ ,妇啼一何苦”等古诗文名句,用毛笔书写在灯罩上,暮色四合时点亮灯,给人雅致又温情的感觉。
小诗:我赞同将古诗文与我们的生活关联起来,这些创意很好。受你们的启发,我想到制作一枚书签,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⑦ , ”题在书签上,送给我即将搬家的好伙伴,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小意:真是生活处处有诗意!你们精彩的创意让我学到了很多。
【传统文化藏在修德养性中】
二、综合(共9分)
解
4.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你的班级将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 一: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
材料二: “和”字属于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一间屋子,里面悬有三口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1)【活动一:解读和字】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测“和”字的本义是: 。 (1分)
(2)【活动二:宣传和字】学校正好也在开展建设“和谐校园”活动,为了营造气氛,请你围绕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
(3)【活动三:品“和”之美】“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讲究“协调有序”“中正规矩”,这一理念在“对联”中有充分的体现。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副住宅对联,请你完成相应练习。 (3分)
请用正楷字把这副对联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上联:
下联:
横批:
(4)【活动四:以和劝说】你的同桌小明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同学斤斤计较,有时甚至发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分
激烈的争吵,因而他与同学间的关系非常不和谐。作为他的同桌,请你用所学的“和为贵”的思想来劝说他,让他与同学改善关系。 (3分)
三、阅读(共45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5分)
【传统文化藏在文人气质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苔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本诗首段的词语“ ”将风拟人化,显示出狂风破屋的巨大威力;紧接着二、三段通过“群童抱茅”和“ ”的铺叙,为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感升华奠定了基础。我们从这首诗中能够感受到一位 的诗人形象。 (3分)
6、陶渊明《饮酒》中“结庐在人境”与本诗“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都写到了“庐”。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13分)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
【乙】
上与群臣论让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 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异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大道之行也 B.女有归 C.费广则赋重 D.上又尝谓侍臣曰
9、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甲】文选自《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乙】文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甲】文反映的是古人对理想(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乙】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C.“矜寡孤独、夜不闭户”这两个成语出自其中【甲】文, 【乙】文唐太宗认为,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
D.【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是: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10、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A.货恶其弃于地也
君依于国
B.则自不为盗
不必为己
C.大道之行也
朕常以此思之
D.故外户而不闭
故人君之患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11、现实生活充满了缺失和苦难,才使得人们憧憬着“大同”的理想社会。请从下面备选作品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反映的具体社会现实,说说在《大道之行也》中描绘了怎样相对应的理想图景。 (3分)
备选作品: 《马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卖炭翁》
(三)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2 小题,6分)
【传统文化藏在古老方法中】
网络时代的笨拙精神
①抄写,是过去的人读书的基本方式之一。明代文学家张溥,他就有边抄边读的习惯,常常反复抄写六七次,不真正弄懂不罢休,他给书房取名叫“七录斋”,正是突出了这个习惯和方式。
②尽管我们已经不可能像古人那样去抄书了,可是抄写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现在仍然有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德国现代思想家瓦尔特在一本名叫《单向街》的书里,专门谈过中国的抄书方式,他很耐心地说道:一条乡村道路具有的力量,你徒步在上边行走和乘飞机飞过它的上空,是截然不同的。同样地,一本书的力量,读一遍与抄写一遍也是不一样的。坐在飞机上的人,只能看到路是怎样穿过原野伸向天边的,而徒步跋涉的人则能体会到距离的长短、道路的坎坷和景致的千变万化。他可以自由伸展视野,仔细眺望道路的每一个转弯,犹如一个将军在前线率兵布阵。一个人专心致志抄写一本书时,他的灵魂会深受感动。
③任何发达的交通工具都不能代替行走。今天你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汽车、动车或者飞机,但无论如何,步行是无法废除的,而且有的时候,步行甚至是最合适的。
④和抄写一样,背诵也面临着现代的挑战。清代的大学者戴震,不但十三经正文全能背诵,连十三经的“注”也能背诵。著名的历史学家余英时感慨说,这种功夫今天已不大可能了。人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下去,我们不可能把精力仅仅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选择少数重要的经典或篇章,反复阅读或者抄写,乃至能够背诵,仍然是必要的。
⑤可是,我们不是要反对死记硬背吗?
