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变式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数学真题变式题16-19含解析答案
展开一、解答题
1.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有极小值,且极小值小于0,求a的取值范围.
2.已知在处取得极小值.
(1)求的解析式;
(2)求在处的切线方程;
(3)若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
3.已知函数.
(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若既存在极大值,又存在极小值,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4.设,.
(1)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2)已知,在处取得极小值.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5.如图,平面四边形ABCD中,,,,,,点E,F满足,,将沿EF翻折至,使得.
(1)证明:;
(2)求平面PCD与平面PBF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
6.如图,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中,,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点与在直线的两侧,且.
(1)求证:;
(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7.如图,多面体中,和均为等边三角形,平面平面
(1)求证:;
(2)求平面ABD与平面PBC夹角的余弦值.
8.如图甲所示,在平面四边形中,,,,现将平面沿向上翻折,使得,为的中点,如图乙.
(1)证明:;
(2)若点在线段上,且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
9.某投篮比赛分为两个阶段,每个参赛队由两名队员组成,比赛具体规则如下:第一阶段由参赛队中一名队员投篮3次,若3次都未投中,则该队被淘汰,比赛成绩为0分;若至少投中一次,则该队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由该队的另一名队员投篮3次,每次投篮投中得5分,未投中得0分.该队的比赛成绩为第二阶段的得分总和.某参赛队由甲、乙两名队员组成,设甲每次投中的概率为p,乙每次投中的概率为q,各次投中与否相互独立.
(1)若,,甲参加第一阶段比赛,求甲、乙所在队的比赛成绩不少于5分的概率.
(2)假设,
(i)为使得甲、乙所在队的比赛成绩为15分的概率最大,应该由谁参加第一阶段比赛?
(ii)为使得甲、乙所在队的比赛成绩的数学期望最大,应该由谁参加第一阶段比赛?
10.某食品生产厂生产某种市场需求量很大的食品,这种食品有A、B两类关键元素含量指标需要检测,设两元素含量指标达标与否互不影响.若A元素指标达标的概率为,B元素指标达标的概率为,按质量检验规定:两元素含量指标都达标的食品才为合格品.
(1)一个食品经过检测,AB两类元素至少一类元素含量指标达标的概率;
(2)任意依次抽取该种食品4个,设表示其中合格品的个数,求分布列及.
11.在一场乒乓球赛中,甲、乙、丙、丁四人角逐冠军.比赛采用“双败淘汰制”,具体赛制为:首先,四人通过抽签两两对阵,胜者进入“胜区”,败者进入“败区”;接下来,“胜区”的两人对阵,胜者进入最后决赛;“败区”的两人对阵,败者直接淘汰出局获第四名,紧接着,“败区”的胜者和“胜区”的败者对阵,胜者晋级最后的决赛,败者获第三名;最后,剩下的两人进行最后的冠军决赛,胜者获得冠军,败者获第二名.甲对阵乙、丙、丁获胜的概率均为,且不同对阵的结果相互独立.
(1)若,经抽签,第一轮由甲对阵乙,丙对阵丁;
①求甲获得第四名的概率;
②求甲在“双败淘汰制”下参与对阵的比赛场数的数学期望;
(2)除“双败淘汰制”外,也经常采用“单败淘汰制”:抽签决定两两对阵,胜者晋级,败者淘汰,直至决出最后的冠军.哪种赛制对甲夺冠有利?请说明理由.
12.某素质训练营设计了一项闯关比赛.规定:三人组队参赛,每次只派一个人,且每人只派一次:如果一个人闯关失败,再派下一个人重新闯关;三人中只要有人闯关成功即视作比赛胜利,无需继续闯关.现有甲、乙、丙三人组队参赛,他们各自闯关成功的概率分别为、、,假定、、互不相等,且每人能否闯关成功的事件相互独立.
(1)计划依次派甲乙丙进行闯关,若,,,求该小组比赛胜利的概率;
(2)若依次派甲乙丙进行闯关,则写出所需派出的人员数目的分布,并求的期望;
(3)已知,若乙只能安排在第二个派出,要使派出人员数目的期望较小,试确定甲、丙谁先派出.
