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课后复习题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Mn-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4南京]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a g水受热形成a g水蒸气
B.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小于原木材的质量
C.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D.10 g食盐溶于70 g水中得到80 g食盐水
3.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COB. Cl2C. O2D. N2
4.[2024沈阳模拟]野炊时,小阳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
A.降低木柴的着火点B.升高木柴的温度
C.便于更直观地观察火焰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为了减少污染,某工厂用硫化钠溶液来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5SO2+2H2O 4X+3S↓,则X的化学式为( )
A. Na2SO3B. NaHSO4C. NaHSO3D. Na2SO4
6.“火”使用得当是人类的朋友,使用不当是人类的敌人。下列关于“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室内起火,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油库、面粉加工厂应严禁烟火
C.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高层楼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7.[2024南宁月考]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KMnO4 △ K2MnO4+MnO2+O2↑
B. P+O2 P2O5
C.4Fe+3O2 点燃 2Fe2O3
D. C+O2 点燃 CO2↑
8.下列关于2C+O2 点燃 2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示碳加氧气等于一氧化碳
B.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
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8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9.[2023泰州改编]氯气和氨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2NH3 一定条件 6HCl+N2
10.[2024天津三模]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广泛用于手机、电脑芯片的制作。以下是生产单质硅的反应之一:SiO2+2C 高温 Si+2C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B.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硅与碳的质量比为5∶1
C.反应前后硅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D.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1.[2024南通模拟]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试管①③中充满氧气,试管②中充满氮气,升温至4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试管①中的白磷燃烧
B.由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C.由②③可验证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D.该实验中气球起缓冲试管内压强等作用
12.[2023无锡]柠檬酸(C6H8O7)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4份等质量、等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充分反应,4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④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
A.0.84 gB.1.26 gC.1.68 gD.2.10 g
13.[2023盐城一模]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Z一定属于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 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二、非选择题(共61分)
14.(12分)我国某些地区冬季常用煤炉生火取暖,试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
(1)常用的煤被加工成多孔形状的“蜂窝煤”: 。
(2)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 。
(3)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 。
(4)燃煤时要开窗保持室内有良好的通风: 。
15.(15分)中国古代化学历史悠久、成就卓越,其中很多方面都包含着化学知识。
(1)烙画是通过控制烙铁的温度在木质材料、宣纸、丝绢上烫出黑、焦、褐等不同颜色而作的画。烙画创作时,木质材料没有燃烧,原因是 。
(2)《天工开物》记载“凡钢铁炼法……火力到时……取出加锤。”意为在高温条件下,生铁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使生铁炼成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打铁花”表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主要原理是熔化的铁水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活字印刷的胶泥中含有CaO,加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泰州“梅兰春”酒的酿造过程如图所示,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8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凝聚了不少科学家的心血。
(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小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上述实验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请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
②图中的其他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理由是 (举一例即可)。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将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只得到黑色的炭和水,由此可知蔗糖中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17.(18分)[2023淮安月考改编]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1)酒精(主要成分为C2H5OH)、煤(含硫)、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种燃料燃烧共有的现象是 (填字母)。
A.发光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放热D.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3)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1 g。
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 ℃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1和K2,从K1处缓慢通入约50 mL氧气,再关闭K1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2 g。
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 ℃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3 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②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证据是 。
【任务三】调控燃烧
(4)戴维发明了一种安全灯,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使得金属网外的温度不会明显升高,这种灯在矿井里点燃不会引起可燃性气体的爆炸。请结合燃烧条件分析,可燃性气体不会爆炸的原因是 。
【任务四】调控化学反应
(5)与燃烧一样,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因此,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使之满足人们的需要。请你举一个生活中(除燃烧之外)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具体实例: 。
18.(8分)[2024厦门模拟]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二氧化锰,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开展定量研究。某次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
(2)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7. A 点拨:B项中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且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 点燃 2P2O5;C项中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点燃 Fe3O4;D项中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生成物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2 点燃 CO2。
8. D
9. D 点拨: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氯气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2NH3 一定条件 6HCl+N2,D正确;由分子结构模型图可知,乙的化学式为NH3,NH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B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2,C错误。
10. C 点拨: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硅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A错误;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硅与碳的质量比为(28+16×2)∶(12×2)=5∶2,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硅元素的质量不变,C正确;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错误。
11. C 点拨:试管②③中的白磷和红磷都不燃烧,无法由试管②③验证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C不正确。
12. B 点拨:①中柠檬酸的质量为0.96 g,加入碳酸氢钠的质量为0.42 g,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12 mL,②中柠檬酸的质量为0.96 g,加入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1 g,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 mL,是①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的2倍,此时m1=0.42 g×2=0.84 g;③中柠檬酸的质量为0.96 g,加入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2 g,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336 mL,此时m2=0.42 g×3=1.26 g;④中柠檬酸的质量为0.96 g,加入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3 g,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336 mL,说明加入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2 g时,柠檬酸已经反应完全,所以实验④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也为1.26 g。故选B。
13. C 点拨:由图1可知,X和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由分子数目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X+Y 2Z。由图2可知,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72 g-44 g=28 g,生成Z的质量为34 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34 g-28 g=6 g。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此生成物Z一定属于化合物,A正确;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6 g∶28 g=3∶14,B正确;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改变,C错误;设Y、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n,由化学方程式可知,m2n=28 g34 g,则mn=2817,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4.(1)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木材的着火点较低,易于燃烧,燃烧放出热量,煤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时,煤就燃烧起来
(3)空气流通使氧气供给更充分,促进煤的燃烧
(4)增加室内氧气的量,促进煤充分燃烧,防止生成一氧化碳
15.(1)温度未达到木质材料的着火点
(2)C+O2 高温 CO2
(3)3Fe+2O2 点燃 Fe3O4
(4)CaO+H2O Ca(OH)2
(5)C6H12O62C2H5OH+2CO2↑
16.(1)①实验乙;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②实验甲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或实验丙没有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反应)
(2)C、H、O
17.(1)B (2)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
(3)①步骤2中白磷不燃烧,步骤4中白磷燃烧 ②m2=m3
(4)温度不能达到可燃性气体的着火点
(5)把食物放入冰箱(合理即可)
18.解:(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32 g-3.00 g=0.32 g。
(2)设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x。
2KMnO4 △ K2MnO4+MnO2+O2↑
87 32
x 0.32 g
8732=x0.32 g x=0.87 g
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0.87 g3.00 g×100%=29%。
答:(1)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32 g;(2)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9%。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柠檬酸的质量/g
0.96
0.96
0.96
0.96
加入碳酸氢钠的质量/g
0.42
m1
m2
m3
二氧化碳的体积/mL(标准状况下)
112
224
336
336
答案
速查
1
2
3
4
5
6
A
B
A
D
C
B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40534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综合训练题</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405341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巩固练习</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405350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精品巩固练习</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主预科填空,知识清单,要点讲解,例题赏析,考点集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