⑥这里要做一个区分。在学校里,为了应付考试,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内容。这
里面,有一部分东西除了应付考试,没有别的意义,考完试了也就可以扔到脑后,对这些东西的死记硬背是越少题好。但是一些经典或重要的篇章,其意义却是长久的,我们基本的知识构成、良好的人文素养,都离不开它们,熟读乃至背诵它们,是为了从中汲取更多、更好、更持久有用的人生养料。而且,熟读和背调的过程,并不就是排斥理解的过程,恰恰相反,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理解发生了、加深了,渗透和影响发生了、加深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⑦确实,背诵和抄写都是挺笨的老方法,耗时费力,殊为不易;可是,即使是在21世纪的互联网计代,有的时候,古老的方法仍然是最好的方法,笨拙的精神依然是最好的精神。
(原文/张新颖)
12、关于抄写,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2分)
A.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专心抄写,都是人们读书的基本和有效的方式之一。
B.张溥通过反复抄书的方式逐步深入理解所读之书,终有所成。
C.第③段的写作意图是强调在各种交通方式中,步行是不可替代的。
D.抄书虽然速度慢一些,但是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13、关于背诵,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2分)
A.熟读和背诵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逐步加深理解、渗透和影响的过程。
B.作者反对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是因为这种笨拙的方法耗时费力,殊为不易。
C.一些关系到良好人文素养形成的经典作品和重要篇章还是有必要熟读甚至背诵的。
D.背诵虽然是古老而又笨拙的读书方法,但是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4.第④段结尾划线句中“必要”的原因是什么? (2分)
——
(四)现代文阅读Ⅱ(本题4小题,16分)
【传统文化藏在故乡的年戏中】
故乡的年戏
马亚伟
①故乡的年戏,总是热闹而隆重。只要戏台搭起来,整个村庄都欢腾了。
②大人孩子们奔走相告: “看戏去喽!看戏去喽!”到那时,年才真正有了年的味道。年戏是最能聚拢人的活动,村里几乎全民参与,连八九十岁的老人都穿得暖暖和和,到戏台下来看戏。乡村简陋的戏台,撑起一个绮丽的空中楼阁,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水袖如云,像走马灯一样,从戏台上锵锵晃过。
③戏台下,大人们伸长脖子,侧头的,点头的,张大嘴巴的,摇头晃脑的,拍手叫好的,密密麻麻一片,脸上是沉迷的喜怒哀乐;小孩子骑在大人的脖子上,鼻涕泡僵在风里,冰糖葫芦、棉花糖等各种吃食,也增添了几分热闹。午后暖暖的阳光大片大片铺开,温暖而安适,人便在饱满的光线里,心满意足地眯起了眼。
④我和小姨都是早早拿着凳子去占最佳位置,我们坐在前面看,后面有站着看的,还有踩到凳子上看的。小姨的对象也来了,他一会儿给我们买糖葫芦,一会儿给我们买炒花生,“鞍前马后”地“伺候”着。直到小姨说: “行了,坐下看戏吧!”他便坐在小姨的身边,
一边看戏,一边看小姨。他的手还会偷偷牵一下小姨的手,然后两个人甜甜蜜蜜地笑。我一直觉得,乡村戏台下,是滋生爱情的地方。戏台上,才子佳人,传情达意:戏台下,青年男女,卿卿我我。就像现在的年轻情侣喜欢在电影院度过恋爱时光一样,当年的戏台下也是农村年轻人的“爱情电影院”。
⑤我的视线穿越了一片黑脑瓜,看到戏台上,眼睛里霎时缤纷起来,舞台上旖旎的长襟水袖,背景里缤纷的秀阁绮窗,多么美啊!敲着耳鼓的,是各具特色的唱腔,生旦净丑,各有风味。我最喜欢俏生生的花旦,举手投足活泼机灵,很惹人爱;还有花脸的唱腔,气韵醇厚慷慨,痛快淋漓;还有优雅美丽的青衣,唱腔婉转悠长,极为动听。
⑥我的母亲曾经唱过几年戏,我从小耳濡目染,也非常喜欢戏曲。听!戏台上唱的是《大登殿》,王宝钊十年寒窑,终于拨云见日。 “端端正正,正正端端,打坐在金銮⋯⋯”演员的演唱字正腔圆,非常有感染力。高潮之时,台下叫好声响成一片。她的表演更加卖力了,完全沉浸在自己塑造的角色中。
⑦我的兴趣,更在于戏台上偶尔会出现的“奇幻效果”。我忘了是一出什么戏,戏台上喷出一阵烟雾,闪过几道亮光,一只蚌就变成了一位漂亮姑娘——蚌精。那个年代,这样的场景无异于如今的“豪华大片”。整个戏台因此变得瑰丽梦幻,让人充满了无尽的想象。乡村戏台,仿佛是天上宫阙,演绎着另一个世界的悲欢离合,神奇而生动。
⑧花花绿绿的戏台,有板有眼的唱念做打,热热闹闹的人群,都那么让人怀念。我多想再回到故乡,在故乡的戏台下,再看一场年戏。
【微词典】①绮(qì)丽:形容鲜艳美丽。②锵(qiāng)锵:文中指敲锣时发出的洪亮清越的声音。③旖(yī)旎:柔和美好的意思。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呢。
15、作者一开头就说“故乡的年戏,总是热闹而隆重。只要戏台搭起来,整个村庄都欢腾了。”请通读全文,说说“热闹”“欢腾”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3分)