13.已知双曲线,点在上,为常数,.按照如下方式依次构造点:过作斜率为的直线与的左支交于点,令为关于轴的对称点,记的坐标为.
(1)若,求;
(2)证明: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3)设为的面积,证明:对任意正整数,.
14.在等比数列中,已知,.
(1)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2)若以数列中的相邻两项,构造双曲线,求证:双曲线系中所有双曲线的渐近线、离心率都相同.
15.已知有一系列双曲线:,其中,.记第条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16.已知数列的首项为,为数列的前项和,,其中,.
(1)若时,成等差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且,求证:.
参考答案:
1.(1)
(2)
【分析】(1)求导,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
(2)解法一:求导,分析和两种情况,利用导数判断单调性和极值,分析可得,构建函数解不等式即可;解法二:求导,可知有零点,可得,进而利用导数求的单调性和极值,分析可得,构建函数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1)当时,则,,
可得,,
即切点坐标为,切线斜率,
所以切线方程为,即.
(2)解法一:因为的定义域为,且,
若,则对任意恒成立,
可知在上单调递增,无极值,不合题意;
若,令,解得;令,解得;
可知在内单调递减,在内单调递增,
则有极小值,无极大值,
由题意可得:,即,
构建,则,
可知在内单调递增,且,
不等式等价于,解得,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
解法二:因为的定义域为,且,
若有极小值,则有零点,
令,可得,
可知与有交点,则,
若,令,解得;令,解得;
可知在内单调递减,在内单调递增,
则有极小值,无极大值,符合题意,
由题意可得:,即,
构建,
因为则在内单调递增,
可知在内单调递增,且,
不等式等价于,解得,
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
2.(1)
(2)
(3)
【分析】(1)求出,由题意可的,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2)分别求出,的值,再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
(3)将问题转化为函数与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出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1)由题意知,
因为在处取得极小值
则,解得:
经检验,满足题意,所以,
所以
(2)由题意知,,
所以所以切点坐标为,斜率
所以切线方程为:,即.
(3)令,解得或,
则,,的关系如下表:
则,,
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等价于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
等价于函数与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即或,解得:或,
所以.
3.(1);
(2).
【分析】(1)把代入,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方程.
(2)求出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探讨函数的单调性,求出的范围.
【详解】(1)当时,函数,求导得,则,而,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2)函数的定义域为,
求导得,
当时,,由,得,由,得,
则函数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函数只有极大值,不合题意;
当时,由,得或,
①若,即,由,得或,由,得,
则函数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因此函数的极大值为,极小值为,符合题意;
②若,即,由,得或,由,得,
则函数在上递增,在上递减,
因此函数的极大值为,极小值为,符合题意;
③若,即,由在上恒成立,得在上递增,
函数无极值,不合题意,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4.(1)
(2)
【分析】(1)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得到切线的斜率,结合点斜式得到方程;
(2)根据的单调性,结合极小值的概念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1)若,,,.
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2),由
令,则,
①当时, 时,,函数单调递增;又,所以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在处取得极小值,符合题意.
②当时, 时,,函数单调递增, 时,,函数单调递减.
(i)当时,,由②知在内单调递增,可得当时,,时,,所以在(0,1)内单调递减,在内单调递增,在处取得极小值,符合题意
(ii)当时,即时,在(0,1)内单调递增,在 内单调递减,
所以当时,, 单调递减,不合题意
(iii)当时,即 ,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所以在取得极大值,不合题意.
综上可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5.(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由题意,根据余弦定理求得,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得,则,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即可证明;
(2)由(1),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证明,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面面角即可.
【详解】(1)由,
得,又,在中,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则,即,
所以,又平面,
所以平面,又平面,
故;
(2)连接,由,则,
在中,,得,
所以,由(1)知,又平面,
所以平面,又平面,
所以,则两两垂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由是的中点,得,
所以,
设平面和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
则,,
令,得,
所以,
所以,
设平面和平面所成角为,则,
即平面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6.(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作出辅助线,得到线线垂直,结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到平面,得到答案;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得到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由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公式求出答案.
