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简单电路 第1节 认识电路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第11章 简单电路 第2节 学生实验:组装电路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第11章 简单电路 第4节 电流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第11章 简单电路 第5节 电压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第11章 简单电路 第6节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三 电荷一等奖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学背景分析
摩擦起电是学生熟悉的电现象之一,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本节内容主要由“摩擦起电”“两种电荷”“验电器”“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等几个部分组成。本节课通过“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会吸引碎纸屑”“摩擦过的气球会使细水流弯曲”等现象,引起学生的关注,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物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组内成员间相互帮助的学习方式已经形成,而且学生还具有一定的观察、实验操作、分析、归纳、推理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动手,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和探索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一点,从生活实例和奇妙的实验去引导学生学习、探索。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电荷的认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中对摩擦起电现象以及导体和绝缘体已经有一些了解,但是从微观结构上认识此现象并且涉及电荷的移动,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让学生利用手边东西自己做实验,让学生自己体验摩擦起电过程,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加深理解,其次是多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PPT展示情境图片,科技馆中一个人手摸静电球后头发就会竖起来,你能解释这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吗?
2.“知识点”教学
摩擦起电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塑料直尺、碎纸屑、塑料梳子等器材做实验,体会塑料直尺能吸引碎纸屑;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后头发更蓬松了。
教师提问:塑料直尺为什么能吸引碎纸屑?学生回答经过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是摩擦起电。物体有了这种性质说明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两种电荷
教师提问:物体摩擦后带的电都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毛皮、橡胶棒、丝绸、玻璃棒。
学生实验后发现:玻璃棒和玻璃棒之间相互靠近时,互相排斥;橡胶棒和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互相排斥;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互相吸引。这即表明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是不一样的。
教师讲述:经过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那么这两种电荷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归纳后回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教师提问:请大家举出生活中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例子。
请大家思考科技馆静电球,人手摸后为什么头发会竖起来?
验电器
教师提问: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是否带了电,能否检测出来呢?我们可以利用验电器来检验。
教师介绍验电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教师演示实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一次一次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片的张角越来越大。两个金属箔片张角大小表示带电荷的多少,带的电荷越多,金属箔片张角越大。
摩擦起电的原因
教师提问:跟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了正电,那么丝绸带电了吗?如果带电带什么电呢?是不是所有的物体之间相互摩擦都会带电呢?
教师讲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若干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在正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量和原子中所有的电子带的负电荷量相等,对外不显电性。当两个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时,每个物体都有一些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跑到另一个物体上去,但是不同材料的物体彼此向对方转移的电子数量往往不相等,所以总体上讲,一个物体失去了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了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经过大量实验人们发现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 表示。e=1.6×10-19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所以摩擦起电的是实质是:摩擦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在摩擦的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教师讲解:静电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的麻烦,比如用塑料梳子多梳几下头发,头发由于和梳子的摩擦带电,静电会让头发越梳越蓬松,并随梳子“飘”起来;给油罐车加油时,如果车与机器的表面电荷积累过多,就会出现放电,从而引起火灾或爆炸,所以油罐车要接地,把多余电荷传输到大地上。
静电现象除了给我们带来麻烦以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比如:静电除尘,静电植绒,静电纺纱,经典喷漆,静电复印等。
3.课堂小结
(1)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验电器
(5)摩擦起电的实质
(6)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4.小练习
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________电荷。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_。
2.一轻质小球用绝缘线悬挂起来,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这小球时,相互吸引,那么轻质小球( )
A. 一定带了正电 B. 一定带了负电
C. 一定不带电 D. 不带电或带负电都可能
3.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毛皮上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橡胶棒上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毛皮上
4.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让甲球和乙球靠近时互相排斥,让乙球和丙球靠近时相互吸引,则( )
A. 甲球和丙球靠近时也一定相互吸引
B. 甲球和丙球靠近时一定相互推斥
C. 甲球和丙球靠近时一定没有相互作用
D. 以上三种都可能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科技馆中的静电球引入,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实验体验摩擦起电,引入电荷概念,以观察物理实验为基础分析归纳出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并且归纳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对学生学习物理方法的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对原子结构已有了解,特别是对原子的稳定状态与核外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的知识,学生是清楚的。在这个基础上,分析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在外层电子少的容易丢失,最外层电子多的容易获得电子,由于原子原来正、负电荷数目相等,对外不显电性,当相互摩擦后,获得电子后因电子数目大于原子核中正电荷数目,对外显负电;当相互摩擦后,失去电子后因电子数目小于原子核中正电荷数目,对外显正电。这样的讲解学生容易理解,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样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容易带电。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的教学,本节课列举了两类例子,一类是应用;一类是防护。还搜集静电分离、静电植绒、静电纺纱、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实例,这里可以让学生在家网上搜集,整理后进行交流。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一等奖教案,共3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学检测,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即时练习,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三 电荷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三 电荷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