16、赏析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和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分)
①“午后暖暖的阳光大片大片铺开”中“大片大片”改成“大片”好不好?为什么?
②请自选角度品析本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7、有人说,本文的最后一段与鲁迅先生《社戏》中的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蕴含着相同的情感,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
18、作者的这篇文章在其博客发出后,就引来不少读者的跟帖。 (4分)
甲:读到这篇文章,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村里戏台看“高甲戏”的情景。……
乙: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故乡端午看“龙舟赛”的事,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你的童年,一定也有相似的人生经历。请你也发表一则帖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体验。
(五)名著阅读(本题3小题,5分)
【传统文化藏在经典作品中】
《经典常谈》入选教材名著导读后,李老师在班级里组织《经典常谈》阅读竞赛,下面这几道竞赛题目,请你参与其中,完成题目。
19.《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作者 (人名)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提纲挈领,娓娓道来,令人如闻先生警颏,不觉仰首伸眉,困倦顿消。
20.阅读这部作品后,选择合适的选项完成下表。
A. 《尚书》 B. 《诗经》 C. 《战国策》 D. 《辞赋》 E.《说文解字》
21.李老师建议同学们在阅读《经典常谈》的时候,采用 的阅读方法。不妨首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例如如果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则可以从《<史记><汉书>第九》读起。
四、写作(50分)
【传统文化藏在美文佳句中】
22、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我终于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例“我终于战胜了自己”“我终于明白了”“我终于管住自己了”………
(2) 字数600字以上。经典
“谈”经典
01《_____________》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被称作“诗三百”,现在实存305 篇。
02《_____________》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有九千字, 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 都搜
罗在这部书里。这是文字学的古典, 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03《_____________》
它是中国最早的史书, 是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2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文华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文华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说明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与名著阅读,记叙文阅读,作文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9,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文华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19,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文华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我手写我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柳州市柳北区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柳州市柳北区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按课文原文填空,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