【详解】(1)证明:连接,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
又,所以.
又,故,所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而,平面,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2)由(1)知,两两垂直,
以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由,得,可得点坐标为,
同理得.
所以,
设为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
令,则,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为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
令,则,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与平面的夹角为,则
,
所以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为.
7.(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取的中点M,连接,证明平面,即可证明结论;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相关点的坐标,求出平面ABD与平面PBC的法向量,根据空间角的向量求法,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1)证明:取的中点M,连接,
因为和均为等边三角形,故,
而平面,
故平面,平面,
故;
(2)以M为坐标原点,以所在直线为轴,过点M作平面的垂线为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故平面,
和均为等边三角形,,
,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即,令,则,
平面的法向量可取为,
设平面ABD与平面PBC夹角为,
,
故平面ABD与平面PBC夹角的余弦值为.
8.(1)详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ABC为等腰三角形,可得,利用长度可得,可得,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最后可得结果.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首先根据直线BQ与平面ADB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确定Q点位置,再利用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空间向量解法求平面ADB与平面BQM所成角的余弦值;
【详解】(1)证明:如图,
连接DM,因为,,M为AC的中点,所以,,又因为,所以,所以,,所以平面, 而平面,所以;
(2)取MC的中点为O,BC的中点为E,连接DO,OE,则,因为所以,又因为O为MC的中点,所以,由(1)知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以O为坐标原点,OA,OE,OD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
由题意知,,设平面DAB的一个法向量为,则,令,得,
设,则,所以,所以
,化简得,解得 (舍去),所以点Q是DC上靠近D的三等分点,所以
设平面BQM的一个法向量为,则,令,得,
,
故平面ADB与平面BQM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9.(1)
(2)(i)由甲参加第一阶段比赛;(i)由甲参加第一阶段比赛;
【分析】(1)根据对立事件的求法和独立事件的乘法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2)(i)首先各自计算出,,再作差因式分解即可判断;(ii)首先得到和的所有可能取值,再按步骤列出分布列,计算出各自期望,再次作差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甲、乙所在队的比赛成绩不少于5分,则甲第一阶段至少投中1次,乙第二阶段也至少投中1次,
比赛成绩不少于5分的概率.
(2)(i)若甲先参加第一阶段比赛,则甲、乙所在队的比赛成绩为15分的概率为,
若乙先参加第一阶段比赛,则甲、乙所在队的比赛成绩为15分的概率为,
,
,
,应该由甲参加第一阶段比赛.
(ii)若甲先参加第一阶段比赛,比赛成绩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5,10,15,
,
,
,
,
记乙先参加第一阶段比赛,比赛成绩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5,10,15,
同理
,
因为,则,,
则,
应该由甲参加第一阶段比赛.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第二问的关键是计算出相关概率和期望,采用作差法并因式分解从而比较出大小关系,最后得到结论.
10.(1);
(2)分布列见解析,期望值为.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利用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即得.
(2)求出合格品的概率,利用二项分布的概率求出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详解】(1)令M为一个食品经过检测至少一类元素含量指标达标的事件,则是A,B都不达标的事件,
因此,
所以一个食品经过检测至少一类元素含量指标达标的概率为.
(2)依题意,A,B两类元素含量指标都达标的概率为,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4,显然,
因此,,,
,,
所以的概率分布为:
数学期望.
11.(1)①0.16;②3.128
(2)答案见解析..
【分析】(1)结合对立事件概率和独立事件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2)结合对立事件概率和独立事件概率公式比较计算.
【详解】(1)①记“甲获得第四名”为事件,则;
②记在甲在“双败淘汰制”下参与对阵的比赛场次为随机变量,
则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3,4,
连败两局:,
可以分为:连胜两局,第三局不管胜负;负胜负;胜负负;
,
;
故的分布列如下:
故数学期望;
(2)“双败淘汰制”下,甲获胜的概率,
在“单败淘汰制”下,甲获胜的概率为,
由,且
所以时,,“双败淘汰制”对甲夺冠有利;
时,,“单败淘汰制”对甲夺冠有利;
时,两种赛制甲夺冠的概率一样.
