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统编版 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3单元 第14课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PPT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14课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x
    • 视频
      水调歌头.mp4
    第14课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1页
    第14课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2页
    第14课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3页
    第14课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4页
    第14课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5页
    第14课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6页
    第14课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7页
    第14课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8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文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4课第三课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x、水调歌头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言运用结合注释疏通词意,提高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能力。■思维能力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思想变化,提高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审美鉴赏提高审美情趣,赏析名句,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文化自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导入形式1:古往今来,文人骚客都喜欢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宋文学家苏轼是怎么写月亮的。
    导入形式2: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出自哪里吗?在众多流芳千古的咏月绝唱中,苏轼的《水调歌头》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夺目璀璨。今天,就让我们在这种唯美的图画意境和优美的音乐声中, 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
    导入形式3:有人说,在中国随便拿起一本古诗词集,抖一抖,就会掉下许多的“月”来。是的, 你看,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可见,月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万千情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内心,去感受他内心的那一轮明月吧!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37 四川 眉州出生
    20岁进京应省试,得榜眼
    24岁参加制科考试,成为“百年第一”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出京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乐观
    回首一生《自题金山画像》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朝廷大赦北归途中 病逝
    成名作《刑赏忠厚之至论》
    解饮水,治疾病开学府,务农桑
    1.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大声,字正腔圆地读。2.聆听配乐朗读(或听读名家诵读音频)。3.同桌之间互听互读,相互纠错。要求:感情:轻松,愉快,激愤,哀怨,悲伤。语速:明快,急促,有力,低沉,缓慢。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重读:关键词语或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词语要重读。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端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
    宫阙:宫殿。 夕:晚。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中秋节,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趁兴写了这篇《水调歌头》,兼以怀念弟弟子由。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去,只恐怕那用美玉砌成的楼宇,高高在上,分外严寒。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不胜:经受不住。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随着舞动,(月宫)哪里比得上热闹的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词人自己)。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雕花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
    何事:为什么。 长向:偏偏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间总有悲有欢有离有合,月亮总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种事情自古就难以求全。
    此事:指人的“悲欢离合”和月的“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你我健康长寿,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但:只。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朗读课文,概括上片和下片的内容。
    上片:望月问天。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片:问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年中秋节,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趁兴写了这篇《水调歌头》,兼以怀念弟弟子由。
    “大醉”遣怀是主,“怀子由”是辅。
    :交待写词时间和缘由,总领全词。
    质疑1:“欢饮达旦”,是真正欢饮呢,还是“借酒浇愁”?
    质疑2:为什么思念的是弟弟,不是别的人?
    家庭中只剩作者和弟弟。
    苏轼自请外放,后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徙知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六年未得团聚。对唯一亲人的思念,让词人在中秋这一特定的时间,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端着酒杯遥问苍天。
    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只恐怕用美玉砌成的楼宇,高高在上,分外严寒。
    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随着舞动,(月宫)哪里比得上热闹的人间。
    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
    质疑:为什么说想要回到天上去?
    探究:结合下面写作背景,分析上片情感变化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自请外放,出京任职。熙宁四年(1071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公元1076年,京城传出消息,苏轼将离开密州,迁任汝州知州。汝州紧邻汴梁,地理位置及其重要。这次升迁让苏轼心里很矛盾。这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在地方,有皎洁的月光,可以把酒起舞,与清影为伴,怡然自乐;为政一方,也可以为国效力。(直面人生,开解自己)
    上片:望月问天,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
    :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词人自己)。
    人间总有悲有欢有离有合,月亮总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种事情自古就难以求全。
    (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
    只希望你我健康长寿,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从月圆想到人圆,再想到分别已久的弟弟。
    因悲欢离合才有思念,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开解自己)
    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阻隔,渴望团圆,表达祝福,再现对弟弟的思念。
    下片:问月怀人,表达对弟弟的思念。
    过渡:因思念弟弟难以入眠。
    质疑:中秋佳节,作者对弟弟的思念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上阕 — 望月问天(写景)
    想象:明月 — 天上宫阙 — 琼楼玉宇
    下阕 — 问月怀人 (抒情)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小序 — 总领全词(叙事)
    2.多种表达方式结合(情、景、理结合)
    3.运用联想想象,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哲理:月有圆缺,人有聚合,人生无法十全十美,要以豁达胸襟去面对。(议论说理)
    苏轼一生坎坷,辗转流离。官场的失意怅惘,深藏内心的郁愤,大醉之后的旷达、对胞弟的无限思念,或隐或现,借助明月这一意象表现出来,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读来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所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的高度评价,确是名副其实。
    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说一说理由。
    我读出了一个 的苏轼,因为 写出了 。 读出了一个有烟火气的苏轼。因为作者刚开始望着月亮想去天上,但是又说何似在人间,好像更热爱人间的生活。 读出了一个与自己和解的苏轼,因为作者在下片里先因为思念弟弟苏辙而埋怨明月,后又说了一番话为明月开脱,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宽慰。
    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面对人生浮沉,始终乐观豁达一生流离,一生闪耀愿可爱的你心灵永远像明月那样纯洁和美丽,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本词通过对中秋     的描写,抒发了词人     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   之情,表达了词人      的人生态度和对天下离人的     。

    相关课件

    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上阕望月问月,下阕对月怀人,古诗文中月亮的别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水调歌头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水调歌头示范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四川眉山人,自主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示范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音乐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