12.(1)
(2)
(3)先派出甲
【分析】(1)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求解;
(2)由题意可知,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求出相应的概率,进而得到的分布,再结合期望公式求解;
(3)分别计算出依次派甲乙丙进行闯关和依次派丙乙甲进行闯关,所派出人员数目的期望,再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设事件表示“该小组比赛胜利”,
则;
(2)由题意可知,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
则,,,
所以的分布为:
所以;
(3)若依次派甲乙丙进行闯关,设派出人员数目的期望为,
由(2)可知,,
若依次派丙乙甲进行闯关,设派出人员数目的期望为,
则,
则
,
因为,所以,,
所以,即,
所以要使派出人员数目的期望较小,先派出甲.
13.(1),
(2)证明见解析
(3)证明见解析
【分析】(1)直接根据题目中的构造方式计算出的坐标即可;
(2)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验证结论;
(3)思路一:使用平面向量数量积和等比数列工具,证明的取值为与无关的定值即可.思路二:使用等差数列工具,证明的取值为与无关的定值即可.
【详解】(1)
由已知有,故的方程为.
当时,过且斜率为的直线为,与联立得到.
解得或,所以该直线与的不同于的交点为,该点显然在的左支上.
故,从而,.
(2)由于过且斜率为的直线为,与联立,得到方程.
展开即得,由于已经是直线和的公共点,故方程必有一根.
从而根据韦达定理,另一根,相应的.
所以该直线与的不同于的交点为,而注意到的横坐标亦可通过韦达定理表示为,故一定在的左支上.
所以.
这就得到,.
所以
.
再由,就知道,所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3)方法一:先证明一个结论:对平面上三个点,若,,则.(若在同一条直线上,约定)
证明:
.
证毕,回到原题.
由于上一小问已经得到,,
故.
再由,就知道,所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对任意的正整数,都有
.
而又有,,
故利用前面已经证明的结论即得
.
这就表明的取值是与无关的定值,所以.
方法二:由于上一小问已经得到,,
故.
再由,就知道,所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对任意的正整数,都有
.
这就得到,
以及.
两式相减,即得.
移项得到.
故.
而,.
所以和平行,这就得到,即.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将解析几何和数列知识的结合,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方可得解.
14.(1);
(2)证明过程见解析.
【分析】(1)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结合对数的运算性质、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2)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结合双曲线渐近线方程和离心率公式进行证明即可.
【详解】(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因为,所以,因此,
所以,
所以;
(2)由(1)知,在双曲线中,
,所以得,
因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所以双曲线系中所有双曲线的渐近线、离心率都相同.
15.(1);(2).
【分析】(1)因为,
易得,然后利用与的关系分析计算即可得解.
(2)由题意,易得得,所以,然后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即可.
【详解】(1)因为,
所以,
两式对应相减,可得,
所以,
因为当时,,所以,
所以是以2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2)由题意,得,
所以,
所以
.
【点睛】方法点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奇偶并项求和法,倒序相加法等.
16.(1)
(2)答案见解析
【分析】(1)利用得到数列为等比数列,再结合成等差数列求出的公比q,从而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
(2)先利用双曲线的离心率得到的表达式,再解出的公比q的值,最后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证明.
【详解】(1)由已知由,两式相减得到,
又由得,故对所有的都成立,
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因为成等差数列,所以,所以,
解得,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1)知,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由于,则有,解得,
因为,所以,
则有.
+
0
0
+
单调递增
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
0
1
2
3
4
P
2
3
4
高考真题变式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变式题11-15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真题变式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变式题11-15含解析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真题变式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变式题6-10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真题变式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变式题6-10含解析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真题变式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变式题1-5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真题变式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数学真题变式题1-5含解析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